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控要点探讨论文_朱佳佳

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控要点探讨论文_朱佳佳

德汇工程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设项目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多,规模也逐渐扩大。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造价超预算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实现全过程造价管控工作。要实现质量、进度和效益平衡统一,造价管控工作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确保资金和资源能够被合理应用,尽量减少资金和资源浪费。就此,本文分析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作用,并探讨了造价管控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控;管控要点

1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作用分析

建设项目建设工作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施工、项目竣工等环节,全过程造价管理则是指从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角度开展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在做好项目决策的前提下,选择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并按照规定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全面监督并及时纠正错误,最后验收整体建设项目。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有利于建设部门选择更加规范的设计方案,进而将整体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控制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并应用动态造价管理等先进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同时配合科学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真正实现优化企业资源和节约建设成本的目的。

2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控要点

2.1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控措施

项目的立项决策是项目建设的开始阶段,决策阶段对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而是关注的焦点。在项目决策阶段,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严密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多方案优选,要作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投资估算的编制应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应对及防范的措施。同时,要防止过分高估,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合理。让决策层事先了解完成该项目需策划的资金规模、估算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为决策层做好正确的投资决策服务。

2.2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控措施

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了后续施工项目的造价管理情况,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进入到了项目设计阶段后,造价人员需要以经济因素为主要管理标准,并在确保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和规范的设计造价管理方式来降低工程造价。为了做好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造价部门需要积极和设计部门合作,并加大对设计方案的经济分析力度。在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系统工程学、成本效益、价值工程学等经济分析理论和工具,并结合限额设计方式和价值工程功能分析理论,整合各自的专业和能力,以此来实现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设定,继而确保项目质量,降低建设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限额设计方式时,要在确保建设项目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按专业分配的目标,进而将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3项目投招标阶段的造价管控措施

项目造价人员首先要收集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在已有资料基础上,进行筛选、分析和总结,提前对可能会影响工程造价的一些因素进行预测和辨别,分析和评价,然后再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招标文件中设计到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算,避免因表述不清、设计不合理等,让企业在项目造价控制中处于被动局面。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下进行招标工作。选择施工单位时,不能只看投标价格,还要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规模、信誉等进行考核。在合理单价范围内选择最低出价。施工单位的造价越低,对企业更有利,也更便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但这一切是建立在合理单价基础之上的。企业的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但一些企业为了拿下工程,恶意压低出价,导致投标价格低于制造成本,理论上施工单位已经出现亏损,想扭亏为盈,施工单位需要通过偷工减料等方式来实现,这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企业在投标过程中,要坚持合理单价,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选择最低出价单位。对工程价格、工期、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以条款的形式写进合同中,通过签订合同对甲乙双方的行为起到一种约束作用。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对招标书中的一些描述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尽量在合理单价范围内压力价格,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打好基础。

2.4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控措施

建设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项目施工方案,具体需要包括施工进度安排、施工预算安排、紧急情况处理方式、施工技术应用等,以此来保证工程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而言,施工进度安排是为了确保建设项目能够按时完成,以此来避免因拖延工期而导致的造价增加问题;施工预算安排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成本意识,有利于实现对施工造价的全面控制;制定紧急情况处理方案,减少紧急事故对整体建设项目及其造价管理工作的影响;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提高施工质量效率和人力资源应用效率。造价人员需要配合监管部门做好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如果施工效率得不到保证,则可能会出现延误工期现象,施工阶段的造价也会随之增加。因此,造价人员需要尽量将变更控制在项目设计阶段内,以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变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能减少其对工期的影响。在变更之后需要及时分析和计算工程量,并随之更改工程造价,以此来确保最终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控制材料、人工成本。控制材料成本,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采购上,在采购过程中,材料人员要选择质量好、价格低、运费低的供货单位,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距离近、服务好、质量价格皆占优的商家,既要为企业节省运输成本,也要为企业用较少的钱采购到适合的材料。同时,还要做好材料的运输、管理和储藏等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损耗。人工成本的控制,一是采用机械化生产,减少人员投入,二是通过奖惩措施,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人工成本控制,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

2.5项目竣工决算阶段工程造价管控措施

及时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鉴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坚持按合同办事,工程预算外的费用必须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各单项工程造价,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结算时,必须到工地现场核对,严格审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材料调价是否有依据等,使工程造价结算确切、合理。

结语

造价全过程管理是贯穿整个建设项目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并且其管理需求会随建设项目实际建设情况而改变。为了做好对建设项目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造价人员需要从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五个方面入手,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以此来全面管理造价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琰,郭凌云.浅析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8,44(34):212-213.

[2]吴千千.建设项目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与优化[J].居舍,2018(16):125+144.

[3]田崇庆.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34.

论文作者:朱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控要点探讨论文_朱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