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苗向荣

(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计6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患儿。对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能够改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效果,同时提高护理的质量,提高患儿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价值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入心肌,从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根据临床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发病的几率逐年提高,发病的年龄跨度大,但是以学龄前儿童较多见,夏季、秋季是多发季节。大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2周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系统感染的情况。其临床表现程度不一,患病较轻的患儿症状仅似感冒,会出现身体乏力、心悸、多汗、胸闷等症状,症状较重的患儿会出现心力衰竭、休克、心率失常,严重的患儿甚至会猝死[1]。患儿如果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一般都会痊愈。根据临床资料显示,护理对于患儿的预后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针对优质护理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2013年4月-2017年4月期间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临床诊断,均确诊患有病毒性心肌炎。其中男性患儿37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5±2.5)岁。室性心动过度的3例、室性期前收缩的8例、心肌缺血的39例、房性期前收缩的10例;其中轻型的32例、中型的24例、重型的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60例患儿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患儿,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症、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对比的要求,可以进行对比。两组患儿的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且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包括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输液用药、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接受优质护理,优质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1)住院环境护理:干净、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是优质护理的基础条件,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儿住院前,为患儿准备独立的病房,并且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将室内温度与湿度保持在标准值期间,按照患儿的喜好布置病房,保持病房舒适、温馨,消除患儿对医院的恐惧感[2];

(2)心理护理:患儿虽然年幼,心理功能还未发育成熟,但是本能会让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儿的心理护理,不应因患儿心理功能不成熟而忽略了患儿的情绪变化[3]。护理人员在与患儿的接触过程中,应注意语气与态度,温和、轻柔的语气更容易拉近与患儿的关系,消除患儿的防备心理,拉近患儿与护理人员的关系,减轻患儿的痛苦,更有利于治疗;

(3)健康宣教:对患儿家长及有认知能力的患儿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教育,例如视频、健康图画手册等,向患儿及家属详细的讲述患儿患病的原因、病情的发展、患儿预后和治疗期间以及之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宜;

(4)出院护理:因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属于较严重的疾病,并且患儿年龄较小,如出院后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而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儿出院前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指导[4]。嘱咐患者注意温度变化,适当的为患儿增添衣服,避免患儿因疏忽导致着凉从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持患儿的饮食健康,遵医嘱协助患儿服用药物,并且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

1.3 效果判定标准

护理结束后,护理人员运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对有认知能力的患儿或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别从生活能力、心理状态、机体功能等方面对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统计两组患儿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儿临床数据均行SPSS19.0软件处理,其中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对两组患儿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判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组患儿的生活能力、心理状态、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同时研究组患儿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请见表2。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慢性症状病变,是感染性心肌疾病,病毒性流感流行期大约有5%的患者会感染心肌炎,临床表现程度不同,有轻重之分。目前临床上无特效的治疗方式,治疗主要针对心肌炎症和病毒感染,一般患儿经过及时的治疗后,可痊愈,少数患儿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另有部分患儿会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5]。

病毒性心肌炎得到有效的治疗后,基本可以痊愈,治疗后临床护理对于预后效果至关重要。因患儿年龄较小,部分心理功能未发育成熟,对于自身不适的感觉无法清晰表达,因而,普通的护理方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对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预后效果。本文对优质护理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应用价值做了相关研究,证明了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本文对研究患儿进行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护理结果,优质护理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患儿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心肌炎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的改善患儿预后效果,有利于临床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娟,陈伟良.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56-257.

[2]朱燕.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8):168-169.

[3]罗珍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10):176.

[4]田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7):224-225.

[5]王静,余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急诊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224-225.

论文作者:苗向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苗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