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送带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输送带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从而影响带式输送机正常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输送带切割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磨损输送带的回复利用,而且能够保证切割后的输送带性能及尺寸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新型;切割装置;应用研究
引言
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合理设计、科学安排、加强管理等有效措施,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职工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1设计方案
1.1设计思路
煤矿企业是输送带用量大户,输送带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两端出现磨损导致宽度变窄,无法正常使用。如购置新输送带,将花费大量资金,且原来的磨损输送带无法继续使用;如人工割边将修复后的输送带用至窄皮带机上,费时又费力,且不能保证修复后的输送带两端平整度满足要求。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输送带已经逐渐趋于标准化,主要宽度规格有650mm、800mm、1000mm、1200mm等。针对上述输送带磨损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在结合实际情况后,该课题研究、制作了输送带切割复用装置。使用该装置对磨损输送带进行修复,达到所需输送带的宽度,从而使磨损输送带得到重新利用。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制作输送带固定架,用于存放磨损输送带;
(2)利用槽钢、托辊等材料,制作磨损输送带切割装置;
(3)利用场地天车作为动力,带动输送带前进;
(4)利用场地天车轨道、切割装置切刀,作为输送带两端位置定位;
1.2设计基本原则
在设计、制作前,要深入现场,收集相关资料。磨损输送带切割复用装置设计、制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应最大限度的确保切割后的输送带满足基本要求。
(2)该装置要提高切割效率、确保质量。
(3)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设计简单、合理、经济。
(4)该装置要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1.3设计注意事项
磨损输送带切割复用装置设计时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过合理有效的分析后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制作方案,设计、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尽量减轻该装置重量,便于拆卸。
(2)该装置外侧留足空间,便于人员及车辆行走。
(3)该装置应加装切割定位装置,避免输送带割斜。
(4)该装置应加装托辊,减小阻力,便于输送带前进。
(5)该装置现场应有动力源,便于带动输送带前进。
2实施过程
图2-1输送带切割装置示意图
2.1输送带切割工艺简介
煤矿企业产生的磨损输送带较多,如委托外部单位切割维修输送带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如不维修又需花费资金采购新输送带。因此,为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目前大部分企业均为自己内部切割输送带已达到修旧利废的目的。而输送带切割时普遍为人工切割,人工切割输送带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人工切割输送带费时又费力,每天安排两名职工切割输送带,每天切割输送带60米左右,平均每人每天切割30米左右。
2、人工切割输送带时,两端易割斜,不能确保两端平整度,人工切割后的输送带使用后有可能造成输送带跑偏。
3、人工切割输送带时,输送带展开后占地面积较大,要求地面要尽可能平整,不方便职工施工。
2.2输送带切割装置方案实施:
通过现场调研及合理分析,计划在工业场地天车处加装切割装置,利用天车作为动力源带动输送带前进,利用天车轨道进行定位,在天车轨道末端加装切割装置。切割装置示意图如图2-1所示。
该输送带切割装置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1部分为两根16#槽钢、两根12#槽钢焊接而成的主体支撑架;第2部分为磨损输送带限位装置,两限位装置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磨损输送带实际宽度进行调整,磨损输送带进入切割装置前先通过限位装置,确保进料顺畅、平直;第3部分为切刀,主要用于切割输送带,切刀位置可根据所需输送带宽度进行调整,同时,切刀也起定位作用,确保切割后的输送带两端齐整、平滑;第4部分为16#槽钢焊接而成的支撑架,主要用于固定切刀,切刀可在支撑架调节槽内调整位置;第5部分为两组108*1150型托辊,平行固定在第1部分支撑架上,输送带进入切割装置后沿托辊顶部前进,减少了输送带前进阻力。
2.3切割装置切割工艺流程:
1、将磨损输送带固定在绳盘上,成卷状;
2、转动绳盘,拖拽磨损输送带使其一端展开,人工切割磨损输送带一端使其尺寸达到所需输送带宽度要求,切开长度约50cm;
3、人工拖拽磨损输送带切开端,使其进入切割装置,并沿切开部位固定在切刀处;
4、将穿过切割装置的输送带一端使用夹板与天车连接;
5、启动天车,天车带动输送带前进,自动切割完成;
6、将切割好的输送带盘起码放好。
通过设计、制作该输送带切割装置,使输送带原切割工艺中存在的许多弊端得以改善,有效的保证了切割后输送带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煤矿运输系统提供了有力保障。
2.4切割装置效益分析
(1)原输送带切割工艺(人工切割)平均每人每天切割输送带30米左右。该切割装置每天3人切割输送带400米左右,平均每人每天切割输送带130米左右,工作效率比原切割工艺提高了3倍多,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2)原输送带切割工艺采用人工切割,切割后的输送带两端容易割斜、不平整,会造成输送带跑偏。该切割装置采用两道定位装置,切割后的输送带两端齐整、平滑,能够满足使用条件;
(3)人工切割输送带时,输送带展开后占地面积较大,且切割时要求地面要平整。该切割装置仅占用天车轨道,节省面积且施工比较方便。
(4)该切割装置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消耗,而且减少了经济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间接的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设计、制作该输送带新型切割装置,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输送带质量,降低了企业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
[1]毛波、单仁平,浅谈废旧输送带的应用.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20期.
[2]陈耿,全自动数控橡胶制品裁剪机的研制.橡胶工业,2005年第52卷.
[3]师桂明等,新型输送带毛边切割装置的应用研究.煤矿机械,2013年第4期.
[4]周凯,浅析国内外输送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工业技术,2012年第8期.
作者简介:
姓名:严勇;出生年月:1971年5月;学历: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机电。
论文作者:严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输送带论文; 装置论文; 磨损论文; 天车论文; 两端论文; 节能降耗论文; 宽度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