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如何推动孵化器产业快速发展——2.比利时:科技园孵出生物公司百余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利时论文,孵化器论文,快速发展论文,百余论文,科技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比利时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相对集中的法兰德斯大区根特市,有一处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专门从事生物学高新技术研究的科技园区,世界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如生产疫苗的葛兰素公司、拜耳生物农技公司、迪博特公司(从事艾滋病研究)等,都有研发项目在该生物科技园区进行“孵化”的经历。这里是比利时许多新的生物技术公司与产品诞生的大本营。
比利时法兰德斯生物科技园区在生物制药、农业食品加工、生化工业等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转化上,有着极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前不久,记者走访了这个生物科技园区,以期探寻比利时生物科技孵化产业成功之道。
闻名比利时的法兰德斯生物科技研究所(简称“生研所”)是该科技园区的典型性企业。该所在科技园区有两幢试验大楼,虽然它被冠以研究所的名称,但实际上是一家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既具有科研能力,又兼备孵化创新企业功能的有限责任公司。生研所创新项目分析师迪尔克博士向记者具体介绍了“孵化器”的经验,并且带记者实地参观了生研所的试验大楼和实验室。
比利时法兰德斯大区鼓励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地发展生物技术,生研所于1995年应运而生,总资产9000万欧元,法兰德斯大区政府和生研所各拥有50%的产权。其工作目标有4个:进行科学研究;推进技术转移;孵化科技公司并将其推向社会;让生物科学的发展为社会民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生研所每年的经费总预算约5800万欧元,其中90%的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课题。资金的60%来自法兰德斯大区政府,其余40%分别来自大学项目研究经费,以及企业支付的技术转移或委托项目研发费用。生研所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可自主制订发展规划,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由33名董事组成,日常管理由董事会任命的13名主席团成员负责,其中包括来自法兰德斯大学、工业界和政府的代表,另有9位科学家负责生研所的科研工作。
生研所在对公司或研究实体发挥孵化器作用过程中,主要担负的工作任务是:第一,负责项目研究与创新性技术的判断与评估;第二,提供必要的研究信息、资金或风险保障;第三,为研究项目制订未来的商业规划;第四,为项目成果寻找进入产品转化的投资商或生产商;第五,对已成功的生物学项目进行再深入研究的评估。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生研所将硬件设施服务与软件信息咨询相结合,不仅有许多从大学里走出来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教授,而且有高级行政、人事管理人员,还有计算机、信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与此同时,生研所还充分利用政府机构和大学系统的物力与人力资源。
迪尔克博士反复强调,生研所创建之初就秉承“没有围墙的研究机构”之理念,将生研所办成开放式的研究与创新产业孵化器。生研所立足比利时布鲁塞尔天主教大学、根特大学、鲁汶大学和安特卫普大学的雄厚的研究实力,特别是在生物学领域的学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如今,生研所下设9个专业研究部,与各大学的生物院、所都有密切的学术与科研联系,签约的客户已发展到上千个,包括生物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和学者。此外,被该所“孵化”的公司与研究机构也已远远超越了生物科技园区的范围,遍及许多大学、科研所,以及各种生物产品专业公司的研发部门。此外,从生研所还直接衍生出了3家独立的科研试验公司,为新公司的孵化、诞生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与帮助。
图为研究人员在比利时生化所孵化器大楼实验室工作。
孙健摄
迪尔克指出,进入生研所接受孵化的科技人员和项目必须符合4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是研究型实体或组织;第二,必须是生物专业的研究项目;第三,必须是先进的科技创新项目;第四,必须是中、短期内可以取得研究成果,并可转化为产品进行工业化生产的项目。目前正在生研所接受孵化的有8家比利时公司和2家外国公司(美国1家、日本1家)。生研所以每年每平方米220欧元的价格将实验室租给这些公司,并免费提供相关服务设施。接受孵化的公司在生研所最多可停留7年,此后必须离开该所,另寻“新家”,以便让出实验室给新的研究开发体享受孵化待遇。
法兰德斯大区政府与生研所共同对接受孵化的组织,包括下属的9个研究部,每5年进行一次审查,对项目进展情况、研究水准、技术转移前景、社会贡献作用进行全面的评估,审查结果最差的,将被由政府推荐的、在大区内新涌现出来的最佳项目所取代。这一做法体现了优胜劣汰,公平竞争和效益创新优先的孵化原则。为此,生研所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由国际生物科研界权威专家组成的7人审查评估顾问委员会,以确保项目评估与科研水平位于世界领先地位。
近年来,经过生研所孵化的研究项目分布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癌症生物学、传染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早老性痴呆病等领域,几乎囊括了全部现代人类生物科学的研究领域。此外,在农业生物科技方面,先进的转基因作物培植与研究也纳入了生研所的重要发明和创新成果之中。
法兰德斯大区政府在评价生研所成立12年来的成果时认为,该所不但保持和扩展了原有的基础研究优势,而且在技术转移方面做出了相当杰出的贡献,特别是孵化出上百家中小科研公司,扶持它们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
一个普通案例是:2001年,比利时鲁汶大学的两名生化博士与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准备联合研制一种缓解老年痴呆症的新药。但公司既没有专业的研究场地、试验设备,也没有足够的研究信息和研究经费,更没有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的资金。当这家公司寻求生研所的帮助时,该所及时与生化博士们取得联系,—个月之内完成了对项目的可行性技术研究与市场开发评估。随后,与生物制药公司、参加研究的博士共同签订了3年研究协议,同时在生研所建议下,研究组还补充了必要的研究人员。根据合同,生研所提供研究场地、设备、资金和产业化经费,生研所也分享科研成果专利。新药2004年研制出来后,研究人员即脱离生研所,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对新药进行产业化经营,只用4年时间就还清了研究贷款和产业转换费用。科研与创新孵化活动使各方受益,而生研所自成立以来共获得了400余项技术和发明专利,与众多创新小企业合作,共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和生产力。
标签: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