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人口增加,给城市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高层建筑增多。对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关注增多,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可以保障建筑的安全与稳定,提高建筑质量,因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完善,推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由于了建设工作的带动,所以这些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因此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自然也就逐渐的增加了。深基坑的支护的工作也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简单的环节,因此对其施工技术以及对这些工程的重要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1.1基坑建设深度加大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根据最新经济数据资料显示,目前建筑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占全国经济生产总值的30%以上,并且企业为了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也会充分利用建筑区的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地上空间现在很多建筑高度已经超过50m,而对于地下结构,许多建筑企业则直接将部分结构改为地下室,从最初的1~2层演变成为现阶段的5~7层建筑结构。地下建筑层数的增多,对于地下结构稳定性更是一种考验,同时基坑建设深度加大,增加了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建设难度。
1.2施工人员对技术要点掌握不到位
如果其中的施工人员对这些技术掌握不够到位的话,这也是会很直接的来影响我们支护工作的安全性以及它的有效性的。这有两点的表现:第一个是施工的人员他们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高,对支护以及在施工方面的重要性,还有我们支护工作中的技术要点还不够明确,这些都是会影响施工过程中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的。第二个则是施工人员的个人意识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导致其忽略了设计占指导的作用,这也是会导致其中施工与所设计不符合,这自然是极易出现安全的隐患的。
1.3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
相比于地上结构施工,地下施工需要注意的事情也要更多一些。为了提升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效果,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的施工因素,如地质结构条件、地下水水层的具体位置和水位高度、整体土壤间颗粒间隙等。这些内容都需要进行重点考量,如果没有做好施工前的数据采集,势必会增加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土壤结构本身性质就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作业区的土壤理化性质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更加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果事故的负面影响较大,很容易影响建筑结构的推进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要点
2.1加强施工监测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前需要制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该和现场相符合,并且具有可行性。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由于在施工现场条件较为复杂,可变性因素较多,因此深基坑的尺寸测量等可能存在问题。为了避免与方案出现偏差影响后续的施工,需要在施工前进行测量放样,并且对测量过程进行监督。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用到各种材料以及设备,在施工前详细检查是否与施工要求相符,数量、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施工标准,要选择合格产品进行使用。施工现场影响深基坑施工质量的有土质、水文、地貌等,因此要实时监测,现场派专人巡视,并且对施工情况进行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注重基坑环境稳定性构建
在没有正式开展深基坑施工之前,土壤结构保持着整体性特征,但是在开挖的过程中,土壤结构的整体性被破坏,如果是比较松软的土壤结构,那么很容易导致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环境不稳定造成滑坡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增加后续工作负担,而且还会影响后续施工节奏,耽误正常的施工工期。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需要注意地下水外渗的情况,避免地下水渗入影响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3土方开挖技术管理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土方开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对于土方开挖应该注意对周围地面的影响,使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施工,严格监测周围土体的变化,如果在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停止开挖,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及时解决。在目前土方开挖中普遍且较为安全的方式是分层开挖,并且对开挖地方进行清土。土方开挖的数量也是对工程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土方开挖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施工的要求,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无法正常开展施工工作。如果土方开挖数量较大,对于土地资源会造成破坏,并且浪费了土地,对于周围环境和周围建筑等都造成影响。土方开挖的深度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在施工中按照计划实施,如果开挖过深,对于原有的土体造成了损害,打破了平衡,会使土体的强度以及支撑力不足,造成坍塌,对于施工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同时阻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影响施工效率。
2.4加强建筑作业区检测水平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许多施工工艺的应用,此类施工工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都会导致建筑作业误差的发生,如果不能将施工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势必会影响到整体施工效果。为了提升作业区建筑过程的稳定推进,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每个施工过程的误差值,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整体建筑结构应用的稳定性。
2.5施工标准管理
为保证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项目负责人要需要对其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调整一些不适应工程进度的策略,保证制度的合理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深基坑支护施工亦是如此,一个良好的施工和管理标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器。在施工前方案制定、建筑材料选购、施工设计、施工场地管理、验收交工等流程上都要有着明确的标准规定,从根本上实现标准化的施工管理。例如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特别要注意桩体深埋深度、桩头填充高度、和泥浆配比等施工标准,注重施工技术与施工标准管理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的应用,合理规范的行使国家下发的建筑标准,从根本上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质量。
2.6深基坑支护施工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已经广泛使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时对施工现场的信息以及数据进行记录,并且对施工的场地以及周围的地面等情况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对于周围环境减少污染,提高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提前制定应急方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在管理中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了工作量,保障深基坑支护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坑基的支护工作很重要,他会影响到我们的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但是对于我们当前的施工情况来说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技术的关键,有些施工人员并不能够把握到位,因此多种情况都会出现施工不到位的情况发生,甚至有的还会引出一系列的问题来。所以要加强对这些施工要点的把握,提高我们施工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磊.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247.
[2]鲁延冬,吕本柱.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5470.
[3]于国志.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4):148-149.
论文作者:邢冬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深基坑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方论文; 结构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