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中出现晕针与药物反应的护理对策论文_李亚梅

穴位注射中出现晕针与药物反应的护理对策论文_李亚梅

(西安市中医医院 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目的:穴位注射中出现晕针与药物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治44例晕针与药物反应患者,对其晕针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加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对其穴位注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护理疗效加以分析评价。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工作后,明显降低了晕针与药物反应症状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反应,没有出现因为晕针与药物反应而引起死亡的病例。结论: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可以对晕针与药物反应症状有效预防和缓解,从而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注射;晕针;药物反应;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05月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的44例晕针与药物反应患者,对其晕针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加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对其穴位注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护理疗效加以分析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44例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11-57岁,平均(37.12±7.04)岁。在晕针后主要注射穴位为百劳穴、足三里、阿是穴等多个穴位。

1.2研究方法

1.2.1药物反应以及护理对策

(1)晕针护理。在发现患者出现晕针症状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护理指导,询问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一旦出现头晕、恶心、皮肤冰冷等,停止注射药物,拔出针头,让患者平卧,进一步将患者的头部放低,松解衣带[1],做好保暖工作。患者需要静卧片刻,给患者温茶水、温开水等,使得患者的不良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仍然不能缓解者,可以进行按针、拔针急救穴位针刺操作,如足三里、涌泉、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操作,有效缓解症状,如果患者仍然不省人事,呼吸也变得微弱,则需要立即展开急救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晕针预防护理。对于初次穴位注射的患者,告知患者穴位注射工作开展情况,消除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减轻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使得肌肉得到有效放松,缓解疼痛。进一步选取适合的体位、平卧位姿势等,尤其是对于劳累、饥饿症状的患者,需要先嘱咐患者好好休息,然后等到各方面体征以及心情平复后才可以开展穴位注射工作。在注射过程中,穴位不宜选择太深,通常药液对穴位1-2ml最合适,其注射速度保持平稳,不能够太快或太慢。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以及临床症状表现情况,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工作。

1.2.2药物反应预防和护理

药物过敏反应发生后,患者会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比如出现胸闷、心悸、脸色潮红、紧张、烦躁、头脑发胀等不良反应症状,也会有一些患者出现口脸发麻、胃部灼热等症状。

发生药物反应或者是出现过敏症状后,需要停止注射药物,让患者能够选取平卧位姿势,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安慰,让患者能够保持心态平和,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开窗保持空气流通,观察和了解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患者,需要采用抗过敏药物,可皮下注射浓度为0.10%的盐酸肾上腺素,小儿患者可以酌情减少用量。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注射其他药物,如氢化可的松或者是地塞米松,抗组织胺类药物,采用针刺方式进行抗过敏预防处理等。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能够对一些过敏体质、或者是体质比较虚弱的患者及时的开展用药预防治疗过程,通常在用药过程中,两种以上的注射药物一旦混合后,很多情况下都会引起不良反应,在同一时候,采用两种针剂,需要对两种药物的配伍禁忌加以正确识别,这样才能够在用药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结果

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工作后,明显降低了晕针与药物反应症状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不适反应,有效做好预防管理工作,同时没有出现因为晕针与药物反应而引起死亡的病例。

3.讨论

晕针是在针刺工作开展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晕厥现象,轻者会让患者感觉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甚至会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严重情况下会使得患者变得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冒冷汗等症状,因此一旦患者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症状后,一定要给予正确认识,能够对其药物不良反应加以正确识别,从而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促进其更好的开展穴位注射工作。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4例晕针与药物反应患者,对其晕针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加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对其穴位注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护理疗效加以分析评价,结果发现我院每天大约有45人完成穴位注射,其中有44例晕针与药物反应患者出现,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工作后,可以明显降低晕针与药物反应症状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不适反应,有效做好预防管理工作,同时没有出现因为晕针与药物反应而引起死亡的病例。这表明了晕针与药物反应患者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后,可以对其晕针与药物反应症状加以有效预防和缓解,从而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毕景芹.穴位注射药物引起晕针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及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201-202.

论文作者:李亚梅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穴位注射中出现晕针与药物反应的护理对策论文_李亚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