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过剩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分水岭,中国开始从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从卖方市场演变为买方市场,从而在事实上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就是短缺的观点。据内贸部调查,在中国消费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仅占1.6%。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全面相对过剩的时代。
(一)
过剩经济虽然有助于抑制物价,对消费者有利,但从整体上看,它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却有极大的危害性。经济过剩容易产生一种惯性下滑的恶性循环,表现为大量产品因过剩而积压库存,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大量企业开工不足,资源闲置,失业人数增加,进而使居民收入水平下降,消费需求进一步萎缩,加速产品过剩。据统计,90年代中国经济启动时,GDP增长率高达14%,而1997年,GDP增长率仅为8.9%。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致使失业人数增加,加之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又出现了结构性失业,使就业压力更大。据有关资料表明,1997年,社会登记失业率达3.2%, 全国等待就业的总人数约1200万,按1996年末城镇就业人数1.755亿推算,我国1997 年城镇实际失业率为6.77%。总之,经济过剩是造成当前众多经济问题的总根源。
(二)
经济过剩的本质是供求矛盾的激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 90年代初,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的启动时,各地投资热情很高,经济高速增长,由于投资规模过大,各地投资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之我国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以及同行业厂家的无序竞争,使得大量产品积压,供应量严重超过需求量。同时,产品过剩又使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投资回报率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投资需求下降,致使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数增加,进而又制约了消费需求。
其次,消费需求不足,社会消费增长率连年下滑。据统计,1991~1995年,社会消费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1.5%、15.0%、12.3%、7.2 %、-0.5%,1996年和1997年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得人们的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明显恶化。从收入预期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下岗”现象普遍化和大量国有企业效益状况改善缓慢;从支出预期看,医疗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改革不断推出,且这些方面改革带来支出增长速度均高于人们的收入增长速度。这样就使得人们持币不花,高储蓄以备未来,极大限制了消费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消费处于升级酝酿阶段。随着十几年改革发展,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迈向小康。城镇居民在吃穿用、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消费,已基本满足,而新的消费需求,诸如住房、汽车等,由于收入和制度的障碍,短期内不可能迅速大规模地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再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据统计,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比1996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比1996年下降5个百分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下降,再加上来自体改、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大下降,这是造成需求不足的重要根源。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别拉大,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比城镇居民高出1.1个百分点,但是, 下降幅度却比城镇居民高出3个百分点。由于城镇居民进行了波浪式消费, 许多日用消费品已经基本满足,甚至过剩,而农村市场发展不完善,加上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大大下降,致使广大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同时,居民收入差别也在拉大,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五年中上升了0.05,达到0.29, 如果考虑特殊高收入户, 1996年基尼系数约为0.31。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也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张。简单地说,就是有钱的人不用花钱,想花钱的人没钱。一部分高收入者手里有钱,但是他们是应有尽有,达到了较高的消费水平,日常消费开支稳定,没有更多需要花钱的地方;而真正需要更多地买东西的中低收入者恰恰手中缺钱。
(三)
如果说经济短缺是火焰,那么经济过剩就是冰川,因此,应采取措施解决经济过剩的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失业问题。当前,要解决经济过剩的关键就是确保国民经济8%或8%以上的增幅。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因素(消费、投资、出口)中,由于我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我国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的增速将明显放慢,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大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扩大国内需求,加大基建投资,便成为解决当前各种经济问题的核心工作。具体讲:
(一)运用财政手段,扩大基建投资,能抑制经济过剩引起的恶性循环,带动经济增长。由于近几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连年下降,容易产生一种下降惯性。要想阻止这种下滑,使经济回升,首要问题就是要扩大投资。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投资盘子过大,致使许多消费品工业出现产品过剩,效益大幅度下滑。可见,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扩大投资,而扩大投资的核心应是加大基建设施投资。扩大基础建设投资,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当年社会经济的回升。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相应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整个经济效益,并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并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这时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同一单位投资的边际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用于其他方面的等量投资的边际社会经济效益。据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戴维·阿肖维尔研究,战后时期,美国1美元公共投资的生产能力是1美元私人投资的3到4倍。但是,增加投资不能采用简单放松银根的方法,不能复制原有生产结构和低效的经济运行格局,既不能增加流动资金去生产积压产品,也不能增加固定资产去搞重复建设,造成新的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我们应该突出投资重点,推进生产结构升级,加大对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城市市政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植树造林、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是一项见效快,收效好的投资方向。农村流行这样一句口号:“要想富,先修路”。可见农村道路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极大地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市场的繁荣,从而带动整个消费品市场的景气。
(二)扩大消费需求,增加有效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也是解决经济过剩的重要途径。
首先,利用财政税收等杠杆,调节人们收入的合理分配,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增加有效需求。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在收入总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实际的消费就与收入的分配有关。例如,如果国民收入中消费部分已定,或收入总额已定,那么收入水平的差距对实际消费有很大决定作用。一般来说,收入水平差距愈大,实际消费量愈小。比如20%的人占有收入总额的60%,其它80%的人占有收入总额的40%,显然收入差别较大,但如果20%的人仅占有收入总额的30%,其他80%的人占有收入总额的70%,那么此种情况的消费水平往往高于前一种情况。这是由于,低收入水平家庭在其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较高。为了刺激国内消费,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应运用财政税收杠杆,合理调节人们的收入水平,实现社会产品合理再分配,实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适当转移。政府要适当地调节高收入户的收入额,建立起各种社会保障体制,对于特困户进行社会救济,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并帮助尽快实行再就业,增加其收入水平。
其次,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要发展住宅业,使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今年,国务院宣布废除沿袭几十年的福利分房制度,建立新的货币分房制度。改革的宗旨就是要促使建筑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带动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启动点。建筑业具有效高的相关度,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根据建筑业带动系数1.76计算,建筑业每完成1 元产值,能带动其它产业完成1.76元产值(这里不包括家具、建筑装饰和装修)。举例说,每年峻工住宅800万平方米,可满足10 万户居民住房需要,按较低价格每平方米1000元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近80亿元,再加上每一新入住房,由于装修、配置家具、家电等家庭消费品,平均每户新增支出20000元。这样就能大大刺激市场。但是, 制约建设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居民收入与商品价格相背离,许多居民无力购买。以一套65平方米的现房为例,除交纳相关费用34.8万元外(以北京房价为据),以后每年还需交纳1500元左右的物业管理费。现有商品住宅房价与居民收入比例超过20∶1。 这就说明要想真正使建筑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就需国家加强对建筑业的合理规划,降低房价,另一方面要提高居民工资水平,增加支付能力。
再次,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制造适合农民需要的消费品。中国农村地域广,人口众多,加之近几年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农村市场一直落后。在当前,城市居民经过波浪式消费,许多日用消费品已基本饱和以至过剩,但是由于缺少适合农民需要的消费品,农民消费水平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有眼光的企业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应该瞄准农村市场,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同时,还应该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以消化当地剩余劳动力,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