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五道口小学 266741
一、从数学知识的来源、选用、扩展上,建立立体的、现实的数学素质训练体系
建立立体的数学课堂教学,首先要深入了解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同时也要体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数学作为基础科学,方法科学,应服务于其他课程,同时也吸纳其他课程。由于现代科学的飞跃发展,学科分化向细密方向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就数学讲数学”已不大可能。因此,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作为教者,应以教材为依据,把教材“立体化”,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乃至数学体系中的地位,把握前后知识的连接关系,能力培养的阶梯地位。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以往所学的几何知识,即配好“知识模型”,帮助学生梳理出几何知识从“点”到“线”,再到“面”到“体”的知识体系。
其次,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不仅要再现编者意图,把数学教材竖起来,而且要以教学的眼光发掘出教材中数学知识的生活来源,寻找出其中包涵的对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内容。遵循“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寓于实践,用于实践”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现实生活中收集大量的知识背景材料,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力量和数学的美,让数学知识系统与现实世界有机统一,使选择于日常生活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在教学“利息”这一节知识时,教者分析教材,不仅要理清教材编排的知识体系,即(1)储蓄及储蓄的意义;(2)储蓄的种类;(3)储蓄的有关常用术语;(4)利息的计算方法;(5)训练学生正确计算,调查了解社会的能力。而且要明白,教材在此新增该项内容的现实意义,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息”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从而在教学中,适时对利率高低和银行存款增加和减少产生的作用,以及存、取款凭条的设计和填写进行教学取舍。
二、从认知结构,能力结构的形成上,建立人本的、发展的、情理交融的数学课堂
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传递的“两端”是教师与学生,两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共识。建立人本的、发展的、情理交融的数学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
首先,要拓宽传递数学知识的渠道。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许多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的,而教材只在课前准备和课后练习中为学生安排了“到实践中去”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打破“数学只能在课堂上学”的传统观念,变课堂上讲法则、讲公式为走到现实社会中“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试想,教学“元、角、分”时,把课堂搬到商场去,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不更为真实、生动而丰富吗?同时,也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剧”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制定出一天的安排计划,具体到分;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30秒的口算比赛,体会到“秒”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良好品质;还可以在教室里挂上一面钟,创设时空氛围。
其次,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抽象化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变静为动。在知识传递的手段上,多运用新技术丰富学生感官计算机时代,网络社会已经来临,数学教师的形象不应再局限于“手捧一本书,拿一支(粉)笔,桌上放一把(直)尺,一块(三角板)板”了,让各种现代教育手段走进课堂,让数学课堂媒体化也是开放数学课堂的形式之一。
再次,要努力构建民主、和谐、艺术化的数学课堂气氛。一方面要努力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者的爱往往会转变成对学科的爱。在落实“爱生”上,要以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来“爱”,要以数学教师同样具有的艺术修养来“爱”,更要以数学教师独有的“数学品位”来“爱”。不要让数学课堂成为“数字”与“符号”的“海洋”,让音乐、美术、文学、体育……走进数学课堂,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知识。另一方面,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与失败、批评与表扬、期望与赞许等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稳定的心理品格。
要建立互学、互教、全员参与的课堂学习机制。探索出“小组学习制”,营造能开展学习讨论的课堂学习气氛,落实面向全体、全部参与、共同学习的相关制度,培养合作精神,竞争精神。
最后,必须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要通过数学教育,把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者不应把学生拘泥于教材当中,应通过数学教学,适时教给学生数学的研究方法,适时激发起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
三、从学生数学素质的评价上,要打破传统的单向联系,建立多极、多向的评价体制
在课堂数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学生作业(书面的、口头的),这种单向的评价来源必须影响其准确性、公正性。因此,开放数学课堂教学,打破传统评价方式,一要改革评价内容,即既要有知识方面的,也要有能力方面的,还要有情感方面的评价内容。如学习数学的态度、学习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二是要改革评价的方式,变“分数”评价为“等级十激励性语言”评价。如在学生作业后除了打上等级,再写上“今天你的作业写得很工整,如果注意检验,提高了正确率就更好了”。三是变教师评价为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互相评价,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调控。四是要打破以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惯例,坚持平时评价与期中、期末评价,课堂表现与作业和试卷相结合的即定量又定性的个人方式。
论文作者:孙世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教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