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对比论文_李雅鸿,李,青,苏川妮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无修补术治疗效果的对比情况。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3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后按照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长、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消化内科的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传统开腹修补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病情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病灶部位多有局限性的缺损,出现急性穿孔是一种胃十二指肠的严重并发症,其病症较为危急,并且进展迅速,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病症处理,避免出现严重的病症危及生命安全[1]。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和传统开腹修补手术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症、病史以及影像检查确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以及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还有放射至肩部的疼痛,另外有指标检查显示其白细胞计数有所升高,同时血清淀粉酶指标有轻度的增高,X线检查显示其膈下有半月形的游离气体影存在[2]。排除有精神障碍、血液系统疾病以及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后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两组分别6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龄在23~73岁,平均年龄为45.2岁,其穿孔直径在0.23~0.71mm,平均直径为0.47mm;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的年龄在22~74岁,平均年龄为45.7岁,其穿孔直径在0.22~0.75mm,平均直径为0.49m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穿孔大小和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在患者的腹部正中部位做一个长约12~15cm的切口,然后在腹腔内找到穿孔部位后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其缝合方式为沿着长轴方向进行间断缝合,将裂孔关闭后覆盖好大网膜,最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术后留置引流管,并且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3]。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首先让患者处于一个头高脚低的体位,然后进行气腹的建立,其压力维持在10~15mmHg,然后在脐周放置一个套管进行腹腔镜检查,然后对穿孔位置进行确定,接下来在右上腹部放置一个5.0mm的套管,另外在剑突以及脐间放置一个5.0mm的套管从而将胃内容物和脓液吸取干净,最后采用人工合成的可吸收线进行穿孔部位的8字缝合[4],然后覆盖好大网膜,最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术后留置引流管,并且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长、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5]。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两组进行溃疡穿孔治疗的患者相关指标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则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开腹穿孔修补以及胃切除等手术治疗。随着外科微创理念的广泛应用,在手术中尽可能减小手术创伤,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重要。腹腔镜手术治疗其创伤较小,同时腹腔镜的探查范围较广,对病变部位及其周围变化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对溃疡穿孔的彻底治愈非很好的保障作用,同时腹腔镜手术能够避免脏器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减少术后肠粘连以及梗阻的并发症发生率[6]。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因此,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消化内科的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庆,崔恒官,徐伟强,潘申,刘坚军,彭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05):665-666.

[2]钟锋,王金重,赖建生,陈晓明,郭永学,陈福佳,陈海明,李嘉兴,陈亚进.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09):782-785.

[3]江晓华,万宇飞.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与开腹修补的对比研究[A].江西省医学会、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西省第二届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江西省第十二次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江西省医学会、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2:4.

[4]余春,毛兴龙,林水泉,曾雪云,刘明胜.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践[A].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13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13:3.

[5]李仓本,尹先博.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4,57(05):905-906.

[6]宋勇罡,王崇高.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及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8(07):513-516.

论文作者:李雅鸿,李,青,苏川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对比论文_李雅鸿,李,青,苏川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