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的宣传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的宣传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的宣传困境及对策研究

黄孝东,段欣妍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省山西 030006)

【摘 要】 城中村具有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流动性强、异质性大、居民公共精神缺乏等特点,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的宣传出现种种困境。本文针对城中村的特殊性,分析城中村内部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因素,认为加强宣传的针对性、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宣传形式、建立激励机制等是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宣传困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中村;宣传困境;对策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的号召,真抓实干、创新形式,宣传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城市和农村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然而,由于城中村基础设施落后、人口流动性强、社区异质性大、居民公共精神缺乏,给宣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笔者根据城中村的特点及现实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宣传针对性、创新宣传形式、建立宣传奖励机制这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最后将3个线段图合成一幅图,明确不管是一段计费、二段计费还是三段计费问题,都要明确每段的数量和对应的单价,然后将每段的总价加起来。这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几何模型和方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宣传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宣传不到位

城中村在地域上紧邻城市,有的分布在城郊,有的直接被城市包围,受城市辐射带动很大,在商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一些城中村的领导班子和居民更注重发掘城中村用地的商业价值,忽视了城中村社区文化的发展,并导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城中村社区广播站、社区电影院、社区阅览室等文化基础设施普遍缺乏,虽然部分城中村建有文化活动中心或者文化站,但内部的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规划布局也不合理,其主要功能与棋牌室无异,鲜有年轻人群光顾。可见,城中村现有的文化设施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宣传的需要,如果想改变这一局面,还需要地方政府与城中村领导班子共同发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二)人口流动性强,宣传影响力小

城中村房租低廉、交通便利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来城务工人员流入,他们居无定所,大多只是短暂性地租住在城中村,流动性极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中村,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城中村甚至出现了“人口倒挂”(即地区常住人口少于流动人口)的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城中村的人口流动性,而流动性加剧人口管理的难度,调动城中村居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更是难上加难。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指引,需要长期的时间积累作为保障,才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影响。但是城中村流动人口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保障其稳定性,无法接受长期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

(三)社区异质性大,宣传效果欠佳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主要以拉大条幅、建宣传栏、使用LED 滚动屏等为主要手段,这种宣传方式虽然承载的宣传内容少,但受众广泛、可操作性强,是城中村及其他社区常见的宣传方式。然而,城中村是一个异质性很强的社区,人口构成复杂、职业分途广泛,这里既有本地人构成的“熟人圈子”,又有大量流入的“陌生人群体”,常住人口包括城中村本地居民、来城务工人员等,他们的年龄层次、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心理方方面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对统一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城中村这样异质性很强的社区,这种“漫灌”式宣传的效力就大打折扣了,原因在于“漫灌”式宣传只告诉城中村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却没有给出适用于不同社会角色的践行办法,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难以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城中村居民公共精神的缺失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障碍之一。城中村虽然与城市的空间距离较小,看似受到大城市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较强的辐射,但乡土文化仍持续地渗透在城中村居民的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乡土文化具有重视家庭生活而轻视团体生活,公共精神培育不足的特点,因此,城中村本地居民虽然在各方面都向城市居民靠拢,但一些人的公共精神却达不到城市居民的水平。此外,城中村流动性强和异质性大的特点导致部分居民缺乏社区认同感,对不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事漠然视之,公共事务参与度很低,组织城中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就变得阻力重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普通居民认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利益无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愿意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其次,暂时租住在这里的外来人口对城中村没有归属感,不认为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对社区的宣传教育活动也不感兴趣。

(四)居民公共精神缺失,宣传参与度低

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首先需要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进行试点工作的开展,并根据该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空间综合规划”的编制。在拥有这一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对该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的内容进行修改指导,并对各专项规划的标准进行统一处理。在进行空间综合规划的过程中可分为全国层面上国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跨省域行政区域规划、省域层次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地方层次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四个层次。

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宣传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文化基础设施

健全的文化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宣传的重要保障,如前文所述,城中村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片面发展模式,导致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造成极大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城中村领导班子应该意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改变以往重视物质文明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良发展思路,对城中村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着力建成完整的城中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系。首先,设立城中村“流动广播站”扩大宣传范围。如利用城中村巡逻车、垃圾车等现有的流动装备,适当改造,使其具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其次,建立城中村放映室。开辟固定场所用作放映室,或定期在社区公共空间放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片。最后,建设具有城中村特色的阅览室。在阅览室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区,组织人员结合本村特点编撰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册。

(二)加强宣传的针对性

与城市其他社区类似,城中村具有异质性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其流动性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异质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宣传必须具有针对性,不仅要告诉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更要让他们知道怎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应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上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教师用心教学、关爱学生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工商户诚信经营、义利兼顾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中村领导班子必须在宣传针对性上下功夫,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结合城中村居民的构成特点,编撰一份具有指导性和实操性且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逐户发放给城中村居民,与此配合,工作组可以定期举办宣讲会或录制广播,向居民讲解宣传手册的内容,并根据条件的变化不断更新手册的内容。

在电力市场中,备用运营机构是一所非盈利性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备用运营市场的组织者。一般情况下,在购买备用容量后,各参与者应分摊费用。图6为2015—2017年东北调峰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比重。由图6可以看出,备用容量的费用只在风电场和发电厂商之间进行分摊,且3年来分摊比例变化不大。根据图1可知,风电装机容量从2015年的131 GW增长到2017年164 GW,增长了25%,风电规模在扩大,然而分摊比例却变化不大。因此,探索备用费用分摊方式、保证各方的利益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多样化宣传

城中村领导班子应当充分认识到每种宣传媒介和宣传手段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只有运用多种宣传媒介、综合各种宣传手段,形成分层次、立体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像条幅、宣传栏等标语类宣传工具,具有简洁明了的优点,适合放置在岔路口、超市、饭店等这样人流量大、人口密集的场所,而且,宣传内容不一定全都以文字方式呈现,可以绘制主题漫画,使表达更生动有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会、座谈会也是必不可少的宣传形式,它能够在居民已经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致内容的基础上,起到深入教育的作用,但这种方式过于严肃,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中村居民的文娱生活中,举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声、小品、歌曲等节目展演,二者互为补充,将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四)设置宣传活动激励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宣传必须调动居民参与和学习的热情,但是增强城中村居民的公共精神并非短期内能够见效的,培养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区归属感也并非易事,因此,可以采取对配合宣传、参与活动的居民施以物质奖励的办法,在城中村建立常态化的奖励机制。在举办宣讲会、座谈会等集体性活动之前,通过互联网、广播等渠道散播参与有奖的消息,吸引居民来到活动现场,并派专人做好现场签到及礼品赠送工作,适当在宣讲过程中融入增强居民公共精神的内容。与此相配套,村委会出台相应规定居民累计参与宣讲活动的次数对应不同等级奖励的通知,并将奖励落到实处,以此调动城中村居民持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衡宇,李贵华,张娲.乡—城移民聚居空间实践及其文化调适[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4):103-108.

[2]李英东.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55-60.

[3]吴婷.“城中村”社区治理困境及治理模式分析[J].改革发展,2017(10):4-8.

[4]张大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宣传路径探索 [J].教育观察,2015,21(4):29-39.

[5]钟玉芳.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困境及对策分析[J].理论观察,2016(9):92-93.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19)011-0083-03

【作者简介】 黄孝东(1984-),男,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段欣妍(1997-),女,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责任编辑:马雅兰]

标签:;  ;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中村的宣传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