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作用_国际航运中心论文

大连港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连港论文,东北亚论文,心中论文,作用论文,国际航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央2003年11号文件《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1]。这是我国继上海之后,国家确定建设的第2个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巨大,既是区域性的国际物流中心,又是一个地区甚至是国家的经济中枢。国际航运中心应是全球运输网络体系中海陆运输战略结点[2],港口功能发达、集疏运体系完备、口岸功能齐全,对周边地区牵动辐射作用强。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是整个东北地区和东北亚地区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东北经济振兴,必然会提升大连港的辐射功能和其作为枢纽港的集散功能。

1 大连港的作用、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1.1 大连港的作用

目前,国际上的航运中心,如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既是航运中心,又是主要的港口城市。因此,港口是建设航运中心的最基本条件。大连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位居环渤海、黄海门户,扼守我国南北水运大通道,临近国际干线,是我国四大深水中转港之一。目前,大连港已经构建起第2代港口的框架并开始向第3代港口推进,港口功能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大连港平均每吨货物可拉动城市GDP增长146元,每万吨吞吐量可带动就业27人,如按200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计算,大连GDP增加158亿元,带动就业30万人。大连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将日益凸现。大连港已具备了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一个枢纽港的作用。

1.2 大连港的发展

大连港建设发展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除了具备不淤、不冻、港阔、水深等优良的自然条件外,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依据东北有利的地缘环境,决定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钢铁、原油、原煤、原木、基本化工原材料和粮食等运往全国各地或出口,经过加工后,再将附加值高的一些产品运向东北。东北经济区及内蒙东四盟成为大连港的腹地,因而大连港的货运吞吐量成为上海港之后的全国第二大港[3]。从图1可见大连港吞吐量的增长状况。

1.3 大连港面临的挑战

1.3.1 来自全国港口的挑战。大连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东北腹地经济提供支持。在1985年以前港口吞吐量一直居全国第2位,由于“东北现象”造成经济总量不足,港口吞吐量在全国的地位逐年下降。1985~1990年退居全国第3位,1993年退居全国第4位,1995~2000年连续多年退居全国第5位,2001~2004年退居全国第7位。

1.3.2 面临天津、青岛港争夺环渤海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挑战。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青岛、天津、大连三足鼎立的局面[4],天津港和青岛港同样也提出了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从地理位置分析,3个港各有自身的区位优势。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一侧近渤海口处;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与天津港相比,同样具有进入世界主干航线航程短的优势。1995年前,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远高于青岛、天津2个港,但其后2个港迅速逼近和超过大连港,2002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量及在全国港口中的排位被其它2个港抛在了后面(表1)。

表1 青岛、天津、大连3个港吞吐量比较*

Tab.1 Comparison of throughput in Qingdao harbour,Tianjin harbour and Dalian harbour

项目

  青岛天津大连

总吞吐量/万t 集装箱/万TEU 总吞吐量/万t 集装箱/万TEU 总吞吐量/万t 集装箱/万TEU

2002年吞吐量

  12213 341 12900 241 10850  135

1990~2002年年均增长/%

12.330.9  16.5 19.4

6.8 21.5

2002年在3个港中的份额/%

34.047.6  35.9 33.6  30.2 18.6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整理。

1.3.3 来自东北区内(辽宁省)港口的挑战。大连、营口、丹东等港同处一个腹地,由于营口等港的发展,致使大连港在东北港口吞吐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80年占东北区内的97.5%下降到2002年的65.5%(表2),下降了32个百分点。

表2 不同年份大连港在东北区港口的地位1)

万t

Tab.2 Dalian harbor' s position in the ports of the Northeast district in different years

10[4]t

  1980

1987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吞吐量 比重/% 吞吐量 比重/% 吞吐量 比重/% 吞吐量 比重/% 吞吐量 比重/% 吞吐量 比重/% 吞吐量 比重/%

大连 3263.0  97.5  4610.0  95.0

4952.0

92.4

6417.0  78.0

9084.0  66.6  10047.0  68.4  10851.0  65.5

营口

24.5

0.7

111.0

2.4

237.0

4.4

1156.0  14.0

2268.0  16.6

2508.0  17.1

3127.0  18.9

锦州

 5.9

0.1

218.0

2.7

1006.0

7.4

1110.0

7.6

1404.0

8.5

丹东

35.6

1.0

63.9

1.3

102.0

1.9

134.0

1.6

486.0

3.6

542.0

3.7

606.0

3.7

1)据历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1991~2003)整理。

1.4 大连港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1.4.1 东北腹地经济发展滞后,GDP低于周边地区。从1991~2003年间经济增长情况看,国内生产总值山东年均增长18.8%、河北省年均增长为19%以上,而东北三省为15.8%。东北腹地GDP总量占全国的比例,1960年占全国18.0%,1980年占全国14.3%,1985年GDP总量退为12.0%。在“八五”期间保持在11.06%~11.52%的范围。“九五”期间又减少到10.14%~10.89%。进入“十五”期间,东北经济显示出复苏迹象,2003年占全国比重上升到11.0%。但是,东北三省GDP增速仍落后于沿海发达省市的浙江、江苏、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山东等。

1.4.2 外贸进出口值增长缓慢,外贸吞吐量地位下降。东北腹地的外贸进出口值,在1993~2002年的10年间,增幅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不及山东省的30%。外贸年总增长107.9%,而全国为217.2%,山东省为366.2%。山东省从1998年起外贸额就超过东北三省。东北腹地的外贸进出口值占全国比例由1993年的7.32%下降到2002年的4.8%。大连港吞吐量逐年虽有所增长,但由于上述原因,外贸吞吐量占港口吞吐量的比重逐年下降,由1991年占本港吞吐量的72%下降到2002年的37%,其中,1999年降为最低,仅占本港吞吐量的34%(图2)。

2 今后发展的目标与布局

2.1 发展目标

根据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和规划,到2010年东北三省经济发展速度达到10%,经济总量接近目前的2倍,东北地区的GDP达到2.7万亿元,将产生4.5亿t的货物量。预测到2010年大连市以各种方式承担的运输总量达到9亿t,其中,港口吞吐能力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5亿t和1000万TEU(标箱);使大连港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干线港和中转港,初步建成为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3.5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0万TEU。使大连港成为东北亚的重要枢纽港、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东北亚地区对国际航运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枢纽。

2.2 大连港重点基础设施布局

为了适应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要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布局。到2010年,全力推进大孤山半岛、大窑湾、鲇鱼湾、大连湾“一岛三湾”综合运输核心港区的建设;长兴岛、双岛湾临港工业区,庄河港、皮口港、旅顺新港等多层次的中小港口组成的总体发展格局。并努力形成和完善“六大中心”、“三大基地”和“四大系统”(表3)[5],充分发挥大连港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竞争力。

表3 六大中心、三大基地、四大系统重点布局内容

Tab.3 Arrangement contents of six centers,three bases and four keystone systems

六大中心 三大基地  四大系统

①国际油品及液体化工中心(30万t油码

  ①将大孤山半岛建成集装箱、粮食、汽车、矿

①建成以集装箱、矿石、原油中转为支撑的

头,年处理能力6000万t)  石、油品及液体化工品保税国际物流和临港

 海上中转系统

②集装箱转运中心(大窑湾二三期,年处理

产业基地

②贯通港区的高速公路集疏运网络系统

能力800万TEU)

②将大连湾建成钢铁、化肥、货运滚装为主

 ③以矿石、粮食、集装箱、汽车为重点的专业

③粮食转运中心(甘井子50万t筒仑) 的综合物流和临港加工基地

化铁路集疏运网络系统

④专业汽车及客滚旅游中心(年处理能力为

③将大港区建成国际旅游、国内集装箱及客

 ④服务于国际港航和区域性物流业务的数

500万辆) 运滚装基地 字物流口岸系统

⑤杂货及煤炭转运中心(年处理能力2000

⑥散矿分布中心(30万t矿石码头,年处理

能力2000万t)

“六大中心”、“三大基地”和“四大系统”的关系是:“六大中心”是港口基础建设布局;“三大基地”是港口基础项目布局落实的地域;而“四大系统”则是在以上基础上形成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因而是一个完整的航运中心全貌。目前,30万t原油码头和30万t级矿石码头这2项重点工程建设已完成,大窑湾二三期集装箱工程正在加紧建设。(1)30万t级原油码头。主要使大连港成为北方油品转运中心。其年设计通过能力2300万t,码头业务覆盖东北及环渤海地区七大炼油厂,建成后与原有的成品油码头构成了油品码头群,鲶鱼湾将成为年通过能力在5500万t以上的全国最大的油品转运中心。(2)30万t级矿石码头。近期年设计通过能力为1000万t,远期可达1500万t。矿石码头既可面对东北各钢厂,还可覆盖环渤海地区。如今,鞍钢、本钢、北台钢厂、通化钢厂、凌源钢厂5家东北钢厂就已经把6成的进口矿石业务转移到大连港。(3)大窑湾二三期集装箱工程。大窑湾二期集装箱码头将新建6个集装箱泊位,泊位最大水深可达-18m,是目前国内水深最大的集装箱泊位,可停靠1.2万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大窑湾三期集装箱码头,将新建7个大型集装箱码头,建成后可新增码头能力320万TEU。(4)充分利用港口岸线建设新港口。充分利用大连西部(瓦房店市)具有建深水港的资源条件建长兴岛深水港。长兴岛港址离岸400m水深就达20~30m,自然条件比大窑湾还优越。在长兴岛建港可弥补大连港口主要集中在黄海一侧,而在渤海一侧没有大型港口的不足。港区规划面积264km[2],可供建设200~300个深水泊位,并可改变“一岛三湾”发展空间已趋紧张的局面。一期工程建1~5万t泊位10个,年设计吞吐能力770万t,作为大连市临港产业发展基地,吸引和承接辽宁省及东北地区的产品转移,以满足大连在21世纪港口发展的长远需要。

3 对策与措施

3.1 合作发展

要做到辽宁沿海港口之间的合作、港口与经济腹地经济的合作,就必须在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港口资源整合、优化结构、合理分工,形成整体的竞争合力;把大连港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枢纽港,营口港建成国家级沿海主枢纽港,使其成为东北经济区尤其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与国内、国际贸易的通道;把锦州、丹东港建成区域性重要港口,葫芦岛港和盘锦港建成地方性重要港口。

3.2 沈阳、大连共同建设“内陆港”

大连与沈阳共同投资建立一个立足沈阳,将大连港功能辐射到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内陆港。这个内陆港把大连港的口岸功能前移,实现陆港联运。这将有利于沈阳物流中心和大连作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3.3 构筑以口岸为核心的内陆综合集疏运体系

一是加强口岸与铁路合作,大力推进港铁一体化发展,实现港铁联运;二是对海运和公路运输系统进行整合,强化以大连港为龙头的哈大交通经济带,提高大连港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共建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建设烟大火车轮渡工程、大丹铁路(国家东部边境铁道工程一部分)等跨区域铁路工程和金窑铁路复线等。

3.4 处理好东北亚国际港口竞争的关系

在国内大连要面对青岛、天津的竞争,在国际上还要面对韩国的釜山、光阳和日本的东京、横滨、神户等港口的竞争。从目前的竞争态势分析,韩国釜山港是大连港最大的竞争对手。经釜山中转的国际箱量就由1995年的85.9万TEU上升到2001年的239万TEU,年均增幅达到18.6%。自2000年以来,釜山港成为国际第三大集装箱港。近几年,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以每年100万TEU的速度递增,2003年已达到400万TEU,其中,有40%的箱量是从大连、天津、青岛等港分流的。因此,韩国从2005年起每年将建3~5个集装箱泊位,规划把釜山港建成为东北亚的航运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大连港要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挥作用,必须尽快建设和改善港口的软、硬件环境,使之与釜山等港抗衡。

标签:;  ;  ;  ;  ;  ;  ;  ;  ;  ;  

大连港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作用_国际航运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