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妇产科接收治疗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即为常规组;一组给予微波治疗方法,即为微波组。结果:常规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1.4±1.4)d,低于微波组的(16.7±2.5)d;微波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9%,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2%,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能够加速切口愈合,减少住院时长,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减少了治疗费用,使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surgery patients abdominal incision fat liquefaction.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6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receiving treatment of abdominal incision fat liquefaction in 6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0 cases in each group. One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is the routine group;one group received microwave treatment method for microwave group.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incision healing time was(11.4 + 1.4)d,microwave group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16.7 + 2.5)d;the total efficien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9%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1.2%,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microwave treatment can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reduce hospitalization time,reliev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cost of treatment,to impro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and has important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abdominal incision;fat liquefaction;clinical observation
脂肪液化是脂肪细胞受到损害,进而产生破裂、坏死以及液化的过程。 脂肪崩解以后会产生脂肪酸,其对周围组织造成刺激,从而导致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切口的愈合,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从而对患者带来了较大危害。 所以,在患者采取腹部切口手术完成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手术切口予以保护,以防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现象,导致伤口感染,对病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现将我院收治的60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患者分为传统常规组和微波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常规组30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6.7岁,行剖宫产术26例,子宫切除术4例。微波组30例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5.4岁行剖宫产术20例,子宫切除术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微波组采取微波法对其治疗,患者腹部切口部位不必拆缝线,并对其切口部位给予反复挤压,以利于渗液的排出。 然后采用无菌纱布将切口部位覆盖,再应用微波进行照射。2次/d,30 min/次,直至切口愈合为止;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法对其治疗,患者给予腹部渗出液引流,采用高渗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处,并用无菌碘伏条外敷伤口,每日换药2次。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该组研究可知,微波组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微波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9%;常规组20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2%,常规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1.4±1.4)d,低于微波组的(16.7±2.5)d;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
3.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是妇科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肥胖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度增加,增加了手术难度,加之术中操作对脂肪组织的损伤和破坏,使脂肪组织发生缺血及无菌性坏死,导致渗液产生,从而影响到了术后伤口的愈合。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日益改善,肥胖人数逐渐增高,因此导致妇产科中腹部切口手术造成脂肪液化的机率逐渐升高,进而使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的时间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添加了患者痛苦,并且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切口脂肪液化的机制尚未明了,其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成人母体肥胖是剖宫产率升高的一个独立因素,皮下脂肪属于黄色脂肪组织,本身血运差,愈合力低。术中机械刺激,大块钳夹结扎,止血不彻底,手术时间长,均可造成脂肪组织氧化分解。术中缝合技术欠佳,打结时缝线切割脂肪过多,结扎过紧,皮下残留死腔均可影响切口血运,引起脂肪发生无菌性坏死,导致脂肪液化。现阶段,造成患者腹部切口产生脂肪液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肥胖、术后咳嗽、应用高频刀、妊娠期合并症等。 术中操作和术后的缝合技术对切口脂肪液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缝合过密或过紧,都或导致血运情况产生不良,缝合过松则会导致漏缝,留有死腔,手术器械是否严格无菌消毒,止血情况是否彻底等都可能导致切口出现脂肪液化。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对这些因素未给予良好的控制,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切口脂肪液化,进而对患者切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使切口愈合时间增长,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应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切口暴露时间。在切口缝合时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缝合时可缝上少量筋膜组织,以增加紧固程度,减少切割,轻柔打结。用大纱布垫开肠管及腹壁组织以避免羊水污染,皮下脂肪层止血要彻底,不要留有积血或死腔。缝合腹膜后以甲硝唑冲洗,将已破坏的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切口残留坏死组织的量,影响切口愈合。
综上,采取微波法治疗能够增强患者机体的血液微循环能力,并且有效减小患者治疗所用的时间和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使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洁,李玉梅,王海霞.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3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28):86-87.
[2]陈芳.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3(10下旬刊):131-133.
论文作者:李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脂肪论文; 腹部论文; 微波论文; 常规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