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变电站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论文_姜茂林,陈义

浅析变电站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论文_姜茂林,陈义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为一次电力设备的运行保驾护航,以保证运行中的一次电力设备或设备下游的线路及用电负荷的安全。在出现突发事故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相应的一次控制元器件如断路器动作,断开故障线路,及时切除故障,将损失降到最低,或者站内设备异常给出报警信号,以便运维人员提前发现和处理问题。这些保护功能从理论上分析是完美的,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电流互感器某一相的二次线路对地短路,就会导致综合保护装置无法检测到运行电流,保护装置无法正确工作。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在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了优化,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近些年,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升级以及相关人员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开发,继电保护技术在保障安全生产过程中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继电保护技术是智能变电站的一项重要技术。

1 变电站概况

变电站实际上就是电力中转站,支配着国家电力分配。而电力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城市转型和国家发展的源泉之一。我国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支柱性大型产业都与电网有着紧密的合作,变电站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发展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缩影。

2 变电站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状态检修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状态检修问题应该给予重视,目前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技术相对滞后,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检修技术的提高和优化对电力的输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能提升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能将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行优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优化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有效提升设备的利用率。

2.2 过渡电阻

220kV及以上电网单方面连接的故障率较高,过渡电阻是指线路经过某些介质而发生对地放电的现象,根据不同的故障状况,过渡电阻的阻值能够达到几百甚至到几千。受到暂态分量和谐波电流的影响,再加上过渡电阻时,故障特征一般都是电压跌落很小,所以故障特征差非常微小,但是对继电保护的区别却影响很大。依靠阻抗值来发动的保护错误动作,很可能会引起距离保护的超越动作,对差动保护来说,可能导致因为制动电流过大,从而发生差动不动作。对此,对于后备保护,采取零序过流,实现切除高阻故障,从而主保护可以使用零序差动保护,零序差动具有延时的特征,使用零序比率差动判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应超负荷下的高阻接地故障,因为在高阻接地故障下,虽然电压跌落幅度小,但却会产生相对较大的零序电流,由于零序电流反映故障的分量,因此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同时,对于区外故障和系统振荡等状况,由于流过被保护线路的零序电流具有穿越性特点,所以不会误动作。

3 解决措施

3.1 加强对于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检修

运维检修人员应从多个方面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技术进行改善和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应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实施在线监测,该监测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设备运行的实时状况,并对其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判断相关设备潜在的问题,并安排运维检修人员进行及时检修,从而保障设备能够在较好的状态下运行,尽量避免故障发生。其次,应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在对设备监测中,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应第一时间传递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再次,运维检修人员应加强对于设备运行状态相关数据的分析,并根据历史经验对设备的状态做出判断,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实施科学的处理办法,对于设备故障进行预防。

3.2 线路保护

线路保护系统是除去子单元设备外,整体继电保护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线路保护的可靠性极大地影响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纵联差动保护方式是在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对线路的主要保护方式,通过这种保护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后备式和集中式是纵联差动保护方式的主要措施,这两种方式在合理配置的前提条件下,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保障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线路是连接各个间隔单元的主要桥梁,线路保护不仅是对线路本身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检测,所以线路保护系统稳定性对整体保护系统的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

3.3 做好报文分析仪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在通信系统当中,报文分析仪主要作用是用来对相关的报文进行有效的传输,如果智能变电站内设备发生了故障,便可利用报文分析仪来对其进行检测和查询工作,同时还可以用于第三方报文记录以及监视。另外,报文分析仪还可以完成对系统网络数据和运行状态的有效监视。所以在智能变电站的维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报文分析仪的例行检查和维护,从而更好地保证报文仪正常工作的容量可以提供一周所需的报文资料,同时还要满足分析报文的功能,进而实现对站内设备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和异常。

3.4 规范设备的接口设置

目前,我国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所购进的电气设备大多来自国外,基本上是一些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尽管从国外购进的电气设备在技术层次具有非常高的先进性,但是这些设备的设计理念都是以当地国家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为原则的,其接口的位置以及形状也是按照本国的机器设备设计的,与我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这样的客观条件使得相关人员在购进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智能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进行一系列的优化,适当减少电气设备不同类别的数量,从而实现对接口的规范化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使站里的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还能使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智能变电站是实现我国电网智能化的重要环节,继电保护技术作为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根据“就近原则”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以及规范设备的接口设置等措施,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不仅能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推动力量,还能使智能变电站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捷.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一些优化策略研究[J]. 通讯世界,2017,(11):143-144.

[2] 张健康,粟小华,胡勇,李怀强. 智能变电站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配置问题及解决措施[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7):140-145.

[3] 唐翼,张晓莉,艾淑云. 智能变电站数字采样异常对继电保护的影响验证[J].智能电网,2016,06:623-625.

[4] 祖丽姑丽•吐尔洪,阿依西古力•色麦提. 浅谈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J]. 科技创新导报,2017(14):60+62.

论文作者:姜茂林,陈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浅析变电站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论文_姜茂林,陈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