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披挂上阵炒家遭受痛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披挂上阵论文,港府论文,炒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月份, 香港金融中心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件——特区政府首次依法动用外汇基金,智斗国际投机家,通过对股票和恒生指数期货(简称期指)市场进行强有力的干预,维护了香港金融市场和港元汇率的基本稳定。此举反响强烈,引起了广泛关注。
背景:在前几次冲击下, 香港成了投机家的“提款机”。为保持稳定,此番港府直接出击。
自去年10月份以来,国际投机家已利用东亚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以及香港经济某些方面出现的困难,分别于1997年10月和1998年的1月、 6月和8月4次对香港金融市场进行大规模冲击,使港元汇率面临较大的压力,利率长期居高不下,高达两位数。利率较高又严重影响了股票市场和银行业的发展,并最终影响整个香港经济。尤其是今年8 月份的一次冲击,国际投机家更是利用香港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外汇、股票和期指市场上大肆炒作,导致股票市场不断下跌,股票脱离了合理的价位,严重地损害了长线投资者和香港公众的利益。国际投机家在前几次冲击中盈利较大,香港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投机家的“提款机”。尝到了甜头的投机家8 月份再次发动攻势,试图再捞一把。在这种背景下,特区政府毅然主动出击,直接针对国际投机者,对外汇、股票和期指市场进行了有效干预,维护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这次干预的法律依据是外汇基金条例,该做法符合外汇基金的基本目的,即运用直接或间接影响港元汇率的目的;也符合另一条件,即用作保持香港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前三次操作:炒家费尽心机,步步进逼。
1997年10月、1998年1月和6月,国际炒家3次冲击的方式如下:
1.投机家首先卖空期指,同时向银行借入大量长期资金,或在利率较低时购买港元。
2.一旦外界发生不利变化或香港有不利消息出现,则卖出大量港元现货和港元对美元期货,冲击港元;若外部没有不利情况发生,而炒家又部署完毕,则采用散布流言的方式,冲击港元。
3.金融管理局提高利率保护港元汇率,导致银行利率升高。炒家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再攻击期指市场。在卖空期指后,再大量卖出汇丰、电信等香港股票市场上的龙头股,股票市场下跌并推低期指。炒家既可在股票下跌、利率上升中获利,还可在期货指数下跌后获利。
第四次冲击:今天的你我不会重复昨天的故事。
金融管理局吸取了教训,针对炒家借钱的情况,警告银行不准借钱给炒家,同时,又每日公布银行体系的结余总额,令炒家无法隐蔽其行为并难以借到钱用于冲击港元。然而——
炒家也改变了做法——向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或对冲基金借贷股票,然后在市场上出售,套取港元,待收集足够的港元后,再散布一些流言,如人民币将贬值、香港要放弃联汇制等对港元发动攻击。具体做法和前三次一样:先卖空期指,再卖现货推低期指,于是在利息、股票和期指三方面都获利。另外,在港股下跌后,于低位购买股票,归还借入的股票,又赚一笔。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金管局也改变了策略,8月5日突然以储备于低位买下了炒家的港元卖盘,稳住了拆息,使得炒家在冲击港元方面出现损失,但由于股票价格急剧下挫,炒家在股票和期货指数上仍有大量获利。
等炒家想利用香港政府即将公布失业率上升及第二季度经济出现一定幅度的负增长情况、准备再度冲击港元时,特区政府看准了炒家只剩下买空期指这一方式进行结算,断然采取措施,吸纳股票现货,推高期指,痛击炒家。
由于炒家手中有11万张期指合约,大部分结算要在8月底进行, 因此8月底的市场价位将对最终的结算产生很大影响。在8月28日最后一个交易日,交易十分活跃,股票成交额达创纪录的790亿港元(1997年8月29日曾达到460.2亿港元),国际炒家损手断脚。 但由于部分炒家将其期指延期到9月份或其他时间,包括9月份到期的部分,因此这场斗争还未完结。
并非空穴来风:国际炒家成功炒作需要条件。从上述情况看,炒家要对市场构成冲击一般需要以下条件:
1.国际投机家必须要在比较隐蔽的情况下积累大量港元,或能在市场上借到股票供卖出用。
2.被冲击对象的整个经济状况中存在一些弱点,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并在一些不明朗的外围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炒家很重视利用心理因素,如日元汇率下跌、香港联系汇率制将面临调整、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等引起的心理动荡。
3.其他类型的投资者跟风。
4.有一些特殊的金融产品,包括股票卖空、股票借贷、股指期货以及美元对港元远期等。
5.市场变化与国际炒家的意图基本一致。
议论纷纷:支持意见占上风。
总体来说,香港社会各界对这次干预的支持意见多于反对意见。不少大机构及个人都出面表示支持特区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理由是:
1.此次干预维护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际炒家,增强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因素,保护了香港公众及一般投资者的利益,并将为香港经济的尽快复苏创造有利的条件。
2.国际社会应该对投机力量的过度膨胀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予以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控制。投机行为在市场力量的驱使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们通过操纵或控制市场,破坏市场秩序,严重影响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恶果,应予以制止。
3.投机家每隔一段时间就来冲击一次的恶性循环必须被打破。
反对干预的理由是:
1.这次干预有违香港的自由市场经济原则。香港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市场,这次干预将破坏香港的自由经济秩序,影响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香港的长远发展。对此,特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一再强调:香港政府不会背离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将坚持对股票和外汇市场不干预的立场,但是在必要时政府会采取措施打击炒家操纵金融市场的行为,以保护香港金融市场和港元汇率的稳定。
2.用外汇基金与投机者对赌,可能获利也可能出现亏损,从一些国家的干预情况看,最终都没成功,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特区政府对此的解释是:目前政府吸纳的主要是汇丰、电信等蓝筹股(恒生指数成分股,共有33只),并且是低位吸纳,风险很小。
3.干预时主要是针对主要恒生指数成分股,这样虽然总指数上升了,但其他股票并没有相应上升,对不上升的股票不利。特区政府的解释是:这种做法更多地是由于国际炒家在炒作时操作的是主要成分股,这些股票的影响大。
4.一旦干预了第一次,今后怎么办?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尽管特区政府强调不是托市,但市场确实出现了上升,如果一般的机构投资者此时套现撤资,将会给政府带来很大压力。
谨慎操作:后面还有战斗
从目前情况看,特区政府在干预股票市场的活动中获得了初步成功,但距最后成功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政府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市场信心也有一定的提高,特区政府有比较充足的实力,等等,这些都为最后的成功干预提供了条件。但为确保干预的最后成功,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买进卖出的灵活性;全球股市的变化趋势;使一般投资者切实树立起信心,避免恐慌性抛售;应注重市场的稳定性,不应大幅度推高股市,据估计,在8000点以上将有基金逐步出货,这将给成功干预带来负担;投机者受到一定的打击后,部分也会暂时离场,今后一个时期港股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