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下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的 "教学是通过师生特定的实质性的互动而生成的,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这里交往的前提在于师生是互动的主体,是平等的,都可以参与课程的生成;这种交往是互动的是师生间的对话、交流、沟通、协商,师生在交往中互相影响这种交往是互补互惠的,每个人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不同观察社会的视角和理解的方法不同,必然会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声生生、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也就是创造性的设计一种开放的,有助于师生合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氛围。
2、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认为:知识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构成了人们进行思维的材料,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在于理解,而不在于认知和回忆。所以,要给学生的知识,正是这种能够成为思维材料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思维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的知识。只有这样,每个人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到地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我们要努力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的主动参与。就像余文森教授所说的 " 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 "," 把学习变成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要转变纯粹的接受性、记忆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习不在成为一种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充满信心和激情的生命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责任感,从而使学习成为终身愿望和能力。
总之,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新课程开始。我们只有不断吸取,不断吸收,不断更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和教学水平,才能促使学生在原由水平上得到全面发展。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新课程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课程下英语教学的情感教育
1、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产、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 " 老师 ",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3、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 " 爱 " 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 " 学困生 " 身上。有的同学在初二上期在英语学习上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 " 两头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波现象。
4、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每天我们教师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课堂,是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还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我们有些教师常抱怨当今的学生难教,特别是在课堂上无心听课,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我想,原因多数是我们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创设宜人的学习环境。据我实践,只要我在上课时候认真地、用心地去设计好该节课所需要的课堂情景,学生很少有厌学的。因为学生也是人,学生在课堂上同样也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各样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总而言之,新课程下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不拘方法,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要克服过去那种沉闷僵化的教学模式,注意创造情景气氛,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大胆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多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进行大容量、快节奏的操练,用生动的语言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英语环境,扮演一个角色,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英语教学理念,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方丽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学生论文; 师生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互动论文; 英语论文; 新课程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