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淳年鉴》(2003)编纂浅识(论文文献综述)
陈甜[1](2018)在《20世纪山西戏曲音乐多声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戏曲音乐形式主要由唱腔与伴奏(文场与武场)组成,伴奏除包腔外,还有润腔、拖腔、跟腔、随腔等多种形式,从而形成许多剧种“支声型”多声音乐形态。我国传统戏曲艺术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唱腔+主奏乐器+锣鼓经三者交融后产生多声音效的音乐形态,演员的演唱与文武场的伴奏配合无形当中体现出戏曲音乐的多声创作思维,以及三次戏改之后我国传统戏曲音乐逐步融入大量的西方和声、配器等作曲技法,以致我国戏曲音乐由原先线性思维的多声音效向立体造势的多声部衍变与中和,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中西结合的多声音乐形态。本文以山西戏曲音乐多声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将历史与音乐理论、音乐形态与作曲技法分析、文本资料与田野调查相互印证的研究手法,在立足本体的基础上将历史学、社会学与音乐学相结合,对山西戏曲音乐分别从历史层面、本体层面等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全面地对比,以此来探讨20世纪山西戏曲音乐多声形态衍变的方式与背景,并以此为基点,重识中国戏曲音乐百年来的改革与重构。山西的戏曲音乐,主要包含了梆子戏、落子戏、道情戏、耍孩儿、秧歌戏、眉户戏、碗碗腔、弦儿戏、清戏、锣鼓杂戏等众多剧种,在体式上梆板类和牌曲类近源或同源的剧种不仅展现出共性,而且在多声音乐形态上除个别少数唱词习惯和锣鼓点运用相异,其余在唱腔和伴奏之间的多声织体形态上极为相似。尤其是进入20世纪,山西地方小戏极大地受到梆子腔的影响,不同体式的剧种展现出以山西四大梆子占地为主的戏曲生存态势,从各剧种的伴奏方式、演唱方式及表现要求(剧本题材)看,构成了支声型、主调型、接应型、复调型和综合型等五种多声形态类型。山西各剧种间虽有共通性,但具体作用到实际演唱或演奏中又会因剧种特有风格而产生变化,其多声组合及伴奏织体形式是山西戏曲音乐风格个性化的标志,并为山西戏曲音乐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提供创作营养和结构范本。戏曲艺术的创腔是戏曲作品是否成功的途径之一。山西戏曲音乐经历了多次革新,逐渐从传统戏及改编传统戏到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再到原创古装戏和现代戏,题材的不断演变直接造成戏曲音乐创腔手法的衍变。山西传统戏曲中琴师鼓师的边奏边创和演员演唱时的边演边创一直是山西戏曲音乐的创腔形式,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大量新音乐工作者和专业作曲家进入山西戏曲剧团参与创腔活动,使山西戏曲音乐创腔主体由原来的演员、鼓师琴师逐步转向专职作曲者,创腔技法也随之由原先传统的多声创腔逐步融入西方多声部和声配器等作曲技术,逐渐形成中西多声创腔技法的融合与衍变。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社会生活,戏曲音乐也是如此。山西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产生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政治制度。无论是外围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改革要求还是艺术本身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无形当中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山西戏曲音乐的发展。20世纪山西戏曲音乐多声形态的衍变紧跟历史脚步,是在20世纪中国音乐大发展大背景笼罩之下的音乐变革,无论是新唱腔、新板式,还是新程式、新乐队,都与其生存的社会政治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夏勇[2](2011)在《清诗总集研究(通论)》文中认为本文所谓清诗总集,指一切含有清人诗歌之总集。清初以来,清诗总集的编纂活动绵延不绝,高潮迭起,总数估计至少在二千种以上,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厚的文学文化遗产;同时其自身也堪称清代历史上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文化现象,为我们考察编者的学术思想、美学观念,乃至相关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风气、文人群体、文学潮流等,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与多样的学术视角。虽然清诗总集有着很高的认识、研究价值,但现有研究成果的整体数量与质量,均与之非常不匹配,尤其缺乏从宏观的层次出发,综合多个考察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总揽全局的概括性研究。本文即着眼于此,采取以面带点、点面结合的办法,尝试对清诗总集研究的几大主要议题作一通览性论述。全文分绪论、正论与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首先界定清诗总集的概念与范畴,其次简单回顾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接着主要从宏观上阐述清诗总集对于清诗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正论凡六章。第一章首先从数量之大、类型之多与编者之众三个方面出发,着重对清代本朝出现的清诗总集编纂繁荣景象的具体表现进行概述;然后在清代初期、清代中期、清代末期、清代之后的框架下,对清诗总集编纂的流变过程作一鸟瞰式的勾勒。第二章将清诗总集扼要地分为全国、地方、宗族、唱和、题咏、课艺、歌谣、闺秀、方外、域外凡十个大类,主要从内部形态的角度出发,对各大类型的基本面貌、特色与成就等进行初步勾勒。第三章则以清诗总集的编纂体例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取舍标准、编排形式以及其他附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揭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与显着特征。以上三章均属本体论的范畴。接下来的三章均为功能论,依次探讨清诗总集的文献价值、文学意义与文化内涵。鉴于清诗总集从本质上来说,乃是一种文献载体,因而本文首先论述其文献价值。同时,又由于文献资料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任何学术领域的研究者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所以本文主要立足于清诗研究,对清诗总集在清诗作品保存、作家资料两方面的文献价值进行初步论列,另外也涉及清代诗话、词曲、文赋乃至某些其他议题。再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清诗总集同样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主要着眼于专题研究,撷取诗学思想、诗人集会、诗歌流派三个议题展开论述,其中前二者采取概论与个案研究结合的方式予以探讨。至于清诗总集在文化研究方面的价值,更是包罗万象。本文仅择取偏于形而上的学术思想、偏于形而下的社会风情,以及相对处于中间层面的政治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作一示例性的初步论述,其他暂姑置不论。余论则尝试前瞻清诗总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若干较值得深入探研的议题。附录两种,分别对现有书目着录清诗总集与别集的混淆错乱情形,以及着录清诗总集编者信息不确切的问题,进行举例辨正。
张月华[3](2004)在《《高淳年鉴》(2003)编纂浅识》文中认为《高淳年鉴》(2003)为5年合编本,全面记述了高淳县19982002年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重大事件和最新成就,并力求充分体现"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兴县"的发展战略,反映高淳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
张月华[4](2004)在《《高淳年鉴》(2003)编纂浅识》文中认为 《高淳年鉴》(2003)为5年合编本,全面记述了高淳县1998~2002年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重大事件和最新成就,并力求充分体现“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兴县”的发展战略,反映高淳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
二、《高淳年鉴》(2003)编纂浅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淳年鉴》(2003)编纂浅识(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山西戏曲音乐多声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多声形态的界定及论域研究述评 |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视角与方法 |
四、课题创新之处及不足与展望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多声形态概述 |
第一节 戏曲音乐渊源历史述略 |
第二节 戏曲音乐多声形态构成溯源 |
一、戏曲唱腔中的对唱、合唱与重唱 |
二、戏曲伴奏乐队中器乐的重奏、合奏 |
第三节 传统戏曲音乐的多声形态类型 |
一、紧凑流畅——接应型多声织体 |
二、烘托陪衬——主调型多声织体 |
三、加花装饰——支声型多声织体 |
四、鲜明对比——复调型多声织体 |
五、立体丰富——综合型多声织体 |
第二章 20世纪山西传统戏曲音乐的多声形态类型 |
第一节 唱腔之间构成的多声形态 |
一、唱腔之间松散式接应型对唱与重唱 |
二、唱腔之间密集式接应型对唱与伴唱 |
第二节 唱腔与伴奏之间构成的多声形态 |
一、唱腔与主奏之间接应型多声 |
二、唱腔与主奏之间支声型多声 |
三、唱腔与主奏之间复调型多声 |
四、唱腔与锣鼓之间主调型多声 |
第三节 器乐之间构成的多声形态 |
一、主奏与锣鼓之间衬托式主调型多声 |
二、锣鼓之间对比式复调型多声 |
三、主奏与锣鼓之间衬托式主调型和对比式复调型的综合 |
第三章 20世纪山西戏曲音乐多声创腔技法的衍变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前四大梆子的多声创腔技法 |
一、伴奏乐器的多声音效 |
二、伴奏手法的多声创作思维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大梆子多声创腔技法的中西融合 |
一、专业音乐工作者的介入 |
二、重唱、伴唱与合唱中接应型、主调型与复调型的综合 |
三、配乐中支声型与复调型的综合 |
四、支声型与复调型综合的人物主题音乐 |
五、支声型与复调型综合的中西乐器混合乐队 |
第四章 20世纪山西戏曲音乐多声形态衍变的成因 |
第一节 清后期至民国梆子腔对山西戏曲音乐的影响 |
一、晋东南区域——上党落子 |
二、晋南区域——眉户、乐乐腔 |
三、晋北区域——晋北道情、晋北大秧歌、耍孩儿 |
四、晋中区域——汾孝秧歌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山西戏曲音乐对西洋乐器的借鉴 |
一、抗战革命根据地剧团/剧社对西洋乐器的少量应用 |
二、抗战时期山西戏曲音乐对西洋乐器小提琴广泛应用的历史铺垫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戏曲音乐的繁荣与发展 |
一、唱腔编创形式的改变 |
二、戏曲乐队西洋乐器的加入 |
第四节 “文革”十年山西戏曲音乐的历史转折 |
一、以主题音乐为主的创作手法 |
二、新演唱形式和器乐曲的广泛应用 |
三、戏曲乐队编制的逐步扩大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二十年山西戏曲音乐的回归与重构 |
一、传统戏的复苏与回归 |
二、现代戏的普及与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山西戏曲音乐研究论着索引(1952-2017) |
附录B 相关资料表格统计 |
附录C 山西戏曲音乐唱腔改革经典剧目选段 |
附录D 山西戏曲音乐采访口述节选 |
附录E 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多声形态研究 |
附录F 读博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清诗总集研究(通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目录 |
绪论 |
一 清诗总集的定义与范畴 |
二 清诗总集研究的回顾 |
三 清诗总集研究的意义 |
四 本选题研究的思路 |
第一章 清诗总集编纂的繁荣与流变 |
第一节 清诗总集编纂的繁荣 |
一 数量之大 |
二 类型之多 |
三 编者之众 |
第二节 清诗总集编纂的流变 |
一 清代初期 |
二 清代中期 |
三 清代末期 |
四 清代之后 |
第二章 清诗总集的基本类型 |
第一节 全国类 |
一 通代 |
二 当代 |
三 跨代 |
第二节 地方类 |
第三节 宗族类 |
第四节 唱和类 |
第五节 题咏类 |
第六节 课艺类 |
第七节 歌谣类 |
第八节 闺秀类 |
第九节 方外类 |
第十节 域外类 |
第三章 清诗总集的编纂体例 |
第一节 取舍标准 |
一 个体选择与群体制衡 |
二 中正平和与偏主一端 |
三 文学本位与文献本位 |
第二节 编排形式 |
一 按作者编排 |
二 按时代编排 |
三 按门类编排 |
四 按体裁编排 |
五 按地域编排 |
六 按诗题及其他 |
第三节 附件 |
一 序跋、凡例、题词 |
二 目录 |
三 小传 |
四 评论 |
五 诗话 |
六 注释 |
第四章 清诗总集的文献价值 |
第一节 作品保存 |
一 遗佚作品 |
二 集外作品 |
三 文字校勘 |
第二节 作者资料 |
一 人物传 |
二 艺文志 |
三 交游录 |
第三节 其他资料 |
一 清人其他各体着作 |
二 其他时代人之着作 |
三 校勘与辑佚 |
四 其他 |
第五章 清诗总集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清诗总集与诗学思想 |
一 清诗总集与诗学思想概论 |
二 清诗总集所含诗话诗论——以《诗乘发凡》为中心 |
三 清诗总集所见诗学观念——以《湖海诗传》为中心 |
第二节 清诗总集与诗人集会 |
一 清人集会诗歌总集概观 |
二 清初集会诗歌总集探微——以《湖舫诗》为中心 |
三 清末集会诗歌总集新变 |
第三节 清诗总集与诗歌流派 |
一 清诗流派总集的形态 |
二 清诗流派总集的功能 |
第六章 清诗总集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清诗总集与学术追求 |
一 文献意识 |
二 存史观念 |
三 经世精神 |
第二节 清诗总集与历史变迁 |
一 清诗总集与历史变迁概论 |
二 清诗总集与历史变迁例说 |
第三节 清诗总集与社会风情 |
一 清诗总集所含风俗史料——以《歌仙刘三妹传》为中心 |
二 清人风土诗歌总集概观 |
三 歌谣、集会总集及其他 |
余论 清诗总集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清诗总集别集互混丛考 |
清诗总集编者着录辨正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高淳年鉴》(2003)编纂浅识(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山西戏曲音乐多声形态研究[D]. 陈甜.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2]清诗总集研究(通论)[D]. 夏勇. 浙江大学, 2011(12)
- [3]《高淳年鉴》(2003)编纂浅识[J]. 张月华. 江苏地方志, 2004(S1)
- [4]《高淳年鉴》(2003)编纂浅识[A]. 张月华. 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 2004(总第93期)
标签: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