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语文“三读一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兵[1](2020)在《精准把脉麦盖提 综合施策促发展——关于援疆教育发展中心工作成效的调研》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央强调"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面对麦盖提教育现实,日照援疆指挥部以教育发展中心为龙头,做出了全方位、针对性、实质性探索。做到了立体推进、综合施策、精准对接和持续发力。
马子莲[2](2019)在《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维可视化课堂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被有效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的,对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途径,以供参考。
施筱芸[3](2016)在《基于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阅读可视化课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教育中,改变知识教育的方式成为教育学界新的研究课题,目前,知识可视化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教育学界对其研究还不成熟,将其应用在教学中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知识的可视化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可视化信息的相关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点以及思维习惯等,尝试探究如何借助可视化的教学软件,促使知识向可视化发展。
陆剑卫[4](2015)在《以“三读一练”实现阅读教学的柔性翻转——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告别高耗低效的"填鸭式"教学,实现"以生为本,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教学目标?三年来,笔者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重构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课文阅读教学,在实践中逐步生成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主线的"三读一练"教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实现了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阅读教学的柔性翻转。下面笔者以实践为基础,对阅读教学中的新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反思"高耗低效"的语文课三年前,笔者以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身份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思维可视化教学"专项培训时听到这样一个"刺激"
赵圣洁[5](2015)在《高中现代文创造性阅读教学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课程改革强调创造教育。培育创造性思维成为目前教育必不可少且迫在眉睫的步骤。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同样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新型阅读的角度上来说,创造性阅读与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这些新型阅读同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它的“高”在于在尊重文本的同时寻求新的视角,以期读出新的感受,获得新的体悟,它的“新”是从文本衍生而出,是有中生新,而不是无中生有。本文从语文教育研究的性质角度出发,是事实性质与学派立场粘连的研究;从层面角度出发,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关注点是语文课堂教学。本文从创造型阅读理论基础切入,结合相关教学案例的分析,尝试将创造性阅读从理论的高度转变并升华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实践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自觉性与可控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扩散,实现教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进。本文希望通过对高中现代文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探索,使创造性阅读教学在高中阶段得到学校及语文教师的重视,把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促进教学发展。本文从五个部分论述高中现代文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探索: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学术背景。第一章创造性阅读的理论基础。本章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创造性阅读”。通过对创造性阅读的三个理论来源——接受美学、创造性思维和对话理论的观点分析,归纳、总结并界定创造性阅读的概念,指导第四章的教学工作。第二章创造性阅读的原则。界定并分析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原则:品味文本的原滋原味、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第三章创造性阅读的实践对象。阐明高中现代文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实践对象是阅读文本和阅读主体,并细致地从阅读文本的整体性、时代性和多元性论述创造性阅读的价值和界限,从阅读主体即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能力和语感论述创造性阅读对学生主体的影响。第四章现代文创造性阅读在高中课堂的运用。本章是为了说明“怎么样实现创性阅读”,即触摸或实现创造性阅读的可行性方法。人教版教材是我国运用较为广泛的教材。因此,根据《课标》把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的现代文篇目分为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具体篇目和文章类型见表一。探寻文本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的规律,具体细化,检验其运用于课堂实践的效果。总之,创造性阅读强调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自主地去获取阅读的愉悦感。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入或辨别相对好的解读,创造或引导相对好的教学。
梁玉霞[6](2011)在《不要让校本教研成果束之高阁》文中认为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即校本教研)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基于对校本教研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将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转化为教学实践行为。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课题研究纸上谈兵,克服课题研究成果束之高阁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
高建波[7](2008)在《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要素探析 ——基于两所初中课堂观察的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教学效率历来颇受质疑,阅读课教学中的“任务错位”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语文阅读课中“文本本位”主宰着教学活动。在“文本本位”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五大误区:“教教材”盛行于语文课堂;教学千篇一律;师生之间单项交流;书面言语训练落空;诵读品读弱化。在新课改背景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探析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是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为准备,在与教师、文本、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感悟与思考,积累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养成阅读习惯,最终在阅读力、能写作能力、听说能力等各方面都获得长足的发展。明确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将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落实到语文课堂,可抽象出七大重要因素,分别为“情、思、知、读、练、听、悟”。其中,“情”为任务纽带,“思”为心智准备,“知”为任务基础,“读、听、练、悟”则为任务的四大支点。这七大要素组成了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的系统结构,它们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课堂气氛的作用下相互联系,发挥着整体作用。通过行动研究,我们将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的七大要素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启示是:让教室成为学“生读书”的地方,让琅琅读书声荡漾在教室里;让情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纽带,让语文课堂成为“人说话”的空间;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语文课堂成为“说人话”的地方;让学习语言取代研究语言,让“会说”“会写”“会读”“会听”代替“记下了;让学生思维的火花照耀教室,让感悟成为言语智慧上的璀璨的明珠。
韩四清[8](2003)在《前进中的临漳县文教体局教研室——访教研室主任许相国同志》文中指出 去冬,我们曾到位于漳河畔的临漳县文教体局教研室进行调研。时间不长,收获甚丰。如果把它比作一颗散落在冀南大地上的教研工作闪闪发光的明珠,可能有些夸张,但它所焕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它在前进路上所走过的深深足迹,尤其是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所做出的成绩,确实令人感受颇深。下面是我们与该县教研室主任许相国同志交谈时的部分记录,摘录于此。以餍读者。
袁振礼,李书臣,许相国,司华[9](2000)在《小学语文“三读一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文中研究指明
二、小学语文“三读一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语文“三读一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把脉麦盖提 综合施策促发展——关于援疆教育发展中心工作成效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关注全局补短板,立足现实做教育 |
(一)组建教研联盟助推课堂改革 |
(二)包乡教研员送“教”上门,提升乡镇教研水平。 |
(三)2019课堂教学改革年,引领麦盖提教育改革开启新征程 |
二、 多措并举,铺就教师成长路 |
三、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国语教育质量提升 |
四、 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展“互联网+”课堂教学 |
(2)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概述 |
(一) 注重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 |
(二) 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途径 |
(一) 基本思路 |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可视化课堂模式框架 |
结束语 |
(3)基于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阅读可视化课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语文阅读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
(二)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现状 |
二、小学语文阅读可视化的作用 |
(一)提高语言理解的能力 |
(二)提高语言表达的感知能力 |
三、小学语文阅读可视化的课堂设计 |
(一)“三读一练”教学模型 |
(二)小学语文阅读可视化的课堂实践 |
四、结语 |
(4)以“三读一练”实现阅读教学的柔性翻转——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反思“高耗低效”的语文课 |
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孩子 |
形成“三读一练”教学模型 |
有效实现阅读教学的柔性翻转 |
点评 |
(5)高中现代文创造性阅读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创造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教学 |
第二节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理论来源 |
一、接受美学理论 |
二、创造性思维理论 |
三、对话理论 |
第二章 现代文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原则 |
第一节 品味文本的原汁原味 |
第二节 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 |
第三节 提高教育者的文学素养 |
第三章 高中现代文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实践对象 |
第一节 阅读文本:现代文 |
一、全息性 |
二、时代性 |
三、多元性 |
第二节阅读主体:学生 |
一、阅读心理 |
二、阅读能力 |
三、语感 |
第四章 现代文创造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第一节 触摸潜在,回归文学现场 |
第二节 私人订制,营造专属教学场 |
第三节 活动导学,生成动态课堂 |
第四节 读写共生,阅而优则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不要让校本教研成果束之高阁(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校为本,立足学情,立足教情,确立研究课题 |
二、以校为本,加强领导,立章建制,科学管理 |
三、以校为本,深入教学,走进教室,进行课题研究 |
四、以校为本、推广应用,将课题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 |
1. 选题准确。 |
2. 研究手段与方法科学、研究过程严密。 |
3. 课题研究取得了较显着的效果。 |
(7)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要素探析 ——基于两所初中课堂观察的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从语文教学低效现象谈起 |
(二) 论题的确立: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要素探析 |
1. 研究的落脚点:语文课堂教学任务 |
2. 研究的核心问题: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 |
(三) 研究的创新性与意义 |
(四) 研究的具体设计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对象的抽样 |
二、文献综述 |
(一) 语文课程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
(二) 阅读教学的本质与任务 |
1.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本质 |
2. 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 |
三、“任务错位”状态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表征 |
(一) 阅读课里的“任务错位”:“文本本位”主宰语文阅读课 |
(二) “文本本位”下语文阅读课的五大误区 |
1.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教材”盛行于语文课堂 |
2. 千篇一律:“教师用书”包打天下 |
3. 单项交流:聆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缺席 |
4. 言语训练落空:“举一”何以能“反三” |
5. 诵读品读弱化:缺少“语文味”的阅读教学 |
(三) “任务错位”的突破点:教学任务要素分析 |
四、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要素梳理 |
(一)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要素梳理的理论框架 |
1. 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 |
2. 语文课程三维立体目标系统结构 |
(二)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的七大要素 |
1. 情——任务纽带 |
2. 思——心智准备 |
3. 知——任务基础 |
4. 读——任务支点一 |
5. 练——任务支点二 |
6. 听——任务支点三 |
7. 悟——任务支点四 |
(三)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七大要素的系统结构 |
五、落实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的教学案例 |
(一) 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前后 |
(二) 基于任务要素落实情况的案例评析 |
1. 完成了哪些任务 |
2. 那些任务尚需完善 |
(三) 代结语——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要素探析的启示 |
六、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一)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小学语文“三读一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把脉麦盖提 综合施策促发展——关于援疆教育发展中心工作成效的调研[J]. 李洪兵. 考试周刊, 2020(07)
- [2]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 马子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3)
- [3]基于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阅读可视化课堂设计[J]. 施筱芸. 吉林教育, 2016(46)
- [4]以“三读一练”实现阅读教学的柔性翻转——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 陆剑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21)
- [5]高中现代文创造性阅读教学探索[D]. 赵圣洁. 闽南师范大学, 2015(02)
- [6]不要让校本教研成果束之高阁[J]. 梁玉霞.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1(06)
- [7]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要素探析 ——基于两所初中课堂观察的质的研究[D]. 高建波.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8]前进中的临漳县文教体局教研室——访教研室主任许相国同志[J]. 韩四清.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3(05)
- [9]小学语文“三读一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J]. 袁振礼,李书臣,许相国,司华.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