人性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影响论文_雷毓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影响价值,为重症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期间确诊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常规对症以及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加行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各43例。对比2组重症患者治疗期间血气分析结果、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H、PaO2、PaCO2、SpO2血气分析以及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等其他观察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更利于患者缺氧问题的改善,降低相关并发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血气;生活质量

重症肺炎是肺炎危急代表,病情发展快且气体交换障碍、低氧血症等问题明显,增加呼吸衰竭、病死率,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临床抢救工作中,无创呼吸机是实现机械通气的主要代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支持呼吸等优势,提高了抢救的整体效果[2]。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以及对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更具完善性。人性化护理是新型服务模式,以人为本作为基础,关注人的价值,为抢救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86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总结人性化护理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8月-2018年1月,均符合美国胸科学会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以及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对此次实验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呼吸抑制、气道有大量分泌物以及合并严重脏器功能异常等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护理方案随机分组。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介于46-78岁之间,平均年龄(61.80±10.30)岁;体质量介于48-82kg之间,平均体质量(65.50±5.60)kg。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介于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61.60±11.10)岁;体质量介于49-80kg之间,平均体质量(65.20±5.80)kg。观察组以及对照组重症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以及体质量均值)对比,P>0.05有实验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控制感染、吸氧、化痰、解除支气管痉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1)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重症肺炎发病机制、因素以及无创呼吸机机制、疗效、并发症,指导患者客观看待疾病以及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治疗信心。(2)自身仪态。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身仪态,行事需稳重且举止大方,从容应对临床工作、执行医嘱,建立患者、家属信任感。(3)人性化沟通。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秉持耐心、热情、细心的服务态度,通过和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并合理满足,消除患者的紧张感,更好的配合临床工作,通过亲人般的关怀与爱心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人性化护理操作。护理操作期间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操作时动作轻柔并满足患者擦汗、盖毯子等需求,多与患者沟通,分散患者疾病以及呼吸机恐惧感,做好生命体征监测。(5)人性化住院环境。病房布置需要舒适、整洁干净,进行空气净化以及温湿度调节,限制非工作情况下的人员出入情况,控制家属陪护数量,确保患者的休息环境。(6)呼吸机管理。面罩无创通气时,行双相气道正压模式,合理调节吸气压、呼气压,逐渐增大,并了解患者的舒适度以及耐受性情况。另外,综合患者主诉更换体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管道护理。(7)营养支持护理。合理安排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侧重高纤维、高蛋白、高热量的易消化食物,维持充足水分。有腹胀表现患者进行流质、半流质饮食。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期间pH、PaO2、PaCO2、SpO2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

1.4生活质量评分标准[4]

参考SF-36生活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项指标,单项指标总分均为100分。

1.5统计学方法

经SPSS19.0软件包进行使用无创呼吸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实验观察指标统计学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pH、PaO2、PaCO2、SpO2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以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的情况下,表示2组重症患者相同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气分析结果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气分析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PaO2、PaCO2、Sp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组间血气分析结果相关指标临床对比()

3 讨论

重症肺炎起病急、进展快,早期治疗及抢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能够改善肺顺应性,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但同时也有人机对抗、面罩漏气、气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所以护理干预尤为重要[5]。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下的新型护理模式,对疾病的治疗、预后有积极意义[6]。人性化护理尊重人的本质,维护人的利益,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展开护理,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怀、尊重,平稳心态以及生命体征,提高治疗护理配合度[7]。结果显示: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张晓丽研究结果有一致性,治疗后两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相比,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P<0.05[8]。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配合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缺氧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水妹,赖秋英,程传红等.人性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24-126.

[2]蔡晓玲.系统性护理干预在NCPAP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4):480-482.

[3]韩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与DOSE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3):23-25.

[4]韩海玲,淡云,卫文峰等.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7):94-96,97.

[5]胡婷婷,蔡艳霞,王雅莉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在NCPAP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215-217.

[6]王姣.系统性护理干预在 NCPAP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2):216-218.

[7]杨远升.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5):29-30.

[8]张晓丽.人性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6):144-145.

论文作者:雷毓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影响论文_雷毓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