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初探论文_韩超

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初探论文_韩超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市小店区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以现代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其自身功能非常强大,不仅可及时收集和分析电力数据,而且可有效监督电网,科学管理电网,更好地协助电力调度部门工作人员作业,确保电力调度的系统化、全局化,提高电力配电、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优化

引言

在近年来电力工作当中,电力调度自动化成为了具有广泛应用的系统类型,通过其在电力工作当中的应用,则能够在对电力运行安全、稳定性进行提升的同时对人们的用电需求进行满足。在本文中,将就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进行一定的研究。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部结构相当复杂,系统主要的功能和作用包括复杂信息数据采集,就是对电网系统实时监控。在具体应用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根据不同范围灵活调整自动化系统结构,并按照相关调度职能、基础设备运行状况和自动化形式等,自始至终坚持由高向低、由简向难发展方向,合理进行调整。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构建层面来看,在其系统的应用阶段,可通过借助人机操作平台界面使得整体交互画面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和形象,这不仅包括动画特征性质,而且还包括文本、颜色和位置等,可实现各类综合特性的融合,因此对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实施优化改进,从而保证调度系统为操作者提供实时画面刷新机制,使得各种图形元在变量作用之下持续改变自身属性。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系统自带的各种不同空间能够使其自身具有故障报警功能,而且可以根据某单位、监控点中的变量实现与历史数据的准确连接,从而使数据库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可被控制者查阅与使用。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2.1SCADA

SGADA系统的应用要改善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主站网络应选择主站工作站、前置机和太网结构等,结合系统自身所配置的网卡RJ-45插座与网络集线器之间相互连接[3]。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目前网络的形式类型比较多样,主要包括FDDI、ATM等不同的形式,均可以在系统中应用,因此需要合理选择与确定系统的形式。2)组合。对于网络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设备,需要科学合理组合,从而保证网络有效发挥其作用。如果是单网、低速网和高速网之间的融合,则需要灵活的网络配置,根据单低速网、单高速网等形式来进行搭配。3)备份。备份主要是网络冗余的备份,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传输数据,如果想保证两个网络数据流量均处于均衡状态,则应保证两个网络均不出现问题。如果一个网络出现问题,则可通过另外一个网络来传输数据。故障消除之后,系统便可恢复正常运行。4)互联。对于不同的网络接口,需要通过系统加以互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挥其作用。5)组建。对于上级或者下级调度,可创建广域网,这对于远程调试和网络数据交换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2AGC与AVC

在对这两个系统应用前,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做好系统数据库的创建,通过对数据库的不断优化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水平,使系统在发生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之后通过SCADA的应用对数据资料科学性以及系统质量做出保证。

3电力调度系统的优化措施

3.1冗余容错结构的优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中有双网络容错功能,因此需要通过热备用科学原理来设计调整。在正常运行状态的条件下,网络和备用网络的系统数据通常可实现同步传递,此时,双网结构中的数据流量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该系统服务模式,主要应采用双服务器结构来进行设置,在系统主设备、备用服务器安装完成之后,各类客户端均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合理连接这两类服务器,而且需要实现对各种服务器数据信息的有效传送,维持数据信息的准确,保证其准确、快速地传送。同时,客户端具有价值判别的功能。在系统内部构建中,设备选择485总线方式,用户自动双机切换装置,而系统为双通道形式,包括主通道和备用通道两部分,且与RTU设备相连接。在此阶段,系统具有自动化通道切换功能,如果主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则备用通道不对数据进行采集,而是处于停止状态。电力系统装置中存在故障时,数据传输过程受误码率的影响增加,在此条件下,系统内部自动化调节设备可实现自动调整,主通道数据传输可被备用通道取代,进而实现不同通道数据高效传输的目的,系统即便出现故障,也不会停止服务。

3.2,通讯结构模式优化

在传统电力系统运行当中,调度员具有着较大的工作任务量,而在优化网络通讯结构后,即能够以点对点的方式在系统当中传输信息。而在具体应用当中可以发现,也能够使用该种方式对实时数据进行改变。如果情况不允许,则可以通过语言程序在后台调整数据库,以此对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做出保证。在部分发电厂,其通过网络节点信息传输方式的应用转变数据,且具有服务器以及客户查询模式,在同历史数据恢复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数据库的运行状态做出保证。可以说,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调度自动化及时对客户利益做出保障、对相关数据进行查询的有效方式,在日常工作开展当中具有着重要作用发挥。此时,如通过用户提供条件实现查询条件的转化,之后将其转变为SQL语句,在将其转移到数据库当中之后收缩数据,则能够在对查询条件以及对应结果做好明确的基础上便于用户应用.。

3.3网络架构优化

在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中,远程工作站一般通过计算机来调整网络连接,根据系统网络框架搭建所需的网卡或者集线器设备来实现连接,而一般的传输介质为八芯双绞线。这种组网布置方式如果处于两座分散的建筑中,则可能影响传输性能指标,比如网络抗干扰能力降低、数据保密功能降低等。所以,对于网络框架结构,应保证其免受各种干扰,提高传输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在电力系统中,对于一些早期数据,可通过检测程序来获取,最终实现数据传输的理想状态和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各种移动站,应首先对数据进行审核申请,保证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移动站中,通过先观测后监控的方式检测数据,采用RS-232接口监控数据的传输,掌握电网结构的丰富信息,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高效、安全与稳定运行。

3.4整体优化技术

在整体优化系统后,即能够形成一个开放式系统,在此情况下,即能够通过系统的应用实现内部后台系统以及内部画面的重组,以此实现可组态性的提升,通过抽象方式的应用实现通讯规则的约束,以此在对系统自动化运行水平进行提升的同时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当中,其在人机界面当中属于一种较为基础化的模式,在具体设计人机界面时,需要做好多方面的调查,通过多种形式的应用对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进行满足。同时,可以在系统当中设置专门的空间显示系统服务,如实现查询功能以及系统报警功能等,以此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电站的作用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求加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力度,不断优化其应用,从而优化系统结构,实现其内部结构的合理性,使系统始终处于优化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于世兵.地区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5(5):161.

[2]王维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及其[J].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2014(9):58-69.

[3]李艳红.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分析[J].建筑与发展,2013(5):20-38.

[4]王振,吴昊.地区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45-53.

[5]莫林.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2):12-13.

论文作者:韩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初探论文_韩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