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景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心理学活动理论是前苏联最大的心理学派别,活动理论对俄罗斯乃至世界心理学都产生很大影响。然而和其它许多流派一样,它也受到社会的、历史的等因素的制约。活动理论者们一方面证明了全部心理过程的对象活动的性质,使动作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心理过程的分析单位,一方面也夸大了“活动”这一范畴在心理学中的作用。80年代,苏联心理学界对活动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进入90年代,学者们则在探索使活动理论与文化历史心理学相结合、并对其开展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研究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活动理论 对象活动 动作 内化 意识 文化历史心理学
在俄罗斯心理学中第一个把活动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C.Л.鲁宾斯坦。1922年他在《创造性自主活动的原则(关于现代儿童学的哲学基础)》一文中,将属于哲学范畴的“活动”概念引用到心理学中,认为人的理性结构是在人的自主活动中确立的,心理的发展也正是这些活动的结果之一。关于心理学中活动的问题,М.Я.巴索夫从20年代后期,A.H.列昂捷夫从30年代中期也开始了研究,到了50年代就形成了有不同解释的活动理论。[①]近年在俄罗斯心理学界С.Л鲁宾斯坦关于活动的心理学思想受到进一步的重视,并被认为是对A.H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补充、修正和完善。虽然列昂捷夫对活动问题的注意大大晚于鲁宾斯坦,但他却是公认的活动理论的缔造者。
一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的心理学家们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做了不懈的努力。20年代初,他们把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任务理解为对心理学中居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并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某些原理。这方面的代表是1926年出版的K.H.柯尔尼洛夫所著的《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释的心理学教科书》。虽然K.H.柯尔尼洛夫和当时的其他作者都强调了关于人的心理的社会本质这一原理,但却用人的行为的生物制约性加以解释,并没有揭示心理学中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内容。直到Л.C.维果茨基的《意识是行为心理学的问题》(1924年)、《思维和语言》(1934年),C.Л.鲁宾斯坦的《卡尔·马克思著作中的心理学问题》(1934年)、《普通心理学基础》(1940年)等著作问世之后,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学的意义才开始比较完整地被理解,人的心理研究的社会历史方法,关于意识这一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的学说,关于人类活动及其结构的学说都获得了发展。
以列昂捷夫为代表的活动理论的实验研究开始于30年代。当时,维果茨基的学生和助手列昂捷夫、A.P.鲁利亚、A.B.查包洛热茨、Л.И.包若维奇离开了莫斯科大学的心理学研究所而去了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在哈尔科夫,列昂捷夫等人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发展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思想。这些年轻的心理学家们称自己是“维果茨基人”,与后来加入这个研究集体的B.C.阿斯宁、Π.Я加里培林、Π.И.津琴柯、O.M.冈采娃娅、Г.D.鲁柯夫以及哈尔科夫的心理学家Х.B.巴辛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他们以动作形成为中心,引入“心理动作”的概念,对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在感觉动作、思维动作、智力动作,婴儿和先学前儿童的第一批工具操作,学前儿童对图画、童话、寓言的知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鲁利亚则从事了缺陷学和各种行为的病理学研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直是活动理论的最大疑义者的C.Л.鲁宾斯坦曾这样概括了列昂捷夫领导的这一系列工作,他说:“……这些研究证明了,儿童的实际的智力行为在发展的最初时期就已经具有了人类的特点。因为儿童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人类物质劳动的结果中间,并学习着人类对这些物质的态度及行为方法……儿童的这种人类所特有的实践行为,其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同他人的交往,并只有在他人的帮助下儿童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正是这些才是人的语言发展的实践基础。”[②]
活动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是在战后的年代。卫国战争后,哈尔科夫学派的多数人回到了莫斯科(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参加卫国战争),Л.B.艾里康宁这时也从列宁格勒来到了莫斯科,于是列昂捷夫再一次领导形成了新的学派,并将活动理论逐渐完善。从战后到70年代,活动理论在知觉、记忆、思维、动机、情感、个性等心理学更广泛的领域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活动的自觉性和随意性,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以及活动理论在教育心理学、艺术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的应用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列昂捷夫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理论家,并擅长心理学实验的设计,是活动理论研究集体公认的领袖。他曾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主席、全苏心理学家协会主席,还是苏联大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的创建人之一,1965年在他的倡议下,莫斯科大学从哲学系中分离出心理学系,列昂捷夫为第一任系主任,他参与组织、建设了心理学系所有教研室。从50年代起苏联心理学深受活动理论的影响,并以维果茨基、鲁宾斯坦及列昂捷夫等人的思想理论为基础确立了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心理学研究的活动观、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历史性、心理(意识)与活动相统一。[③]活动理论者们,首先是列昂捷夫、鲁利亚、查包洛热茨和艾里康宁做出了非凡贡献,他们不仅继承了维果茨基关于心理和意识的文化历史研究的传统,并在这一传统中培养了自己的学生们。[④]
二
(一)活动理论的哲学基础
活动理论是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深刻分析和积极运用确定其在俄罗斯心理学发展史中的地位的。
活动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类活动、意识、反映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学说。马克思认为,活动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形式乃是实际的感性活动,在活动中人们与周围世界进行实际的接触,并感受到来自它们的阻力;同时,人们会依据周围世界的客观属性,作用着并征服着周围世界。人对生活的反映也正是在与周围世界的这种相互关系中得以实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的出发原理是,意识是一种性质上特殊的心理形式,虽然意识在动物界进化史中有自己漫长的经历,但人的意识最先是在劳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列昂捷夫认为,活动,尤其是外部的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物,活动应是认识心理反映、认识意识问题的关键一环。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关于人的心理的新的含义:“心理是活动的特殊形式,是物质生活和外部物质活动的结果和派生物,后者(外部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转变为内部活动、意识活动;因此活动的结构和活动的内化就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任务。”[⑤]
列昂捷夫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范畴,首次深刻揭示了以活动为中介的人与客观世界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把心理看成是从一开始就包含在这种基本联系中的东西。可以说,他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心理学,一方面也表述了自己具体研究的哲学和理论心理学的实质。
(二)活动作为心理学的解释性原则和研究对象
对象活动是活动理论的核心概念。这里的对象不应理解为作用于主体的刺激物或某个客体,而是作为主体动作指向之物,即不是与生物体相关的东西,而活动的——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对象。列昂捷夫在《活动、意识、个性》(1975年)一书中指出,活动的对象表现为两个特性:第一,对象的独立存在,它使主体活动服从于它并对其加以改造;第二,对象的映象性,映象即主体对对象的属性的心理反映,而这种反映是在主体的活动中实现的。活动对象的这些特性已在活动和心理反映的萌芽中就显示出来了。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从生活过程中获得对象时开始的,后者也就标志着低级心理反映形式的出现,比如受刺激性变为感受性,变为感觉能力(第51~56页)。
对各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动作的研究使鲁宾斯坦和列昂捷夫都得出结论:对象活动这一范畴应该能够也完全能够完成心理学解释性原则的方法论任务。但对活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他们却是不同的。按照鲁宾斯坦的观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只是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内容,活动的动机和调节作用,而行动则是按照实现行动所需的客观条件对感觉、知觉和意识中的反映加以调节而进行的。换言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实践活动,但只限于活动中的感知、思维等,和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及状态为形式的那些特殊内容。而列昂捷夫则不仅将实践对象的活动视为心理反映的条件及心理反映的表现,而且把活动看成是一个有着内部运动(矛盾、分解、转换)规律的过程,而“这些矛盾、分解、转换产生着成为活动本身运动和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心理。”[⑥]所以,他认为,不应把心理理解为意识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能够进展到外部对象活动本身及其结构的研究范围。为了理解某种主观映象的产生过程,不论你是否愿意,都不得不把主体的外部实际动作包括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对行为的研究来偷换对心理的研究,而只是意味着消除对心理实质的故弄玄虚。对活动的心理学分析,也并不在于从活动中将心理的成份分离出去作孤立地研究,而在于将这样的分析单位(活动)纳入心理学。用活动的观点理解心理学的对象,则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不是单独、纯粹的心理机能(注意、意志、情感等等),而是活动体系。
由于心理学的对象是活动,就需要重新看待分析心理的单位的问题。维果茨基曾指出,应把对心理的研究开展在不是最简单而是最典型的单位上,以最简单的形式体现着心理所有的特点和性质。在活动理论中,“动作”包含了对象活动的基本要素,并拥有它的全部的特性:由一定动机产生,以一定目的为方向,并指向一定的客体;此外,有实现动作的整套的操作,实现动作的范例;最后,动作同活动一样也是由主体完成的,是具体个性的积极性表现。
动作作为分析单位在具体的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查包洛热兹关于感知觉、智力、情绪的研究,津琴柯的记忆研究,阿斯宁和古列维奇的意志研究,加里培林的概念掌握与智力形成的研究,达维多夫关于概括的发展的研究,包若维奇的儿童个性形成研究,塔雷金娜的知识掌握过程的研究等等。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查包洛热兹提出的动作的具体化和个体性,以及不存在主客体活动和主客体动作的纯粹的形式的论点一直为心理学的活动理论者所坚持和发展。按照活动理论,正是新动作(或新活动)的掌握才是主体真正的丰富,才是操作——技术和认知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也是人的存在的根本力量。对动作的分析弄清了知觉、记忆、思维、情绪的许多特点,也完善了概念掌握等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论,心理学的活动观还成为在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苏联工程心理学、工效学的理论基础。
(三)活动的结构和活动的过程
在活动理论中,心理是主体生命活动的形式,人的积极性表现为他不仅完成着外部的实践活动,而且也进行着内部的心理活动。心理不简单是人对世界的反映,而且是由动机、目的连接的活动,是动作和操作的完整体系。列昂捷夫认为,完整的活动是由需要、动机、目的、达到目的的条件和与这些成份相关的活动、动作、操作组成。“第一,个别的(独特的)活动——以激发它们的动机为标准;第二,动作——服从于自觉的目的的过程;第三,操作——它直接取决于达到具体目的的条件。”[⑦]活动的组成成份是相互转化的,即:
活动 动作 操作和动机 目的 条件
在活动理论中外部的实践活动是基本的活动形式,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由它派生,活动的这两种形式都有社会历史性质和基本相同的结构。活动的主要过程也就是外部的实践活动内化为内部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内部的心理活动也向相反方向外化为外部的活动形式。活动的这种互相转化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结构,这种共性的揭示,列昂捷夫认为是“现代心理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内化指的是种过渡,是外部的实际动作,经受了特殊的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转变为内部的观念的动作的过程。最主要的,内化的活动是可以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果用皮亚杰的简明说法,这就是“从感觉运动方面向思维”的过渡。由于内化,人就具有了操作那些不能实际感知的对象的能力,人可以超出当时的范围和情境,而在头脑里,在时间和空间上转向过去或者未来。而这种转化(内化)的重要工具便是词。加里培森非常详细地研究了把外部物质(或物质化)的活动有目的地(非自发地)内化为内部的智慧活动的各连续阶段和条件。[⑧]
内化的思想从维果茨基开始在苏联心理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对于认知结构的形成,外部对象活动的内化是必要的却不是充分的条件。正如列昂捷夫也发现的那样,在内化的过程中内部的结构首先也产生着,而更为复杂的问题是分析这个“新生儿”的继续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在对象活动还没有明显影响下的发展的过程。在晚年,列昂捷夫承认,自主产生并发展着的内部活动具有自己的有别于外部活动的结构和职能。因此,为了分析异常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活动的内部水平)相反的程序是必须的,即内部状态的外化程序(或称层层揭示心理的程序)是必须的,而对外化问题的研究则是活动理论的薄弱环节。[⑨]
(四)意识(心理)与活动的统一
心理、意识与活动的统一曾为所有苏联心理学家所承认,但对它的理解却是不同的。鲁宾斯坦解释这一原则为心理、意识不仅在活动中表现,而且在活动中形成(1946年)。这一解释被写进了心理学的教科书中(1946年、1956年)。列昂捷夫和他的学派在对活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之后,认为单独的心理过程取决于它在活动结构中的位置,并指出心理与外部活动的统一在于它们都是活动,都有着相同的结构。心理活动不只是在实践活动中而且由实践活动形成的,这种对心理发生的理解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心理、意识对于存在是第二性的为理论基础的。由于心理、意识是活动,那么它既包括了精神的对象(观念、概念等),又包括了理性的操作,所以在心理活动中如同在实践活动中一样,应区别活动、动作、操作。两种活动形式在结构上的共性使它们之间的互相过渡和转化成为可能,因而,内部的心理和意识常包括了外部的动作和操作,外部的活动也包含着内部的思维的动作和操作。
关于意识的产生,列昂捷夫写道:“内部心理活动起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由于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历史地形成的,在新一代的每一个人身上,内部心理活动是在个体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心理反映形式本身同时也发生着变化:产生着意识——即主体对现实、对自己的活动、对自己本身的反省。”“意识不是从原始时就有的,也不是自然界产生的。意识是由社会所产生的,它是被生产出来的。因此,意识不是心理学的公设和条件,而是它的课题——具体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⑩](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应当指出的是,活动理论的观点同行为主义的观点有着根本的区别。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动作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在行动着的人的头脑里是否有某种对世界的映象,是否有意识,则是无关紧要的。意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则使活动理论者们在研究行为、活动的同时还提示那些保证顺利达到活动目的内部心理机制。
在心理学的活动理论中证明了全部心理过程(包括个性在内)的对象活动的性质,实验研究了感觉、表象、记忆、智力、情绪等动作的形成,使动作不仅成为研究的对象,而且是心理过程的分析单位,这是活动理论这一学派的突出贡献。
特别应指出的是这不是简单的把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过程更名为行为、动作,而是揭示了这些行为动作的结构,和这一结构对内外部条件的依赖,例如实现动作的内部和外部的方式,活动对象的地位和作用,活动的目的、任务、动机等等;弄清了外部动作内化为内部动作的阶段及其性质,使不可捉摸的心理过程变成了肯定性的,也是与文化历史心理学(以符号、词为介质,以意义、概念为心理意识的分析单位)的不同之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心理学家的异议,认为,活动理论把人的心理简化为对象活动,从而忽略了人的精神世界,活动理论成为一个没有精神的、机械的心理学理论。(11)
在世界心理学的发展中,类似的对“主要范畴”或心理学的解释性原则的探索从未间断过,如联想、格式塔、行为动作、定势等等都曾是各种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而活动理论把对象活动作为心理学的解释性原则也有着自己充分的依据,当把活动作为万能的解释性原则时,活动也就自然地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此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夸大了这一范畴的作用。从动作确实可以推定和描绘意识、知觉、记忆、智力、情绪、个性品质等很多的特征,然而是不是一定为这些完全不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贴上活动的标签?实际上,在对象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中产生的这些心理过程和心理机能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自律性,它们自身也是人的发展的动力。鲁宾斯坦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曾反对把活动的观点万能化,提醒“夸大活动的作用”只能导致行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重演,使那些也是第一性的,在人的世界中本是自然的东西,全都变成被“制造”出来的,被“生产”出来的东西,好象世界真的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12)
列昂捷夫在晚年已不再固执于心理就是反映的观点,而把世界映象的产生问题放在了首位,活动在这时成了第二位的了。C.Л.斯末尔诺夫曾说:“列昂捷夫在后期的文章和发言中勾勒出自己的新观念的轮廓,其中占首位的是活动对映象的依赖性。”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必须改变所有分析的方向(策略),替代“活动——意识——个性”三位一体的心理学应是“映象心理学——活动心理学——个性心理学”。从某些意义上已不是活动决定着映象,而是映象决定和调节着活动。莫斯科大学心理系的学生做得更是坚决,他们反转了列昂捷夫最后一部著作的名称:将《活动、意识、个性》的缩写ДCЛ,称之为ЛCД。
实际上,研究客体的重新排列并不重要,也不在于一种现象对另一种现象的关系上,甚至也不在于内部和外部统一于一体。用关于身体和精神的一些著名论述或许能证明这一问题,例如具有很强说服力的一种说法:身体是外部的形式,而精神是内部的;另一个著名的诗画般的表述:精神存在于身体里,就象鸟儿在笼中;而一位哲学家则更明确表述:不是鸟儿在笼中,而是鸟儿加上笼子,依他的观点,精神可以在这儿,也可能在那儿。这种观点虽不足取却具有启发意义,精神不是在身体中被包裹着,也不是被体验着,而是一个生动的相应自主的产物,它可以不需要对个体进行解剖学、生理学的解释就能被描述和研究,精神、心理、意识可以看成是人和社会的职能性器官。津琴柯和莫拉伍诺夫认为,活动和动作继续实现着心理学中许多方法论的功能,但同时俄罗斯心理学必须重新对待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意识的问题。
事实上,列昂捷夫并没有把意识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排除,正如在《活动、意识、个性》一书的序言中所申明的:“本书主要是企图从心理学上认识对建立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的心理学完整体系而言是最重要的一些范畴……这就是对象活动的范畴,人的意识范畴和个性范畴。”然而观察他们的实际研究中却发现他把意识、个性等深深地陷入了对象活动之中。
三
活动理论从产生到今天,学者们始终持有不同理解和意见,学术上的讨论与争议也从未间断。80年代,这一理论派别的创建人相继去世后,莫斯科的心理学界为纪念他们对心理学的杰出贡献先后出版了列昂捷夫、查包洛热茨、艾利康宁的心理学文集,再版了维果茨基的全集;并对心理学的活动理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热烈讨论。他们对活动的概念,活动理论(广义上的,不仅就心理学而言)的学科性质,活动所涉及的其它的一些人文概念,如社会关系、交往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90年将讨论的成果汇集成册,出版了《活动:理论、方法论、问题》的论文集。大部分学者尽管觉得活动理论并不完善,但却承认活动这一概念(包括活动的组成部分——行为动作、操作等)的科学性及它对其它学科的启发意义。(13)
从80年代开始的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对活动理论所进行的广泛探讨引起了一些西方学者的注意,他们不仅积极参加到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来,而且倡议建立了“活动理论研究国际协会”。1988年,这个协会在柏林创办了自己的刊物《Activity Theory》,并于1986年(柏林)、1990年(赫尔辛基)和1995年(莫斯科)组织了三届“活动理论国际研讨会”。1995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三届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活动理论的界限和前景;活动与经济;活动与教学;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与社会保护;活动与生态学;活动和性;活动和体育运动等。在这次会议上专门就“心理学的活动理论”,“巴赫金、维果茨基、皮亚杰与活动理论”的专题举行了圆桌会议。可以确信,活动理论已在俄罗斯及至世界心理学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然而它是否能被有效和成功地发展,将取决于它在一些领域中是否得到有价值的应用。
当前俄罗斯心理学试图在寻找活动理论与文化历史学派的共性、统一,并认为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能找到使活动理论发展的新的高度的根本途径。活动理论和文化历史心理学派在俄罗斯都有很长的历史,而且这两个学派的创立者、继承者常常是同一的,他们或者持续或者平行地工作于两学派之间;两个理论的观点有时也会重合或有交叉,但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两个理论的体系长期以来基本上是独立建设的。在今天许多心理学家(达维多夫、津琴柯)看来,这种各自为政的状况,使这两个理论都减色不少,更重要的是现在到了寻找它们之间共同的、统一的、能相互丰富的东西的时候了。
达维多夫认为(14),人类活动有着文化历史的形式,而这一形式使活动在文化历史中进一步得到发展。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历史(文明与进化的历史)与人类的各种活动的历史(劳动的、艺术的、政治的等)不可分割。然而活动的文化历史观点至今为止还没有研究,也很少有研究涉及到艺术活动、学习活动的起源及历史发展,更没有专门探索各种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相互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某些具体活动的特殊意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是很艰难的,因为必须进行跨学科地整理,必须同时从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民族的观点进行分析。达维多夫指出,列昂捷夫等活动理论研究者往往位于历史文化观之外,极详尽地实验研究了活动的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并且对活动所进行的实验研究仅限于个体发生中,缺乏对不同民族的比较研究。因而活动理论在对儿童的各种活动的实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虽然是巨大的,但却忽略了利用各种人文科学的资料进行历史的综合的分析。如果不揭示活动与交往过程、活动与信号系统的最初、最原始的联系,就不能弄清个体活动的起源;不对个体发生中的活动和文化历史中的活动进行平行研究,就不能观察到活动在个体发生中与种系发生中的统一,也就不可能揭示活动的实质及其在人的生命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活动理论研究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要同文化历史心理学密切结合才能实现,而这种跨学科研究的艰难和复杂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从第三次活动理论国际研讨会的内容看,活动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已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展望,而且已付诸行动,开始踏上了征途。
注释:
①Πсиxoлогия и марксизм(круглый стол).псих.журн.-1993.Nol.
②С.Л.Руσинuггейн Основы оσщей психологии.-М.1940.c.317-318.
③H.Х.Талызина Управление npoueccom усвоения знаний.-М.1984.
④⑨В.Π.Зинченко и Е.В.Мораунов Человк развивагощийся(Очерк российской псиxологии).-М.1994.c.86-97,94.
⑤А.Н.Леонтьев.Изσр.психол.произв.-Т.Д-М.1983.c.105.
⑥⑦⑩А.Н.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8、74、64页。
⑧Π.Я.Гальперин Основные результаты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no проσлеме《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умственных действий ипонятий》-М.1965.
(11)陈会昌:《苏联心理学界对活动理论的近期讨论》,《心理学报》1986.2。
(12)С.Л.Руσ инцIтейн Πроσлемы оσщей психологии.-М.1973.c.342-343.
(13)Деятельность:теория.методология.проσлемы.-М.1990.
(14)В.В.Давыдов О перспекгивах теории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Вестник МГУ сер.14.поихология.-1993.No2.
标签:心理学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心理发展论文; 分析心理学论文; 机能主义心理学论文; 前景理论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维果茨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