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实施化学课程标准十年回顾_课程标准论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十年实施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义务教育论文,课程标准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标志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历程。本文拟从化学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与基础、设计与实施取得的显著进展,以及顺利实施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对化学课程标准十年实施过程进行回顾与评述。

一、化学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与基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倡导素质教育。教育部1996年进行了一次素质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状况的大型调查,中国科协1992年、1994年和1996年连续3次开展全国公民科学素养发展水平调查。与此相应的是1993年、1996年,美国先后出台科学教育的“2061计划”、《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等一系列影响全球的科学教育改革文献。在1996年至2002年期间,世界上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韩国等国家相继颁布了以课程标准和课程框架为基本形式的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系列政策。2000年我国教育部也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些共同构成了我国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政策基础。

国际科学教育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系统提出以“科学素养”和“STS教育思想”、“科学探究和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观”、“以关注学生已有认识和个人概念对科学学习的重要影响为特征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及“重视体现科学本质观的科学教育”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学教育思想理论,这些对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的课程教材以及教学和评价的改革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国际科学教育理论界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识。与此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和化学教育界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提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思想的多样化教学,在课程与教学目标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上着重强调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力图转变“应试教育倾向”的偏差。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背景和理论基础。

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在标准研制之前进行了以下几项基础研究:第一项是大范围的国际课程比较研究。第二项是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总结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化学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研究表明:21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很多著名的化学家和化工学家都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内容现代化提出了诚恳而迫切的呼吁和希望。第三项是学生发展研究,特别是关于学生科学学习规律、科学学习心理的研究。这对判断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中学生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需求以及新世纪背景下学生发展对化学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有了全新的认识。第四项是社会发展需求的调研工作。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基础。

二、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从设计到实施取得显著进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教育部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和系列座谈调研。在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广大教师高度评价化学课程标准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化学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科学探究已经走进初中课堂,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化学学习评价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整体提升。

(一)确立以科学素养培养和三维目标落实为特征的化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我们在2010年8月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6411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了网络调研,得到以下总体结果,见表1。

调查显示,92.63%的老师认为“与旧课程相比,自己更愿意教授新课程”;87.51%的教师认为,喜欢学习化学的学生多了;78.34%的教师表示,即便是常态课自己也会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出发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

(二)构建主题导向的三级三维课程内容结构,整合知识、过程和情境

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建立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具体知识内容的三级内容框架;五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首次将科学探究、化学与社会发展作为化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了包括内容标准、活动探究建议和学习情景素材三个维度的整体课程内容。这样的课程内容框架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具体诠释了科学素养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集中反映了学生发展、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共同需要,同时也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内容体系奠定重要、连贯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基础。

这样的课程内容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对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在前述的大样本网络调查中有93%的教师认为非常适当或适当,并表示能够理解每个主题的功能和价值,以及五个主题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对五大内容主题的具体规定,被调查的教师平均90%以上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的教师中84.98%的人同意或基本同意“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及其学习要求的规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得很好”。这些调查结果虽然出自山东一个省,但由于山东省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加之调查对象覆盖了17个地市六千余名教师,因此调查结果还是能够反映很多信息的。

(三)多版本教材生动诠释化学新课程,促生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我们国家,一贯以来都是以教材为中心设计课程与教学,而且是采用全国统一版本的教材。在这次新课程中,教育部配套制定了教材多样化和实验区选择使用教材的政策。与以往的化学教材相比,此次新课程的教材无论是理念还是内容或具体呈现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1.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

不同版本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均能体现出以下基本特点:(1)从学生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化学对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2)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索化学变化的奥秘;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适应现代和未来生活的科学素养。这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①设计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②通过丰富的栏目引导探究活动的展开;③以问题为线索组织探究活动;④重视讨论活动,深化探究质量。(3)教材内容具有层次性,促进不同学生实现不同的发展。具体包括:①利用资料性栏目,扩展学生视野;②借助家庭实验,将探究延伸到课外;③设置拓展课题,拉开教学内容的层次。(4)教材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增进学生学习的乐趣。(5)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2.课标内容和水平要求在教材中得到较好落实

经过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条目与相关版本教材内容进行对照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结果:(1)对于经典的核心化学知识,各版本教材均给予较好的呈现,在内容选取和水平要求设置方面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较好。(2)各版本教材都设计了比较丰富的体现过程与方法教育的实验探究活动。(3)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情景素材被大量用于教材编写。(4)课程标准的一二级内容主题都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教材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2010年8月通过大型网络调研,了解到一线教师对自己所使用的课标教材的基本看法(被调查者使用的是人教版或鲁教版教材)。14.14%的教师认为自己使用的教材编写结构非常合理;60.13%的教师认为教材编写结构合理,个别地方还可以改进;22.14%的教师认为教材编写结构基本合理,教学中略有调整。52.64%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能力训练到综合能力培养,符合学生的发展过程;42.58%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总体符合学生发展过程,但有些活动还需要改进。43.96%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活动性、开放性习题设置合理,学生可以完成,且产生较好效果;49.25%的教师认为教材活动性、开放性习题设置基本合理,教师可以选择使用。48.98%的教师认为教材的栏目设计合理,教学中可直接借鉴;49.21%的教师认为教材的栏目设计多数不错,教学中会使用。

由上可以概括地反映出,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材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对课程标准具体、生动的诠释,是对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多样化设计,是对新课程化学教学资源的丰富。多版本教材各具特色,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十年来,化学教材的多样化大大激发了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于教材(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编排及教材呈现方式)的研究热情,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一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国家化学教育领域在教材编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及资源的建设、教与学的过程和策略设计、形成性学业成就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化学教育研究及实践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成为教学实践的评价标准和教学研究的热点

新课程对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第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要尽量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发展规律,贯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超越具体性知识传授,重视观念建构和认识发展”等先进教学理念。第三,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倡导开放性与实效性兼顾的有效教学等。

从2001年大连成为首个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区开始,21世纪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从文本课程正式转入实践课程,从设计者的课程转为教师的课程和学生的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广大一线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例如,与实施新课程之前相比,现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解释、质疑的机会(71.45%、28.00%);化学课堂中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机会多了(62.38%、35.04%);化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多了(65.94%、31.79%);化学课堂中教师更重视讨论生活或生产中的化学问题(68.04%、30.5%);教学中重视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师多了(70.56%,28.41%);日常教学中,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教师多了(51.87%、41.25%)。此外,48.46%的教师自陈平均每周开展一次探究活动,33.64%的教师平均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探究活动,11.31%的教师平均每个学期开展三到四次探究活动。

另一方面,从报刊媒体上也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建议在课堂教学及其研究中的积极反映。2001年至2010年,在化学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初中化学教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高达1259篇。这些论著有关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实施与研究、初中化学教学情景设置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初中化学教学新技术新理论的研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探究教学的实施与研究,以及初中化学教学实效性(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等。

科学探究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教学内容,探究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十年间人们就此开展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例如,探究教学模式和方式的研究、探究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的研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研究、在初中化学实验复习课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等。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关于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的核心问题逐渐聚焦为: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怎样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学?在硬件条件缺乏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探究教学?这些问题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非常关心的问题。此外,在不断探索探究教学、情景教学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们越发关注实效性问题。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已经近十年,面对新课程目标和内容、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们初步建立了新的工作思路和策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教学改革生机勃勃。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下列新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1)体现三维目标的融合;(2)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3)合理准确地教学内容的深广度;(4)将知识用真实而有价值的情景“包装”起来;(5)探索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6)从以定义为中心的概念教学到基于认识转变和发展的概念教学;(7)从内容讲解的教学转为问题驱动、活动展开的教学;(8)实现高水平的探究教学;(9)从线性教学设计到整合教学设计;(10)从课时备课转向单元整体备课。

(五)基于课程标准改革中考,实现从知识本位到能力立意的转变

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一般是由地区自主命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连续对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毕业和升学考试试卷进行国家级评估。近两年,我们对具有代表性的9个省、市的中考化学试卷进行了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以身边的物质、化学概念原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科学探究、STS以及学科思想方法等为基本内容维度,以记忆、理解、直接应用以及转换和间接应用为认知水平要求维度,分别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试卷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进行分析。总体结果表明,九省市中考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较好,且教材版本的差异并没有影响中考概念原理知识试题命制的质量,说明中考较好地执行和贯彻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中考试卷中对课程标准各类内容考查的覆盖性较好,认知水平要求较为合理,基本没有出现内容超标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现象。新课程中考化学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凸显对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纵观中考化学试卷,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仍是试题的重要内容。试题关注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注意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性,将“双基”考查置于新的背景下,赋予了新的意义。各地的试卷都能比较全面地覆盖初中化学教学内容,重点比较突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和化学实验各部分知识的分数比例比较恰当。在基于课程标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直接应用水平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转换、重组等能力,以及学生将所考查的知识作为认知方式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关注过程与方法,积极探索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中考化学试卷都非常重视考查科学探究能力。这些试题多数以实验探究为主,围绕明确问题、设计实验、观察解释等环节设计问题,对科学探究的要素进行考查;有的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考查学生对比、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突出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的结合、实验探究能力与审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总的来看,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无论从量上还是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3.重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化学试卷中有不少试题的编制立足学生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体现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体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从化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体会、感悟学习化学的价值。

4.试题的形式多样,主观、开放性试题适当增加,试卷编排图文并茂

新课程中考试卷中开放性试题的数量较之以前有所增加。这包括解题过程的开放、答案的开放、表达方式的开放等各种类型。不少地区还设计了开放的评分标准,这是对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大胆探索。开放性试题的内容主要涉及环保、实验设计、知识方法总结等。

(六)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积极变化

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教育部在每个实验省区都组织了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每个实验省都组织了三轮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每个地市都由教材出版社组织了多个轮次的相应的教材使用培训。师范院校系统也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启动了面向化学职前教师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比较系统的改革,一批学校的“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多次举办面向一线教师、师范院校本科生和教育硕士的教学大赛。2010年起国家又投入几亿元支持新课程教师培训(国培计划)。这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都是前所未有的。

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十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可喜的积极变化,这种判断在我们2010年的网络调查中获得了支持。在备课时认真从三维目标出发思考教学问题的教师多了(59.88%、37.20%);认真做学情分析的教师多了(62.51%、35.02%);能够努力思考学生的认识障碍点,并努力在课堂中予以突破的教师多了(66.24%、32.17%);教学中重视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师多了(70.56%、28.41%);重视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教师多了(67.13%、30.79%);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教师多了(51.87%、41.25%);感觉化学教学有意思的教师多了(43.80%、45.67%);努力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多了(56.74%、39.19%);整体感觉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了(61.45%、36.91%)。教师还感觉到教研活动多了(64.07%、32.40%),听课、评课活动多了(68.15%、28.74%)。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多有益的变化,他们将这种变化主要归因于什么呢?以下是教师的主要选择:政府加大投入,优化了实验条件、网络设备等学习设施、学习资源;各种新课程培训使教师学到了更多的教育理论,也更新了观念,通过各种途径看到了新课程倡导的课例;教研部门依据教学进度,及时给予教学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学校内部开展校本教研;学校或教研部门大力推广新型教学方式;经常听课、评课;教师有机会与教育专家和名师直接沟通;由于学生比教师更早进入新课程,学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各种教育期刊对新课程理念、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分析,教学研究成果的报道;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直接影响教学的目标定位和课堂教学的方式。

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实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十年,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面临持续发展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一)化学实验及其教学亟待得到切实重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专门设置探究主题,增设活动探究建议,明确提出实验技能培养要求,淡化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界限等。其初衷是为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多让学生动手实验,多开展探究性实验,发挥实验的全面教育功能。但是,从具体的实施情况看,很多地方和学校与过去相比,非但没有多做实验,反而是少做实验了,特别是学生实验的数量呈减少的趋势。这种情况是课程标准设计之初始料未及的,也是十分严重的。其原因包括教师观念和学校管理思路存在偏差、经费和硬件条件不足、教学时间紧张、很多学校没有或缺少化学实验员等。为此,大家强烈呼吁化学课程标准要明确规定必做的学生实验。

(二)课堂教学期待开放与实效双赢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这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这种教学观念受到一线教师的认同和支持,所以很多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之初都积极尝试。但是开放性教学是需要时间的,是会增加差异和不确定性的,这与教师习惯了的封闭式计划性教学形成冲突。加之实施开放性教学,教师需要更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课堂教学一放就乱、知识落实不了、教学走过场、教学实效性不高等现象。教师对此感到非常不安,于是转回采用传统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方法。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开放性教学方式浅尝辄止,教师还未真正掌握就废弃不用了。这对于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如何实现课堂教学开放与实效的双赢,需要在课程标准修订以及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三)知识教学需要转变观念和范式

在传统的教学价值观中,知识传授比什么都重要,都实在。广大教师高度重视知识教学,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知识传授。但是反思长期以来我们的知识教学现状,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比如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了大量的具体性知识,却没有得到智慧的启迪、能力的提高,即便是学生的应试能力也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如何转变这种状况?不是简单地采用探究式教学、创设真实情境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我们转变知识教学的基本观念和范式。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反思:为什么要教这个知识;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科学家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知识;这个知识结论是人们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挑战,采用了什么不一样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而发现和获得的;有了这个知识之后,人们看待物质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学习它可以让我们具备什么能力,解决什么新的问题;等等。对知识及其教学本质的重新思考将引起知识教学范式的变革(包括知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性知识传授与核心观念的建构,已有个人概念和认识方式的转变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可能会对未来的知识教学这一课程的最核心领域带来更深刻更具实质性的积极变化。

(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要求常态化

新课程实施十年来,广大教师通过对探究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从观摩他人到自己亲身实践,从模仿到创造,使探究教学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宣传和普及。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活动和课堂教学展示观摩交流活动中的化学课例都体现出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的特点,这是令人极为欣喜的。但是在常态课中探究教学的落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教师的平时课堂教学,甚至连启发式讲授都做不到。所以新课程课堂教学内涵质量的提高需要长期深入的努力。

有关探究教学以下一些问题特别值得进一步研究:如何以问题情境驱动科学探究活动,如何以主体知识的获取进行核心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如何根据实施条件设计不同的探究活动,如何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以及如何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等。

(五)多样化发展性评价任重道远

在实践层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除“五四”学制的学校之外,都是在九年级开设。加之不少地区的中考命题,强调选拔性功能,为提高区分度,考题的认知水平要求有过高倾向,这对仅有一年时间的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化学课程的教学受到中考应考复习的严重冲击和影响,很多地区和学校用半年就教完新课,以便尽早开始中考复习。教师普遍在新授课教学中渗透中考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就加大习题训练难度,关注基于习题的探究训练,而忽略基于真实实验的探究能力培养,致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平时学习的难度、水平要求、习题训练量、纸笔测验答题的严苛程度都出现不正常增加的现象,这是导致初中生化学学习实际负担比较重的主要原因。

另外,新课程所倡导的多样化发展性学习评价理念虽然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但尚未转化为普遍的评价实践。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初中化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瓶颈。综上,化学新课程的评价改革远不止中考改革这一项内容,它要求系统地实施基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升的多样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为此,广大一线教师要在每一章、每一节、每个课题的教学中都能够开展积极、有效、多样化的评价,并能够妥善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作业习题评价与阶段测验考试的关系、平时评价与毕业升学考试的关系等。

(六)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与先进的教学观念保持一致

各方面都反映,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最大、最积极的成就就是广大一线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观念上发生的积极变化。但是调查结果也显示,教师对高质量的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具有强烈的渴求。他们感到缺乏高水平教学活动的观摩机会,教学观念不够先进,缺少科学探究的体验和组织探究教学的经验,缺少了解学生已有认识和学习障碍的策略和方法,缺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同时教研活动水平不高,教师培训活动失效,学校领导不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等等。

教师可以选择的新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比以往更丰富了,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要处理的矛盾关系也比以往增加了,需要拥有更多的教学自主能力和教学智慧。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化学教育研究工作者都需要积极面对和认真研究以下矛盾关系:现代科学教育和化学教学理念与以往的教学行为习惯之间的矛盾关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与教材、考试中对具体内容的深广度的把握与处理之间的矛盾关系。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与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关系;多版本教材带来的对知识的不同组织和处理模式与教师教学设计决策之间的矛盾关系;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的开放性与教师教学控制能力及预设的教学实效之间的矛盾关系;观念建构和认识方式转变与具体的知识传授之间的矛盾关系;等等。

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十年,是新中国化学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基础科学教育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继承了我国基础化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依循国际科学教育视野和改革趋势,努力创新和发展,力图促进基础化学教育与21世纪社会发展共进。课程标准于2001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宗旨的化学教育理念已经深入教师心中;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内涵的三维课程和教学目标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基本常规。“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成为教师选取、组织教学内容的准则;以探究为核心,启发讲授、实验探究、问题解决、交流研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被教师普遍采用,成为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设定了五大内容主题、19个二级内容主题,这个内容框架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提供了具体载体和明确的学习标准,得到了从学科专家、学科课程教学论专家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为化学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中考化学来看,各地区新课程实施以来的中考化学试题与以前的试题相比,在命题理念、考查内容、试题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突出核心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联系生活社会实际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新课程的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和培养培训体系已经建立。这些全面而积极的改革和发展成果为我们国家基础化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综括而言,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初中化学课程基本是在九年级(初中三年级)开设,教学受到中考的严重影响,一年课程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应试教学和大题量训练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问题依然突出;由于观念陈旧、课时紧张、实验员缺少、硬件条件差等多种原因,实验和探究更多地停留在课标、教材和考试题上,学生分组实验没有得到基本保障;常规课的课堂教学方式依然比较单一,存在教学实效性问题。

回顾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十年实施情况,我们更加坚定化学新课程的基本方向和核心内容,也更加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从而更加明确课程标准修订完善的要求。我们相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以及正式颁布实施,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基础化学教育课程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也相信,基础化学教育改革和实践一定会伴随着我们国家化学科学、化学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拥有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标签:;  ;  ;  ;  ;  ;  ;  ;  ;  ;  ;  ;  ;  ;  ;  ;  

义务教育实施化学课程标准十年回顾_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