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C测定方法及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刘蕾

蛋白C测定方法及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刘蕾

(黑龙江省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211)

【摘要】目的:探讨蛋白C测定方法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血浆PC测定可分为PC抗原(PC:Ag)测定法和PC活性(PC:A)测定法。结果:PC抗原(PC:Ag)测定法是用免疫化学法测定PC:Ag含量,PC活性(PC:A)测定法是用血液凝固法或生色底物水解释放显色基团的反应测定PC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为临床诊断C水平低下或功能缺陷有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关键词】蛋白C;测定方法;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099-02

PC是维生素D依赖性蛋白酶原,分子量为62kD,由两条多肽链能过双硫键连接而成,与凝血因子Ⅸ、Ⅹ及凝血酶原等有很高的同源性。是人体抗凝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活化的蛋白C(APC)也可对炎症组织发挥多种抗炎作用[1]。

1.标本与方法

1.1 标本

取枸椽酸钠抗凝血,立即分离血浆,-20℃保存备用。

1.2 测定方法

1.2.1PC:Ag测定 免疫火箭电泳法测定PC:Ag。

1.2.1.1试剂 抗人PC抗体。PC缓冲液:每升溶液中含巴比妥钠1.62g,Tris 5.65g,甘氨酸7.05g,EDTA-Na2 1.80g,PEG(MW6000)10g,pH调至8.8。生理盐水。标准血浆。考马斯亮蓝染色液:取考马斯亮蓝R-250 2.5g,冰醋酸100ml,乙醇450ml,蒸馏水450ml,溶解后混合。考马斯亮蓝脱色液:取乙醇1000ml,冰醋酸250ml,蒸馏水1000ml,混匀。

1.2.1.2操作 用PC缓冲液配制10g/L琼脂糖溶液,制板方法与一般免疫火箭法相同。将标准血浆稀释为原倍(100%)、1:2(50%)、1:4(25%)、1:8(12.5%)、1:16(6.25%)5个稀释度。待检血浆作1:2稀释。电泳:电泳槽内,每侧放PC缓冲液1L左右,两侧等量。琼脂凝胶板于槽中间,在琼脂凝胶上搭三层滤纸作电桥,电桥间距5.3cm,先于50V低电压下加样,每孔15μl,每板必须同时作标准曲线,待加样完后,提高电压至110V。在室温不高于30℃条件下电泳18h。电泳完毕后关闭电源,取出琼脂糖凝胶板,置于生理盐水中漂洗杂蛋白9约12~24h),以出后用蒸馏水稍冲一下,除去盐类。用多层滤纸干,以吸去大部分水,再用电吹风吹干置温箱中60~70℃烘干,用考马斯亮蓝染液染3~5min,再用脱色液脱至底色白,峰形清晰为止。测火箭峰高度,用两分规测定火箭峰高度,以加孔上缘至峰顶为准,将5个标准的各自读数,通过回归得到标准曲线。然后求出各待检样本的PC:Ag含量。

1.2.1.3参考值 102.5±20.1%。

1.2.2发色底物法测定PC:A。

1.2.2.1试剂 缓冲液A:0.04mol/L巴比妥缓冲液,pH7.4。Protac激活液,每瓶3U<加缓冲液A3ml,分装,置-20℃保存。使用时稀释成150U/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色底物液:用重蒸馏水将Chro-mozym-PCA配成1.6mmol/L。正常混合血浆用缓冲液A稀释成为原液,80%、60%、40%、20%、10%。待检样品用生理盐水作1:2稀释。终止液为冰醋酸溶液。酶标仪及酶标板。

1.2.2.2操作 将待检已稀释样品25μl加入酶标板孔中,同时也将6个不同稀释度下混合血浆各25μl分别加入各孔内。在上述待检样品及标准管各孔加入激活液100μl,置37℃水浴温育8min。再各加发色底物100μl,混匀,置37℃水浴中继续温育10min,使其充分显色,然后各加50μl冰醋酸终止反应[2]。以缓冲液A为空白管,酶标仪405nm读出各孔的A值。以正常人混合血浆的各稀释孔A值为纵坐标,相应PC:A含量为横坐标作出标准曲线。待测样品查标准曲线,结果乘以2。

1.2.2.3参考值 100.24±13.18%。

2.方法分析

PC:Ag测定法以火箭电泳法(EID)最为简单实用,但敏感度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敏感,特异性强,常作为PC:Ag测定的实验室参比方法。放射免疫法(RIA)和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亦常用于PC:Ag测定,但RIA法需先纯化PC,故操作繁杂,且重复性差。IRMA和RIA相似,敏感度高,但不需纯化蛋白C。

PC:A测定常用的方法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酰胺酶活性法(生色底物法)。APTT法、生色底物法及光度APTT法彼此间有较好的相关性。APTT法和光度APTT法包含了PC活化及抗凝血的全部生理反应,而生色底物法则无此特点,尤其在口服抗凝药时,不能真正地反映PC:A,故不同的标本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正常及大多数病理情况下,PC:Ag和PC:A水平呈平行升降,且两类测定方法间有较好相关性,EID与生色底物法,ELISA与APTT的相关系数r均>0.900。因此,常规的PC:Ag和PC:A测定分别以EID和APTT法较为实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Ⅱ型PC缺乏症,应同时测定PC:Ag和PC:A,并要以PC:A测定为主。

3.临床意义

3.1 遗传性PC缺乏症

本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常有明显的阳性家族史,根据血浆PC的变化可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两型,前者PC:Ag和PC:A缺如,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期有广泛的暴发性紫癜,用PC制剂可缓解病情,但存活率极低;后者PC:Ag基本正常,而PC:A中度降低,多数为正常的20%~50%,约半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少数可出现脑栓塞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成年患者易形成静脉血栓栓塞症。

3.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患者由于体内一系列凝血因子的消耗,血小板减少及继发纤溶的形成,使大量PC被凝血酶活化,导致血浆PC含量显著降低。

3.3 血液病

急性白血症患者PC含量降低或明显降低,红白血病、淋巴瘤、微血管病性深血性贫血和ITP患者PC含量也降低[3]。早期抗凝的治疗宜与小剂量肝素合用。另外,输血治疗,由于血管内轻度溶血或异型抗体的免疫反应,PC亦呈消耗性降低。

3.4 肝脏疾患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PC含量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肝病患者血浆PC含量降低,主要与肝脏受损,合成PC的功能障碍有关。因此,PC测定可作为肝功能受损的又一实验室指标。

3.5 肾脏疾患

肾脏病患者PC含量和PC活性变化较大。据报道,肾病综合征和狼疮性肾炎PC:A明显升高,而慢性肾炎普通型PC含量明显降低,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时PC:Ag及PC:A显著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血肌酐增高呈良好的相关性。肾病时PC活性降低可能是尿毒症中毒的结果,并可促使在肾病和尿毒症时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门剑龙,陈宏,刘瑞玲,等.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5):352-356.

[2]冯肖.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2-34.

[3]童绍珍,胡永丽,郝树梅,等.血清hs-CRP检测对冠心病PCI手术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4):461-463.

论文作者:刘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蛋白C测定方法及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刘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