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平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64-MS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提高非典型肺疾病警觉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ILD患者临床资料,均行64-MSCT扫描,探讨不同患者间影像学特征。结果:咳嗽76例(100%),其中伴有肺部啰音17例(22.37%),伴有呼吸困难51例(67.11%),伴有杵状指趾13例(17.11%),伴有胸痛、胸闷38例(50.00%),伴有咳血10例(13.16%);76例ILD患者中影像学以磨玻璃影为主占82.89%(63/76),伴有实变影43.42%(33/76)、伴有囊泡影22.37%(17/76)、伴有支气管充气征10.53%(8/76)、伴有小叶间隔增厚6.58%(5/76)、弥散性细小结节影10.53%(8/76)、多发实变影胸膜增厚6.58%(5/76)。结论:ILD是一组异质性肺疾病,其临床表现以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64-MSCT扫描影像以磨玻璃影为主。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64排螺旋CT;影像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080-02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种以肺泡炎症、弥漫性肺实质等 为病理的基本病变[1]。其临床表现干咳、渐进性劳力性气促、湿啰音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但ILD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大多不明,临床于诊断、治疗中存在一定困难。64排螺旋CT(64-MSCT)扫描在肺相关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等特征共同探讨有助于ILD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ILD患者64-MSCT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76例ILD患者64-MSCT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29~48岁,平均(37.94±6.08)岁。
1.2 方法
采取64-MSCT(美国GE公司,Optima CT660)扫描,设置:电压120KV,电流100mA,窗位-650,窗宽1200,层厚3~5mm;分别取冠状位、矢状位和横断位三维重建图像。由3名以上高年资专科医师共同阅片,分析病变数目、大小、密度、形态、分布等征象,并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和教材等初步得出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1)不同ILD患者临床表现。(2)分析不同ILD患者影像学特点。
2.结果
2.1 不同ILD患者临床表现
咳嗽76例(100%),其中伴有肺部啰音17例(22.37%),伴有呼吸困难51例(67.11%),伴有杵状指趾13例(17.11%),胸痛、胸闷38例(50.00%),咳血10例(13.16%)。
2.2 不同ILD患者影像学特点
76例ILD患者中影像学以磨玻璃影为主占82.89%,伴有实变影43.42%、伴有囊泡影22.37%、伴有支气管充气征10.53%、伴有小叶间隔增厚6.58%、弥散性细小结节影10.53%、多发实变影胸膜增厚6.58%,见表1。
3.讨论
ILD已知诱发因素的ILD有职业因素、环境因素,相关的有机/无机粉尘、感染、吸入、药物等因素,未知因素的有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还有诱发机制不明但作为独立诊断的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相关ILD及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2]。其病情各异,临床需确定病理类型以对症治疗。
外科肺活检诊断ILD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灵敏度,被临床认为是“金标准”[3]。但活检属于侵入性诊断措施,可重复性低,且取材时限或部位不同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全面显示患者肺部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学快速发展,64-MSCT研究的基础理论、设置等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学者李玉军等[4]研究中应用64-MSCT诊断ILD发现,其符合率可达97.78%,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本研究从影像学特征方面回顾性分析发现,76例ILD患者均伴有均伴有咳嗽症状,其次是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及肺部啰音等,且不同患者影像学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肺泡出血及肺水肿者磨玻璃阴影多分布于肺野中央,急性ILD及ILD急性期、结缔组织肺浸润者磨玻璃阴影多分布于肺野外围。(2)淋巴瘤浸润者及ILD性肺炎者磨玻璃阴影多均匀分布;弥漫性细支气管炎、肺泡炎、尘肺及粟粒结核者多呈现分布均匀的粟粒结节;局灶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播散、癌性淋巴管炎者多呈现分布不均匀的粟粒结节。(3)支气管扩张者磨玻璃阴影多分布于中央区,但蜂窝肺多分布于外周,且蜂窝肺有显著的肺体积缩小。(4)粟粒型结核呈现大小一致、均匀分布的结节;粟粒型肺转移瘤呈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的结节;2者64-MSCT扫描特征显著不同,可能与血行播散途径和病理解剖改变有关。
【参考文献】
[1]黄向红,黄小莉.经胸肺超声与CT对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一致性初步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5):410-413.
[2]张磊,刘琦,刘旻,等.回顾性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中医证型特征及疾病早发影响因素[J].天津中医药,2017,34(8):518-521.
[3]康娟.不同肺活检方法对老年患者肺部弥漫性间质性疾病的诊断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6):1075-1078.
[4]李玉军,毕军刚.64排螺旋CT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0):143-144.
论文作者:周涛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患者论文; 影像论文; 疾病论文; 间质论文; 特征论文; 肺部论文; 因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