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都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作为施工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土建施工涉及层面较广,施工工序繁杂而且施工技术的专业水准较高。因此,在土建施工中,施工人员普遍选择技术工艺简单且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多,应用也非常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技术,控制好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1 积混凝土施工的概述
1.1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
积混凝土就是断面尺寸超过1米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通过一些相关的措施来解决温度应力和水化热导致的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差异问题,同时还可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控制的混凝土结构。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总体要求高:积混凝土通常适用在大型设备或高层建筑中,例如建筑中的筱板基础和箱形基础,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预留设施工缝,必须进行连续浇筑;
(2)体积较大:在浇筑混凝土之后,所出现的水化具有很高的热量,在混凝土的内部聚集,很难散发出去,这样就导致了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产生很高的温差,进而引起温差应力,似的混凝土工程结构的体积增大。
2 混凝土材料的控制
2.1 水泥
出现温度裂缝的原因就在于水泥水化所出现的水化热,所以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配置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水泥的使用量同水化热和混凝土的温升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尽可能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可以加入混合料、减水剂来进行控制。
2.2 骨料
科学选择骨料级配,降低水泥和水的使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对于控制温升有着很好的效果,在满足条件的基础上,使用5到20毫米的碎石作为粗骨料,含泥量在1%以内,0.15到5毫米的中砂作为细骨料,含泥量在2%以内。
2.3 外加剂
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统称为外加剂,把膨胀剂加入到混凝土中,能够使混凝土内部出现膨胀应力,膨胀应力能够抵消一部分收缩应力,从而增强了混凝土的抗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施工操作工艺
3.1 搅拌混凝土
(1)结合工程设计的相关规定,对原材进行严格的温度调整;(2)混凝土的搅拌采用的是二次投料工艺,首先把水、水泥、外加剂、掺合剂充分搅拌1分钟形成水泥浆,然后加入粗骨料和细骨料再充分的搅拌;(3)要严格检查精度,计量的控制标准如下:水泥、掺合剂、膨胀剂和水正负1%,外加剂正负0.5%,砂石正负2%;(4)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严格依照所使机械的说明时间,通常情况不能少于90秒,如果混凝土中含有膨胀剂在时间上就要延长30秒,要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均匀程度,但是不能过长。
3.2 运输混凝土
(1)混凝土运输的车辆必须能连续、均匀的运输混凝土;(2)运输混凝土的车辆必须要有调度系统,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的运输,要尽量缩短停留的时间;(3)在夏天使用罐车进行混凝土运输时,必须要有隔热装置。
3.3 浇筑混凝土
(1)通常在浇筑积混凝土时,采用的方式是斜面式薄层浇筑,通过地吸引力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同时要控制好钢筋的位置,避免混凝土浇筑把钢筋推离原本的位置;(2)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如下:当混凝土的强度小于等于C30时,低于25度时时间为120分钟,大于25度时时间为90分钟;当混凝土的强度大于C30时,低于25度时时间为90分钟,大于25度时时间为60分钟。另外如何混凝土中含有外加剂,就要通过实验进行时间的确定,最多不能超过初凝时间减去90分钟;(3)混凝土要从低处开始浇筑,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凝固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裂缝的出现,同时要把混凝土表层的泌水及时清除;除此之外,针对厚度较大的要先浇深部混凝土,在3个小时左右之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
3.4 混凝土表层处理
(1)处理混凝土表层的顺序如下:初凝前一次抹压、铺盖塑料膜、终凝前2个小时进行二次抹压、覆膜。(2)表面出现的泌水要尽快清除;浮浆较厚时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在表面撒上30毫米粒径的石子浆,均匀的拍平;(3)在环境恶劣时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施工面积较大时可以进行分段的表面处理;在混凝土凝固之后,如果表面有塑性收缩裂缝,可以灌注适当的水泥素浆。
3.5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施工中的一项重点内容,目的在于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好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保证混凝土能够正常的凝固,避免出现裂缝的问题。
(1)夏季施工时的混凝土养护可以采用蓄水或流水的方法进行养护,所谓蓄水法就是在混凝土上覆盖双层麻袋,浇水润湿;冬季施工时的混凝土养护可以使用麻袋进行覆盖,在侧面用碘钨灯继续拧照射;(2)对于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能低于7天;对于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能低于14天。
3.6 防裂的措施
(1)在设计配合比时可以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由于施工的时间比较长,荷载是逐渐增加的,因此可以有效的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这样能够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和水化热,通过调查,没增减10千克的水泥,相应的混凝土温度能够升降1度;(2)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磨细粉煤灰,能够代替一部分的水泥,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加入适量的毛石,一方面能够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另一方面还能吸收混凝土中少量的水化热。
4 结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同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和浇筑、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尽最大的可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鄂宏.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段宗林,吴彪.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4(08).
[3]刘亮.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11).
[4]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 洪云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
[5]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 李俊生.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01).
论文作者:刘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化论文; 水泥论文; 骨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时间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