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传秋
黑龙江大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 164800
摘要: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员工人数不断增加,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繁发生。BIM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通过分析国内建设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安全管理的现状,构建了与BIM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应用技术框架,并阐述了其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应用。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其特点是流动性高,生产过程和经营场所不断变化,工人就业,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意想不到的产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业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将继续增加。建筑行业的一系列特征使其成为高风险和易发生事故的行业。建筑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行业现在和未来最关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建筑领域的安全管理也需要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 BIM技术已应用于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早期的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管理和后期的运营管理,BIM信息可以从一个到最后完成。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的整个或部分阶段,应用三维和四维信息技术,实现协同建筑设计,施工,虚拟仿真分析,工程量计算,成本的技术和控制手段。工程管理和设施运行和维护。近年来,BIM技术在中国越来越成熟和应用越来越多,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BIM技术也为建筑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BIM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1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
1.1中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
2016年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率高,每年发生数百起事故。截至2016年,住房和市政工程项目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34起,死亡735起,死亡事故192起,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81起,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3.44%和32.67%。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经常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每次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每年,中国建筑安全事故造成数千人死亡,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表明安全问题严重。
建筑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高空坠落,电击,物体攻击和机械伤害。到2016年,住房和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事故按类型划分,下降事故333起,占总数的52.52%。对象罢工事故97起,占总数的15.30%。共发生事故56起,占总数的8.83%。共有67次坍塌,占总数的10.57%。其他81起涉及机械伤害,触电和车辆伤害的事故,占总数的17.78%。
1.2国内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安全问题逐步改善,但安全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建筑业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是整个项目要实现的最重要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关系到施工企业的荣誉和经济效益,也关系到建筑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目前,国内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更多的建设项目仍然使用旧的管理系统,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完全采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2)会计部分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教育和移交不到位。
(3)由于许多工程项目使用的安全管理方法相对落后,有必要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积极推进基于国内市场形势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4)部分施工现场监督的监督制度与假人监督制度相当,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监督作用。
2 基于BIM 技术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一直是建设项目实施的重中之重。从设计到施工,各项新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应用为安全管理铺平了道路。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BIM构建的模型包括待建筑物的所有组成部分和施工方案信息,建筑物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集成到一个相对静态的基础数据库中,为潜在的风险因素和危险源提供了全面详细的信息平台,就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识别。在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的不同阶段共同形成了相对动态数据库的基础,模拟了施工各阶段的过程,布局和碰撞检查,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区域,施工空间,工具等 由于安全隐患之间的矛盾,提前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员和财产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机会。
工程施工前,建立以BIM 模型为基础的危险源识别体系,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要求,找出所有潜在危险源,如临边防护、洞口、安全通道等,并在工程项目模型信息中予以标注,在建模过程中用不同的警示颜色表示不同危险源的危险程度。通过建立危险源识别体系,可以非常清晰有效地识别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在施工模拟过程中,根据危险源体系识别结果,可以将所有危险源按照事故发生几率和事故产生损失量划分为4个安全事故发生风险区,并采用红、橙、黄、绿4 种颜色予以标注,根据危险程度指导施工。如起重机吊臂下方及吊臂覆盖区域标记为红色,起重机运作期间吊臂下方禁止站人,吊臂覆盖区域内施工工序暂停施工。建模及危险源标注完成后,尤其是重大危险源,需在施工现场标识牌处张贴公示,让所有施工参建人员了解到整个施工现场哪些部位存在危险以及危险性大小。传统安全交底模式,只是安全负责人对工人简要说明,可视化程度低,工人接受程度不高,一些危险地段施工应该注意的地方亦做口头说明,工人无法切实感受到施工现场的危险性,也无法直观地感受危险源的存在,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无法在工人脑中形成深刻印象。结合BIM技术,将施工现场中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进行标识,将BIM 模型导入VR 设备中,使用VR 设备对工人进行交底,让工人对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切身感受到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存在。通过BIM结合VR 技术对工人进行交底,工人便可更好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将安全隐患存在点及其危险程度深植脑中,施工时远离或接近危险源时提高警惕。通过VR 模拟安全事故发生的场景,可以让工人更清楚地了解到身边的危险,以便了解危险发生时如何应对以及如何进行应急处理,保证自身安全。
现场的BIM工作团队将工程危险源在模型上进行标记,安全员在现场指导施工时,可以查看模型上对应的现场位置,查看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对现场的施工人员操作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巡视时将现场图片实时上传到安全管理平台系统服务器中,挂接在模型上和现场对应的位置,让项目管理人员能够不亲临现场就能实时把握现场施工进度及安全情况,查看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3结论
BIM技术正处于中国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大型复杂的建筑项目已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随着BIM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将来会使用BIM技术。将安全管理与BIM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目前,国内BIM技术主要用于碰撞检测,虚拟施工等,并验证了项目设计的可行性。未来,BIM安全管理研究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项目,解决管理不善,沟通不畅等问题,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宏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1-4.
[2]赵伟川,瞿佳依.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0):53-55.
[3]赵馨.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临边及洞口施工的风险控制[D].重庆科技学院,2017.
[4]徐东升.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5]张志忠.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创新技术的评价体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0(35):574+596.
论文作者:杨传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危险源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发生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