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邓丽[1]2016年在《《论语》的“君子”理想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塑造》文中研究表明《论语》的“君子”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人物形象,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所推崇的理想道德人格。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道德品质在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受到了严重冲击,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国外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道德人格的塑造上感到迷惘,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与“君子”理想的道德人格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论语》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高尚道德逐渐被当代大学生所忽视,取而代之的是严重的厌学情绪、价值观的功利化、奉献精神的缺乏、拜金主义严重、对待弱者态度冷漠等不良道德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重点培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论语》中的君子理想如“君子有叁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等都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要求紧密契合。深入挖掘《论语》中的“君子”理想,将孔子对君子的道德人格要求运用到当今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塑造中去,努力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提供有效借鉴。本研究将重点分析《论语》中的“君子”思想,尽力还原孔子所阐述的“君子”这一人物形象的道德人格特点。在了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理性分析大学生道德人格失范原因的基础上,找到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与孔子“君子”理想的契合点,从实践层面为塑造大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的的道德人格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为达到以上目标,本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最终服务于实践的研究思路,重点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首先,以《杨树达论语疏证》一书为原本,结合孔子的时代背景和相关文献,梳理“君子”一词随着时代发展所体现出的不同内涵,探寻《论语》中孔子阐述的“君子”理想,挖掘孔子时代君子人格养成的基本途径。其次,结合现实情况,对近几年发生的关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主要表现,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叁个方面分析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主要原因,重新审视当前大学生在道德人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从实践的视角为当代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塑造提出建议。将当代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塑造放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环境中,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吸收《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理想的思想,从传统经典文化中汲取能量,为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康的道德人格注入新的活力。

李春山[2]2012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大学生素质结构框架中,政治素质占居统帅地位,不仅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定向和动力的作用,而且关系到我们党乃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优化大学生政治素质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本文从“结构”入手,作为研究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逻辑起点,从内容和过程两个角度深入剖析大学生政治素质各维度、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静态方面讲,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内容结构包括政治价值、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品德、政治实践五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动态方面讲,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形成过程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仰、政治行为五个环节,各环节之间接续变化,螺旋上升。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优化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聚合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平衡。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因素,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中观层面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微观层面的朋辈团体、自身个性等因素。叁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共同影响着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当前大学生政治素质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稳定的态势,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信仰趋于成熟,坚定与迷惘相伴;政治立场鲜明,希望与困惑并存;政治热情趋高,关心与淡漠相容;政治评价多元,认同与危机交错。大学生政治素质呈现政治价值主导一元化、政治参与途径多样化、政治评价取向实用化、政治行为选择理性化的时代特征。大学生政治素质发展趋势为:与主导价值观之间的互动态势更加明显,与政治生态环境之间的需求更加吻合,政治素质表现由整齐划一趋于复杂多元,政治行为选择由偏激片面趋于理性务实。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体系的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的现代公民意识为基本指向,包括培养政治人主体意识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内在引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根本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重要条件,拓宽政治参与渠道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整体合力,科学借鉴国外经验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必要补充。

黄海[3]2015年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不仅是高等学校,而且也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重大问题。事实上,一直以来,针对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就从未松懈过,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却越来越受到质疑。这之中,不但有教育体制方面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客观因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困境。现行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的地方。在充分认识变化和冲突的世界,深刻理解教育主体自主需求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从分析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入手,研究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二者融合的新维度,提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中国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之路,或者说,探索中国大学生德育的通识教育转型之路,顺应了高等教育全球化语境下,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时代诉求,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大德育"的发展思路,理应成为今后中国高校德育发展的观念共识与理想之境。论文研究思路如下:第一,在综述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梳理了通识教育的谱系,探讨了通识教育兴起的动因,论证了中国通识教育的态势。第二,剖析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回溯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嬗变,分析审思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目标、方法、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论证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旨归。第叁,探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辨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关系,指出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现状与趋势,并从教育逻辑一致与教育功能互补的学理依据分析入手,提出了"融合关系"是处理二者关系的应然选择。第四,探究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维度。揭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详细探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道德价值观教育,论证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的方法、内容和形式。最后,指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构想。从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心理机制、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调控机制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互动机制等层面,论证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耦合机制建构路径;从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方式、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和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路径: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模式、环境模式和互动模式等要素,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隐性路径。据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探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既要坚持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方法,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充分梳理和选择经过社会历史筛选与检验的思想道德教育经典,不断吸收通识教育的经验成果,探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新方法与新路径,推广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本文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理论探索,以期对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等具体实践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彭美贵[4]2013年在《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影响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是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的现代化强调人格和谐,人格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后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格能否得以全面、自由乃至和谐地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有鉴于此,本文将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问题置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背景下,坚持跨学科的研究进路,运用一系列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厘清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相关概念、建构维度、相关理论及着力分析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及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与成因,继而提出并阐述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及具体路径。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人格是在一定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发挥作用,其中内在包含思想、道德情感意识和价值观等多重意蕴,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与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是一种人的兼具实然与应然两重属性并相互转化的生存样式,它标志着人的格式、标准以及行为方式。第二,要充分理解和谐人格的含义,就必须正确把握人格的各个单元(即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组织(即整体)。整体构造的和谐人格,一般来说包含身心人格、智慧人格、道德人格以及审美人格四个维度,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的,正是人格的这四个维度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才得以构成完整意义上个体和谐人格的实在样态。第叁,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应遵循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多维推进、和谐交往、整体协调等原则,采用努力提高人格认知、全面促进身心发展、切实加强道德教育、以及均衡协调艺术陶冶等方法,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和谐建构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相关机制、建构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强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相关的意识教育。

赵洁[5]2003年在《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格教育的探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原来的“知识教育”、“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但是,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和人格教育水平都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重智能,轻人格的片面教育取向应急需改变。 健全的心理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是人格教育的一项奠基性工程;积极的价值取向和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是大学生具有健康心理,自觉守法的必要环节,是推动健全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内容;自觉的主体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民主社会、政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要综合考虑,多方兼顾,实现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叁方面协调一致的发展,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本文力图通过对人格教育的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从心理、道德、法律叁个方面对大学生人格缺失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与研究,提出了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并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做些有益的探索,以便为“两课”教师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人格教育提供初步的启示和借鉴。

王风圳[6]2012年在《现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人格是人的灵魂,拥有了健全的人格就有了立身之基,发展之本。生活在校园之中的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人格成型的关键阶段,其人格水平高低不仅决定了自身的未来,更关乎民族的命运以及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就当下而言,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思潮多元化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如何完善并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已成为高校培养合格人才需要迫切破解的重要命题。人格是一个人的特质(如智慧、气质、情操等)与品格(如社会行为、心理品性、道德品行等)的总和,高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核心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系统培育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导论部分主要系统总结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理论主张和具体实践,包括国内外关于人格内涵的研究、关于大学生人格研究的视角、关于国内外大学生人格教育现状的研究、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大学生人格教育基本态势,确定了本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第一章通过全面分析当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分析大学生人格教育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重要作用,指出大学生人格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人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人格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大学生人格教育是社会变革呼唤高校重视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需要。第二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全面分析大学生人格以及人格教育的内涵,揭示人格教育的本质属性,指出大学生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生成与塑造,使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意志、行为素养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促其人格发展最终塑造成健全人格的一种教育。并全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格教育思想、中国现代人格教育思想和西方现代人格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为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目标指引与路径参考。第叁章通过系统分析大学生这一群体所体现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文化结构、价值取向、身心状态等重要问题,总结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格表现特点。进而通过具体分析大学生人格特点以及人格教育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包括人格教育地位欠缺精准性、人格教育体系欠缺完整性、人格教育资源欠缺针对性、人格教育标准欠缺科学性、人格教育方式欠缺合理性、人格教育评价欠缺及时性等,为有效实施人格教育找准突破点。第四章提出实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原则以及对策。通过前述人格教育可行性的理论分析,归纳出实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具体原则:文化整合、系统合理、现实超越、整体优化、创新开放。并根据其原则,结合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和人格教育不足之处,创新和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新举措。大学生人格教育的路径包括优化课堂教学,增加人格教育内容;强化理论认知,健全人格知识结构;注重隐性氛围,强化教师人格示范;健全思维方式,养成乐观情绪;增强情感体验,培育角色意识;重视环境熏陶,引导自我修养;加强实践锻炼、增强日常生活技能等。本论文运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理念,以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以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发展特点为依据,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分析现代大学生人格现状、人格教育现状,并系统总结出人格教育的原则以及探讨人格教育的新途径。

涂一昂[7]2017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格问题不仅涉及哲学、心理学,还与美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和人学等众多学科息息相关,而且是解释、解决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格的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对人的主体性思考和探讨也必须提升到人格培养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从人格培育层次来改善、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凝聚社会力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下,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美育工作也正在逐渐被社会关注和重视。审美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乎大学生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审美人格的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在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新契合点。对于美的事物,人都是追求和向往的,关键是如何才能在复杂严峻的社会形势下发现美、了解美,进而认同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审美人格的塑造,宏观上不仅能培养大学生对复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还能培养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与水平、耐心与决心,培育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的进取心和使命感;微观上能够帮助大学生立足现实,雕琢心灵,脱离低级趣味,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与善,点滴之美,提高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养成热爱生活、乐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自觉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准备。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审美人格的研究成果仍在少数。审美人格作为健全人格、道德人格和理想人格的最佳调和,既超越现实又不脱离现实,并不是人格的绝对理想化,不要求达到人格完美状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其出发点是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情感需要和人格发展的需要,落脚点则是要使大学生的人格到达怎样的审美层次以及如何使之达到审美境界的方法路径。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发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革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和谐美,通过构建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民群众之间的审美关系、生态关系,按照美的规律去构建和完善高校校园、社会以及网络中的审美环境,引导审美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实现,以树立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审美人格培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运用多种环境因素和教育载体,建构具有审美生态系统的校园,营造社会审美氛围,促使大学生在美的驱动下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和自我改造,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审美境界。这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一种既现实又超越的人文关怀,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心灵的双重塑造。本文共分绪论与概述、理论依据与资源、现状分析、培育基本条件与建议四部分、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这一问题的缘起是对大学生出现人格偏离危机的担忧,对大学生审美缺失甚至审美异化的诘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理论发展的探索。研究意义在于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育有助于培育未来中国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生态。此外,主要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和现有成果进行整合并论述,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做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二章,是对大学生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相关理论的概述部分。主要包括人格、审美人格和大学生审美人格等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对审美人格培育的功能做了论述。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特征总体上是叁个统一,即社会性与独特性的统一,创造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历史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其功能包括审美教化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和审美认同功能。力求把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培育融入到当前学校美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中去。第叁章,主要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人格的理论依据和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培育的大学生审美人格是一种现实的自由化人格,又是一种超越的创造性人格。如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实现,就需要培育过程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首先理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着手,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思想和交往思想是审美人格培育的重要基础前提,向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寻求思想启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为指导,来开展审美人格培育实践。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都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的素质发展,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青年人才培养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和青年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宝贵结晶,更是当前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创造一度代表着世界上最先进、最顶尖的水平。在重新审视、解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积极部分从落后的价值体系中剥离的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人格培育养分,从而使优秀传统有机融入并用之于塑造和完善大学生审美人格。此外,还需要摒弃固化意识,吸收中国现代美育中的审美人格思想,坚持创新观念,积极吸纳一切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人格发展规律的理论资源,为审美人格的培育引路护航。第四章,对当前高校进行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调查状况进行了现状分析。围绕着大学生对学校美育的认知情况究竟如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人格培育的成效究竟如何,大学生和教育者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人格的态度究竟如何等叁个主要问题,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首先,当前大学生对审美人格的认知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审美人格特质偏好上,他们喜欢更直接、更自信、更真诚的审美交往和其他外在表达;人格类型中喜欢“活泼、灵动、仁义、果敢。审美判断与选择上因青春的个性需要而喜爱追寻流行与时尚,又因欠成熟的躁动而轻视红色旋律与集体主义审美导向。对待网络文化审美,既有政治敏感、理性爱国的一面,也有深陷其中、认识不清的一面。总体的审美人格认知以积极表现为主,少数也由于诸多原因而表现不佳。其次,审美人格培育成效一般。一是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大学生在审美感知、审美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的认知、以及审美交往的相关认知均有所增强。但对包含主流价值的红色文化、英雄人物和审美人格特质的认可程度仍然不高,传承家风意识不够,对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思想认识和辨别能力有待加强等。二是从高校和教育者层面来看。高校对审美人格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审美资源并未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对大学生审美心理的关注、对审美兴趣的引导和对审美交往的重视不够;教师对建立自身审美人格对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最后,审美人格培育的问题在于系统性不足、是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认识度不深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培育理念相对滞后、家庭教育不足、缺乏社会联动和协同育人等。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人格培育的叁种基本条件。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以审美理论、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为中心的审美素养提升,可以提高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现实针对性,体现培育的超越性,增强培育的社会延伸性。其次,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大学生产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内生动力和自我造血机制,是审美人格培育得以延续的必备条件。最后,社会文化的浸染是培育的根本保障。主流价值文化是审美人格培育的基础和重要资源,社会舆论的话语权为审美人格培育的提供支柱性和指向性的作用。家庭文化审美化发展和社会风尚的有效树立对审美人格培育具有重要的推动巩固作用。第六章,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人格培育的建议。首先,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必须树立战略定力、文化耐力、人文活力。建构创新发展、文化育人和以人为本的审美人格培育理念,改变和完善审美人格培育格局。其次,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培育,使传承与创新并行。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阵地的关键作用,注重中华优秀传统审美的文化融入,注重社会合力的建构,以审美环境培育为契机,创造大学生与社会的命运共同体,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建构社会文化领域的自主话语体系。最后,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必须完善培育机制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自觉性。应不断提升审美人格培育机制整体的系统性,强化审美人格培育预测机制的科学性,增强审美人格培育内化机制的自觉性。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的论述进行系统规整,总结审美人格培育的问题、对策与经验,简要梳理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培育的经验与启示,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开展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工作提出了展望。

李养民[8]2012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全面转型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随着全球化势态的逐步深入和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全球思想文化交流、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这些变化使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变得异常普遍和尖锐。本文拟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论域下,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基本观点为基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探索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在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任务指引下,本文拟选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基本论域,来考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论文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现状和在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及其特征,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域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论域的转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学术界从多层次、多角度,在各个领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研究。这个宏观的层面社会历史背景论述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引发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的转变。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建构带来了重要影响。社会转型产生了多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应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重要课题。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在新的社会转型期的实施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面临许多挑战。从十七大以来,党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视,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并实现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伴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理论论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明确其必要性,特别是要强调引领、对话原则,通过有效的引领途径来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基本结构的创新,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生命教育、信仰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域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实践为内在推动力,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理性和信念教育作为核心来价值观的教育。我国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新时期社会转型的历史发展中,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谐校园建设和全面成长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要坚持以大学生为本,以积极正面教育为引导,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通过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和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有效手段来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式。目前,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新的历史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有所贡献。

安亚萍[9]2014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康德曾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①责任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社会化时代,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是国家快速发展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每位现代公民的共识,更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当代中国大学生自身角色定位不准、意志力薄弱、思想不成熟以及责任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再加上社会、高校、家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淡薄,在对待责任及其价值方面存在偏离,出现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倾向。因此,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引导他们培育责任意识、树立责任观念、践行责任行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四个部分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关于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理论分析。对责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等含义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社会责任感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全面系统地论述总结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从主客观两个层面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第叁部分: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及遵循的原则。在全面系统地构建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详细地论述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需遵循的四大原则。第四部分: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本途径。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除了大学生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形成以“家庭、学校、社会”叁位一体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体系。

吴冰[10]2014年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励志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成才观念也产生重要影响;大学励志文化的偏差,导致大学生知识增长遮蔽道德提升、物质享受消解精神追求、自我导向淡化社会价值等问题凸显。以什么样的“志向”引领大学生成才的方向,用什么样的方式指导大学生在充分吸收知识营养的同时,实现人格、道德、信念等精神成人所必需的素质的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以人生“志向”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主线,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人生志向追求的新特点,结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要求,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比较系统地梳理分析了国内外励志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教育实践,着力厘清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定位、目标与内容等问题,积极探索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实施策略和保障体系,以期从理论上丰富转型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在实践中指导大学生励志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大学生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基于此,本文对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励志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全文除前言外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基本含义。大学生要立什么样的“志”、如何“励”志以及为什么要“励志”是本文研究的逻辑线索和理论基础;志向、意志、教育激励、自我磨砺是本文研究展开的基本概念。一方面,志向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需求和价值诉求,它的确立与实现,源自于内心,受动于外在的环境因素,特别是教育的力量;一个人立什么样的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强弱、外在环境激发出什么样的内在需求,这个人生目标(目的)确立的过程需要教育激励。另一方面,志向的实现需要具有克服困难的强烈的意念和毅力;受人生目标(目的)的指引,人通过意志力根据社会化的要求不断调节、控制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在不断的自我磨砺中调整、提高自我的心智水平,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对象化。在明晰基本概念的前提下,本章探讨了励志教育发生的机制,即内部需求机制、外部强化机制、价值体认机制,并将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基本理念定位于:启发理性自觉、引导精神自律、促进生命和谐。励志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目的)的过程提升生命的质量和人生的价值。第二章,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励志教育,古已有之,古今中外丰富的励志教育思想,是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开展的理论支撑。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均对励志问题进行了阐述,以“君子”“圣人”为做人的目标、以道德人格完善为理智的主要内容,以目标激励和意志磨砺为主要方法,这些励志教育思想虽然带一定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君子”“圣人”作为一面旗帜,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忠臣孝子,感召了无数忧国忧民、积极有为的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的坚实脊梁。在西方古代历史中,古希腊哲学家们以揭示社会问题、洞察人生意义为己任,以“人”为本,关注心灵和谐、追求“至善”和幸福,深刻阐释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等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是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轮,本章重点梳理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励志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励志教育”这个名词,但其经典的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励志教育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哲学深刻揭示了“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对生命的超越使励志教育成为可能;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目的论理论为励志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物基础和社会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劳动”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具体实践的各个环节,人的意志作用于其中,并以外化、对象化形式通过实践结果得以显现,意志理论指出了人类实现个人意志的具体路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自由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条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核心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中国领导人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励志教育理论,构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励志教育思想。第叁章,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知识借鉴。本章主要探讨德国精神教育、美国成功教育、我国榜样励志的理念与实践,以期对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开展提供启示与借鉴。德国精神教育萌发与19世纪末期,是伴随着工业化社会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人们精神世界极大地荒芜而发出的诉求,一批研究“精神科学”哲学家、教育学家,围绕人的精神性揭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狄尔泰精神对生命意义的阐释、奥伊肯精神生活哲学对人生价值的升华、李特精神教育的陶冶路径,虽然具有唯心主义的阶级局限性,但对于青少年认识生命、获得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在美国,“成功学”也成为励志学,追求成功,是人类实现自我超越、引领社会进步的一个动因,奥里森·马登、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一批成功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对世界各国青少年乃至大学生影响深远;成功学极力推广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把成功的“标准”定位于金钱、财富等物质层面的追求,具有明显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色彩;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成功学关注人的理想信念、目标行动等价值追求,并从心理、思维、行动上给人以指导和激励,为人的有效自我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可借鉴的方法。选树榜样并通过榜样这一价值载体展现出生动的人格形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是道德教育一种有效教育方法,建国以来,运用生动、真实的榜样人物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雷锋、张海迪、徐本禹、“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批先进的榜样人物以人格化的形象展现社会道德、人类情感的审美要求,对于激发大学生提升自我需求层次、完善自我道德人格、实现人生理想追求等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虽然各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张并不相同,对人的发展主要内容和理念也各不相同,但是以开放的视野进行学习和研究,是有效开展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应有的治学态度。第四章,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时代环境与面临的问题。环境是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社会转型时期,环境的多维性、复杂性和开放性增强,对大学生励志教育影响的功能不断强化。本章内容重点梳理当代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大众传媒的新特点及其正反两方面影响,并综合国内学者大量实践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面临的问题:政治志向是一定社会政治价值观的个体表象,大学生政治志向多元将带来大学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挑战;道德志向体现一个人对自己道德品质、道德能力、道德行为以及具有终极意义的道德人格的期待与追求,大学生道德风貌总体良好,但也存在道德需要多元、道德行为能力偏弱、回避“崇高”等道德志向消弱的表现;职业一方面给人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也是个人融入社会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载体,大学生职业志向存在过度重视个人价值、职业目标认识模糊定位不清等问题,表现出对职业选择的功利主义倾向;生活志向是在一定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的指导下,对理想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期许,是实现各种人生志向的落脚点,大学生对美好生活、幸福观念等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反映的也是价值观的一种偏差。第五章,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励志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社会转型期的历史背景和大学生的发展基础,结合前一章对问题的把握,根据个人的传统和信仰,充分尊重多样化,促使每个人将其思想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使其精神某种程度超越自我的高度,是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期盼。据此,本文并没有提出要求大学生树立无比高远的人生志向,把人格的和谐、精神境界的提高作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目标,把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信仰教育、幸福观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不以追求世俗的成功而迷失人生的方向,无论何时何地,坚守人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信仰,秉持健康阳光的生活态度,在增强幸福能力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在对生命质量的提升中实现人生价值。第六章,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实施与保障。励志教育既是帮助大学生追求人生志向并为其实现志向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精神世界和价值生活的活动。这个活动得以实施,教师、学生、学校环境,是基本要素也是条件保障。本章内容主要从叁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实施和保障:第一,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即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对社会、人生、生活、生命等意义的理解,以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为指导,通过培养学生价值思维、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激发主体精神,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价值引导要坚持生命存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价值引导中应对学生成长中的模糊认识予以价值澄清,合理引导;有效价值引导实现的保障是思想政治教育着教育素养的提升。第二,通过价值引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认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并期望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下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而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要实现教育由外在向内心的转向,则需经过自主构建;充分认识自己、认同主导价值是自主建构的前提,自我教育和自我磨砺则是自主建构的主要方法。第叁,充分整合社会环境并使其各要素之间保持平衡,使学生在校既接受广阔的外部世界,又能够始终保持其思想的独立性,是学校环境应发挥的基本职责。第四章的基础上,本章节在进一步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校环境的影响,提出优化学校环境、提高环境育人的基本理念: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大学领励志文化方向,二是以时代精神充实大学励志文化的精神内核,叁是以文化的自觉与创新激励大学生智慧品格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论语》的“君子”理想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塑造[D]. 邓丽. 西南大学. 2016

[2].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研究[D]. 李春山.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3]. 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 黄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5

[4]. 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D]. 彭美贵.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5]. 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格塑造[D]. 赵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6]. 现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D]. 王风圳.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7].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D]. 涂一昂. 湖北大学. 2017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李养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9]. 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 安亚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励志教育研究[D]. 吴冰. 中国地质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  

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