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四运动文化传统看新时期青年人才爱国情怀的习养论文

从五四运动文化传统看新时期青年人才爱国情怀的习养论文

从五四运动文化传统看新时期青年人才爱国情怀的习养

丁 虎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5)

[摘 要] 五四运动的爱国情怀是外求民族独立,内求民主科学。爱国情怀产生的根源从运动发起者身上看,来自于其所拥有的传统文化修养: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激烈的批判;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编辑整理,并进行深入研究,体现了批判继承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思想。充分认知和发挥它的精神内涵,对于培养新时期国家建设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五四运动;文化传统;爱国情怀;人才

五四运动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在1919年5月4日前后若干时间段发生的运动;二是特指在1919年5月4日那一天发生在北京的学生运动。而本文主要以前者为导向,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切入点,对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文化传统方面的史实进行简单梳理。目的是为了寻求在新时期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如何通过在思想方面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坚定不移爱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处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特别在政治方面,外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内求民主政府的建立与社会秩序的安定。换言之,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结束内乱,早日建成民主制度的国家,保持国家的繁荣稳定,推动国家的健康发展,是旧中国的当务之急。因此,当时在社会上由有识之士发起、组织或领导的许多运动都带着“爱国”的情感和目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就是这种目的和情感体现的代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运用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1]13那么在这两个重要运动中,它们是如何体现与实现爱国情怀的?这对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五四运动被称之为爱国运动、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具有深远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仅是从文化层面考察,而不是否定其他方面的重要性或价值。

以新文化运动而言,它是在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大力提倡尊孔复古、妄图复辟帝制的历史背景下发起的,目的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寻求思想自由,主张建立民主、科学、富有创造力的青春中国。以五四运动而言,五四运动发起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中国独立和主权再次遭到欧洲列强及日本等国的践踏。以学生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游行、请愿、示威、罢工甚至暴力的形式,要求政府“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表达对政府软弱无能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因此,从总体上看,无论是新文化运动还是五四运动,它们所体现出的爱国精神是不容置疑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事件,而是密切联系的。新文化运动不但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文化理论动力,而且形成了不可阻挡的运动氛围。所谓思想基础就是“新文化”提出的“民主、科学、自由”等观念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两种思想文化的交织唤醒了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侵略与封建腐朽双压下沉积已久的苦闷意识,激发了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以及有识之士的爱国热情。爱国救国成了思想文化界的主旋律。

五四运动的救国思想与爱国热情绝非仅以提倡新文化为主旨就可以立马出现的。文化运动的形式之下,实际是思想内容,而一种思想是以自我承继为主体和对他者的融合为补充才形成和发展的。五四运动的救国爱国思想则更能体现出这个原则。首先,虽然五四运动打着反传统、反礼教、提倡新思想的旗帜,但实际上他们总是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回到自我文化的源头上寻找根据。正如成中英所说:“外来的思想,由于他们接触不久,了解不深,只有附会于朝廷中的某些已有的观念上,才能发生真实的意义,所以言平等则附会于墨子的兼爱,言自由则附会于庄生逍遥,言民约则附会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2]347而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康有为虽然也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但却通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表达这种思想。所以说,五四运动倡导者所提出的民主、自由等观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客观上有着实践的内容,在思想上彰显了作为中国人对中华文化传统在情感方面的依赖性、不可分割性。也如美国研究中国的学者列文森博士所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理智方面选择西方的价值学说,但在情感方面却离不开中国的旧传统。而这种情感一旦在国家危难之时,往往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其次,列文森所言虽然有一定的道理,而实际还有一种情况是,五四运动时的知识分子并不简单地完全接受西方的价值论,或许没有西方文化的入侵,五四运动可能只是一种纯粹的爱国政治运动,没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但文化的发展和爱国运动有着它自己的传统根源。尽管五四运动中许多新文化的倡导者对中国的封建文化进行了猛烈抨击,对统治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批判,甚至有些“国学派”大师在内心深处也未必赞同其所有学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整体上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与接受。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或批判总是在特定环境下有着明确的范围和针对性,不能等同于对文化传统的否定,所谓恨之越狠爱之越深。他们看到了古人思想中的糟粕而进行剔除,恰是为了其精华的完美展现。例如章炳麟在《国故论衡》中说:“论衡者,乃慕王充之书。太炎对中国以往二千年学术思想,文化传统,一以批评为务。所谓国故论衡,犹云批评这些老东西而已。故太炎此书即是一种新文化运动,惟与此下新文化运动之一意西化有不同而已”。[3]128再次,从五四运动时期的几个代表人物,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社会阅历来看,他们既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又有着出国留学的经历。因此,在他们的思想中,一方面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对西方的社会政治思想,如民主自由思想、进化论观念大加赞赏,另一方面在骨子里却铭刻着中国古人对社会的传统解释。这样他们一边极力倡导西方的新文化、新学说,以此来寻求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例如鲁迅在日本东京留学期间曾向章炳麟问学,但据鲁迅自己说,当时去请业主要是为了敬仰章炳麟的革命精神[4]547-548;一边又在不自觉中接受或践行传统的思想价值。而后者的这种思想存在既有中国人自我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亦包含着沉积在心灵深处对中华民族的那种真实情感。我们撇开中西两者文化矛盾不谈,只从这些倡导者的言行上看,他们倡导新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救国,发展国家;他们学成回国,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积极参加救国的各项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不能不说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有关。最后,尽管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秩序有着毁灭性的打击,但文化传统的本身和对古文化的研究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反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作为五四运动的代表性人物,胡适写出中国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启了中国哲学史现代研究的先河,其博士论文则以研究先秦名学而名噪一时。鲁迅除写了大量有关古代文化的文章外,还编辑整理了许多的古代文献,比如《唐宋传奇集》《会稽郡故书杂集》《小说旧闻钞》等,而《嵇康集》是鲁迅校勘时间最长,花费精力最多的一种古籍。作为古史辨的代表性人物顾颉刚,他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是在新思想新运动风起云涌之时下,一批学者就今古文问题争论不休的情况下提出的。由此激发出来的疑古辨伪的精神不但在当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肯定,五四运动结束以后,疑古辨伪的学术方法更是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弘扬。以上不但没有抛弃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之进行了认真刻苦的研究,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都充分表明,五四运动中文化传统不但没有破坏,反而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得到保护和发展。

总之,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西方民主政治等理论对中国人思想上的冲击和它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更有着广大群众特别是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所展现出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情怀的出现并非是国家到了危急时刻的应激反应,而是漫长历史实践积累的结果。它既承载者中华民族的智慧,又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文化传统。这就是为什么在五四运动时期,尽管受到西方思想那么大的刺激和冲击,他们仍然能够(言语的过激不代表实际的行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的根由,这实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映出中华文化传统在他们身上的根深蒂固。反过来,正是有了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和思维方式的文化传统,才有了对传统文化难以割舍的热爱,才有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当中华民族在危难或发生重大转折之时,文化战线表现出的救国爱国之情最为突出,最为关键。

(一)传染性病因 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原,其中病毒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

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深水区,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发展能不能健康、持续,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能不能够顺利实现,人才是关键。但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人才?国家如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如何为未来储备人才?这些问题已成为国家当前面对和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纽带……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1]17。因此,真正的人才不但要具备前沿性的知识,拥有高尚的品格,更需要对国家对社会充满无限热爱和情感,才能真正为国家服务,对于国家而言才是真正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动力。反之,有了知识,没有高尚的品格,知识或许用到不适当的地方,没有了爱国的情感和热情,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祖国,这样的人才对一个国家而言意义并不大。由此笔者认为,至少是在现在,培养和吸引人才,必须以此为标准。因为,只有对国家对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才会不计个人得失,不讲条件,无论国家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本心,心甘情愿地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才才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

(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实用性不够突出;课本内容理论性强,但理论与实际联系得不紧密.这导致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

从五四运动的文化传统可以看到,拥有极高传统文化修养的人,他们对民族文化研究所做的贡献本身就是爱国的一种体现,而正是有了这种涵养及其人生经历(传统文化本身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思想),才使得爱国的情怀已深深融入了他们血液之中。这样无论国家是贫穷还是落后,无论是外侵还是内乱,他们都会因爱国思想挺身而出,有时甚至不惜个人的生命。所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吸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仅靠物质条件供给是不够的,而是要通过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特别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孩子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认知,在实践中加以引导,以增强他们对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特别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使爱国情感在心灵深处扎下根。特别是对青年人来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5]。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青年是实现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实现永久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成中英: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3]“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 台北:“中央研究院”,1978.

[4]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M]// 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N].人民日报,2019- 5-4(1).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80X(2019)03-0055-04

[收稿日期] 2019-05-2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治国理政视域下德法互济研究”(项目号:17BKS03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丁虎,男,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

标签:;  ;  ;  ;  ;  

从五四运动文化传统看新时期青年人才爱国情怀的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