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已经不再满足传统单一的建筑结构和室内样式,开住追求以立体、新颖、个性和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建筑结构。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建筑结构逐渐形成了以个性、复杂和独特为主的结构模式,这也就促使了越来越多的高支模技术被应用在工程项目中,为工程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但是,其在应用中也出现了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之处,给模板施工中造成了各种失稳和坍塌现象的出现,也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的影响。本文就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和标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建筑高支模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其施工也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中已经出现了由于高支模施工控制不当或者施工技术掌握不好而出现的危险事故,建筑坍塌,且众多的人员受到损伤,甚至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命损失。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进行高支模施工时,应该首先编制关于施工的安全方案,并上交专家进行审核,待审核通过才能开始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根据指定的方案严格展开施工,优化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并做好施工质量验收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本文针对某八层的建筑物高支模施工,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1高支模的含义
高支模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在大型建筑结构施工中采用高度大于5米以上的钢管架设及模板工程施工的统称。在高支模施工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单独编制施工方案,并上交专家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施工。这种模板支撑体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和联系的混凝土模板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高支模工程施工是一个危险性比较大的工程项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措施并设置具体的安全责任人。
2高支模板施工技术的主要环节
高支模板施工包括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测量放线、立柱定位、搭设支架、安装楞梁(龙骨)、铺设模板和模板支架检查验收等工序;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后,养护至拆模要求的强度,再拆除模板、支架。
高支模板系统除了承受自重,还要承担混凝土、施工人员与器具等质量以及浇筑时产生的振动力,需要通过设计计算验证系统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刚度等数据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设计计算结果必须经过企业安全主管部门、监理单位的审核批准才能用于施工。高大模板的施工方案包括设计计算部分必须经过第三方(没有参建各方背景)专家组论证。
施工方案经过审核通过后,即可准备施工。模板支架的所有材料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用于施工,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很严格要求。
3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
3.1施工前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在高支模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施工材料有钢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等,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材料。在进行钢材选择时,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所选钢管不能有锈蚀、开裂等现象。此外,所选购的钢材要求表面应涂刷防锈漆,无打孔现象。在进行木材选择时,木材不能出现虫洞、发霉等现象,所制木结构应进行承重能力的检测,确保木结构能够承载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在施工材料的准备过程中,确保所选购的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材料质量。按照行业标准对每个批次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保证材料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参数设计。在施工开始之前,应根据行业标准和项目工程的要求,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要求和施工材料的性能,按照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确定高支模板的各项参数,估算模板的荷载重量,为正式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3)测量放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作业后,根据施工方案中设计的参数进行测量放样工作。用经纬仪测出每条轴线的位置,同时对模板的边线和中心线进行测量,用墨线加以标记,为后期的模板安装提供标准;其次是对模板的标高进行复核,保证模板安装的水平程度。
3.2模板制作
根据施工方案中设计的模板类型由专门的制作部门进行制作,对模板的型号尺寸进行标注,在模板制作完成之后,由技术人员对模板的质量进行检测,保证模板的牢固程度。对于验收合格的模板进行脱模剂涂刷后,即可将制作完成的模板运送至施工现场,堆放在指定场地内。
3.3模板安装搭设
(1)门架安装,在安装之前,用墨线弹出门架的安装位置,按照墨线走向进行门架安装。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对门架位置的调整,确保门架的位置、间距满足施工要求。这一部分的模板支架需要安装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进行固定,确保支架的牢固性。纵向支架的位置应在底座上皮200 m以内。
(2)梁模板安装,根据施工方案中设定的标高来调整支架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梁模板安装时,根据模板跨度设置起拱,合理规划起拱的高度。
(3)楼面模板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采取由四周向中间的铺设方法,必要时可用线钉对模板进行加固。楼面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检测,对模板的标高和平整程度进行复核,同时对模板的预留孔洞进行核查,避免出现孔洞数量不足或者位置不准的现象。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楼面模板的搭设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确保模板的牢固程度。
4混凝土浇筑
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是由搅拌站按照设计配合比搅拌的商品混凝土,并由专用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浇筑时,采用泵送的方式将混凝土泵送至施工部位。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该按照以下的施工顺序进行:浇筑方向由梁的中间往两端方向平行推进,且混凝土在楼面的堆载厚度不能超过15mm,堆载时,要保证均匀,薄厚一致,并且及时的进行赶平铺散,以防止局部超载导致模板垮塌出现安全事故。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先浇筑柱子,后浇筑楼板面,以增加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当梁高超过700mm时,应当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其实际荷载不能超过设计荷载,且不得在木板上堆载过多的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当设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监督,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当特别注意检查支撑体系是否发生异常变化,如下沉、弯曲、松动等。一经发现,立即停止施工,组织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5模板拆除
墙模板拆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可拆除强度要求时,才能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墙模板的拆除顺序正好与安装顺序相反,先进行外墙模板的拆除,再进行内墙的模板拆除,先进行外侧模板的拆除,在进行内侧模板的拆除,先拆模板后拆角模。在进行墙模板的拆除时,第一步拆除穿墙螺栓,松开地脚螺栓,第二步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离,在进行拆除的过程中不得在墙体撬动模板,以保证在拆除的过程中不损坏墙体。在墙体模板拆除后,进行洞口的模板拆除,第一步松动固定角钢,第二步将模板轻轻震动拆除,禁止使用撬动,敲打等过激方式进行拆除以防止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保证洞口混凝土的完好无损。
楼板模板的拆除:在进行楼板模板的拆除时,调节顶部支撑,使支撑向下移动,以使模板和混凝土楼板面分离,注意保留养护支撑及养护模板,剩下的模板都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6结语:
由于高支模施工工序较复杂,必须确保高支模施工材料满足施工的要求,严格按照高支模施工工序进行施工,这样以来不仅可以确保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地进行,还可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英强.浅谈高支模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2]彭鸿志.高大支模工程施工技术.广东建材,2010,26(4).
论文作者:付丽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支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材料论文; 楼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