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信息化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工业化、信息化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化与论文,高职教育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1)03-0020-04

我国当前正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追赶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高职教育,如何在适应工业化要求的同时,回应和关注社会信息化趋势的需求?要讨论个问题自然离不开对整个世界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审视。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的,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欧洲大陆的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19世纪以后,他们纷纷仿效英国,开始了本国的工业化历程,由此将人类社会推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工业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泛指一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及工业社会自身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从以农业为主体转化为以工业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人数都将超过第一产业,传统的工场手工业被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制大工业所取代。大工业生产不仅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新产业的大量涌现,而且意味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即在生产过程内部产生了分工,生产技术主要不再在生产过程中自然产生,而是依靠专门的科学研究形成的。这样农业社会在劳动中学技术、父子师徒式的传艺方式就很难适应大工业生产的要求,给予劳动者专门教育、在专门的学校教育机构中传授生产技能就成了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于是为产业服务、重在提高人的专门岗位技能的正规职业教育产生了。可见,职业教育是深深地打上了工业化的烙印。从产业的角度看,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和集中化是工业社会最为显著的特色,因此基于工业社会的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岗位技能和职业资格的训练,采用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有着与工业化时代不同的特征。有关专家指出,在信息化大潮的驱动下,传统产业、工业现代化、职业生活等将引发革命性的变革: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将不是机械化而是走向集约化,实现农场化作业,农民对信息网络的依赖程度将远远超过一般的产业工人;工业将柔性化,作为生产系统主要环节的人,将退出直接生产制造过程,而只承担相当原来监督和管理者那部分职能,劳动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传统的商品流通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商业活动的网上采购和适时配送得以实现;教育远程化,由此将促使越来越多的职业或专业教育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将促使教育制度朝向有利于普及化方向变革,教育的功能、师生的关系、教学模式、教育和工作的关系等等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随着信息网络化发展,劳动越来越高级化,人类直接从事的力学式、移动式、机械反应式的劳动将变得越来越少,而从事信息操作式和智能创造式的劳动将变得越来越多。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但工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世界各国的工业化程度是极不平衡的,有的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后工业社会),有的接近于工业化的完成阶段,大多数国家则处于工业化的中级或初级阶段。目前,国际上公认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国家是美国,其他许多较发达国家则处于工业化的较高阶段,中国等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则处于工业化的初级或中级阶段。

在信息化大潮的驱动下,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向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快速推进。据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说,自1995年以来,我国信息和网络服务业获得了蓬勃发展,骨干网速度提高16倍,带宽增加100多倍,上网速度明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内网上中文站点达到26.5万个,互联网主页达到50万页,开发数据库3000多个。全国计算机社会拥有量已接近3000万台,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2250万户。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金融、财税、海关、外贸等部门利用公用网组建的全国性计算机信息系统已达到112个。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电子政务等新的应用已开始起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取得显著成果,城市信息化试点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信息化培训深入开展[1]。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产生活社会化的基础上的。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生产力发展还很不平衡,多种生产方式并存,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仍占优势,还有将近70%的人口滞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新兴产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所占比重很少。可见,我国是在信息技术产业非常薄弱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的,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过程是交织在一起展开的,要实现我国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采取两面作战的发展战略,即一方面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利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推进尚未完成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因此,就高职教育而言就必须既要关注工业化社会的要求,又要研究信息化时代的高职教育发展。

严格地说,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并与此相适应的,对信息化时代智能化、柔性化和个性化的产业经济关注较少,对信息化时代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与工业化时代的劳动者有何区别研究不多。高职教育如何在关注工业化的同时立足于信息化社会求发展,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综合素质,着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是工业化社会要求的具体落实,它以职业岗位的分化和职业技能的相对稳定为前提,重视的是职业资格的获得。应该说,这种职业岗位能力本位和主导的思想,是基本适应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对于克服过去高等教育只重视理论学习轻视技能、技术训练的弊病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在另一种形式上重复过去高等教育的缺陷:培养目标过于专业化,专业面狭窄,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不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有关研究发现,随着科学技术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并不是劳动技能的日益复杂化,而是劳动技能的简化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和工业化所追求的岗位技能专门化、复杂化特征相反的一种趋势。也就是说,高科技的发展,并不是提高了人的职业技能要求,而是提高了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这是智能化、信息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重大变化[2]。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是立足于社会信息化和终身教育思想而确立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模式。这一目标包含几个基本要点:

第一,拓展岗位技能训练的范围,培养既通又专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同样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并深深地打上了工业化的烙印,加之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因此高职教育无疑应当包含特定的职业岗位技能的训练。但是,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社会,科技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技化特征日益显现,职业内涵也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对狭隘的专业技能教育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只是拓展技能训练的范围,尤其是加强基本(通用)技能和创造性智力技能的教育,才能为学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变化打好基础。也就是说,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视为专业技能教育的重点。

第二,打破“纯技术化的能力观”,全面提升文化教育的质量。无疑我们不能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高等职业教育,就像我们不能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技术取向与操作能力标准来规范精英型高等教育一样。因此高职院校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理论课的设置应注重实用性、职业针对性。但片面培养技能的教育、纯技术化的能力观并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理论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是高职区别于中职的重要尺度。特别是在信息社会,文化基础将是决定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关键因素。因为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许多新兴的职业岗位,这些岗位具有技术含量高、专业理论较深、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时,应打破那种纯技术化的能力观,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不仅要看到基础理论对专业技能的支撑作用,更要看到基础理论对人的总体提升价值。

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全面素质打造为目的,打破“职业至上”的价值取向,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促进人格完善。“职业至上”的价值取向,容易导致人人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而缺乏社会责任感,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较差和文化品味较低,同时也使得传授定向性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满足特定职业岗位需要的高职课程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使高职教育在远离人的精神道德和文化价值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在信息社会,劳动将更具个性化色彩,人的精神气质、思想内涵、道德情怀和人文素养将在劳动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这样,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就成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哲学、美学的熏陶,伦理、法制的传播,创造力的开发,责任感的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和求和欲望的提升,及如何增进人类理解和相互宽容、尊重人性、尊重生命等等,都应在培养目标中给予高度重视。

第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职教育创新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才培养的创新,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新与创业意识和能力是体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前所述,工业化阶段的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特征正在逐步被信息化阶段的小批量、多门类、柔性化的生产特征所取代,创新再生产将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应用知识和添加创意将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核心。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已日益超过了原料和厂房,企业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岗位弹性适应能力,能在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对工艺流程进行变革,对加工方法进行革新,对管理模式进行探索的高级技术和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正确处理好课程建设中的四对矛盾

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回应信息化的挑战,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科学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就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而言,现在仍处于创建时期。一方面,传统的本科压缩型课程模式还有相当的市场,忽视文化知识教育而偏重职业技能训练的职业中学教育模式也在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仍然陈旧,滞后于高新科技的发展;课程结构老化,过分强调课程的专业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在关注工业化的同时立足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必须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努力处理好如下几对矛盾:

第一,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作为职业教育,必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和技术领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宽口径”的通才,因而其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倾向也十分明显,要求课程体现某一行业、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比较熟练的技术。无疑,高职课程设置的这种针对性正是其特色和生命力所在。但同时我们还要考虑高职课程的适应性。当今社会技术进步迅速,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社会岗位的变化愈来愈快。同时,社会人员的工作变化更加频繁,流动性更强,每个人都不可能只在一个较狭窄的职业领域内工作,必须有就业的弹性,必须有适应一定工作范围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课程在体现针对性的同时,还要使课程体系保持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结构,及时追踪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社会职业岗位的变化及其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然后把这些变化和要求体现于课程中,使培养出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第二,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重视实践技能及其具体应用,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但是,理论并不是没有应用价值的空洞概念和命题。工业革命后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和精确度的提高,使得生产现场必须应用科学原理来进行产品制造及生产管理,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从而形成了理论技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更使理论技术的发展达到空前的规模和水平,高职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掌握理论技术的技术应用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能结构有较强的现场性与综合性,在培养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尤其要注重工作现场的教学实践活动。但这类人才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要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同时,在变化的职业世界中,理论的广泛迁移性和概括性,将为学生应付新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背景。因而,高职教育不应轻视理论教学,而应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教学中减少理论的推导,加强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不断引入新理论,真正使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并给予理论学习独立的存在价值,这是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策略。

第三,现实和未来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十分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即与现实岗位的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度讲求实用,是否会牺牲学生未来发展,导致学生对变化的职业毫无准备?这是不能忽视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当前就业服务,而且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把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是高职教学课程建设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为此,高职的课程体系,应从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以整体设计,使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3]。

第四,稳定和变化的关系。课程一般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即科目、大纲和教材是基本确定的。高职课程也是如此。但是,由于高职和社会职业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紧密关联,又使得课程必须及时反映职业和产业变化的新要求和新信息。如何处理稳定性和变动性关系,是高职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对此,应对不同内容区别对待,基础文化、理论课程可以比较稳定,而职业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应强化内容的动态性。注意课程的类型多样化,增加必修、选修、模块组合、群集课程等不同课程形式的结合。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在信息化社会,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方式,笔者认为,必须在如下几方面予以重视:

第一,打破学校的地域和教育的时空局限,树立全球化和开放性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远距离教学,发挥各校联合的优势,形成合作办学的新形式。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初创和发展时期,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弥补各校的不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目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开展在职继续教育与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

第二,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信息化的校园环境,大力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及和应用,在师生中大力推进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开发网上课程、网上教材,建立教师自己的教学网页。此外,由于社会信息化导致信息技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通用基础和核心因素,在未来社会里,即使是非信息产业领域的从业人员,也要经常和信息技术打交道。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特别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对所有高职学生开设高质量的信息教育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从而能在未来工作中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显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容易感知和生动直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应用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和文字于一体,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能把难以讲述清楚的概念、理论和工艺流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多感官接受教学信息,将更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一些技能、技术训练,以前只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受到场地、设备、人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多媒体模拟教学能克服场地、设备、人力等硬件的制约,在注重技能训练的高职教育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标签:;  ;  ;  ;  ;  ;  ;  ;  ;  

工业化、信息化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