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工业的主攻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煤炭工业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煤炭工业,为国民经济提供了主要能源。从1949年至今,在由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一次能源构成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50年代为90%以上,60,70年代略有下降,80年代为75%左右,1994年为72.8%。煤炭是工业动力的基础。从1949年以来,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始终以煤炭作为主要的动力燃料。1992年,生产建设的煤炭消费量占当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82.6%,其中火电、炼焦、铁路机车的煤炭消费量占41.1%,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0%。与此同时,煤炭还是农业生产的能源和原料,中国农村每年大约消耗煤炭一亿多吨,占全国煤炭年总产量的10%。
近几年在实践中,煤炭行业出台了一些新的发展煤炭工业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快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煤矿建设,促进乡镇煤矿的改造提高。
国有重点煤矿是中国煤炭工业的骨干,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由于各企业条件千差万别,对其管理将采取“分类指导,级差调节,资源管理,法律规范,综合调控”的政策。对条件好的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走向市场;对条件不好的亏损企业继续给予一定补贴,并促其早日实现扭亏。
逐步调整煤炭工业的建设方针。坚持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电力、冶金等部门及其所属企业投资办煤矿,欢迎国外矿业、商贸公司和金融单位采用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到中国开办煤矿。煤炭部对各部门、各地区和国内外企业投资办煤矿实行行业管理,并从地质、设计、施工、装备和其它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加快以国有地方煤矿为主的15个商品煤基地的建设。
促进乡镇煤矿改造提高。国家将按照“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方针,解决乡镇煤矿资源回收率过低、侵入威胁国有煤矿、安全状况不好和环境失控等问题,提高整体素质。重点抓好100个重点产煤县的建设,逐渐达到矿、电、路配套,产、运、销协调发展。落实《乡镇煤矿管理条例》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逐步实行经济规模开采。对开采边角煤层的,经煤炭工业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降低起始经济规模。建立扶持乡镇煤矿发展的导向基金,通过扶持促改造、促整顿、促联合、促提高。
二、调整煤炭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煤炭工业要实行综合开发、规模经营。
国有重点煤矿(包括部分国有地方煤矿)中的焦煤矿区,实行煤电焦化综合开发,规模经营,主要发展多品种的煤炭系列产品和建设坑口电厂。有条件的矿区要发展煤炭专用铁路运输及港口航运。
三、搞好煤炭工业战略性起步工程。
煤炭部提出把管道输煤、开发煤层气、洁净煤技术和发展坑口电厂作为煤炭工业4个战略性起步工程。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将作为第二煤炭资源来开发利用。1994年以来,煤炭部下发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管理暂行条例》,对6个煤层气资源勘探和评估项目继续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从中选择几个资源条件好的矿区进行开发,争取在本世纪末建成2-4个煤层气开发基地。管道输煤准备建设山西盂县到山东潍坊输煤管道,长600公里,年输煤能力500万吨,待项目审批通过之后,开始建设。
四、实行对外开放,加快利用外资,扩大煤炭出口。
据统计,从1982年到1994年底,煤炭工业已利用国外资金40亿美元,其中包括日本能源贷款、世界银行贷款,来自瑞典、意大利等国的外国政府贷款,以及外商的直接投资。这些投资主要被用于矿井的基本建设和设备的采购。这些投资共形成年产一亿吨煤炭的生产能力。此外,一些投资还被用于坑口电厂、煤气厂、水泥厂等效益工程。今后,煤炭工业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外开放步伐:1、与国外跨国公司合作,建设全新模式的现代化、高效率、高效益的大型露天煤矿。2、围绕煤炭工业战略性起步工程,在建设坑口电厂、输煤管道、煤层气和采用洁净煤技术方面,与国外的资金、技术结合,进行合作开发。在煤炭运输最紧张的乌达矿区建设220万kwh电厂,将因运输紧张而停产2年的年产150万吨的五虎山煤矿资产折价入股,实行煤电联营。3、逐步赋予重点煤炭企业煤炭出口自主权,扩大煤炭出口。目前,中国煤炭出口仍实行代理制,煤炭出口量在世界海运煤炭贸易量排列中居第五大国。今后煤炭出口将规定最低限价和价格波幅。到2000年,全国煤炭出口量由目前的2030万吨增加到3500万吨。南方沿海地区,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煤炭进口。
五、发展洁净煤技术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主攻方向。
中国作为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大国,对于开发和利用煤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十分重视的。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技术,是使煤作为一种能源应达到最大限度潜能的利用,而释放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达到煤的高效、洁净利用。因此,中国的洁净煤技术将注重发展以下10种技术:
1.选煤技术。加快选煤事业发展,大力提高原煤的入洗比重。本世纪末力争把原煤入洗的能力由目前的3.7亿吨提高到5亿吨以上。
2.型煤技术。首先,大力推广应用业已成熟的、节能与环境效益好的民用与工业型煤技术;其次,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各种适应性强的廉价防水粘结剂及其制备工艺,开发烟煤、无烟煤和褐煤制工业型煤的成型工艺及成型设备,开发高水分煤料及各种型煤的干燥工艺与设备,研究开发国际上出现的新型生物型煤技术与型煤高压成型技术;第三,研究开发低投资、低加工费、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各种用途的型煤。
3.水煤浆技术。我国水煤浆的研究、开发与示范取得很大进展,已具备工业性应用的条件。目前已建成6个制浆厂,总能力达1Mt,并在工业锅炉、轧钢炉、烧结加热炉、铸造加热炉、水泥回转窑等进行示范性应用,不久将用于煤代油电站。
4.先进的燃烧技术。我国从60年代就开始研究流化床燃烧技术,目前已有3000多台鼓泡流化床在运行,绝大部分是10t/h以下锅炉,最大的130t/h,在鸡西煤矿电站运行。一些厂家相继引进国外75、130、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技术;15MW的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已列入国家中试计划。
5.烟道气净化技术。我国电站烟气净化尚处于初期,需加大发展的力度。目前,大部分火电站已安装除尘器,平均除尘效率90%。
6.热解加工技术。“七五”以来我国也开始研究开发这项技术,目前在内蒙古平庄煤矿和海拉尔市分别建立起年处理能力为5.5万t和2万t的以褐煤为原料的工业性试验示范厂。我国褐煤和年轻烟煤资源丰富,约占保有储量的50%,以分布西部、北部为主。煤的热解加工技术适合中国国情,将积极予以研究开发。
7.煤炭气化技术。目前,主要是推广应用已有的成熟技术,改变传统的用煤方式;完善和提高水煤气两段炉及甲烷化工艺,稳定运行参数。还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的气化技术。
8.煤的液化技术。我国从1980年重新开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间接液化方面,也有了煤制燃料甲醇的成熟技术,可供居民炊事用的醇-醚燃料已建示范厂。
9.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把煤层甲烷作为一种高效洁净的一次能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利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我国实施“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一些国外公司也纷沓而至,与我国进行煤层气开发的技术经济合作。目前已有10多个矿区在地面打钻,进行煤层气资源评价、测试和开发试验工作。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我国煤田储气层的特征,建立起符合实际的煤层气参数综合评价的体系,研究适宜的开采方法和手段;集中财力和技术,搞好重点示范项目,做好煤层气规模开发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10.煤矿环境治理技术。1983年颁布了《煤炭工业环保管理暂行条例》,年产300万t及300万t以上的大、中型矿区均建立了环保监测站,全国重点煤矿基本形成了部、省(区)、局三级机构组成的环保管理体系。煤矿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建立制度,基本形成了符合煤矿实际的评价方法;矿井水外排达标率达80%,2/3以上的选煤厂已实现煤泥水闭路循环。下一步尚需全面贯彻落实已颁布的条例,加大各方面的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