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个英译本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语论文,语言学论文,英译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最权威的文献典籍。据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参见付桂桂,2002)《论语》一书言简意赅,内容博大精深。早在宋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自16世纪末以来,《论语》开始被译为西方语言。《论语》的英文翻译,最早见于英国传教士马希曼(Joshua Marshman)的节译本The Works of Confucius(1809)。随后是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顾利(David Collie)翻译的The Four Books(1828),该译本成了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翻译四书的直接先驱”(参见程钢,2002);理雅各(James Legge)翻译的《论语》Confucian Analeets收入186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第一卷,该译本是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版译本。理雅各之后,西方译界不断有新译本出现,较有影响的包括:威利(Arthur Waley,1938/1998/2005)、庞德(Ezra Pound,1951)、柯立瑞(Thomas Cleary,1992)、道森(Raymond Dawson,1993)、莱斯(Simon Leys,1997)、安乐哲和罗思文(Ames Roger & Henry Rosemont,1998)、斯林格伦德(Edward Slingerland,2003)等。在国内,晚清学者辜鸿铭于1898年推出第一个译本。此后国内学者大约有20余人翻译过《论语》。目前,较有影响的全译本包括:刘殿爵(1979)、程石泉(1986)、丘氏兄弟(1991)、李天辰(1991)、老安(1992)、梅仁毅(1992)、潘富恩与温少霞(1993/2004)、赖波与夏玉和(1994)、王福林(1997)、黄继忠(1997)、李祥甫(1999)。而林语堂(1938)、丁往道(1999)、马德五(2004)、王健(2004)、金沛霖和李亚斯(2005)以及赖波与夏玉和(2006)等皆为节译本(详细参见汪福祥,1996;王勇,2006)。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译本总数不下于40种。而译本研究也成为国内近20年《论语》英译研究的一个焦点话题。
1.关于《论语》英译本的研究状况
从我们收集到的相关38篇期刊论文和15篇硕士学位论文来看,译界主要集中研究理雅各(1861)、辜鸿铭(1898)、威利(1938/1998/2005)、庞德(1951)、柯立瑞(1992)、赖波与夏玉和(1994)、安乐哲和罗思文(1998)等人的译本(参见王勇,2006)。其研究方法,一是将原文与译文作对比分析,然后集中评价译文的特色与不足;二是将两个或多个译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归纳总结各个译本的特点或优劣;而研究视角主要从翻译风格、翻译策略、译者动机、读者对象和译本质量等五个方面入手;其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汪福祥(1996)、崔永禄(1999)、甄春亮(2001)、柳士军(2002)、付桂桂(2002)、王辉(2003,2004)、张小波(2000,2004)、车欢欢、罗天(2006)、刘永利、舒奇志(2006)、刘洪涛(2007)、丁建海(2007)。
译界对理雅各(下称理译)和辜鸿铭(下称辜译)的译本的看法,其意见褒远大于贬。例如:王辉(2003)认为理译将语义翻译和详尽注释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经义的传达,是汉学界和翻译史上纪念碑式的作品,然理氏译经过于依赖朱熹,对中国典籍必多曲解附会。甄春亮(2001)认为理氏译经的目的是让对中国历史文化一无所知的外国读者了解并掌握《论语》表述的事实。因此,理氏译本具有详尽的学术注释并采取直译方法传达原意,“是天才的翻译成果又是最详尽的研究成果”。王辉(2004)比较了理雅各和庞德译本(下称庞译)的翻译风格后认为,两者都是异化的成分多于归化的成分,理译是“近代汉学的开山之作和重要文献”,庞译“古怪精灵、轻松俏皮”。刘永利、舒奇志(2006)在对比研究理雅各和安乐哲的译本(下称安译)后认为,理译是基于文化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语言翻译代表作品;而安译是基于多元化理论的文化翻译典范。张小波(2004)认为辜译“别出心裁”,成功地以“归化”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作为强势文化推介于西方。车欢欢、罗天(2006)认为辜译是在翻译规范运作下译作顺利进入到目标语文化的一个典型例子。丁建海(2007)从翻译策略的视角探讨了辜译和安译,认为辜译的目的是传播儒家文化并希望得到西方的尊重,因而采用“归化”策略;而安译则是顺应文化平等尊重、相互融合的背景而采用“异化”策略。
而对于威利的译本(下称威译),译界意见“褒贬不一”(柳士军,2002)。柳士军认为威译能充分再现原文信息,“具有翻译美”。崔永禄(1999)从译者的意图入手,对比分析了威译和柯立瑞的译本(下称柯译),认为威译注意细节的传译,尤其宜于学者进行研究使用;柯译通顺易懂,适合非学者型读者研读。刘洪涛(2007)从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等方面对比研究了理译和威译,认为两个译本都是不可多得的“善本”。
但对于赖波与夏玉和(1994,参见王勇,2006)的合译本(下称赖译),译界基本上持否定意见。如,汪福祥(1996)认为赖译“译文质量粗劣”。付桂桂(2002)认为赖译“很难捕捉到《论语》古朴风雅的美感,更难寻找到原文文采飞扬的风范”,“语言平铺直叙,结构松散,缺乏新意,译本本身也尚有许多需待改进之处”。
显而易见,理译、辜译、威译和赖译(1994)是一直以来译界最为关注的译本,译界对理译和辜译的评价意见较为一致,即褒远大于贬;而对威译则争议纷纷,褒贬不一;对赖译则全盘否定。
鉴于上述原因,本文在研究中所选取的翻译评析范例分别出自以下译本:(1)孔子著.Arthur Waley(阿瑟·威利)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1998/2005)的论语The Analects(下称威译);(2)杨伯峻、吴树平今译.潘富恩、温少霞英译.齐鲁书社出版(1993/2004)的论语今译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下称潘译);(3)蔡希勤中文译注.赖波、夏玉和英译.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2006)的论语精华版A Selected Collection of The Analects(下称赖译)。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尝试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论语》英译本为语料,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和纯理功能思想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参数对译文的效果给予比较客观的评价,为《论语》英译研究和《论语》新译本的产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2.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Halliday所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之一。它是一个普通语言学理论,同时也是一个致力于理论指导实践的“适用语言学”(appliable linguistics)理论(黄国文,2007,2008; Halliday,2008)。它研究运用中的语言(Halliday,1994/2000; Thompson,1996/2000),也就是研究语言的功能;重视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和作用(Halliday & Hasan,1976/2001;黄国文,1988);强调形式是意义的实现手段,意义由形式来体现。(黄国文,1998)。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如徐珺(2002)、黄国文(2002,2004,2006)、张美芳(2005)、王东风(2006)、司显柱(1999,2004),等等。
但从文献上看,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论语》研究或《论语》翻译研究的论著目前还不多见。方琰刊登在《功能语言学与适用语言学》(黄国文常晨光戴凡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上的《建立和谐世界——对孔子〈论语〉的语言学研究》一文首开《论语》研究之先河。作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探讨了产生《论语》的“社会、历史及意识形态环境”和该经典的语境特征、孔子主要思想的层次结构以及为实现他的思想所选择的词汇、语法的特点;文章最后讨论了儒家学说对现在中国和世界所具的现实意义。邹春媚的硕士毕业论文《〈论语〉语篇体裁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华南师范大学,2007)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研究《论语》的语篇体裁如何在语篇中得以实现。而韦汇余、张新(2006)刊登在《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上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论语〉翻译研究》一文,则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基础,通过实例分析,探讨《论语》语内翻译的“语境方法”。
总的来说,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探讨《论语》英译研究的论著至今尚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框架中探讨《论语》的英译问题,这也是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用于典籍研究的尝试的一种表现。
3.《论语》三个英译本研究的可操作性探讨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概念功能又分为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i function)(Halliday,1994/2000)。经验功能主要由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来体现;及物性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通过若干个过程(Process)表达出来,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因此,经验功能中小句及物性的分析主要涉及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选择;逻辑功能主要体现为小句复合体中小句与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其中,小句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包含并列和从属;而其逻辑语义关系则有扩展或投射(Thompson,1996/2000:196-211)。人际功能指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人际功能主要由主语和限定成分所构成的语气(mood)系统来体现;语篇功能是人们使用语言,根据交际目的来组织概念功能中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各信息之间关系的语言功能。语篇功能主要由主位系统、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三个语义系统来体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是语言意义的三个方面,构成了系统功能语学中的三大纯理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视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和作用,认为语篇总是出现在一定的语境当中,情景语境是语篇直接产生的语境;而位于外围的是文化语境,涉及特定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模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伦理范式等,具有民族性。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内容,不同的语篇体现不同的语境意义,语境与语篇相互影响。因此,译文与原文在纯理功能上的对等,实质上是译文与原文在相同语境中的功能对等。如Halliday等(1964:123)所言,翻译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活动,对等在本质上是语境的对等。寻求意义的对等实际上是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功能的对等。由此看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纯理功能思想以及语境理论为《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可操作性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参数对译文的效果给予比较客观的评价。
4.语料分析与讨论
从《论语》可以看出,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传播“仁”的思想,旨在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建立和谐、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礼”在《论语》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主要体现为对至高无上的祖先的祭礼以及君、臣、父、子各自间由“内自省”而发的自律。《论语·乡党第十》①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和《论语·颜渊第十二》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集中体现了“礼”在上述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下面的分析重点就在这几句话。
4.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解读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第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杨伯峻、吴树平(1993/2004,见上文)今译为: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饭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宰割的肉,不吃。没有调味的酱醋,不吃。席上肉虽然很多,吃肉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却不至于喝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吃完了,姜不撤除,但吃得不多。这一段话表达了孔子对祖先的敬意,对周代祭礼的敬重。祭祀从周代开始以祭祖为主,而祭礼中食礼是主要的内容。因此,孔子认为祭礼时用的食品,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别洁净讲究,不能像寻常饮食那样。
4.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纯理功能分析
从经验功能及物性系统过程类型来看,这组小句都属于心理过程,其感觉者(senser)分别是形式上没有出现的“人”;而“精(舂得精)”和“细(切得细)”则分别为两个小句的现象(phenomenon)。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现象使感觉者产生某种思想、感觉和认知。从人际功能语气以及情态系统来看,这组陈述小句所给的信息,其说话者的态度是显性的,由情态化动词“厌”和语气附加语“不”体现出来;再从语篇功能的角度来看,两个小句的主位由“食”和“脍”体现;两个述位中的“精”和“细”体现了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复现,是这一组表示并列延伸关系的小句的衔接手段。
4.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英译的纯理功能分析
在这里,我们将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英译本进行及物性分析。在上述三个英译本所提供的英译分别如下:
威译:But there is no objection to his rice being of the finest quality,nor to his meat being finely minced.
潘译:He did not dislike to have his rice finely cleaned,nor to have his meat finely minced.
赖译:Rice(staple food)can never be refined too much; nor can meat be minced too much.
从过程类型看,威译和潘译分别采用了存在过程(is)和心理过程(dislike)来描述一种状态,而赖译则通过物质过程(be refined/be minced)来表示动态的事件;威译和潘译分别体现了存在物(no objection)和感觉者(He)及现象(to have his rice finely cleaned/to have his meat finely minced)之间的关系;赖译用berefined/be minced表示物质过程,其目标为rice和meat,动作者没有在句法上表现出来,环境成分too much表示程度;三个译文均为陈述小句,赖译含有情态操作词can,表示的是一种可能和将来事件,威译和潘译没有情态成分,表示的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一般事实;威译的主位But there,潘译的He,赖译的Rice,均为信息的起始点;威译采用多重主位(语篇主位+主题主位),目的是把这句话与前面的话语紧密联系起来。三个译文中的小句均是并列延伸关系,通过no/not/never…nor衔接起来。
以上的分析表明,三个译本均句式工整、一气呵成,注重意义的传译。但威译和赖译在传译作为原文信息载体的经验功能方面明显逊色于潘译,因为存在过程和物质过程远不如心理过程更能表达原文的意义;相比之下,赖译更好地传译了原文的人际意义,因为它注重的是可能性,并不像其他两个译文那样确定;而威译通过名词词组“no objection to…”比赖译“Can never...too much”和潘译“did not dislike to…”所表达的“厌……”更接近原文简洁、轻松、自然的文风。
4.4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解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杨伯峻、吴树平(1993/2004)今译为: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好呀!假如国君真不像个国君,臣子真不像个臣子,父亲真不像个父亲,儿子真不像个儿子,即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着吗?”孔子的话大概是说:做君主就应该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就应该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就应该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就应该像儿子的样子。大家自律,齐国才有希望。
4.5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纯理功能分析
从及物性系统过程类型来看,尽管这四个小句的动词是隐性的,但不难看出,这是四个含有认同型关系过程的小句。胡壮麟等(2005)指出,在任何一个认同型关系小句中,都有一个实体是“标记”(token),一个实体是“价值”(value)。标记指的是外表、符号、形式和名称;价值指的是实质、意义、职能和身份。标记和价值总是与认同者和被认同者结合在一起。因此,这四个小句的认同者/标记分别为各小句句首的“君”、“臣”、“父”、“子”;认同动词(identifying verb)“像”,是隐性的;而被认同者/价值分别为各小句句末的“君”、“臣”、“父”、“子”。从人际功能情态以及语气系统来看,这是一组不带情态或意态的陈述小句,体现说话者感情投入(affective involvement)低,只是以正式的口吻在向听话者提供信息,叙述真理;从语篇功能看,各小句的均为无标记主题主位(topical theme),由其经验成分中的认同者/标记充当,述位则由隐性认同动词和被认同者/价值充当;从衔接角度看,这四个小句主要通过小句间同义词的重复,构成一个词汇链,贯穿于小句之间;第一句与第二、第三和第四句分别构成了两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小句复合体,表示延伸关系。
4.6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英译的纯理功能分析
下面我们看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上述三个英译本中的英译情况:
威译:Let the prince be a prince,the minister a minister,the father a father and the son a son.
潘译:Let the ruler be ruler,the minister minister,the father father,and the son son.
赖译:Rulers,subjects,fathers,and sons should observe their respective rites.
从过程类型来看,威译和潘译都采用了认同型关系过程(Let...be),威译中的认同者/标记(the prince/the minister/the father/the son)以及被认同者/价值(aprince/a minister/a father/a son)与潘译中的认同者/标记(the ruler/the minister/the father/the son)以及被认同者/价值(ruler/minister/father/son)略有不同,但两者皆较完美地再现原文信息;从语篇功能的角度上说,威译和潘译在结构上是比较接近原文的,威译在述位上通过“a...”体现被认同者的一种身份;而潘译在述位上的“ruler/minister/father/son”则把被认同者的身份抽象化;威译和潘译句式工整,流畅;为了使译文语篇与原文语篇语境对等,两个译本把“君”分别译成“prince”和“ruler”,这样一来,中西文化下的读者对原文具有同样的反应;与威译和潘译不同,赖译仅使用一个陈述小句,所以不存在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层;赖译用的是物质过程(observe),所以其过程类型、参与者(动作者/目标Rulers,subjects,fathers,and sons/their respective rites)等成分与原文不一致,因此在传译作为信息载体的概念功能方面可能有误。
4.7 小结
综观上面对《论语》三个英译本翻译范例的功能语言学解释,我们认为,潘译较准确、充分地传译原文的经验功能而再现了原文的信息。而这一方面,威译稍显逊色,而赖译则远不及前两者;三个译本中,潘译和威译在寻找译文语篇与原文语篇语境对等这一层面,做得较为巧妙;赖译诚如在其前言所言,“为了帮助古文程度不高的青年读者能够读懂这部书”,换言之,赖译的目标读者是中国语境下年青的一代,因此,赖译能较为准确的再现原文的语气和情态系统,但因其对原文的某些地方理解有偏差,故所用语言形式未能再现原文意义。和潘译一样,更适合中国语境下在课堂“学得”(1earning)英语的中国读者;威译不能完全准确地传译原文的信息载体,但其简洁、轻松、自然、典雅的文风更接近原文。
5.结语
本文首先回顾了《论语》的英译文在海内外的传播历史以及近20年《论语》英译本研究的状况;接着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境理论和纯理功能思想用于《论语》英译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对所选三个《论语》英译本中的个别翻译范例进行功能语篇分析。我们的分析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理论一方面能帮助我们全面、细致地分析、揭示和解释《论语》不同译本语言选择的原因,另一方面为我们评估译本提供一定的依据。
最后必须指出,由于我们的理论根据、研究的出发点以及所采用的分析的局限性,因此所作出的结论不一定能够得到翻译学界的普遍认同,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当然,把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有关理论运用于《论语》英译的研究,本文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因为,除了纯理功能思想,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层次、例示、级阶、精密阶、轴等等概念都可以用来探讨翻译问题(参见Halliday,2008)。今后我们还会尝试把这些相关的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以期更全面、细致地为《论语》英译研究和《论语》新译本的产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注释:
①本文所有引用《论语》文献,由于多为传统常识,故不必指出出版社及年代。(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