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昆[1]2008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在整个盆地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与天然气聚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控制着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而中央古隆起及其周缘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地区。研究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可为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和翔实资料。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不同沉积期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中央古隆起主要构造界面演化、古隆起形成演化的地质约束条件、古隆起形成机制及中央古隆起构造演化对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等。运用盆地分析、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华北板块、秦祁海槽、贺兰坳拉谷的形成演化与中央古隆起相互关系的认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及邻区中新元古代整体处于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鄂尔多斯盆地内部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中新元古界盖层,而是由多个相互分隔的盆地与块体组成。新元古纪末的晋宁运动在鄂尔多斯西缘和南缘及其北秦岭的构造表现形式有较大差异。寒武纪开始,鄂尔多斯才逐渐形成统一的地台盖层,中新元古代不存在中央古隆起,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始于晚寒武世。中央古隆起在马家沟组沉积期反映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马家沟组在镇探2-镇探1-宁探1-灵1中央古隆起顶部缺失,表明了中央古隆起在马家沟期隆升,并遭受长期剥蚀。马家沟期,鄂尔多斯地区中央古隆起、伊盟隆起和叁门峡隆起叁个古隆起的共存,控制着华北海、祁连海和秦岭海的分布。石炭纪本溪期至二迭纪山西期仍有明显的显示,但古隆起的形态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与奥陶纪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在晚二迭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故晚二迭世以来也不存在一个与前陆盆地系统有关的前缘隆起。就中央古隆起而言,奥陶系项面构造格局在不同构造层转换时期其特征不同,从山西期到延安期经历了从斜坡-低缓隆起-坳陷的构造转换,早白垩世末东隆西坳的格局基本定型。以奥陶系顶面所刻画的中央古隆起显示:中央古隆起仅在晚寒武世-石盒子期末有所显示。通过对宁夏香山群地质特征、北祁连寒武纪-奥陶纪构造背景、北秦岭与鄂尔多斯南缘加里东期花岗岩、秦祁结合带及商丹缝合带等进行探讨,从而为揭示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的构造背景提供佐证。中央古隆起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继续发育。加里东运动早期,西部祁连海槽扩张产生由西向东的挤压应力和加里东运动晚期秦岭海槽自南向北的挤压应力的共同作用形成“L”型古隆起。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残余生烃坳陷、储集条件、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几个方面。
帅燕华[2]2001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斜坡区构造演化与天然气聚集》文中认为构造演化是地质历史事件在地质体上的再现。一个地质体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发展,能否成为有利的储集体,不仅决定于它沉积时的特征,而且决定于它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变,及遭受的地质事件的性质。它是各种现象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从构造演化的观点处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斜坡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晚五期的含气性,是动态、整体演化的一个体现。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处理了研究区内200余口探井资料,对奥陶系天然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及分布特征做了分析,从构造演化方面剖析了本区储集层位发育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央古隆起经历了隆升、发展和消失叁个阶段;研究区内奥陶系马家沟组地质特征主要受控于中央古隆起。沉积时,它控制了斜坡区的岩相岩性;风化时,它决定着风化的强度和性质。隆起区遭受剥蚀强烈,斜坡区内部,侵蚀沟槽处,剥蚀亦非常严重;古风化作用控制着研究区储集体的形成和演化,亦即控制着天然气聚集。斜坡区是最有利储集体发育区,洼地区则形成封堵盖层。本区的构造演化过程表明本区主导圈闭不是构造圈闭,而是岩性圈闭、古地貌圈闭及二者联合作用组成的复合圈闭。
张成弓[3]2013年在《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物质聚集分布规律》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天然气勘探最具潜力的盆地之一,有着漫长的构造-沉积演化史。盆内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在整个盆地的地质构造演化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与天然气聚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论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学、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及盆地分析等学科理论,以大量的钻井、露头剖面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形成演化机制、中央古隆起演化过程中的沉积体系、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岩相古地理、成藏效应及沉积充填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从而揭示了中央古隆起及周缘地区形成演化过程中的沉积物质聚集分布规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充分吸收,提炼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的各地层单元进行了清理,对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单元进行了划分,并根据不同时代分别建立了其地层对比格架。2.通过野外露头,钻、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及沉积相标志的研究,对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中盆地下古生界沉积体系进行划分。识别出包括滨海(岸)、陆棚、碳酸盐缓坡、碳酸盐台地、大陆斜坡、深海盆地等6种沉积体系和若干沉积相单元。3.在层序界面特征、层序界面成因类型以及层序划分标志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央古隆起及周缘的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将研究区下古生界划分为5个超层序(二级)和27个叁级层序,其中寒武系划分了2个超层序及12个叁级层序,奥陶系划分了3个超层序及15个叁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对各超层序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不同时期的层序进行了对比。4.运用最新的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中央古隆起的形态变迁进行精细刻画。通过对盆地的古构造格局的演化阶段及其差异性分析,认为古隆起的在中-晚元古代基底形成、早-中寒武世古隆起初具雏形、晚寒武世古隆起形成、早奥陶世古隆起发育、中-晚奥陶世抬升剥蚀、石炭纪后消亡。5.在沉积相类型特征和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以叁级层序为编图单元,对中央古隆起不同演化阶段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研究。∈SQ1-∈SQ3期,沉积环境由陆缘碎屑过渡为缓坡型的碳酸盐-碎屑岩混合沉积环境。∈SQ4-∈SQ8期,海侵持续,4大古陆发育,沉积环境过渡为陆表海环境中央古隆起初具雏形。∈SQ9-∈SQ12期,大型克拉通内中央古隆起形成。OSQ1-OSQ3期,沉积物质分布于古隆起周缘,沉积格局为碳酸盐缓坡环境。OSQ4-OSQ5期,中央古隆起将其东西两侧海域阻断,古隆起以西发育碳酸盐缓坡沉积环境,古隆起以东发育陆表海碳酸盐沉积环境,发育膏盐湖。OSQ6期古隆起中部沦为水下碳酸盐潮坪沉积。OSQ7期,研究区大部分成为水下隆起,膏盐湖消失。OSQ8期膏盐湖再次出现。OSQ9期,剥蚀区形成,沿边缘为完整的一套台地-盆地沉积。OSQ10-OSQ11期,盆地大面积剥蚀。沉积环境西缘为深水陆棚-大陆斜坡沉积,南缘为碳酸盐台地-盆地沉积,生物礁滩发育。OSQ13-OSQ14期,台地边缘发育边缘礁滩相。6.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过程对成藏效应的控制体现在:寒武系烃源岩以白云岩为主,环古隆起呈近“L”型特征,并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烃源岩递减;奥陶系烃源岩为马家沟组泥岩、碳酸盐岩以及平凉组泥页岩及泥灰岩,其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分布明显受中央古隆起控制,靠近古隆起厚度较薄,反之较厚。中央古隆起的演化,不仅控制了沉积相带的展布,也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区域分布。白云岩储集体主要分布在伊蒙隆起、中央古隆起、叁门峡-伏牛隆起的鞍部;张夏组鲕粒滩储集体在古隆起南部具有一定规模的分布;风化壳岩溶储层主要发育于古隆起斜坡带。根据盖层的连续情况可将盖层分为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区域盖层主要发育于上古生界层系,其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横向稳定性好;下古生界发育的局部盖层,分布面积小。7.通过对中央古隆起及周缘沉积物质分布特征与规律的研究,揭示出早古生代中央古隆起的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物质充填过程及其差异性,认为各个时期的沉积充填过程具有以下特征:早寒武世,中央古隆起雏形期开始,沉积环境由陆缘碎屑逐渐过渡为陆源碎屑-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中寒武世,海侵加剧,4大古陆发育,沉积环境仍然为陆表海环境,张夏期出现鲕粒滩,中央古隆起初具雏形。晚寒武世,中央古隆起进入形成期,大型的克拉通中央古隆起形成。早早奥陶世开始中央古隆起进入调整、发育期。早奥陶世早期,隆起区几乎覆盖整个研究区。早奥陶世马家沟期,陆缘性质由之前的被动边缘转化为主动边缘,由于中央古隆起发育,将其东西两侧海域阻断,古隆起以西为碳酸盐缓坡沉积,以东为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中奥陶世平凉期开始了早古生代最后一个沉积充填,为古隆起抬升剥蚀期。沉积格局差异性体现为,西缘为深水陆棚-大陆斜坡沉积,南缘为碳酸盐台地-盆地沉积。另外,台地边缘有生物礁滩发育。晚奥陶世,剥蚀区周缘发育开阔台地,其边缘发育边缘礁滩相。该时期之后海水退出,至此下古生界沉积落下帷幕。
党犇[4]2003年在《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旋回迭合型盆地,其形成历史早、演化时间长。同时又是我国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气勘探潜力很大。它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油气勘探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之一,其油气资源丰度及其探明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为了客观地总结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分布规律,有必要开展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聚集研究。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含油气盆地整体、动态、综合分析研究为原则;以古亚洲、特提斯、滨太平洋叁大构造域交切、迭合和复合,控制和影响着鄂尔多斯盆地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形成和发育为指导思想。采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通过构造层序的划分及其相应盆地原型的确定、不同期次古构造应力场的分析、以297口探井数据为基础的相关构造图件的编制、奥陶系残余生烃坳陷及其迁移规律研究等的综合分析,开展了盆地基底以及盆地断裂系统、盆地及邻区构造与沉积演化、盆地原型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奥陶系产气层不同时期的古构造格局及其演化、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形成的不同世代盆地之间的迭置关系以及盆地改造与天然气藏的形成、重新分配和最终就位诸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有以下成果及认识: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沉积盖层可划分为五大构造层序,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分为六大构造阶段: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中新元古代克拉通内裂陷槽或坳拉槽演化阶段、震旦纪—早古生代华北陆表海盆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坳陷演化阶段、中生代中晚期大鄂尔多斯内陆盆地演化阶段及独立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新生代周缘断陷盆地演化阶段。 盆地不同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受不同的构造动力体系控制。中新元古代为大陆裂谷集中发育阶段;古生代主要受控于古亚洲构造动力学体系;中生代主要受控于中特提斯—古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作用和影响,其中早期(T)主要受特提斯动力体系影响,晚期(J_3-K)主要受古太平洋动力体系影响;新生代主要受控于新特提斯—今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作用和影响。 将鄂尔多斯盆地的断裂构造造划分为盆地周缘断裂系统、盆地基底断裂系统、盆地盖层断裂系统和盆地盖层裂缝系统。盆地基底断裂最为发育,且主要发育NE向和EW向两个方向断裂,其中EW向断裂带和NE向的断裂带与油气关系最为密切。 裂缝系统以发育垂直裂缝为主,可形成于不同时期,常成对出现共同组成平 n中文摘要面X型共扼剪节理,现今的裂缝性质是喜山期最终作用的结果。裂缝的发育极大地改善了鄂尔多斯盆地低渗储层的储集性能,是控制油气最终就位和聚集的主要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地区存在一中部坳陷带一即乌审旗一靖边一安塞一甘泉坳陷带,该中部坳陷带并非沉积坳陷,而是加里东、早华力西运动构造改造后的残余地层分布坳陷带一即构造坳陷带.同时靖边一米脂地区又是马家沟组的一残余生烃坳陷,可视为中部坳陷带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主生烃坳陷中心大致在陕参1井一带.中部坳陷带、残余生烃坳陷和中部气田分布范围的迭合,反映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成生联系,表明中部气田的分布明显受控于中部坳陷带。 不同期次的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表明:盆地区域主压应力场方向在加里东期呈NNE一SSw向和近sN向,主要是晚奥陶世以来秦岭洋盆向北俯冲并与华北板块碰撞的结果;印支期主要呈NW一SE向和NNE一SSW向、SN向,主要受中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中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拼贴产生的远程构造效应影响,西北缘呈NW一SE向为派生;燕山期主要呈NW一SB向,主要受古太平洋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远程构造效应影响,盆地西南缘呈NE一SW向;喜马拉雅期呈NNE一SSW向,主要受新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今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联合作用影响,即今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有关。 构造裂缝系统控制着奥陶系储集层的发育和天然气的聚集。强度较大的加里东期和燕山期构造应力场决定了盆地内裂缝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喜马拉雅期构造应力场决定了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最终就位空间,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裂缝系统的交汇部位,通常都是天然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场所,裂缝密集带及其相互交汇处通常又决定着天然气的高产部位。各时期构造应力场都程度不等的决定着天然气运移通道及其指向,决定着圈闭中天然气的聚集及其再分布。 鸟审旗一志丹南北一线为一构造转换枢纽带,是下古生界天然气主要聚集区。加里东一华力西期,它是整体西高东低构造背景上的一个次级开阔坳陷带;印支期基本构造面貌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燕山早中期,它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坳陷带存在;在燕山晚期区域构造反转,使东部抬升,西部下降,到早白全世末转变成为靖边一志丹料坡带.该构造转换枢纽带,在整个油气运聚史中,它是左右逢源、上下逢源,从而成为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带并形成了世界级的中部大气田。
孙建博[5]2008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天然气成藏效应》文中提出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勘察和采样测试,运用古流及重矿物组合、岩石地球化学和构造年热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的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峰值年龄序列和差异隆升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早期(原生)成藏和后期(次生)成藏的可能时段,以及关键构造事件与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关系。(1)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侏罗纪的物源方向主要来自盆地北部阴山隆起,东部吕梁山并未隆起提供物源,物源环境演变一定程度上指示晚古生代-侏罗纪研究区至少存在晚印支期和早燕山期两次构造抬升事件。(2)构造事件热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至少经历了晚印支期、中燕山期、晚燕山期-早喜山期和中晚喜山期4期构造事件。(3)盆地东缘构造抬升过程可以分为抬升冷却速率不同的两个阶段,一是紫金山岩体侵位之后早白垩世末—新近纪的缓慢抬升冷却;二是新近纪以来的快速抬升冷却;盆地东北部中生代晚期以来的构造抬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突出表现为北部抬升较早、南部较晚,东部边缘抬升较早、盆地内部较晚。(4)盆地东北部构造事件与天然气成藏关系的研究表明:上古生界大规模生气和原生成藏的关键时刻主要发生在140-100Ma的燕山中期构造热事件时期,后期天然气调整逸散改造和次生成藏明显受控于盆地东北部斜坡带20Ma的中晚喜山期强烈构造抬升事件。(5)盆地东北部斜坡带构造与钻井生产动态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原组-下石盒子组气藏主体属于正常压力下的原生岩性气藏,其有利含气区带主要受控于主砂体分布格局;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气藏则主要为异常低压下的次生构造-岩性气藏,其有利含气区带主要分布在斜坡带低幅度构造与主砂体迭合区。
陈全红[6]2007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最新理论和进展,立足全盆地上古生界区域地质大背景,系统地分析了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及其成煤环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基本成藏条件分析为手段,以高效储层分布及运聚成藏为线索,以气层分布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为重点,系统地分析了盆地上古生界气藏成藏地质条件、成藏模式,高效储层形成机理及分布、天然气分布规律及有利勘探目标的预测与选择。在地层划分和对比基础上,把盆地石炭—二迭系上古生界划分为2个Ⅰ级层序(超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Ⅱ级层序(相当于长期基准面旋回)、22个Ⅲ级层序。并根据不同层序的沉积特点,划分出3个沉积体系组、8个沉积体系(相)、22个亚相和40多个微相,深入详细地讨论了各类相、亚相、微相的特征和时空分布。在区域地质背景、古流向、轻、重矿物及微量元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盆地北部可分3个主要物源区、盆地南部分为4个主要物源区,同时提出西部物源在盒8期以后开始补给的新认识。而且,首次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分析了南北物源区构造特征,认为其构造属性特征明显不同。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各时期的古地理及其演化特征,提出了盆地在早二迭世发育扇叁角洲及盒8期发育高建设性辫状河叁角洲体系的新认识。认为早二迭世主要形成了障壁海岸、河流(或叁角洲平原)及潮控叁角洲这叁种成煤模式。上古生界烃源岩在盆地东西各有相对生气中心,天然气属广覆型煤成气,具有连续生气、生气高峰东早西晚的特征。储集体呈“高填隙物含量、高成分成熟度和低结构成熟度”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的储集性能明显受控于物源及沉积相。主要储层类型有Ⅰ、Ⅱ、Ⅲ、Ⅳ类,并以Ⅱ、Ⅲ类储层为主。认为高效储层多出现在由快速海(湖)侵—振荡性进退(砂体进积)—低位相对平静期构成的准层序旋回中的高能水道沉积的粗粒、含砾粗粒、中—粗粒石英砂岩中。孔隙组合主要为粒间孔型、粒间孔+溶孔型及溶孔+粒间孔型。在区域分布上高效储层受沉积相、构造、物源及成岩作用控制。以有效烃源岩评价为起点,以油气的运移聚集为枢纽,以天然气成藏和分布为目标,提出了上古生界天然气以就近、择优、多层段聚集成藏模式为主,主要形成有叁种成藏组合类型,而且不同成藏组合的成藏过程和主控因素不同。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是:①丰富的气源是岩性气藏富集的物质基础;②优质的叁角洲储集体是天然气主要富集区;③受一定纬度控制的多期构造裂隙交汇部位是天然气高产的重要因素。盆地内上古生界天然气产区均具有多层含气的特点,但主要分布在靠近气源的山2、山1及盒8段,而且产气层由盆地中心向东、北、西部逐渐抬升。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中部陕北斜坡大型岩性气藏分布区仍是目前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西部的西缘逆冲带、天环坳陷是构造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北部伊盟隆起和南部渭北隆起是天然气勘探的战略接替区。建议将苏里格庙以西和西南地区的叁角洲平原及前缘砂体作为下一步研究和勘探的重点,对盆地南缘的叁角洲砂体亦应加强研究和勘探。
张克银[7]2006年在《塔中古隆起多旋回构造演化与油气多期动态成藏》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塔中古隆起是一个多期迭合的大型古隆起,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地层发育与赋存方式复杂,变形方式多样,是一个复杂的大型油气聚集带。作者以沉积盆地动力学、有机地球化学、多旋回迭加盆地复式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系统的研究了多旋回盆地构造演化对古隆起的发育—发展—定型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在这一系列的变革过程中对油气成藏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动态成藏规律。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克拉通盆地古隆起具有“多源多灶多储多期成藏”的特点,提出了以古构造演化为主线,重视地质历史过程中的改造作用,即构造迭加、储层改造(岩溶作用)及油藏改造等,通过地质作用过程—地球物理信息—地球化学数据等综合分析,研究盆地演化—油气生成—储层形成—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过程,揭示克拉通盆地古隆起的油气富集规律。 论文从塔里木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入手,深入分析了塔中古隆起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动态过程。通过对塔中地区乃至全盆地烃源岩的特征研究、热史分析、生烃模式的研究、志留系沥青砂再生烃源岩的模拟实验研究,首次提出了塔中地区存在“多源多期多相”供烃的新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圈定了塔中地区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 依据构造-沉积古地理概念,认为塔中地区的生物丘、滩相主要位于T_7~4与T_7~2界面附近。以构造演化和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为研究主体,塔中古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储层展布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带、成岩相带(相)、构造部位(位)、岩溶发育期次及层序界面(时),即受“相、位、时”控制的奥陶系储层成因模式,并剖析了潜山带、坡折带、斜坡带岩溶储层发育特征。 油气动态成藏研究认为塔中隆起区具有“叁元多灶供烃、多期充注调整(改造)、垂向分异、沿带聚集,成块富集”的动态成藏特征。在此基础上,上升了塔中古隆起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 在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塔中地区存在的主要勘探领域为:①塔中西部以奥陶系为主多类型圈闭勘探区;②塔中北部围斜碎屑岩构造-地层圈闭勘探区;③古城墟低隆西延的下古生界大型鼻状构造;④塔中南坡碳酸盐岩潜山及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
梁兴[8]2006年在《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沉积盆地已不复存在,现今残存构造-沉积实体的基本性质是多旋回迭合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中燕山期以来的后造山期强大的陆内造山运动和盆山脱耦作用对印支期以前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印支-早燕山期同造山期前陆盆地的强烈破坏与改造是南方海相盆地演化的重要特色。面对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的中国南方海相新区,“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与系统总结,提出在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和勘探部署过程中引入并应用赋予具备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含油气系统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指出含油气保存单元已经成为一种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为核心的油气成藏研究体系,适合于构造复杂、水文开启程度高、断层发育的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这对南方海相有利勘探区块评价和勘探靶区优选既现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科学的理论意义。 认为南方海相油气能否得以成藏并保存到今,取决于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封闭保存体系、烃充注源、圈闭与储层、成藏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匹配关系等4个方面因素的有效匹配。明确提出整体封闭体系、圈闭、含油气目的层系是构成含油气保存单元的3个基本要素,可以从赋存油气藏目的层系之上的区域盖层覆盖程度、遮挡条件和封闭保存体系的顶界等3个方面入手圈定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范围。以整体封闭保存体系的有效区域盖层与含油气系统存在的成生关系为基础,将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型、重建型(包括沉积重建型和构造重建型)、保持型、残留型(包括剥蚀残余型和构造肢解型)等4种基本类型。 提出了以现今含油气系统能否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为核心进行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的新思路,强调在勘探初期阶段只能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作为南方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的关键。强调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应围绕盆地构造演化这个决定根本的主线,从区域盖层、烃充注源、储集层、圈闭等因素的“时空匹配”来动态地(正演)研究现今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展布,从含油气系统形成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成藏时间早晚、区域盖层保存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储层有机流体等方面来描述(反演)现今含油气系统赖以存在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以盖层、抬升剥蚀、褶皱断裂、岩浆活动等宏观性地质条件和油气流体、水文地质与水化学场、地温与地电化学等微观封存能力标志为手段进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综合评价。
朱瑞静[9]2014年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能源,一直就是地质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年来,其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是勘探和开发的重点层位。本论文在盆地西南部区域构造背景以及近几年新钻探的探井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剖面调研,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区域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区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砂岩成岩作用和储集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应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对研究区上古生界成岩作用和储集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天然气成藏特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普遍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系地层,其他各时代地层层序基本齐全,其上古生界经历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变,在盆地西南部山西组和石盒子组发育湖泊相和叁角洲相,其物源主要来自西南方向的祁连-秦岭古陆以及西侧的六盘山古陆。盒8段和山1段均发育有厚度较大的储层砂体。对盒8段和山1段储集层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高而结构成熟度低,填隙物杂基主要为泥质,胶结物类型主要为硅质、钙质和泥质等胶结物,孔隙类型有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少量的微裂缝。储集层砂岩物性都比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类型复杂多样,其中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致密形成低孔低渗储层,晚期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和裂隙对形成有效储层,改善储层的物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岩相学和包裹体分析技术基础上,对盆地西南部成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古生界储层砂岩中识别出早、晚两期有机包裹体,两期有机流体包裹体分别代表了两次天然气运移成藏事件,早期有机质流体包裹体代表天然气形成和初次运移进入储层;晚期包裹体代表了天然气形成高峰期和天然气大规模运移成藏事件。有机包裹体均分布在晚期胶结物形成之前的溶蚀孔隙和裂隙中,早晚期包裹体岩相学反映出天然气藏具有先成藏、后致密的特点。研究区盒8和山1段具有相同的古地温体系和盐水体系特征。利用Tt方法(包裹体均一温度法)研究表明本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开始进入储层的时间为200-220Ma(晚叁迭世),渭北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藏大规模运移聚集成藏时间为80Ma(早白垩世),而天环坳陷和中央古隆起古生界天然气藏大规模运移成藏时间为150M(a晚侏罗世)。
曲付涛[10]2016年在《鄂尔多斯盆地苏203井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特征及其控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含油气盆地整体、动态、综合分析研究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处理了区内600余口探井资料,对奥陶系马家沟组古今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进行了研究,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剖析烃源岩、储集层的分布及演化,圈闭的类型及形态以及运移的路径及方式等,进而总结分析构造演化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通过研究有以下成果及认识:石炭系沉积前,盆地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构造形态,近古隆起区域马家沟组中组合缺失,古隆起东侧自西向东地层逐渐增厚,盆地中部显示为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这种构造格局一直延续到二迭纪末期。叁迭纪时,受印支运动影响,盆地内部北东向展布的隆凹相间格局完全消失,转而在研究区形成西、北、东叁面相对抬升隆起,盆地内部形成向西南开口的凹陷,马五5底面最深处在延安一带。侏罗纪,主要表现为东西分异、其次为南北差异,从而形成了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构造面貌,盆地东部为相对较陡的斜坡,中西部为为凹陷。早白垩末期,盆地总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面貌,但此时的斜坡和凹陷都变得较为宽缓,凹陷范围也变小,盆地整体面貌与现今相似。早白垩世末燕山晚期运动后,盆地东部抬升,剥蚀部分白垩纪、侏罗纪及叁迭纪地层,并逐步形成现今地层东高西低,构造平缓的斜坡构造形态。构造的演化对气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要通过控制气源条件、储集层特征以及圈闭形成和运移路径来实现。加里东运动使马家沟组地层隆起剥蚀,白云岩储集层发育顺层溶蚀作用,形成较长距离的溶蚀孔洞缝,为天然气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晚石炭世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沉降,接受上古生界沉积,中组合地层得以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早白垩世沉积期,烃源岩达到生烃高峰期,燕山运动造成盆地反转,源储接触关系发生变化,由源上储下型变为源下储上型,天然气沿着溶蚀孔洞缝与晶间孔等形成较长距离的运移通道,在东侧上倾方向的岩性(相)变化处聚集成藏。
参考文献:
[1].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D]. 邓昆. 西北大学. 2008
[2].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斜坡区构造演化与天然气聚集[D]. 帅燕华. 西北大学. 2001
[3].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物质聚集分布规律[D]. 张成弓. 成都理工大学. 2013
[4].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D]. 党犇. 西北大学. 2003
[5].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天然气成藏效应[D]. 孙建博. 西北大学. 2008
[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陈全红. 西北大学. 2007
[7]. 塔中古隆起多旋回构造演化与油气多期动态成藏[D]. 张克银. 成都理工大学. 2006
[8]. 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D]. 梁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06
[9].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D]. 朱瑞静. 长安大学. 2014
[10]. 鄂尔多斯盆地苏203井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特征及其控气性研究[D]. 曲付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