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迈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来,一个造城扩城的热潮在神州大地迅猛掀起,广泛展开。城市化运动将以它特有的魅力把中国带进21世纪。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
(一)何谓城市化?
城市化包含了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不同的学科对它下的定义也不同。经济学家往往强调产业结构转变,认为城市化是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的转变过程;地理学家从空间的角度强调城市化是农村地区缩小城市地区扩大的过程;人口学家从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出发,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的角度考察,指出城市化是人们所经历的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转变过程。概括地说,所谓城市化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或者说,它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整个经济活动的集中过程。因为人口集中是城市化的最基本的特征,城市化水平常常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大,就说城市化水平高,反之,城市化水平就低。
(二)工业化为何导致城市化?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一致表明,工业化必然导致城市化,也就是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也在相应地提高。这也意味着,随着农业部门的缩小和非农业部门的扩大,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农村人口也同时向城市迁移,或者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当今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相应地高;工业化水平低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低。例如,1991年,工业化水平高的美国城市人口比重为75%,日本是77%,英国89%,法国74%,韩国72%;而工业化水平低的菲律宾城市人口比重是42.5%,印度尼西亚是30.5%,巴基斯坦是32%,中国只有26.4%。
工业化只是表示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这种产业和就业结构的转移能在空间上聚集而形成城市是就经济效益而言的。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集中能产生聚集经济效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比较成本优势。由于地区之间存在着资源(如矿产、运输条件等)的差异,使得某些产品的生产在拥有资源优势的地区比在没有这种优势的地区更节省成本,这种地区就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地区,从而吸引这类产品的生产向这种地区集中,形成城市。当一种生产在一个地区开始发挥比较优势时,结果常常是导致生产专业化。专业化生产使用专门的设备、技术和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力,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从而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规模经济效益。企业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递增的规模收益。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生产规模扩大时,生产专业化程度将会提高,能使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巨大的工厂规模能使管理工作高度专业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大企业能大批量地购买原料和推销产品,可以获得各种优惠条件;大厂商能够较容易地获得银行贷款,能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大厂商由于雄厚的的经济实力和产品多样化比小厂商能承担更大的风险。
行业规模的扩大也能产生经济效益,行业规模的扩大依赖更多同类生产企业或同类经济活动企业在同一地区的聚集。同类企业的集中能够进行专业化协作,能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同类企业的集中促进了竞争,加速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的扩散和采用。同类企业的集中还促进技术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企业雇用所需的劳动力提供了便利。
各种不同类型的行业和企业在空间的聚集便形成了城市或城镇。城市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1 )大城市比小城市和城镇能够建立更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效率提高;(2 )大城市比小城市有更大的市场和信息传播网络,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更好的条件;(3 )大城市能够建立多层次的较为完善的教育系统和科学研究体制,从而使人口素质和劳动力技术水平大大高于小城镇;(4)大城市行业多,企业多,人口多, 市场潜力大,发展机会多,这就为劳动者和企业家施展自己的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5)大城市的各种服务行业、文化娱乐设施比较完善, 公共交通发达,学校的教育水平较高,居住条件较好,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这一切吸引着技术专长的人才向大城市流动。人才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
3.推力与拉力因素。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过程。推力因素与乡村有限的就业机会和教育、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关。农村人口的增长使得农村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低,这就使得农村劳动者没有顾虑地前往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教育、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少年开阔了眼界,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使迁往城市的迁移费用较为低廉。城市较高的收入和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是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原因,这就是拉力因素。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共同作用促使人口从分散的农村地区向集中的城市地区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
4.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如发现了一种矿产资源)某一地区发展起来了,它就会通过一个循环累积过程而不断增长。当新的工业在某一地区建立起来时,该地区就业就增加,总人口增加,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扩大,引诱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兴旺,这又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地方财富不断增加,税收增加,从而有能力修建较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兴办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不断提高的科技教育水平,优裕的生活条件,又吸引着更多的工业家和创业者到此投资办企业,促进了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如此一种发展带来另一种发展,形成一系列的发展循环。工业与城市规模也就在这个循环累积过程中不断扩大。这种循环不仅具有累积效应,而且常常带来加速度,使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1 )农业机械化需要工业部门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不断改进的、效率不断提高的、便宜的农业机械和电力;农业化学化需要工业部门提供更多的更便宜的化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农业良种化和其它生物技术的进步依赖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而研究与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的发展,没有工业的发展和科技教育事业的进步,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科学家和技术推广工作者,不可能为研究提供所需的各种研究与实验设备和雄厚的研究资金。(2)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必须实行规模经营, 农业规模经营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使得每个农业劳动者从事的耕地面积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只有在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持续扩张、创造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才成为可能。没有城市的扩大和非农部门的扩张,城市就不能创造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就不可能迁移到城市里去,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就只是空谈。
二、我国城市化滞后及其原因
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的城市水平是很低的,而且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从1952到1992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0年时间只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与之相比,从1950到1991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7个百分点,其中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这41年中,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1个百分点,远高于我国的城市化增长速度。
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是相对于工业化进程而言的。(1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比。按照《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的人均GNP是470美元,处在40个低收入国家的第28位(从低收入到高收入排列)。 这个按照汇率计算的人均收入的确存在严重的准确性问题。 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上是最快的国家,按《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资料,1980-199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平均每年以9.1%的速度增长。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也比其他收入水平差不多的国家要慢。例如,低收入国家(中国和印度除外)城市人口比重从1965年的16%上升到1992年的29%,增加了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从17.98%上升到26.14%,只增加8.43个百分点。(2 )从工业化程度来看。我国非农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1952年是42%,非农业劳动力比重16.5%,城市人口比重是12.5%。到1992年,非农业产值比重增加到70.8%,非农劳动力比重也上升到41.5 %, 而城市人口比重只增加到27.6%,40年时间,分别增加了28.8、25、 15 个百分点。 而且, 在1952年,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只相差4个分百点,
到1992年这个差距达到14个百分点,其差越来越大,这充分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越来越不同步。韩国从1960到1991年,非农产值比重从63%增加到92%,非农劳动力比重从34%增加到80%,相应地,城市人口比重从28%上升到72%,分别增加29、46、44个百分点。中国台湾省1952年非农业部门在国内生产净值中的比重为62%,城市人口比重是47 %, 到1992年,非农业部门产值比重是95%,城市人口比重达到80%,40年时间,产值比重和城市人口比重都增加了33个百分点。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是由我国采取抑制城市发展的政策人为造成的,而这种抑制政策是通过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粮食供应制度、住房、医疗及其它福利制度来实行的。这些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它造成城市与农村长期处于分割状态。
当然,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必然导致城市化滞后,它只是直接原因,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认识上的偏差和指导思想上的失误。(1)没有认识到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客观规律;(2)对发达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失业严重、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社会犯罪、贫富不均等所谓“城市病”看得过于严重,对城市化的正面作用考虑得太少;(3 )对城市化概念的片面理解,没有把中小城市及城镇作为是城市体系中的一部分;(4)对城市的功能存在片面认识。 对城市化的错误认识加上历次政治运动对经济的破坏,以及计划经济缺乏活力,造成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国家不得不采取严厉的限制城市人口增加的一整套措施,致使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1)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不发展,第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我国第三产业到1992年也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8%;(2 )乡镇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的历史性贡献,但在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低,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3)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大,估计到本世纪末达到2- 2.5亿;(4)土地资源浪费惊人。我国有345万个自然村,2亿农户和 2000万个乡镇企业,占用了大量的土地。1992年,平均每个农户房屋占用土地面积为105平方米, 如果加上房前屋后院子以及道路占用的土地,农民的住房占用土地至少达到7000万亩,占我国耕地总面积4.8%。 随着农民新住宅的建设和新乡镇企业的创办,占用的土地将越来越多,使我国有限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5 )城市化发展滞后使得我国各项社会事业难以发展。农村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这就使得我国80%的人口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三、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
1.对城市化的意义加深了认识。随着经济的向前发展和城市地位重要性的加强,以及长期的理论争论,在理论界和政界,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这一关系已经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对城市化的意义和重要性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在1978年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会议上正式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打破城乡分割状态,促进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明确鼓励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并指出要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央对城市的作用和城市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并相应地采取了鼓励城市发展的各项政策,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保证。
2.乡镇企业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本。1993年, 我国乡镇企业产值近3万亿元,利润达到2000多亿元,为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潜在资金基础。十几年来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农村私人储蓄已达到6000多亿元。
此外,农村已有近千万农民流入城市做工和从事工商业,城市居民的一些补贴措施已经或者将要取消,这为农民进城提供了方便。
如果说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的话,那么,这个造城运动将会持续到21世纪。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推进城市化的大好机遇,把城市化作为走向新世纪的战略选择并为之而奋斗,将是我们为新世纪的到来做出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