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共同富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取人类文明的新成果,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一、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

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新发展。传统发展观是建立在“发展是前进、上升,是天然合理”的哲学信念之上的,认为发展总是好的。它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得更快,而对于“为了什么发展”和“怎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一类目的论、价值论问题并不关心。对于社会的发展它强调的是经济的发展,甚至是GDP的增长,对于为了什么增长、怎样才是好的增长,这类涉及增长目的和人本身的问题,被置于增长所关注的视野之外。因而可以说传统发展观,只反映了客体的生长运动状态和结果,没有价值追求的意义。它只把人当作发展的工具,而没有把人当作发展的目的。与此不同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突出了发展观的两种价值取向:一是为了人而发展,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好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两种价值取向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科学发展观最终的价值追求。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并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实质上就是共同富裕要达到的要求。共同富裕本身也是以人为本。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其着眼点和归宿点都是人民群众。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1]

共同富裕是一个持久的发展过程,它不仅包括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域的同代人之间代内共同富裕,而且也包括从时间延续上来看的子孙后代的各代人之间代际共同富裕。这就要求发展不是一时的,而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战略,它本身就是源于当代人对子孙后代利益的关怀而产生的,其实质是要实现资源世代分配,保证子孙后代在追求自身福利方面和当代人有着同样的权利。科学发展观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从而保证持久的共同富裕。可见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为了人,特别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追求。

二、共同富裕确保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有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稳定。所谓社会稳定就是社会的结构功能合理,社会各要素能协同作用,社会成员能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社会运行有序,保持社会整体协调一致向前发展,实现社会的动态平衡。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为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他非常强调社会稳定。他说:“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2],“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3],“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也就谈不上发展。他认为社会稳定是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可靠保证。

社会稳定,党和国家才能集中精力,安下心来抓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和任务,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社会稳定。只有社会稳定,党和国家才能集中精力领导全国人民有秩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社会稳定才能使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协同作用,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构成了社会的宏观结构。按照现代系统论关于系统发展的观点,系统的发展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度低到有序度高的过程。其发展的原因,不是取决于哪一对矛盾的相互关系,而是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多因素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的统一。系统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协同作用使系统内各要素与环境的有规则的联系和转化,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达到新的有序状态,出现新的发展。可以说,协同是有序之原因,有序是协同的结果。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是系统内各要素和环境之间协同作用决定的。这可以叫做协同进化。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它由其内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要素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特别是协同作用所引起的。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系统的各要素能正常有序地发生协同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上,邓小平正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的关系来考虑问题。他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5]“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6]邓小平同时又把社会主义建设概括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协调发展。根据邓小平这个思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由于我国社会稳定保证了这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辟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当然,发展中也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为了发展新局面,纠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与其他发展要相互协调,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经济与对外开放的不平衡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更需要社会稳定,使经济、政治、文化和五个统筹的各方面能发挥协同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需要社会稳定,那么在现代条件下怎样才能确保社会稳定呢?对此,邓小平有多方面的论述。

首先,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上,邓小平认为现代社会稳定,关键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斗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争取经济上的解放。消除政治不稳定因素,要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然重新开始争取必须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社会主题的转换,“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7]。他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他认为这是社会稳定的决定因素。同时他认为还必须全面地理解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功能,加强法制建设。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的民主和对破坏分子的专政两个方面的结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稳定的政治保障。邓小平指出:“只有人民内部的民主,而没有对破坏分子的专政,社会就不可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把现代化建设搞成功。”[8]对破坏分子的专政,就是要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律的手段惩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邓小平非常强调要两手抓,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稳定。

其次,邓小平认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使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域辽阔,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力发展不可能自发解决收入分配公平,不可能解决贫困的问题。因而如果走少数人致富的资本主义,也就不可能消除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这就始终存在着不稳定的根源。所以,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要稳定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才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才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样“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9]。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保证了社会主义“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国家拿的这一部分,也是为了人民,搞点国防,更大部分是用来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和科学,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文化水平”[10],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为了更快地实现共同致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落后的地区和其他人富起来,但要防止两极分化。他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1]他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强调:“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12]只有共同富裕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实现社会稳定。为保持社会的稳定,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认为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提出和解决先富帮后富,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了这一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所作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要以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为落实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党和政府于20世纪末及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着力解决东西部地区差距,促使西部贫困地区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全国各民族共同富裕。

坚持共同富裕能从根本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强调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力量。他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1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4]调动群众积极性,在政治上要进行体制改革,发扬民主,让群众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充分享受各项公民权利。但是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就是要“富民”,要使全体人民共同致富。邓小平说:“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15]这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国家富强,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满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城乡矛盾、干群矛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合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消除人文贫困,实现持久的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它使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能应付自如,显示出更强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提高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更主要的是要求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实现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物质财富的富裕,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要有使人摆脱人文贫困,能够提高自己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竞争发展能力的人文富裕。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从人们的经济收入来衡量人们的贫穷或富有的传统发展观不同,它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人文含义,就是以提高全体人民的能力为主旨。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或富有的本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写的《人类发展报告·1997》提出了一个关于贫困的崭新的概念——人文贫困(humanpoverty)。其含义包括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因而限制了人们的选择。在这个概念下,贫困意味着一些基本能力的缺乏,使得陷入这种状况的群体不能很好地履行必要的生产、生活职能。[16]处于人文贫困中的群体通常在体力、智力这两个人力资本因素上面都处于缺乏状态。在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他们参与程度低,没有安全感,受到社会性歧视。在生存环境方面他们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生存,靠输出自然资源谋生,因而他们所处的环境,生态系统遭破坏、环境受污染,生存条件恶劣。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存在,在我国也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消除人文贫困。

消除人文贫困,首先,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因素。劳动者由于先天因素和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身体状况,这是人力资本的体力因素。而天资禀赋、受教育的程度、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又构成人力资本的智力因素。人力资本的这两个因素都和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有关,处于贫困中的人,少有或不能充分享受这方面的条件,因而限制了他们人力资本因素的发展,使他们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中失去竞争力,特别是在今天,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的智力成为主要竞争能力的时代,劳动者就必须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提高劳动者的生存竞争能力,就必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满足他们物质文化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增强他们的人力资本因素。

其次,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人们平等发展、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处在人文贫困中的人,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低,容易受到社会性歧视,也容易成为各种暴力和犯罪活动等不安全事件的受害者。这些都是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环境从根本上说是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参与、平等和安全的。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和长期“左”的思想影响,我们的政治体制中民主法制较弱,不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所以改革开放中邓小平特别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他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他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政权和各项企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一切犯罪活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局面。为了发展这种局面,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明确提出建设政治文明就是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创造这样的社会环境就能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的活动,能平等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和享受各种权利,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作用。

最后,要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区域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部分贫穷地区、贫困人口没有摆脱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状况,为了生存他们滥用自然资源,如滥伐森林、乱开矿产,开办高能耗的产业等等,这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系统,造成环境污染,恶化了他们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又大量浪费自然资源。这样下去,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不仅不能摆脱贫困,而且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对贫困地区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开发,更主要的要从政策上、资金上、科学技术上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依靠自然资源生存的状况,从而也才可能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根据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加快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按照这一战略布局,加快西部大开发,在当前就是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能力。其次,要科学地规划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加强生态建设。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情况相对好一些,但由于经济不发达,主要靠自然资源的输出,又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滥采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的形势更为严峻。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科学地规划资源开发,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特别要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同时要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坚持科学发展观,消除人文贫困,实质就是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科学文化,创造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处于贫困状态中的人的生存能力、竞争发展能力,使他们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持久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