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_秦晓菁,黄辰阳,刘奇,谷玉宝

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_秦晓菁,黄辰阳,刘奇,谷玉宝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22)

摘要:电力建设方面的项目后评价是在电力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建设、效益以及建设影响等进行评价分析的过程,通过后评价管理能够形成对电力建设项目的正确认识,总结建设经验,为企业后来同类项目的发展提供建设经验和建设指导,从而提高企业项目建设效率,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评价管理

引言

电力工程项目后评价,是指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投产、运行并达到设计能力后,通过对此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安装、工程调试直至运行的综合研究。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找出实际情况与计划预测情况的差距,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改进提高、决策管理和绩效监督等创造条件,为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1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1.1可信度

对于电力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来说,应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而且这主要是针对评价者而言的。一个公正的评价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经验水平与独立性,保持评价中的透明性,以及信息资料的可靠,而且通过具有实用价值的评价方法才能使电力建设项目评价结论真实可信。评价者的可信度主要是指能够将项目的失败问题与成功经验同时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体现出可信与真实的原则。

1.2会正性与独立性

后评价过程中需要始终贯穿公正性与独立性,只有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才能对后评价与评价者的信誉给予一定的保证,能够预防在发现问题以及分析原因过程中出现评价有失客观的现象。另外,后评价过程中的合法性是独立性的标志。独立性表现在能够避免任何干扰,独立完成评价工作。独立性原则能够为公正性与客观性提供重要的支撑与保证。

1.3实用性

可操作性也就是一定的实用性,是后评价报告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建议和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评价成果的积极作用。所以,评价报告不仅要指出问题,总结经验,更要突出改进方向和管理建议,将具体措施与要求提出来。后评价报告的实用性集中体现出实用、针对性强以及文字简练等特征上。

1.4反馈性

对于项目后评价来说,最终是要反馈后评价的结果给决策部门,从而能够为新项目的立项以及前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投资规划与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这是后评价的核心构成。

2项目后评价的管理方法

2.1成功度法

这种方法是将项目实施带来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主要依靠专家组和评价专家的意见,并结合相应的评价指标对电力建设项目的实施结果进行定性评价,得出相应的成功度定性报告。在评价时评价组人员根据具体的项目建设来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包括项目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建设技术等,然后组织专家组对建设项目在每一项指标中的表现进行打分,通过评分结果来对电力项目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够形成对电力建设项目的定量评价,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结果结合起来就是对具体电力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结果。在成功度评价方法中,主要是运用逻辑框架的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分析,其重点是放在建设项目的效益和建设目标上,是对某一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方法,一般来说会根据电力建设项目的效益结果将成功度具体分为安全成功等级、成功等级、部分成功等级、不成功等级以及失败等级这五个部分。

2.2对比法

对比法多用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中。这里的对比主要包括两种,即有无对比和前后对比。有无对比就是对在建设过程中实施的项目相关指标和未实施项目的预期指标进行对比,以评价实施项目的真实效益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前后对比则是对项目实施前后的指标变化进行分析,这种对比分析得出的是对建设项目实施结果的相对成效。对比法在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很广,尤其是有无对比法,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采用前后对比方法得出的结论无法准确得知是项目本身的建设结果还是环境影响结果,因而有无对比所得出的结论更贴近项目实施实际成效本身。

2.3逻辑法

逻辑法全称是逻辑框架法,这一方法是运用基本的因果逻辑方法对电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决策进行评价,基本格式是“如果,那么”,通过将各种建设指标和影响因素列出来,来分析其所得出的结果,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助于电力企业管理者了解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实施条件,从而形成对建设项目的决策正确与否的认识,为以后建设项目决策的制定提供经验教训。具体的逻辑框架的设立是需要评价人员将相应的因素和结果列出来,形成矩阵,这样能够直观地看出相应的建设条件是否达到建设目标。另外,逻辑框架法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在上面介绍过的成功度法就是在逻辑框架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评价人员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以根据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具体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方法。

3电力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建立后评价体系层次

在进行后评价体系层次构建时,要按照评价具体内容,采用层次分析法,划分输变电工程项目,将后评价层次划分为目标层、子准则层、准则层,形成层次结构系统。考虑到技术经济评价能够直接体现输变电工程项目实施的成功度,因此将技术性评价与经济性评价,给单独突出。后评价体系架构中,评价内容如下:①目标层为综合评价与亮点回顾。②准则层。准则层包括实施过程评价、项目技术性评价、经济性评价、目标经济性评价、工程影响评价、影响持续性评价、项目特色。③子准则层。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水平评价与造价控制评价等。

3.2项目成本效益评价

成本效益是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电力建设项目建成后,通过分析成本构成,进行财务评价,尝以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进行衡量,如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资本金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净资产率等。电力建设工程后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建设项目从准备阶段到正常运行全过程的状况,并体现电力建设工程的特点,具有针对性、重点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遵循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相结合、项目微观投资效果指标与宏观投资效果指标相结合,以及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3.3项目影响评价

项目影响是指项目对于其周围地区在技术、经济以及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应站在国家的宏观立场,从供电的可靠性、容载比、安全性、售电量增长以及拉动GDP增长等方面来重点分析项目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影响评价既是后评价的重点又是其主要特点。

3.4总结报告

在对各个阶段进行综合评价后,必须将众多的评价内容和可能相互矛盾的评价指标经过核查、比较、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从整体上对项目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和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以实现对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实现目标的程度,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程度,以及对包括项目准备、决策、实施和运行各阶段的主要经验教训。以提高未来项目的决策和绩效管理。

结束语

随着电力建设规模和力度的扩大,电力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也将不断扩大,后评价管理在电力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项目后评价作为电力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对于电力企业发展和电力行业发展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而随着我国项目后评价水平的不断提升,后评价的管理体系也会不断得到完善,从而发挥其在建设投资项目中的指导作用,推动电网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歌.论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要点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2(3).

[2]李泽红,王志刚,刘颖.模糊综合评价和改进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电力建设项目合同风险评价[J].科技和产业,2009(3).

[3]张蚌京.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若干思考[J].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2008(3).

论文作者:秦晓菁,黄辰阳,刘奇,谷玉宝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_秦晓菁,黄辰阳,刘奇,谷玉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