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急诊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2)
【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伴四肢骨折的急救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与延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急救与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还有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伤伴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急救与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多发伤;四肢骨折;急救;早期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9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054-02
目前临床上对多发伤伴四肢骨折的处理尚未明确,新医学观点认为多发伤伴四肢骨折的急救要根据骨折的受伤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本文为了探讨多发伤伴四肢骨折的急救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选取了2015-2018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发伤伴四肢骨折患者作为对象,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8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发伤伴四肢骨折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8-60岁。实验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7-62岁。100例多发伤伴四肢骨折患者有46例为闭合性骨折患者,54例为开放性骨折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与延期手术治疗干预,通过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及时找出患者的受伤部位,对患者休克采取纠正,不能纠正的患者,采取抗休克治疗,确保术前患者的稳定心情,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对部分窒息者采用气管插管形式进行,以保证患者的生命机能。延期手术治疗干预。7例患者受伤72h至96h之间施行骨折手术,23例患者受伤24h之内腹部手术与骨折手术随后施行,20例患者受伤24h之内颅脑手术与骨折手术随后施行。手术采用微创治疗法:包括髓内钉固定,经皮钢板固定,经皮钢针或螺钉固定。
实验组采用急救联合早期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及时对患者施行颅脑伤血肿清除术、剖腹探查术、血气胸行闭式引流术。其中10例患者受伤24h至48h之间施行骨折手术,21例患者受伤24h之内腹部手术与骨折手术同时进行,19例患者受伤24h之内颅脑手术与骨折手术同时施行。手术采用微创治疗法:包括髓内钉固定,经皮钢板固定,经皮钢针或螺钉固定。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具体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治疗后分值越高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x-±s)
3.讨论
现阶段临床学者治疗多发伤伴四肢骨折患者都是采用急救联合早期手术治疗干预机制[2],这样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利于提升患者的治愈率与存活率,从此次的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多发性伤伴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急救与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申翔.车祸所致骨折及全身多发伤的临床急救对策研究[J].医药前沿,2017,7(8):242-243.
[2]邓娟.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不同固定方式在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0):53-53.
[3]陈新国,林强康,金焕治.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措施及其效果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6):1185-1186.
[4]徐萍,王惠华.不同护理方法降低颅脑损伤 伴多发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149-151.
论文作者:程向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实验组论文; 多发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时间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