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引导刍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思想道德文化平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刍议论文,重要思想论文,思想道德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新世纪,电脑已基本普及,随着宽带网络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进入社区和家庭,网吧随处可见。互联网是由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应用环境和增值服务组成的综合体,是全球性的开放型信息系统和传媒工具,是人类迈入网络文明和信息社会的显著标志。它传播面广,受众者多,影响面宽。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为己任,时刻加大网络机构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确化的管理力度,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全体公民道德规范,形成高尚的、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趋利避害,共筑网络文明。导引互联网服务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使其向文明、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创新思维,灵活机构,创造财富,造福社会,开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崭新境地。
综观当前互联网,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1.某些网站使许多青少年不分昼夜沉溺其中,本来“1.5”的视力急剧下降到“0.5”;本来是优等生蜕变为差等生。2.网迷、网恋令人惊心动魄,一些犯罪分子用上网化名、隐性等隐匿性手段,以可乘之机瞄准女青年。如大连某高职学院的两位女生,在网上聊天时,结识一位男网友,相约见面后,男友将她们骗到宾馆,其中一位被强奸,另一位极力反抗,始得脱险。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无选择性,青少年随手可得。辽宁锦州市一网吧老板竟向他们推荐黄色网站,任其浏览,好奇的青少年由此堕入歧途。牡丹江一中学女生上网聊天,成为网恋,后与一男生偷尝“禁果”,凑钱打胎,身心俱毁。湖北一高中生浏览黄色网站,而致情感型精神障碍。3.武汉市6名辍学学生因为没钱进入虚拟互联网吧上网,居然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抢劫,成为未成年罪犯。绍兴市一少年三天三夜通宵上网,因其父制止他,竟跳楼自杀,以身“殉”网。由于青少年自控、自护能力差,通宵达旦沉湎于网吧,势必对其学业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一青年学生说:“一天不上网,浑身不舒坦;犹如上毒瘾,左右不自然。”更有甚者,网虫、黑客传播邪教、迷信,散播谣言,极尽歪曲、抵毁、攻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之能事,蛊惑人心,误导视听,违法乱纪,破坏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冲击物质文明建设堤岸。构筑有序、洁净的互联网,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升全民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价值观,传播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资讯,防止和反对反动的、淫秽的、迷信的和庸俗的不良信息。譬如境外“法轮功”头目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遥控指挥,发“经文”、播谣言,以精神控制的形式,引导痴迷者制造血案、凶案,使受害者致病致伤致残致死,惨无人道。还干扰“鑫诺”卫星科教文节目的日常播放,扰乱视听,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加大网络法制建设和道德意识建设力度,构筑网络文明,予以回击。中央曾三令五申:一切思想文化阵地都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支撑互联网平台也不例外。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律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校内外、课内外都要抓紧,一点放松不得。……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学校和学生中一定要发扬正气,绝不能让歪风邪气抬头。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要加强思想教育,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对青少年学生上互联网,重在引导,重在沟通,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青少年工作方针和政策,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向青少年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预防不良行为,矫治严重不良行为,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和惩处严重违背社会风尚和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行为。
“国之长短在风尚”。如果社会道德风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运行就比较协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就会得到发展,我们就会朝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如果社会道德风尚低劣,民众情绪愤懑,就会诱发社会市场经济和政治文化体制的严重危机。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风气如果坏下去……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众所周知,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目标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必将牵涉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互联网机构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科技结晶和崭新基地,必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道德保证和精神动力。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在对外开放主要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面对资本主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合理性的和道德意义上的巨大支持,既坚持民族气节,又汲取外来文明的有益精华,同时必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糟粕,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为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道德保证。我们必须提升道德水平,发扬全体公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协调性、创造性和创新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互联网络体系,必须使其鲜明有力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传播最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代表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追求真善美的愿望要求和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道德”是与“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紧密相联的。首先,“有理想”与“有道德”密不可分,一个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人,就会用良好的道德规范自己的行动。其次,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自觉扬善抑恶,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为伟大理想而奋斗。同时,“有道德”与“有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有理想、有道德和有纪律有着内在联系。它们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如果丧失了理想,道德就会败坏,情感就会堕落,最终导致违法乱纪。因此,必须以法律的强制手段严打。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法律的执行必须得到道德的支持和配合,要求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具备相应的道德水平,缺乏道德的支持和配合,法律的实施流于外在强制和惩罚,法制最终不能真正建立起来。对于人民内部存在的大量矛盾,特别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是非,譬如青少年因为上互联网而误入歧途,主要在道德规范上调整他们的心态,化解矛盾,使他们向良性方向转化。当然法治和德治两手都要抓,都要硬。当事态向恶性转化而危害社会,则必须加大打击力度,严惩不怠。唯有如此,方能提升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夯实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加大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力度,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关注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加强科学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科学理论建设和创新。我们必须高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旗帜,批判和反对唯心主义和现代神秘论,宣传科学无神论,深入揭批“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反科学的种种谬论和邪教本质,坚决揭露其政治阴谋,维护社会稳定。我们的基本宗旨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崇尚真善美、拒斥假丑恶,塑造美好心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实地支撑互联网平台,建构崭新的基地。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法制己,以德约己,就是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指南针和方向盘。法治和德治渗透统一、同步发展、协调一致,就是引导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运用互联网这一高新技术,航行在现代化科技高空的两翼,彰显了互联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