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论文_周冰

徐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论文_周冰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本报告通过多种渠道对徐州市的社会心理服务情况以及市民对社会心理服务的认识和期待进行了调查,并基于调查内容分析了现有工作的长处和不足,结合国内外其他城市的优秀经验,为徐州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322-02

1.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重要性分析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十九大中习总书记也在报告中提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对全国上下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做出了明确指示。

对于徐州而言,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淮海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作为中心城市,徐州的经济建设紧锣密鼓的进行,并不断吸引着淮海地区的人们纷纷安家落户。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涌入,房价的飞涨促进了徐州繁荣,也使人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提高。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有利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归属感,促进社会稳定,增加徐州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2.徐州市当前社会心理服务现状

2.1 徐州市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态度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心理亚健康几乎已成常态。依据本次的调查结果,仅有20.1%受访者在近三个月中没有相关心理困扰。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进步。对于徐州市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62.66%的参与者表示非常有必要,27.11%的参与者表示有些必要。

2.2 徐州市社会心理服务力量分布

尽管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要求近年来刚刚提出,但长期以来徐州市的心理学及社会学工作者早已在此领域辛勤工作良久。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各高校如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均有心理咨询中心,各中小学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相比与其他领域,学校的心理服务资源更佳丰富,但仍有学校未达到高校1:4000,中小学至少一名的师资配备要求。值得庆幸的是,各大中小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老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且由于学校各种培训机会较多,老师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上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医院:心理疾病患者的摆渡人。徐州东方医院、徐州南湖医院等专科医院为市民提供了心理异常和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服务;其他各大综合医院均设有心理门诊。在各领域中,医院的心理服务力量最专业也最有公信力。医院的社会心理服务更偏向医学取向,除了提供咨询服务外,一般也会配合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

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从高层项目到基层社区的双线服务。政府部门中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每年均会有若干心理服务项目开展,项目通常采取公益或向专业心理辅导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服务。

而各社区及街道等基层组织始终做着大量的社会工作,其中不少涉及社会心理服务,如依托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知识讲座、团体辅导等。

社会心理工作室:民间的力量不可小觑。

民政注册的咨询室一般以承接妇联、残联、工会等政府部门项目为主,为政府或企业提供服务。工商注册的咨询室一般以直接面向大众接待个案或企业团体辅导,但两种注册方式没有绝对的分界。目前徐州各家心理咨询室的规模和收费差异较大,小的咨询室只有一两位咨询师,规模大些的有十几位咨询师。收费标准则根据咨询师的的专业程度、从业年限不同从100元~800元/小时不等。

3.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经调查徐州市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一直在悄然进行,默默地为徐州市民保驾护航。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3.1 市民对社会心理服务认知度不高

体现在两点,第一,市民对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不了解。调查数据显示,被失眠、头痛等问题困扰时,55.5%的市民表示从未有向心理专业人员求助的想法,14.5%的市民表示不知道这可能是心理问题导致的。第二,市民对于徐州市有哪些社会心理服务,以及如何获取服务不了解。调查结果表明47.31%的市民对此毫无了解,40.41%的市民表示知道一些,但比较模糊。

3.2 咨询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即使以持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低标准来审视,徐州现有的持证人员也不能满足需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心理门诊医生表示,平时上班的工作状态非常饱和,因周边县市的患者常会来徐就医,加之社会压力较大、市民心理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更加剧了专业人员的资源紧张。医院和学校是心理相关人员的聚集地,而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专业人员十分匮乏。本次调查主要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主,市区尚且如此,各县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3.3 收费高、周期长、全自费的现实与市民低价、易得、快速的愿望相矛盾

多数患者期待心理问题的疏导可以像西医诊疗一样快速有效。然而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的进程一般四次以上,视情案例复杂程度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而一对一的咨询由于或医院的心理治疗费用通常不低,调查中了解到的最便宜东方医院,40分钟60元,治疗和药费另算,并且门诊治疗一般不能使用医保。而问卷中在对徐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期待中,却频率出现免费或低价字样。

4.建议与对策

4.1 多渠道宣传社会心理服务

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的宣传,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体,普及心理卫生常识,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要把社会心理服务纳入公益性广告宣传的范畴,设置心理服务专题栏目,有效科普心理知识,宣传我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可尝试通过成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进行推广和宣传。

4.2 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员匮乏是制约徐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心理学由于专业性较强,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工作只会适得其反。建议可从引进和培养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专科医院、学校、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如社区、民政、妇联等单位招聘时,重视心理学专业背景,设置专门的心理服务岗位。另一方面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在没有专职心理工作人员的社区设置兼职岗位。

4.3 支持和规范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发展

根据调查大部分市民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尚且达不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因此对于专业医院的心理援助热线接受程度不高。而徐州市的民间心理服务力量恰恰是整个体系的薄弱环节。数量有限且良莠不齐。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减免税款、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心理机构的成长发展。工商或民政注册时严把资质关口,审核机构人员的专业性和专业人士比例。是否具备国家级心理咨询证书,是否为协会注册心理师或督导师,有多少小时咨询经历以及既往案例。确保营业机构的质量和专业性。

4.4 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统一平台

建议由政府牵头,社会心理咨询机构联合打造,创建统一平台,APP以及咨询热线,规范和整合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借鉴美团网、58同城、微脉等方式,利用互联网,整合心理服务行业。通过网站、APP、微信、热线等方法缩短服务机构与市民的距离,使市民更方便快捷的搜索所需服务;通过政府资质审核、用户评论等方式控制服务质量与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傅小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人民论坛,2017:124.

[2]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J].心理建设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3):433-439.

论文作者:周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徐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论文_周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