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_刘倩

成都市新津县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小儿肺炎喘嗽患儿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路径的常规组(n=37),一组为采取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中医组(n=37),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医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30%,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4.59%;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1.08%,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8.38%,差异显著(p<0.05),且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临床护理;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

小儿肺炎是在幼儿时期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以咳嗽和发热为临床症状,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该疾病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可引起神经系统、肝脏系统等系统的病变[1],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以及中毒性脑疾病等危重病情,由于患儿的临床配合度不高,影响治疗效果,加上常规的护理对于患儿起到的临床效果不佳,随着中医技术在临床上各个疾病的推广,本文以对比的形式,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喘嗽患儿74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路径的常规组(n=37),一组为采取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中医组(n=37)。常规组:女性患者15名,男性患者22名,年龄最小2岁,最大5岁,平均年龄为(2.77±0.21)岁;中医组:女性患者17名,男性患者20名,年龄最小1岁,最大4岁,平均年龄为(2.47±1.01)岁。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均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过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后,得出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其中包括:1.风寒袭肺证:(1)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炙麻黄、杏仁、桔梗、白前、紫菀、款冬、陈皮、炙百部、旋覆花、甘草等(2)肺宁止咳方加减:麻黄、杏仁、桔梗、款冬花、瓜蒌皮、前胡、枇杷叶、甘草等(3)中成药:宝颗宁颗粒等。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2.风热犯肺证:(1)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等(2)清肺消炎饮加减:麻黄、石膏、黄芩、黄连、鱼腥草、银花、连翘、大青叶、甘草等(3)中成药:止咳平喘糖浆、麻杏甘石合剂、安儿宁颗粒、小儿清肺化痰颗粒,散痰宁糖浆,小儿感冒宁合剂等。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3.风燥伤肺证:(1)桑杏汤加减:桑叶、薄荷、豆豉、杏仁、前胡、牛蒡子、南沙参、麦冬、天花粉、梨皮、芦根等(2)杏苏散加减:苏叶、杏仁、前胡、紫菀、款冬花、百部、甘草等(3)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石膏、阿胶、麦冬、胡麻仁、杏仁、枇杷叶、半夏、北沙参等。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4.痰热郁肺证:(1)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黄芩、栀子、瓜蒌皮、浙贝母、橘红、前胡、桔梗、甘草、虎杖、柴胡、鱼腥草等(2)栝蒌薤白汤加减:薤白、姜半夏、全栝楼、黄连等(3)千金苇茎汤加味: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黄芩、桑叶、前胡、射干、桑白皮、浙贝、桔梗、甘草等(4)痰热咳嗽方加减:黄芩、胆星、青黛、海蛤壳、鱼腥草、山栀、骨碎补、厚朴、杏仁等(5)中成药:散痰宁糖浆、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急支糖浆,肺力咳合剂。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常规组:用药指导,病房清洁,病情观察。

中医组:(1)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中医理论,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包括:饮食指导、穴位按摩、健康教育(2)在取得患儿家属的同意下,将护理计划表交于患儿家属,提高家属的配合度,并将注意事项进行告知(2)以路径表为依据,实施规范化护理,其中,健康教育:将肺炎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的护理进行告知,并随着患儿的改善情况,不断的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改善;穴位那摩:取合谷穴、孔最穴以及曲池穴等穴位进行按摩,按照每个穴位按摩1-2min的频率进行[2],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以患儿能够接受为主;饮食指导:告知患儿家属禁止给予患儿生冷的食物,例如:冰镇西瓜、冰淇淋等,并以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为主,保证每天营养和热量的补充,注意多饮水,保证饮水量,并在每日完成的护理项目后面画“√”,家长负责监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治疗有效率:经过护理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经过护理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为好转:反之则为无效。

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发放。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对比结果中,治疗有效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属于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住院时间属于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统计学软件为SPSS25.0,观察P值,标准点为0.05,当其小于0.05时,则为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中医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30%;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1.08%;差异显著,中医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一。

2.2 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中医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4.59%;常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8.38%,差异显著,中医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二。

2.3 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中医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段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三。

3讨论

肺炎喘嗽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肺部疾病,发病急、进展快,主要以咳嗽、发热、鼻煽为主要表现。严重时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发绀、流涕等症状,带给患儿较大的痛苦,不利于患儿的健康,患病期间,需要以止咳、平喘、消热以及平肺为主要的治疗目的[3],中医护理路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临床护理路径表为依据进行的护理服务,其可以通过穴位的选取,祛邪扶正,通经舒络,改善临床症状,通过饮食的指导,改善机体循环,间接提高治疗效果,注意饮水量,以充足的水量弥补患儿发热出现的水电解质失衡,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儿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丽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8):236+238.

[2]孙艳红.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8):112-113.

[3] 张萍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47-348.

论文作者:刘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_刘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