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家属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探讨论文_易守敏

四川省人民医院资阳医院/资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 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提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存在率更低,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应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急诊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家属存在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加以干预,使其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缓解,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干预

前言: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严重,患者家属压力相对较大,焦虑、抑郁、恐惧情绪严重,对患者的治疗不利[1]。本文于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作为样本,对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干预组患者47例,包括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54.41±0.65)岁。对照组患者47例,包括男性23例,女性24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54.38±0.71)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针对焦虑、恐惧、抑郁问题,分别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方法对其加以护理,同时考虑家属与患者的关系,及其年龄等因素,提高心理护理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存在情况,包括焦虑、恐惧、抑郁3项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或家属)急诊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3项指标。

1.4 满意度评分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共100分。满意:80--100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59分及以下。

满意度=(满意+一般)×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0.0处理数据,p<0.05时,认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存在情况

两组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存在情况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存在情况

 

p----<0.05

表2显示,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8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11%,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

3讨论

3.1急诊患者家属心理状态

急诊患者病情急,病危病重患者数量多,受对疾病有关知识了解少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家属焦虑、恐惧及抑郁心理较严重,无法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或护理[2]。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重视程度不足,护理效果欠佳,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不高[3]。

3.2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1)焦虑: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常较为严重,患者家属焦虑情绪严重,很难平静下来,与医护人员配合,确保治疗顺利完成,部分家属甚至存在不知所措、痛哭流涕等现象。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时,对其家属的情绪给予安抚,使其认识到平静、理性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重要性,为治疗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同时,应熟练的展开急救活动,减轻患者痛苦,鼓励安慰患者家属,与家属之间建立信任,保证一定会尽全力抢救患者,使家属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2)恐惧:受患者严重病情的影响,家属常存在恐惧情绪,担心患者死亡。护理人员应在提高急诊各流程进展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简单向患者家属宣传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治疗方法,使患者家属的恐惧情绪得以缓解,进而积极的参与到治疗与护理中来,同时,护理人员应控制好语气,避免慌乱,保持亲切,配合眼神,给予患者家属鼓励,使其恐惧心理得到缓解。(3)抑郁:部分患者家属悲观、失望与抑郁心理严重,护理人员应在照顾患者的同时,表示对其家属的同情,并鼓励其振作起来、坚强起来,成为患者坚强的后盾,与患者一起面对疾病,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4)研究表明,家属的性别、与患者间的关系,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对其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与男性家属相比,女性不良心理状态更加严重。患者的配偶及父母,焦虑情况一般较为严重。受教育程度越低,焦虑、恐惧与抑郁心理越严重。护理人员应考虑上述因素,有所侧重的展开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

3.3本文研究结论

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或沟通等方法,提高患者家属健康知识了解水平,抚平其不良情绪,使其能够振作起来,与患者共同战胜疾病,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及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4]。本文研究发现,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后,急诊患者家属焦虑心理存在率2.13%、恐惧心理存在率2.13%、护理满意度97.87%,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证实了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结论:

应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急诊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家属存在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加以干预,使其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缓解,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敏,张晓丽.急诊患者家属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0,(17):74-75.

[2]卢瑞梅,彭玉维,区秀凤,等.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创伤患者家属焦虑状态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02):152-153.

[3]孙红丽.急诊ICU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125.

[4]王新艳.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01):39-40.

论文作者:易守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急诊患者家属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探讨论文_易守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