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杰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杰发

藤县天平镇罗平小学 李杰发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关键的基础阶段,阅读能力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小学阶段需要重点培养。本文通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对学生语文阅读方面存在为问题进行探讨,并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首先,本文将阐述现阶段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综合现状,并探究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找到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和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得出科学合理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实现形式”,“观念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语言文字的背后是思想,思想附着在语言文字上。小学阶段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要理解语言文字背后表达情感,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不仅局限于对字词,句子,段落的理解和掌握,更在于对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情感的体悟。

一、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根据现在的小学语文综合教学情况来看,阅读教学还是比较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的,从新课标上来说,小学语文有配套的阅读书籍,小学生必读经典书目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应教材和教学方案。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可能差强人意,我们看到的是,在寒暑假中孩子们的阅读量才比较大,而这个时候有会缺少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平时上课的时间,过于注重课程的学习,课内的文章阅读是以考试大纲为目标,有时会忽视文章本身,而追求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趋于被动化

只要有考试的存在,老师和同学的语文学习往往会侧重考试大纲中的内容,在阅读教学课程明确被规定前,很多学校往往不设置,也不重视语文阅读课程。虽然现在的阅读课程已经备受大家的关注,但是阅读教学仍旧处在一个被动化的形势中。比如人教版四年级的古诗词三首,大多数老师往往会重视学生的背诵和对课后字词的掌握,而对于故事背后的诗人简介,古诗所表达的已经等重要的阅读侧重点都不重点讲解,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不能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

2、学生阅读速度过慢,阅读时间少。

根据调查来看,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而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可能根本就不能让学生完全自主读懂文章,原因在于,①生字词的障碍,很多学生在碰到生字词的时候回去翻看课后生字,词语或者是查阅字典,这就给阅读效率和效果都大打折扣。②即使知道了这些生字词的读音,可能学生也不理解这些字词的意思,更不用说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③小学生的注意力,自制力往往不能集中,经常会读着读着就失去了阅读兴趣,从而导致阅读速度过慢。④由于阅读能力受限,对文章一知半解,阅读只是机械的完成任务,也会导致阅读速度过慢,效率低下。

3、学生阅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在很多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和所谓的标准答案,答题套路,答案公式,很大的局限住了学生对文章的思考和深度阅读,对句子或者文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老师给出的释义和“标准答案”中,而不去根据自己的思考真正阅读理解文章,理解作者情感。比如在《幸福是什么》一文中,老师往往会强调幸福就是本文的最后升华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尽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思想层面各不相同,对他们而言到底什么才是对社会有益的事?在这里老师并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个性化的思考。

三、针对小学语文阅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要做到完全不理会大纲只注重学生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很难,但是想要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我们还是可以达成这个目标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方面要做到多向学生介绍文字背后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阅读帮助,而不是一昧的填鸭。同时,学生方面要积极配合老师课堂的讲解,主动预习,主动阅读文章,根据参考辅导书,自主理解文章。通过一部分的主动阅读,自学模式来提高阅读能力。

2.教会学生高效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高效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小学阶段而言,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说,都有解决的措施和方法。首先,在学习一篇课文,阅读一篇文章之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备课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推测出障碍字词,然后在阅读前先给学生讲解这些字词及他们的用法,让学生不仅在读文章时障碍减少,效率提高,同时带着这些问题和已经理解的小知识点去读文章,会有发现这些小知识点的乐趣,文章不再晦涩难懂,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同样也会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欲望。学生方面,我们的小学教材中都有插图,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画面来帮助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例如我们的《桂林山水》一文,完全可以在课本插画的帮助下领略桂林之美,山水之美,理解作者为何在那样的情境下做出此文。这样图文结合的阅读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的质量也会提高。

3.注重个性化培养,千人千色。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或者是文章带给你的启示”,这类问题其实就是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培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再去重新理解文章。同时,个性化阅读的培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是理解了文章,同时做出深度阅读,延展到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写作中去。千人千色,真正的阅读中,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都会略有差异,我们希望看到学生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色彩。

结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老师和学生同时注重阅读的措施的结合会使两者的进步和提升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以上的四年级语文阅读课堂的现存问题和创新性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语文阅读上需要从主动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注重个性化等方面全方位的培养。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提升从长期来看对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对未来的学习工作都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4):103.

[2]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83.

论文作者:李杰发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杰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