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19年7月29日,由成都大学《教育与教学研究》编辑部和创新创业学院共同主办的《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年编辑委员会会议暨“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论坛在成都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的近40位编委专家、学术“大牛”共襄盛会。此次“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论坛上有13位专家发表了主题报告。本刊编辑部特此整理发表这13位专家的主题报告,以飨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
探索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
项贤明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创新教育的理论原点初探
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 目前真正深入的理论研究不多。理论联系实际当然是不错的, 但没了理论, 也就无所谓联系实际了。在几乎所有的学科发展史上,真正能够成为里程碑的学术成果, 大多是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解释模型。可以说,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力;而就社会科学而言, 除了解释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批判力,即能不能发现社会不合理的现象。在创新的问题上,我们的理论探索是很不够的,导致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常常在浮于表象的同时陷入逻辑上的混乱之中。如果想建立一套创新教育的理论,应该从哪里出发?能否像数学一样从某个公认的公理,或者说从某个理论原点出发来推导出一系列的理论?
休闲制约协商更加强调人对制约因素的积极能动作用,进一步拓展了休闲制约的研究内容。当然,如何检验和测量休闲制约协商过程中的各种干预因素也成为研究难点,同时是推动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关键点。
一、何可谓之“创新”?
要寻找关于创新教育的理论原点,首先必须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创新。所谓“创新”,学界一般认为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新颖的,二是独特的,三是有价值的。然而,自然的结果,即便是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也不属于创新。苹果树上结出一个外形独特的苹果,那不能叫创新;手机上那个被咬掉一块的苹果,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了。创新一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创新只存在于“属人的世界”之中。什么叫“属人的世界”?简而言之,就是作为人认识和改造对象的世界。“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所有的创新,都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成果。无人参与的某种自然的过程而形成的结果,即便它是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也不属于创新。因此,关于创新的教育理论,首先必须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并且要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其理论观照的焦点。离开了人及其实践活动,就谈不上创新,也就无所谓创新教育。
二、创造性:人作为主体的重要属性之一
创新存在于“属人的世界”,而人作为主体的重要属性之一有三个重要的属性,分别是自主性、主观性、自为性(见表1)。
表 1人作为主体的重要属性
动物也有自主性,但我们这里讲的自主性是说人是其中最高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因为人具有自我创造性,而动物没有这样的属性。人作为主体这个特征出发,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其具有自我创造性。在教育过程中,人不是被他人改变的,而是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不是教师改变了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创造着自己。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创新的过程(见图1)。自我创造性是人的教育活动成为可能的重要前提,因此,人的教育活动在本质上就是和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成为制约东营市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发展绿色经济,一方面,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努力发展石油替代产业;另一方面,东营市石油产业技术水平还比较低,造成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却未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因此,可以依托石油资源以及原有石油产业,探索新的石油开发技术,延长产业发展链,大力发展与石油相关的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形成自己的新产业优势,提高经济竞争力,改进造纸、纺织等产业的落后技术,加快产业升级。
图 1关于教育本质的一个解释模型
(见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关于教育活动作为人的自我创造过程这一本质特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论述:“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7.)在这一段话中,最后一句话,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是我们理解这段话乃至正确理解《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关键。在这里,马克思强调教育过程是人在其自身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过程,而不是一部分人去改造另一部分人的过程。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与机械唯物主义教育观最本质的区别。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创造力的过程。我们可以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对教育过程做一个新的解释(见图1),假如说左边这个教育主体是教师,右边则是学生,所谓的教育就是这样简单的过程,这个教师用自己说的话、写的字、画的图来把他希望他的听众、他的学生明白的道理表述出来。我们很多人据此以为教育就是老师去改变学生,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事实的,学生的认识不是老师给他的。学生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新知识、产生新认识,就必须对老师说的这些话、写的这些字,包括老师画的图、老师的体态语等,要做出自己的解释和理解,才能通过老师的话、字和图,明白某个道理,得出某种认识,获得新知识。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给的,是他自己在脑子里面建构出来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这意味着对教育活动和教师本身我们需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教师的任务不是说传授美德、知识或者某种技能,而是引发并帮助和维持学生包括学习知识在内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
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实际上是他自己的自我创造活动的直接成果。他人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起到间接的、辅助的作用。正因如此,如果我们要建立一套关于创新的体制,在我看来,最基本的命题就是: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从这点出发,才能推导出其他关于创新问题的一系列的教育理论。
三、理论原点: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承认这个命题,是我们探讨创新教育的根本理论前提。这个命题强调人(包括教师、学生等)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这是一切创新教育理论的原点。不承认这个命题,创新教育理论就不可能真正在逻辑上自洽,相应的创新教育实践也不可能是真实的。
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从这个理论原点出发,我们可以推导出一系列的教育理论,譬如:不是教师改变了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改变了自己;不应是什么“环境育人”,而应当是人在创造环境的过程中发展自身;教师也在其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着自己;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的工作,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等等。这些教育理论如果能转化成教育实践,那么必将在教育领域引起一场比较全面和深刻的变革。学生将逐渐进入教育活动的中心,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参与到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学校乃至社会的教育时空,将作为我们一体化的对象世界,我们在建构这一时空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教育并发展着自身;教学过程将由于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而发生根本的变革,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的过程,并且它也不再是一个仅仅关涉到知识的过程,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变革,也是顺应了这个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学习型社会和智能社会的逐渐临近,这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从“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命题出发,我们的教育理论可以遵循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辩证原则,在教育科学领域完成一次认识的飞跃。
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很时髦的一个话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尝试“创业教育”,最先提出的是英国学者柯林博尔,他向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未来的人都应该具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一本是创业性的,其中创业护照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因此,创业教育的理念为大家所熟知,而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更扩大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范畴。
1991年,东京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新创业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进入21世纪,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双创”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一个新的关键词。“双创”教育关注的是全体大学生整个学涯阶段的成长,培育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双创”能力。这不仅对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有益,而且对全部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培养均有益。
总之,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要激发个体的使命感(核心价值观、内驱力),培育个体的品德能力(合作、交流、学习、研究、探究),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面对真实现实的学习、观察、实践和思考),做中学、实践实验中学、合作协作中学习与发展,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价观和真正结果为本的监测与评价体系。
2009年,十堰市区一位家庭妇女在阳台晾衣服时突然晕厥。当时,她9岁的儿子就在边上,曾经在学校接受过急救小分队的宣教,竟然想起学习过的心肺复苏技术来急救自己的妈妈。几分钟以后,妈妈竟然苏醒过来,小男孩儿随后立刻拨打120,成功“救母”。罗杰认为:这无非是对小分队的培训最好的检验。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十三五”期间,每年需要在城镇安排的就业人数大约是2 500万,其中有1 000万是失业人员,1 500万左右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人员和军队转业人员。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是834万人,超过了1 500万的半数。一方面,大学生确实是就业群体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显然会对社会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因其素质高、专业化程度高,具有“双创”的内在潜能,通过大学生群体的“双创”行为,既可以缓解国家就业的压力,也可以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动力。然而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仍然较低,对国家“双创”战略的贡献程度仍然不大。
宁乐美术馆藏2件3种敦煌写本:其一是《八相变》,据说原为吴昌硕旧藏,尾部钤有“木斋审定”印;其二是《太公家教》和《王梵志诗》,尾部钤有“德化李氏凡将阁珍藏”印,背面首部亦钤有“李盛铎印”,可知出自李盛铎旧藏。
怎样解决以上问题呢?第一,社会应该建立一种宽容失败的机制。就全世界的风投经验所得出的规律是“二八规律”,即风险投资者对创新创业者投资的成功率大体占两成,意味着“双创”者失败的几率高达八成。因此很多人不主张大学毕业马上就去创业,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失败就意味着丢脸、失败就意味着损失,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心理上可能难以承受,也有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原因难以负担创业资金。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双创”者本身,必须要有足够的胆略和胆识,要有心理准备。第二,作为政府和大学,也必须为“双创”者构建基本的平台,提供各种必要的风险补偿,为大学生“双创”失败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提供应有的保障。第三,在整个社会必须弘扬“双创”的正气,对“双创”的成功者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双创”的失败者给予更多释放压力的机会和相应的政策支持。整个社会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以成功者为社会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一部分弥补失败者的损失,社会不能让任何一个“双创”失败者无地自容和无法生存。
大学生进行“双创”必须要有基本的平台资源,包括房屋、实验设备、生产设施、信息平台等。如果不能提供这些平台资源并实现配套,必然使得大学生在“双创”一开始便遇到极大的困难。同时,大学生要获得这些平台资源以及开始“双创”活动,也必须要有初始的资金支持。据2017年对大学生“双创”遇到最主要的障碍调研报告显示,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双创”的最主要障碍(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占被调查大学生的61.37%。无论是大学生就读的大学,还是休学和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只要大学生有“双创”的愿望,都应该为其提供资源平台。这种资源平台可以通过政府直接投资予以建立,也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由民间机构建立。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双创”可以凭借虚拟平台以及信息体系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一切可用资源,特别是剩余资源,为大学生“双创”所用。在欧美国家出现了“共享经济”,大学生参与“双创”完全可以凭借“共享经济”的方式构建资源平台,实现“双创”梦想。为了给大学生进行“双创”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国家必须要大力发展各种与“双创”有关的基金。基金可以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筹措、专家管理的方式设立。这类资金的根本使命就是要让大学生的“双创”梦想成为现实。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大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分才可以毕业,如果大学生由于“双创”休学,就可能导致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学分、达到绩点,当然就会影响其正常毕业。因此,将大学的“学年学分制”转化为终身学习的学分制不能不成为必要。另外,如何将大学生“双创”后所取得的成果与大学生学业的毕业要求之间进行有效的“挂钩”,也是必须要进一步探讨的。如果说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认知世界、改造世界,那么“双创”所取得的成果不仅说明大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具备了所需的知识,而且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周满生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博导)
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创客教育大概从2013年开始兴起,并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近年来,创客教育在我国风起云涌,尤其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发展迅速。从高校创客教育来看,国内部分高校都已开始着手设计和建设创客空间,其中,清华大学创客空间极具代表性;从中小学创客教育来看,温州中学首当其冲,成为我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先行者。2015年5月18日,由温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天津14中、青岛第九中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等35所学校组成的中国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正式成立。2016年4月15日,中国创客教育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
二、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比如以色列,以色列的教育是非常有独特性的,不同于欧美教育,也不同于亚洲的东方教育。以色列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的熏陶。以色列的教育部长认为他们之所以出了那么多的人才,就是因为对教师严格要求,包括教师要爱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天才;强调优秀教师是一个“导体”,通过创新的方式跟学生联系起来。他们的思维创新就是思维不能停滞,要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这种思维成就了犹太人的创新能力。美国大学则主要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特别注重培养发展方向明确、想法有创意的学生;第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倡导创意与实践密切结合。
这十来年我国特别强调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学生不是专注于某一个学科的学习,要同时修习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课程等。按国际组织的话语来讲,教育的价值是三个方面,一是作为生产者,二是作为公民,三是作为个人,培养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我国培养人才的观念必须转变,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要更加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最基本特征是多样化。要清醒地认识到,进入普及化阶段,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维度来办所有的高校。要适应学生多样化的特征,探索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办学类型、办学结构、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更要多样化。要求各类高校在各自定位上办出质量和水平,包括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高职类院校,等等。
近年来,真正做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斯坦福大学是其中的代表。斯坦福大学是美国西部最领先的大学,始终敢想敢为,不断创新、突破,做出了很多的探索。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中国制定“2030规划”的时候也在参考斯坦福大学的“2025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开放大学,还有自定节奏的教育、轴翻转、有使命的学习,等等。“2025计划”要求做到以下方面的改变:一是学习时间的改变,二是学习内容的改变,三是学习观念的改变。比如“自定节奏的教育”,打破陈旧的学习束缚,“轴翻转”强调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进行动态的竞争力的考核,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有使命感的学习”。与我国强调“立德树人”一样,美国强调学生的学习要有使命感。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大格局、大视野的国际领导型人才,不仅仅着眼于个体成功,而是要培养具有使命感的国际性人才。北京大学的国际发展战略于2019年5月发布,提出了“创新、引领、开放、独特、多元、塑造”六大发展理念。和斯坦福大学相比,北京大学更多是理念上的东西,还没有像斯坦福大学那样从人才培养的路径提出一系列的要求。
国际上还有一类新型的大学,比如奇点大学,其定位是培养解决未来全球性问题的“双创”型技术领军人物。与传统大学不同,奇点大学的教育教学特别强调面向创业孵化,开展实验室创业加速器、创新伙伴活动等,因此报名他们学校的人数特别多,但是入学率只有2%到3%。还有硅谷投资人办的英雄学院、苹果学院等,这些都是国际上新的创新模式。包括马云的湖畔大学等,也是参考了他们的办学模式,希望以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特别强调和企业的密切结合。
聚谷氨酸是使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取的生物高分子,具有优良的水溶性、超强的吸附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降解产物是无公害的谷氨酸,在农业上可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抗病及抗逆能力。进入本世纪,个别国际知名公司开始进行含聚谷氨酸复合肥、水溶肥的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含聚谷氨酸磷酸二铵产品生产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俄罗斯高等教育最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教育观念、办学层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质量评估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方向,强调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突出人才培养上的通才性与专业性的结合。典型案例是莫斯科大学,在院校、院系调整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改革,增设跨学科的讲座课,包括与企业合作开发现代管理课程等。
2.仔猪饲料蛋白质要适度,增加纤维素含量,同时在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硒、维生素E。一般日粮中硒的含量应保持在0.3~0.4 mg/kg的水平,维生素E含量保持在150~200 mg/kg的水平。
下面要讲的是三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包括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第一类是加拿大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围绕着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来设置学习课程。第二类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模式,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必须要通过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其成为某一领域中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职业人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特别强调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模式也被称为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第三类是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例如英国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强调我们现在的“证”、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是一项能力说明。我国现在许多的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把职业资格鉴定和培训纳入教学计划,注重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和优化课程体系。但是与国外的实践教学模式相比,我们在体制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在理念上——我们的企业缺乏参与培养的责任感。
三、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第一种是清华大学模式。清华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很多探索,提出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的高层次教学体系建设,提出了“教师+”概念、“课程+”概念。“教师+”就是打破传统的模式,计划在2020年,实现超过一半的建筑学院、商学院、经管学院课程有“教师+”来授课。另外,强调以“学”为中心的学业评价方式。清华大学宣布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成为中国第一所不再用分数评定学生的高等学府。他们还开设了校友课程和产业课程,建立了创新、创意、创业联合体。他们的创客空间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以创新实践活动为手段,强调三创融合、本研协同、三位一体,致力于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三创”教育服务平台。
第二种是上海纽约大学模式。他们的口号是“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通过构建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学习平台,着重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每一个课程当中打下跨学科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激发其全球视野。探索的是主动学习模式,强调主动学习,学校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选择权在学生,如果学生不积极选择,那么这些机会等于零。该校的教师来自世界各地,英语教学成为这个学校的一个必要的环境。他们的探索是通过主讲课、研讨课、实验课、写作课的组合形式,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表达的能力。比如他们的“创造力+创新”项目,吸引了世界100多所大学、几十个国家的学生到上海纽约大学参与24小时的编程比赛。2015年2月27日的《人民日报》评论说,上海纽约大学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更重要的是,这条“鲶鱼”的灵活游走,让其他鱼群感觉到一点不适应,并刺激了其加速游动。最近,教育部跟海南省有新的协议,提出了支持境外一流高校到海南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建立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部省联合审批机制。这表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将有一定的突破。
第三种是温州大学模式。他们属于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创新案例,强化创新教育特色,培养重实践、强创新、能创新、懂管理、敢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温州大学培养的框架就是强调以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为路径。其体系有四个层面,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特色班、创业教育与培养方案。温州大学开设了很多独特的班,比如青年创客班、创业先锋班、创业管理班、创业精英班,系统推进企业孵化式教育的教学改革,加强特色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在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温州大学做了有益的创新。他们还打造分布式的创客平台,构筑多样化的创业文化平台,做了很多面向学生的实践活动,并成立了首家大学生创投机构联盟,设立了新湖创业教育基金、奥康创业基金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便利。
中国的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已经从“1.0时代”走向“2.0时代”,其标志就是中国的企业已经走向世界。大量企业走出国门,正在孕育并产生着一批世界级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它们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阶段是中国的大学同外国的企业合作,第二阶段是中国的大学不仅要与外国一流的企业合作,而且中国的一流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的大学,开展更多层次的合作。例如,华为与大学的合作,不仅是为了与中国的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进行合作,而且实施了“探索、开放、旗舰”三个类别的创新研究计划。华为的人才理念非常值得重视,就是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五)强化教育督导与问责
在当前国际化办学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三创”教育是不可少的,创新、创意、创业这三者密不可分。虽然大学有精英型、大中型教育机构之分,但都应该开展“三创”教育,不能认为开展“三创”教育仅仅是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高校的任务。开展创意、创业教育与倡导就业引导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不能画等号。
辛 涛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相关背景
就我国的基础教育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事实上,我们现在基础教育的状况还并不是那么好,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会有很多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问题里面可以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评价导向也是一个方面。从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而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习总书记讲了很多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需要深刻领会的观点和想法,总书记专门用了一段话来说我们现在的问题,他说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基础教育里面其实很少讲到评价体系的事情,一个层面是中考和高考,这是我们基础教育体系里面的选拔性制度,但是对我们的评价产生了直接的或间接的深远影响。另一个层面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评价。
二、进一步深化考试和招生制度改革
(一)强化考试内容改革
从十八大以来,国家花了很多的力气在全力推进考试的改革,尤其是中考、高考改革,目前已经到了强化考试内容改革的重要阶段。在未来整个的改革中,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考试的评价一定要基于课程的内容标准,其依据应该是学业质量、课程标准。一方面,学业质量标准不再是基于学科内容的表现标准,而是基于能力和素养的标准。另一方面,利用基于核心素养建立起来的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教育评级,可以促进评价打破学科限制,使跨学科能力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考试题目应体现其导向作用,整个的考试题目或者是考试框架都要一一对应。比如孩子的数学素养是一个孩子一个课题,在现实世界当中遇到问题以后,通过数学模型得到结果来进行解释,要运用相关的数学工具解决问题。例如音乐素养方面想测试的是孩子的表现与编创。再比如说美术素养例题,测试点是欣赏与描述和评价作品,让孩子基于他所学习的知识,去比较这两幅画的不同之处。
(二)确保综合素质评价落地
国家的文件大概在2002年就公布了,2014年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出了五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心理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尽管是在2014年提的,但是和以前说的德智体美劳很对应。而综合素质评价会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恶化吗?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要强调育人模式的变革,特别是高校的“双创”改革,那么综合素质评价落地一定是很重要的一点。
(三)高校招生制度和教学方式改革
现在谈“双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接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基础教育已经轰轰烈烈了,但高等教育并没有动起来。高等教育不仅要在招生方面要动起来,人才培养模式也要改革,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世界范围内对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做得很扎实了,而在我们国家,这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下面以边缘被固定的柔韧矩形板为例来分析变形薄膜的应变。分别用a、b表示板两个边的长度,h表示板的厚度,如图1所示。
(四)优化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
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我们面对的是全社会,面对的是家长和孩子,他们去选择的时候,全社会的管理层面来说,很难去做太多的强制性干预。那怎么办呢?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希望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做出改变。尽管家长、学生和社会瞄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管理体系来说,希望你的目标不是说只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要有内涵,孩子是不是真正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因此监测和评价就越来越重要,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制度,未来会越来越强化,越来越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国家的层面、在省级的层面、在区县层面,各自需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国家的层面可能是管理的、决策的、政策的调整,但是区县的层面一定要指导到各个学校,包括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北区酒店布局较分散,地下2层酒店配套用房主要为酒店布草间、洗衣房及员工更衣室等,7层为酒店厨房及餐饮区,8~9层为酒店健身及室内游泳池等,11~24层为酒店客房。
教育部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提出要求,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3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要低于0.15。
朱益明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导)
面向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宏大的时代主题,并非只是当下大学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当前整个教育发展出现转型,现有的教育与就业、实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教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就业人力需求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人才需求。正是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又该怎么办呢?
一、心理学视角的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关于创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是创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心理学家Hayes发现,当个体智商低于120时,创新能力与智商水平显著相关;但当个体智商高于120时,创新能力与智商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甚至毫无联系。心理学研究还表明,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加认知灵活性,增加可用的认知加工素材,从而增加用于联想的认知元素。个体的内在动机是最为重要的创新动力,外部动机的作用并不清晰。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创新创业的内在动机,那么外部条件再好、给再多的投资,也难以成功。现实世界表明,成功人士不一定都是高智商的学霸,但作为成功的创新创业者,他们往往具有如下共同的个性特征:思维的流畅性、乱中求序的能力、强烈的好奇心、思想的开放性、个人的独立性、恰当的灵活性、勇敢与冒险性、包容与容忍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美国纽约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心理学戴耘教授认为,创造力培养有三种理论模式。第一种是创造力培养作为思维课程(托伦斯模式),强调思维品格和思维习惯,代表人物有托伦斯、斯腾伯格、帕金斯。第二种是创造力培养作为个人化的知识建构(费尔德曼模式),强调知识结构、价值取向、独特悟性、认知多样性(差异化),代表人物有波拉尼、费尔德曼、谢维尼纳。第三种是创造力培养作为实践参与(索耶模式),强调领域性、情境性、实践性、互动性,代表人物有索耶、基伊、维斯伯格。
也有学者把创新人才定义为创新的态度(包括领导力、驱动力、决策力、承担风险和非常规思维)+基础性学术技能(学术技能、艺术与科学的水平)+伦理观(伦理观、哲学观、公德和尊重多样性)+社会技能(激情、期望、沟通和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创新人才也是可以培养的。成为创新人才的关键首先是积极的态度品质和高阶的思维品德,个体的学术水平与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无论怎样,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面向创新创业的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方法方式。
二、审视现代化发展的教育要求
当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变化、人口尤其是人才流动以及全球化。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也日益加快,2035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将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种现代化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学校教育需要培养更有远见、更有智慧的一代新人,教育教学需要超越于传统的数据传输、信息传递、知识传授,更需要培养学生有信念信仰追求、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责任担当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素养。
创新型全球人才涉及以下要素内容:知识、适应变化的能力、人性(人文品德)、思想和态度。曾有研究发现,个体取得成功,32%来源于人性和态度的因素,26%来自于个体的表达与沟通技能,而过去被认为重要的专长专业理论知识仅占4%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围绕着人的基本素养去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新的人才观认为,个体成才来自三方面:学术能力、公民素养和终身学习,而且三者有机融合,具体表现为信息素养、自知自治、沟通交流、公民道德、研究探索等5个方面。
实践表明,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创新创业最终并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成就感,体现个体潜力的发挥,展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因此,创新创业的教育更需要学习的参与,更多的全面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求从传统的教育体系转向建立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体系,教育教学更多的是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给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空间,学习者能够培养思考,在学习、观察、实践中思考,进而使学习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之一。这一点正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要求之一。
(二)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三、实施面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这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领域的改革轰轰烈烈,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思想与经验不断呈现。但是,如何关注创新的需求、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实践中却并不多见。在课堂中,学生有哪些是主动的参与?有哪些是积极的思考?既定的、程序化、教材为本、教师设计的教学逻辑仍然比比皆是。其实,大学的课堂教学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面向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注重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将培养学生的思考、思维、思想作为教育教学的优先目标。思考成为学习的方式与过程,思维成为学生发展的目标与内容,思想成为学生创新发展的基础。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知识并非就是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代教师要传播知识、传播真理、传播思想。所以,教师必须考虑怎么样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有了思考,才可能发展思维、形成思想,才可能有创造与创新。批判性思维很多年前就引起了关注,但是流行的标准化考试方式与此相悖,现有考试方式极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变化的参与能力,而非直接上岗的工作技术技能。这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缘起,也应该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所在。
其次,必须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重新理解学习的含义。香港大学程介明教授认为,当代学习的特征是:学习就是人与外部世界产生意义;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知识建构;学习是有效的理解;学习是做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经验;学习在团队中最有效,协作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Kai-Ming Cheng.Reinterpreting Learning[M].UNESCO Working Paper,Paris.2014.)。当前课堂教育教学现状仍是,要求所有的人用同一种方式去学习,记忆式、训练式的接受学习与竞争式学术性选拔的评价仍占主导。在普及化的教育背景下,要考虑通过个体的主动学习,让每个人与众不同,找到自我,实现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此,教育教学必须更多地实施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与课堂,让教育跟学生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强调自主学习、综合学习、实践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努力改变传统工业化时代的流水式教育教学形态。
Ailure mode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high fill slope of a proposed airdrome in Guizhou
再次,必须改变教与学的内容。面向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势必要超越传统的知识中心、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改革进程的加快,高中物理教师需对核心素养概念、重要性形成正确认知,并于物理实际教学活动中将培养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内容,除可提升学生物理学生成绩外,也可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可提升高中物理教师物理教学质量.此外,物理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进一步促进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推动高中学生物理素养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8条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些要求必须充分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之中,这些要求同样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引。
事实上,注重教与学的内容改变也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一大特点。美国提出了21世纪学习框架,强调生活和生涯技能,学习和创新技能,以及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而且还提出了21世纪学习的“7C”内容: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创新和革新,协作、团队工作和领导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信息和媒体素养,计算和信息通讯技术素养,生涯和学习的自主([美]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M].洪友,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2011:151-159.)。此外,欧盟提出的6项技能包括:环境意识的技能、终身学习的技能、知识社会的技能、ICT的技能、内生发展的技能、社会资本的技能。
最后,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未来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政策层面上,建立科学的人才观,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全面发展,关注人才成长的教育需求和培养方向,改变片面追求卓越的“精英”观。二是在教育教学层面上,加强学生发展的指导与引导,培育学生的理想追求、批判精神、探索兴趣和对生活与职业世界的激情,注重五育并举、身心健康发展。三是在资源层面上,营造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提供各种社会和网络资源,为更多人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发展,每个人都能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大学要强化通识教育,克服功利主义(片面追求排名)、消除应试教育影响(单一的以分录取)、打破专业壁垒(学科专业界线),致力于培养有理想追求、心智健全、素养扎实、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高级人才。
从我国目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严峻的就业形势来看,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显然是不够的。从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来看,毕业生人数众多使得理想中的“一对一”职业规划和咨询辅导难以实现(就算是计划经济时代,招生严格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都做不到“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多数院校的就业指导内容相对单一,依靠大范围的就业政策宣讲和讲座形式的简历面试辅导这种“大锅饭”形式的职业发展辅导和就业帮扶,也难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矛盾,而“双创”教育能推动就业,提升就业竞争力。
宋乃庆 (《教育与教学研究》主编,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博导)
(1)滤筒增重称量。将现场采回的滤筒在105~110℃烘箱中烘干1h,取出后放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用天平进行称重。(带去现场前滤筒在同样条件下已经称好初重。)用终重减去初重就是滤筒的总增重量Δm 。
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双创教育体系
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双创教育体系是双创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其重要而易为人们所忽视,就这个问题提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双创教育的由来与发展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能力及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不断加强,双创教育孕育而生并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提出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但要真正达到这一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天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数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作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
“双创”可以说是从“创客教育”发展而来的。“创客”源于英文单词“Maker”,最早见于加拿大科幻作家科利·多克托罗的科幻小说Maker 一书。多克托罗将创客描述为“有创意的聪明人”。2011年,我国北京创客空间的创始人之一张浩第一次将“Maker”翻译为“创客”。创客教育是从美国引进的,之后在加拿大以及多个欧美国家都提出了创客教育。2009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教育创新(Educate to Innovate)”大会上呼吁“每个学生都应成为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随后,美国白宫立即启动了“创客教育计划”。到目前为止,全美已有包括MIT、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在内的几百所高校设置了创客空间,开展了创客教育。2013年前后,美国开始有较多的中小学校参与创客运功,探讨在K12教育中如何进行创客教育。与我国有所不同的是,美国创客教育的发展主要着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综合,通常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换言之,核心要素有四个:人才的培养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二、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双创教育区域规划的调查研究
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正在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双创教育区域发展规划,2018年,为开展“成都市郫都区双创教育规划研制”项目,对我国双创教育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深入研究。率队赴全国东、中、西部6省市调研11次;赴北京、武汉、长沙、深圳、重庆、成都等地,对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教科院、深圳第二实验学校、四川省教育厅、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及中小学等,了解双创教育及基地建设先进经验,并得到这些单位的大力支持,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湖南大学副校长谢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总裁贺臻、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崔宏昌、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沈火明等接待调研组。调研形成10万余字的双创教育文献综述、相关政策文件(23份)、双创教育及基地建设案例(56例)。调研发现我国双创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项目少;第二是很多项目尚未转化和应用,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第三师资队伍是很大的短板;第四是支持资金不足。
三、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双创教育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双创教育目标体系
大中小学双创教育目标应各有侧重,形成系统、分层的双创教育目标体系。小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中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初步的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大学和中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一定的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频综产生射频激励信号,其频率在时间上按三角波规律变化。激励信号经发射机放大后,通过发射天线转换成电磁波信号向外发射。电磁波信号遇到目标后,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接收天线,接收天线将回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RF),经低噪放放大后送入接收机。由于回波信号具有一定时间延迟,回波信号延迟后与本振信号就存在一定的频差,频差关系如图2所示[6]。
第一,在国家课程中渗透双创教育元素。可以在科学课、美术课、信息技术课、劳动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双创教育元素为先导,再逐步扩展到全部学科。
两组发酵液中剩余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相比之下,添加咖啡碱的发酵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下降的更为明显,说明有咖啡碱的存在可能对刺激菌体的生长繁殖存在积极作用,从而加速冠突散囊菌对发酵液中葡萄糖的消耗;二组发酵液总蛋白质含量都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又分别在发酵第8、9 d相继开始下降,一方面冠突散囊菌在发酵培养过程中胞外酶的分泌和积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菌体自溶导致胞内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快速降解。
第二,开发双创教育特色地方及校本课程。小学中低年级以“动手、动脑”课程建构为基础,开发生活技能、劳动实践、艺术设计及手工制作、人工智能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以“创意、创作”课程建构为基础,开发艺术设计及手工制作、思维训练、人工智能等课程;高中以“创造、创智”课程建构为基础,开发传感器与物联网创新设计、人工智能、无人机制造等课程;职业学校结合专业设置,开发如电子电路类、机械设计类、餐饮服务类等课程。
第三,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专题课程;高中开设职业规划类指导课程;职业学校开展创业知识及技能课、职业规划指导课程。
第四,将双创教育和STEAM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STEAM教育为抓手和基础,推动学校双创教育的开展。
(三)探索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丰富多样的双创人才培养形式,科学合理设置双创人才选拔评价机制。
(四)推动双创教师队伍建设
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双创教育体系,其重点和难点是师资队伍建设。为此,应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配备与双创教育直接相关的学科教师,如科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鼓励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好的相关学科教师开设双创课程,组建双创课程骨干教师队伍。整合高校和企业的兼职教师,支持学校聘请院校及高科技产业优秀科研人员到学校兼职,特别是企业及高校有一技之长的退休职工,联合开展中小学生双创教育实践。面向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招聘企业创新创业技术人员和兼职研究人员,帮助学校创建双创特色项目,开设双创课程。
(五)打造开放、共享的双创教育生态环境
第一,营造双创文化氛围。社会、政府、学校、社区、家庭之中营造开放、共享、交流的双创教育文化氛围,培育双创教育土壤。
第二,建设双创教育基地。建设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双创教育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有效载体,使其成为集教育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教育资源。
第三,搭建双创教育平台。如开展双创技能比赛活动、双创教育高峰论坛等。
最后,我认为,期刊发展应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同时,期刊建设本身也应有创新创业精神。为此,《教育与教学研究》可否特设“创新创业教育”专栏,以引起不同领域专家对双创教育更多的关注和争鸣。
裴娣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王世伟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长)
中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 ——基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的调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在当今面临整个社会战略性转型的关键时期,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质高效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模式,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新的思路、新的认识和新的起点,这是值得思考并寻求合理回答的重要议题。阿坝州理县教育要与理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空间格局调整相一致,打造高品质教育,探索一条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之路,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引领性和开拓性。
一、阿坝州理县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殊价值
理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距成都190公里,距马尔康150公里,是通往川西北草原藏区,出省连接甘肃、青海、新疆的快捷大通道。理县是藏羌少数民族集聚地区,藏羌文化渊源悠久,至今已有1 400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州“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区”。
(一)高山地势,地广人少
理县海拔1 422-5 922米,为“沟谷经济”。理县幅员面积4 318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全县总人口仅4.6万人左右,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10人。理县人口结构以藏羌为主体(其中藏族人口占50%,羌族人口占31%,汉族人口占19%)。
区域性教育决策必须考虑人口负荷这一关键要素。理县人口少,且流动性大。2011年以来,理县小学的各年级段人数均低于学龄人口。
(二)理县经济特征是灾后经济、生态经济、近城经济
农牧资源丰富。农作物主要有甜樱桃、青红脆李等绿色水果;天然牧草基地161万亩,盛产高原牦牛、高半山山羊、藏香猪等畜禽产品;理县大白菜等有机蔬菜荣获国家地理注册商标;虫草、贝母等天然中药材享誉海外。
旅游资源特色彰显。理县山水共天一色,被誉为“川西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米亚罗红叶风景名胜区、桃坪羌寨、甘堡藏寨以及国家4A级的毕棚沟生态景区等形成全域、全时旅游目的地。
灾后重建经济与教育的快速发展。理县2015年人均GDP4.65万元,在全省182个县市区中排第40名;县域经济实力排名,四川省175个县中排第95名,51个少数民族区县中排第5名,32个藏族县中继汶川、康定后排第3名。
(三)藏羌文化底蕴深厚
理县是藏、羌、汉多民族融合区,人口结构以藏羌为主体,出生率仅3~4‰。理县所居嘉绒藏族公元4世纪从西藏迁徙而来,至今已有1 400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州“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区”。羌族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藏羌民族锅庄是藏羌独特共居的文化经典。美丽的杂谷脑峡谷被中外学者誉为天然民俗博物馆和藏羌民族文化风情走廊。
理县独特的文化自信以及文旅结合、全域景区独特的环境,加大对藏羌民族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传承,将成为理县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理县教育成为对外展示藏羌文化的窗口和藏、羌、汉等多民族团结融合的教育基地。
(四)理县教育发展原有基础较差,但灾后获得长足发展
理县教育具有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共有的诸多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质量不高,学校发展不均衡,优质资源供给不足,高中升学率不高,优质生源流失,教师队伍薄弱。同时,理县疆域广,人口密度小、增长率低、基数少,严重影响学校规模发展,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民众不能真正享受国家免费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经过灾后重建的十年,理县2013年率先在阿坝州实施十五年义务教育,2014年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验收,2015年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7年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教育部民教中心民族教育先行实验县”。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委托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对理县教育质量进行了监测。测查方法:三年级学生语文、数学测试,教师、校长、家长问卷调查。监测结果:在内部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体育兴趣、亲子关系、学生教育满意度等5个指标,与全国其他141个县的大部分测试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在学业达标、高层次能力、学习兴趣、同伴关系等9个指标上,和全国其他141个县相比,居于中等水平。理县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业表现良好,与全国常模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生负担偏重;教师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提升;校长领导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教育观及专业水平的提高,需要立足于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针对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现状,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转变教育观,坚持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打造一批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勇担当、愿奉献、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课程建设,在认真完成国家基础课程任务的前提下,凸显民族教育的亮点和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二、理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举措及创新
(一)战略设计,理念先行
“三地一区”的发展定位: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先行地、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地、民族团结进步福地、绿色生态产品供给区。
理县教育发展目标: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理县教育体系;高品质、民族性、多元文化的理县教育特征。
(二)整体策划,构建“一体三梯”发展格局
理县境内,沿杂谷脑河谷形成从平原到高原的垂直带分布。理县城镇空间结构为“一条走廊、两大片区、三个阶梯”的区域布局。理县“一带三区、一极多点”发展战略布局是理县教育区域性主体功能区的存在形态。依据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转型格局,依据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教育发展需求变化,以及区域藏羌文化的历史传承,以河谷以及沿河谷的交通干线为走向,整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成与“沟谷经济”“通道经济”相适应的“一条走廊、两大片区、三个阶梯”。
围绕城镇空间格局,确定理县教育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对学校布局进行整体策划。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和重点是:“一心、一轴、四片、多节点”。理县教育作为民族地区率先发展的教育,必然采取内源性自主发展方式,是梯度错位——这是一条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品质的发展路径。
(三)整合教育资源,改革办学体制
发展原则是规模适度、突出特色,重抓质量、内涵发展,创新理县教育体制,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格局,实现教育机会均衡。
一是推行集团化办学。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原则,部分学校开展渐进式集中办学试点,采取直管式、托管式、联盟式等多种形式推行集团化办学。
二是形成“一体化”育人机制。以“普惠+优质”为主题,构建覆盖全域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依据地域特征和经济状况,构建符合区域实际的十五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以高中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从上至下的艺体特色教育,积极开发具有民族区域特质的职业技术教育。立足对口支援,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内地、发达地区和高校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推进教育民生工程。保障具有多样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及其特点受到应有尊重。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坚持随迁子女教育“两个全部纳入”: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方针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加强寄宿制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完善“理县贫困学生助学工程”,加大对贫困学生助学支持力度,确保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四是坚持立德树人,打造藏羌文化教育品牌。突出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理县独特的文化自信,文旅结合、全域景区独特的环境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大对藏羌民族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传承,建设藏、羌、汉等多民族团结融合的教育基地,成为对外展示藏羌文化的窗口。
(四)实施四项工程,打造高品质教育
实施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创建工程、学校现代化发展的品牌工程、课程顶层设计与学校办学个性化发展工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
(五)完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模式
优化政府教育公共服务,建设学校制度,推进“县管校聘”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建立名师工作室,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实现师资队伍优质发展。完善教育督导体系,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建立县级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推进评价制度改革。
三、理县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到2030年,充分形成民族教育特色鲜明、有质量的公平教育,实现县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创生“理县模式”。在民族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为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理县思路和经验。
从经济、社会、文化视角把握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内涵,进而勾画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图景,分析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未来需求。
揭示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共性与差异性,进行恰当的分类和深刻的理论阐释,进而提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
四、结语
改革过程是一场剧烈的锻造过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如何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如何通过催生理性品性的提升及实践理性的升华,打造具有理论自觉以及基于实践的能动建构的“理县教育”品牌,任重而道远。需要勇于改革、主动作为,瞄准“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创建高品质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迎接未来时代的挑战。
毛亚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新时代与教育创新的思考
创新需要回归到基础教育。创新在于内在品质和对美的欣赏能力,在这些基础上才有可能创新。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主体地位,这是由其固有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特点所决定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新时代背景下对基础教育定位的梳理,需要在对基础教育的理念认识到位的基础上完善基础教育不完善和滞后的方面,进而进行全面的变革和发展。创新教育是很重要的,怎么来创新?就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要回归到三个命题:求真、从善、尚美。
一、对“新时代”的思考
2019年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们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几个词很熟悉。人的解放在不同的层面、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和彰显。“站起来”是指人的政治解放,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政治的诉求是非常明显的,包括国家建设。“富起来”是指人的经济解放,改革开放以后要解决人的生存问题、物质层面的丰富问题。现在是“强起来”,“强”肯定不是比肌肉、不是比块头,比的是什么?比的是价值诉求,“强起来”指的是人的全面解放。社会发展最终是要符合人性的逻辑,包括生命的逻辑和思想的逻辑,生命要寻找自己的出路,思想最终也要寻找自己的出路。
对于社会发展历史性的把握,是认识和推进一个时代发展的立足点,这既是在原有历史性上的前行,是一种进步,又是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孕育新的历史发展可能性。当下的历史性是在原有历史性上的发展,如何促进其更好地发展,需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有没有”的问题,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有新的或被忽视的所谓“存在”产生或被观照,是否有新的或被忽视的特质出现。二是“对不对”的问题,是具有新质或被忽视的“存在”被关注的背景下,是在对新的特质关注下,原有的做法是否正确,所提出的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与所关注的“存在”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的规定性,是否促进了其的发展和光大。三是“好不好”的问题,就是原有的做法和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是否促进了社会新的向前发展的方向,满足了相关主体需要的发展追问。中国到了“强起来”的阶段,在新时代下,需要回应时代的需求:这个时代与前面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基于这样的历史性阶段,看看以往的政策哪些是好的、可以延续的,哪方面不足是需要完善的,以及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添加哪些新的对策、新的做法,再判断“好不好”。
从“有没有”来看,在新时代,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人民对生活的需要不再停留在数量的增加、点的变化上,开始注重质的飞跃、面的拓展。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以通过物质增加人们的幸福感,然而在物质丰富、万物具备的年代,物质占有已很难再促使人们获得持久的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从“对不对”来看,在新时代,社会发展方式从关注数量增加和外延延展转变为追求质量的提升和内涵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评价方式从侧重GDP的增长转变为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此背景下来思考原有的政策、做法和构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从“好不好”来看,在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表明人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再只是外在物质的欲求物,而是将自己和生活本身作为描述和评判的对象;对美好生活的评判标准不再仅仅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的问题。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通过物质占有来获得满满的幸福感的情况已很难在新时代持续下去。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人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再只是外在物质的欲求物,而是将自己生活本身过得是否更有价值作为评判的标准。这种生活本身就是有德性的,这种生活本身就能提高人性,使人在自己生活中能够完成对美德的获得与践行。社会呈现的是“崇高”而不是“鄙俗”,是精神的彰显而不仅仅是物质的追求,是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衡量的尺度是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生态,这是生活品质的重要表征,而这种品质既需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道德水平、人格品质、情感质量和责任意识等精神层面的提升,这种提升是决定社会和谐、幸福感拥有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九大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新时代的“新”,在于历史阶段性定位的变化,不仅需要中国经济的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需要中国社会的发展整体“升级换代”。这是未来一段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的发展追求,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定位的再出发。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一是评价方式的转变——GDP的增长不等同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二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数量到质量,从外延到内涵;三是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数量扩张的增长模式转向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从外延转向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四是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躯干国家”到“头脑国家”、从制造大国到创新大国。
二、教育:从“观物”到“观人”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进而走向“好起来”。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内涵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讲怎么来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他强调了“八个更”: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好教育、好学校,需要教育回归本真。人的发展是身体、心智、情感的发展。教育是发展人的,如何保持人的平衡发展、协调发展,促进人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积极的情感,是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教育发展定位的变化,不再是多出人才,更重要的是出好人才,最根本的还是求真、从善、尚美。
教育是做什么的?
从“观物”的视角来看,人们总是认为“人是掌握知识的容器”。人首先是一个认识着的东西,抽象地思维着的东西,然后才是一个欲求着的东西。人的认识是第一性的,人的欲求和意志是第二性的。主要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看待知识,知识仅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满足物质功利需要的工具)。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关注的是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外在关联。
而从“观人”的视角来看,认识论并不是研究知识、真理问题的唯一视角,还可以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研究与探讨知识和真理的问题。在当今人类社会,知识不再只是人的认识问题,而是人的存在问题。知识融身于人的存在过程,确证着人的存在,在不同的层面上改变着人的存在,促进着人的生成。这就是知识与学生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内在关联的当今解读,这是将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也就是使其成为一个人的“观人”的教育立场。
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包括两个取向:一个向外,自然的人化是工具,是社会本体的取向;一个向内,内在自然的人化是情感,是人为本体的取向。在向内、在本体中突出了“情感”,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联,这种关联就是生命的体现,是人现实鲜活的存在。马克思著名的论断: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在交往中,在你和我、我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中不断地获得自己的本质属性,获得自己社会性的发展。
新时代,学校发展的定位不是匹配现实,而应该是表现现实。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应有精神层面的追求,有美的创造,有自己的想象,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因此学校的定位应该更多关注使人获得健全的人格、完整的精神,实现人的精神和谐完整地发展。
刘学智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启示
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是国家振兴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双创”教育是能够满足教育时代需要的新路径,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大学正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重镇,通过实践创业教育,斯坦福大学和企业、政府之间都形成了良好互动,形成了高科技产业发展链,在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给世界带来了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的风向标。
一、斯坦福大学“双创”教育体系构建的缘起
斯坦福大学做“双创”方面的研究,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双创”政策的推动。一是美国联邦政府为大学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由此大学得以进行科学研究、创新和发明;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制订了相关法律法规以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如《小企业法》《企业反垄断法》等;三是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法案等方式为“双创”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双创”人才的诉求,一是美国振兴经济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经济背景促使创业活动逐渐增多,进而引发了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二是创业园区孵化人才的需要。斯坦福研究园区通过大学和工业界合作,使智力与财力完美结合,不仅创设了有利于新企业诞生与发展的经济大环境,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创业人士,加速了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需求的提升。
二、斯坦福大学“双创”教育体系的经验
(一)塑造“学以致用,贵在创新”的大学精神
斯坦福大学创建于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产业革命时期,因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彰显着求实求是的创业精神,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创始人斯坦福本人便是特别具有创业精神的一个人,他把创业领袖的精神融入了斯坦福大学。为此,斯坦福大学致力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力图将学生培养为创业型人才,并将引领科技发展和服务硅谷作为重要使命。
“双创”教育内涵发展根植于浓厚的大学文化土壤。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文化。做教育的要有浓厚的大学文化土壤,才能形成这所大学的“双创”文化。
(二)建立“三跨”型“双创”课程体系
斯坦福大学为了保障“双创”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不断进行创业网络建设,鼓励多学科交叉和多学院合作,以期提升学校“双创”教育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斯坦福大学鼓励多学科交叉和多学院合作,生成了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这是很重要的机制。“双一流”建设很重要的也是在学科、专业和学院层面整合,形成了指向“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三)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演练的有机融合
斯坦福大学擅于在教学中将最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有机结合。为此,斯坦福大学也开发了理论驱动与实践驱动的两种“双创”教育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建构学生“双创”理念、方法和技能。
其中,理论驱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创业知识的传授。基于理论驱动的课程主要讲授战略规划、经营管理、财务税收、人际社交等理论性内容。教学过程中则结合了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
实践演练即以学生创业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斯坦福大学所在的硅谷一直以在车库中把技术发展为真实的创业公司著称,为此大学也设置了“创业车库”课程。该门课程是实践驱动教学模式的代表,学生可以通过该门课程检验团队的创业理念是否可行与先进、专业技能是否能被大众认可与接受等。课程集中在秋季和冬季开设,每门课程设置了相应的学分与固定的学习时间,并且要求所有选课的学生至少选择两门实践课程。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不仅包含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咨询顾问,还有专业的授课教师,实现对选课学生全面且精确的指导。在“创业车库”课堂上,学生可以与真实的用户直接交流,也能够与咨询顾问面对面沟通,从而明确他们将会遇到的问题,还能够确认他们创业模式的可行性。
(四)推进“双创”教育实施的重要机制
斯坦福大学几乎所有院系都增设了“双创”课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商学院和工程学院的“双创”课程体系。我国学者郭玉娇研究发现,“双中心模式”(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和工学院“科技创业项目中心”)是斯坦福大学“双创”教育的重要做法。商学院设立的“创业研究中心”能够对全校创业课程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学院每年开展的“全面管理暑期学校”活动还为全校本科生提供了学习创业知识的良好平台以及广泛的资源。20世纪末期,工程学院联合设计学院成立了“科技创业项目中心”(STVP),为全体学生提供创业课程及相关活动。该项目成立后便成为了工程学院创新教育的核心。STVP在每学年大约开设创业课程四十余门,其中有四分之一面向本科生开放,其余的“创业思想领导者论坛”则面向所有斯坦福大学生开放。为了巩固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除了为学生提供创业课程外,科技创业中心还组织了丰富多样的创业活动,构建了完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借鉴与启示
总结斯坦福大学“双创”教育的经验,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要以创新创业精神为内核,以大学文化为土壤,推动学校“双创”教育。第二,要多渠道扩充师资力量,跨学科、跨学院设置“双创”教育课程,持续进行“双创”教育研究,保证“双创”教育的实施。第三,要开发和利用新兴的产业资源,实现教学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学校的“双创”不同于社会的“双创”,他是要学习的,无论产生什么样的价值,他也是学习。在参观成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时候发现,90%的学生是理想型创业,其实“理想”特别重要,这种理想不是凭空的,而是源于新兴产业资源。比如说现在的垃圾分类,会催生出很多的新兴产业资源,利用新兴产业资源与教学的理论学科结合,这一点非常重要。第四,要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统筹各方资源和条件,以规范制度推动“双创”教育体系的高效运行。必须在大学做顶层设计来支撑整个学校的资源优化,在“双创”上能够迸发出其应有的力量,使学校的“双创”教育能够在高平台上去呈现,按照预期的目标得到培养和提升。
陈云英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博导)
面向儿童特殊需要的创新创业
面向儿童特殊需要的创新创业,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在目前都具备了。这里的“儿童”指的是0到21岁的未成年人,这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处于可塑造时期,世界各国将他们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种新的服务领域需要引起重视,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政府有政策、有经费支持,有大量的服务需要去开发。在现有的政策支持下,有一些项目是面向儿童特殊需要,把它叫做康复教育的项目,高质量的普及化的服务项目仍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有8 500万残疾人,这是2019年7月刚刚公布的数据,约有2 000万0到21岁的特殊需要服务人群。这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创新创业需求的人群,要立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建议开展服务儿童特殊需要的康复教育的服务业,开发项目,促进青年创业和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特殊需要是儿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发展年龄、不同的发展领域和障碍发生的特殊需要。用这样的概念讲的时候,特殊儿童就不止是残疾儿童了。其实有大量的普通儿童是需要这种服务的,只是家长不知道,他觉得生下来就是健康的,而且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你一旦健康就是全面健康,你没有哪个地方不健康。你如果生下来是一个正常的孩子,那你没有哪个地方不正常”,但是如果很仔细地观察,包括观察我们自己,就会发现我们很正常,也是很健康的,但是我们某一个短板、某一个弱点可能是异常的,不大让人看得见的缺陷,每个人都是有的,只是我们没有表现出来,别人也没有注意到。
儿童的特殊需要可以分为医疗、心理、教育、社会等领域中促进儿童发展和校正发展倾向的专业服务项目。专业服务是需要跨学科的专家进入的,不是简单可以操作的,世界各国都有在做很大的项目。儿童特殊需要产生的专业服务是多样的,通常是跨学科的。特殊教育很难就教育而做教育,对于跨学科的需求,使得这是一个比较难的专业,外行的人不容易进入。比如说体育的治疗项目,有人叫做疗育,但它最后最有效的还是教育,其实医疗是无效的,因为它不是开刀、不是吃药,只是用了医疗康复的概念,因此它不是医疗,还是教育。体育的疗育项目,全世界最大的就是残奥会,全世界有几百万残奥会的运动员,有一半在中国。大家可以看一下音乐治疗的教育、美术治疗的教育、书法治疗的教育、语言治疗的教育、行为治疗的教育、情绪情感治疗的教育、认知治疗的教育,把它叫认知教育或者是认知发展教育都行。
创新创业教育要能够补充学校课程现有服务项目的不足。新的认知是在原有的产业服务模式和业态里面去找,用新的视角创造基于人的基础需求的新型服务。要创业的话,要找出什么是有价值的行业或者是产业。什么是有价值呢?在中国有14亿人,只要是为人所用的任何行业那都是有价值的,如果不能为人所用,就是见物不见人的产业,那么是不会有前途的。
儿童特殊需要的服务项目在社区的、家庭的服务,因学龄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民间开发的项目是属于补充学校课程的,针对个体需求的、定制式的服务项目。当然也要培养大量的人才,儿童的服务很多是靠人工去处理的,包括康复师、护理师、教师等。大型的科技公司也经常咨询我,就是因为他们在开发各种智能技术的辅助应用、智能机器教师,是用于儿童的辅助技术开发的设备,有的还想做成手机里面的软件。我还做了另一个课题,就是我做过儿童语言障碍工作,现在做很多软件要儿童语言的合成,就要我的语言数据,所以你想象不到的这种很冷门的研究也是有用的,高科技的公司就请我去看一看、说一说。还有网络数据课程的应用,等等。
对于儿童康复,国家是有政策的。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决定对0到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国家提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和内容,包括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等方面,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格局,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到2025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将更加健全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能力将显著增强。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吴 璀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校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小学创新教育的立体变革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而言,基础教育就像是树根,没有树根,树枝和树叶就无法生长起来。基础教育追求的本质就是不仅仅让学生看到起跑线,更要让他们看到天际线,从小给学生播种下创新的种子。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以下简称龙泉五小)2002年建校,由三所村小合并而成,建校初期师资、硬件落后,大班额、大差异、大增长校情严峻。作为一所典型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校,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复杂性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如何在帮助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学校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为目标,以课程构建为抓手、社团建设为载体、课堂推进为阵地的创新教育变革模式(如图1)。
图 1学校创新教育变革模式
一、以课堂之变聚焦思维
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思维是所有素养的核心,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创新教育重在思维创新。学校创新教育的推进与发展不应该只是少数“精英”的特权,而应该是全体学生的基本教育需要。学生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跟课堂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创新思维的培养重在课堂,并且这种培养应该是基于全体学生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将有关创新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以不同呈现方式来导向师生课堂交流方式向探究式、启发式转变;(2)通过课堂诊断、主题教研等方式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聚焦于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3)以思维为主轴,训练孩子在各个场合灵活运用这些思维方法;(4)变革教学方法与学科本位思维,通过学科多层次整合,设置以前沿性、开放性问题为导向的作业。如跨学科的“小货郎”课程作业(见表1)便是整合了语文、数学、美术,聚焦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学科整合课程作业。
“小货郎”课程作业设计目的:聚焦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展示的机会,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表 1二年级“小货郎”课程作业设计
二、以社团之变激活能力
创新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氛围,与之相关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从社会层面来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多个部门都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意见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和学生创业,给了整个社会一个好的创新发展平台。而在家庭层面和学校层面,受各种条件和观念的影响,创新教育的开展情况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于小学而言,创新教育的重塑与推进重在关联多种因素,整合多方资源,从创设良好情景氛围落实到细节推进。
创新教育是一种实用教育,它指向的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如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能力仅靠书本阅读和教师讲授是无法全体、立体获得的,而是需要在一定现实情境中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逐渐生成。社团活动是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学校创新教育中起着整合多方资源的作用。传统对社团的定义多为“兴趣班”“特长班”等,然而以资源为导向的龙泉五小社团内涵更加丰富。通过学科教师兼任、家长讲坛特约、社会人员特聘、学姐学长指导、同伴合作互助等策略协调,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邀请家长、学长学姐、社会专业人士等到校授课,既补充了授课教师师资,也让活动开展得更专业。活动中,孩子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显著,对孩子多种智能有很大促进作用,如逻辑思维、空间感知、自我认知、语言表达等。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创设复杂而有挑战的问题情境,鼓励在“创”中“学”、在“学”中“创”,摆脱传统,创新自己。
三、以课程之变启迪智慧
教育最大的资源是教师,创新教育的活力来源于教师不断以发现的眼睛看到学生天赋上的差异。学校创新教育的深度实施,给予了教师更加宽广的看待问题的视角,让他们看到了学生身上的潜力和可能,也让他们关注到了不同年龄、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当前在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男孩危机”问题,在社会就业中,女性“就业劣势”却很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学校课程开设缺失,学生性别角色意识存在个体差异等方面。教师们意识到:学生对自身认识尚存问题,何谈思维创新与长大后的创新创业?基于以上思考,以课程实施为核心,关注学生差异与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创新意识与思维法为目标的“灵淑创客”课程(如图2)开始实施。这是基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和双性化人格理论,根据女性和男性化性别角色特征,以女性和男性性别角色的行为、态度、情感为基础,开发并实施课程。男、女生共同参与以男性性别角色为主和女性性别为主的课程活动。女生在以男性性别角色为主的课程活动中学习男生思维的缜密性,男生在以女性性别角色为主的课程活动中学习女生思维的细密性,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
图 2“灵淑创客”课程实施模式
创新教育带来了人的看见与价值的发现,形成新的观念、机制、氛围和方式,让教师的潜能得到了激发和释放;带来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当然,如何基于多平台项目构建学校创新教育课程的共享平台?如何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搭建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如何营造创新教育背景下学生、教师共生共长的教育生态圈?还需要持之以恒地探索与实践。
孙刚成 (延安大学教授)
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 基本特点与培养策略
新时代意味着时代背景的明显变化与较大变革,新时代更意味着快速迭代更新,这里的“新”主要是新的时代背景对人的发展提出了创新的新要求,快速更替对创新创造要求更高了。因此,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能够适应新的变化需求,一定会具有新的特点。
一、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特点
新时代知识与技能快速迭代,更加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具有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新时代的全球化与横向跨越式发展,更加要求人们具有跨学科视野与综合、协同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具有超强的综合实践能力。首先,新时代,世界各国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更加综合化,除了必要的创新创业素养和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全球化视角”、“领导力”、“环境素养”及“可持续”等特征也成为评估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属性。其次,新的创新创业实践不再是创意设计之后的简单实现,而是越来越需要依据人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协调变更,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具备良好的沟通素养和团队合作与跨领域协同能力。再次,新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力、创造力、独创性、工匠精神等创新执行力。最后,在新时代的创新创业实践中,领导力和合作力在工作场所中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并且以沟通、团队合作、文化意识和道德为核心的领导力越来越成为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具有多维思维与综合实践的协同创新能力。多维思维属于高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范畴,培养多维思维与综合实践的协同能力是发展个体创新创造性素质的有效途径。具有多维思维与综合实践协同创新能力的人更善于通过将问题澄清、概念生成和原型设计与主题内容结合的方式学习创新知识,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
第三,具有跨学科深度整合能力。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科学、技术、哲学、艺术、经济、法律、文化伦理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形成整体思维和整体意识,增强跨学科行动、问题分析、解决方法确定、后果评估与改进等方面的跨学科深度整合能力。所以,在真正的跨学科深度整合研究和实践中,协作者不是为解决方案提供单独的研究与实践支持,而是在整体思维和整体意识之下强化密切合作,为整体服务、为协作者服务,将各自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起来,为解决方案而协同努力,并形成强大的集合力或集合体。
第四,具有高效获取并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与媒介的良好素养。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信息素养主要包括确定信息需求、高效地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及其来源、有效整合与利用信息以及有道德地使用信息等五个方面。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信息素养的价值主要集中体现在信息获取、有效利用信息促进创新创业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创业者需要了解如何整合、学习并合理利用包括行业标准、专利、市场信息、文献以及可靠的网络资源等在内的多元化信息资源。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提高创新创业者行动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提供深入和基于证据的研究报告,确定所发现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有效性、权威性、及时性、偏差性以及适当性,理性道德地使用各种信息,以获得终身学习与快速应变的能力。
第五,具有较强的学术表达能力。强调读写能力是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高素质专业人士能够胜任撰写研究与行动报告、分析和有效利用实验材料以及与人交流达成认同的工作。在支持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有效运用国际学术语言进行专业技术交流时,支持学术写作能力发展以便实现更加广泛的专业技术创新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专业领域和外行领域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学术和专业发展的重点。因此,写作不仅是学术人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而且是评价创新创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新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
依据新时代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求和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特点,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逐步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德性与行为自觉的自我实现者。
第一,构建基于STREAM教育整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STR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阅读与写作(Reading & Writing)、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的简称,旨在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21世纪以来,美国为适应新时代从STEM到STREAM的变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支持从STEM到STREAM的教育变革。STREAM作为国际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的前沿,体现了跨学科、跨领域、整合综合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导向,以及国际社会对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需求。中国同样需要引入STREAM教育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新视角。
第二,实现21世纪“核心素养+关键技能”的协同培养。美国提出的21世纪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素养”“生活与职业素养”,21世纪技能则在3Rs(阅读、写作、计算)基础上转向了4Cs(交流、合作、批判性思考、创造力);日本提出的21世纪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素养包含基础素养、认知素养与社会素养,21世纪技能则包含高阶思维能力(核心)、通识基础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新加坡提出的21世纪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素养以培养自信的人、主动学习的人、积极奉献的人和具有国家认同与担当意识的合格公民为目标,包含核心价值,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负责任的决策、人际关系管理等)以及新的21世纪技能(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等);中国提出的21世纪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素养包含广博的文化基础、强大的自主发展力、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着重发展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等关键技能。
第三,探究以项目为抓手的主动协同学习与实践新常态。以项目为抓手的主动协同学习与实践主要强调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基于实际项目、具体实践、实际经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以“人工智能+项目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落实创新创业人才的整体思维与整体意识。基于项目进行教育教学能够提供足够的挑战,帮助创新创业人才走出舒适区,有充分的机会在协同的前提下发展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和强大的非智力素养,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创新性综合实践学习的能力和无处不在的整体与协同意识;另外,基于具体实践进行教育教学,能够使创新创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将问题与课程相联系,提高他们知识获取、反思和实践的综合创新能力。
第四,构建生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中,将可持续性的观念纳入创意、产品、过程、技术系统和服务环节,意味着将环境、经济、社会和人文因素整合纳入产品和设计的评估中,并逐步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体系的生态化与系统化。在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中,可持续性受到的重视不及人们对经济价值的重视程度,面对新时代更高的生态化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迎接未来发展的挑战。另外,随着科技社会与环境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实践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创新创业实践伦理学领域形成了一个研究和教学领域且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对于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而言,生态化的伦理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必须得到强化和有效实施。
蒋 平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导向与问题反思
回顾自己的经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具体而言,从如下工作中感悟颇深。
一是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2007年6月,我进入现单位教务处工作,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后,急切地渴望能尽快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受到母校招生就业处工作的恩师提点,按照学校选修课的文件规定,首次开设了一门公共任选课程“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当时这门课程还没有成为教育部要求的公共必修课程。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我做了高校扩招以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和就业人数比例分析,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性。2010年9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成为公共必修课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成为该门课程的重点内容。然而,仅靠一门课程的讲解“势单力薄”。为了给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我在负责教务处教学研究工作时,组织开设了有助于就业的系列公共任选课程,包括公务员培训课程“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非师范专业教师资格考试系列培训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课堂能力实训”“现代教育技术”,上述课程的开设也仅是对就业工作在课程体系上的一种创新,还未真正深刻理解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二是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缘于对教研教改工作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最终需要提炼特色、总结亮点。这些特色和亮点成为教学成果申报的有力支撑。为此,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再次进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让我感慨的是,学校致力于创新创业工作的教师付出了太多时间和精力,这种付出是如此无私而又伟大。同时,让我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取得成绩,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如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大支撑平台”:(1)创新创业学院。主要工作包括举办创新创业实验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专利发明等活动。(2)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设置创业就业扶持基金等。(3)校地合作处。建立和完善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体系,如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等。2010年12月,开始围绕学校创新教育工作,总结和提炼创新教育实践成果的特色和亮点,筹备高等教育成果奖的材料撰写与申报工作。其间,参与并组织了《高师院校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改革与发展研究》《创造教育学导论》《立特色兴校之本 探创新发展之路》《青少年创造力开发读本》《创造型教师职前培养研究》等6部学术著作的撰写或编撰工作,并获得了系列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
三是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2014年7月,我由教务处转岗到二级学院做专职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担任本科生的“导师”。那时,我“跳出课本”“跳出课堂”,意识到大学生学习不应局限于书本、教室,而必须有另一片天空,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为未来就业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带着自己指导的本科生及其他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感兴趣的学生走上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道路。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校级、省级立项到国家级立项,从“创青春”获得省级银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铜奖,到“挑战杯”获得省级一等奖和三等奖,这一路走来异常艰辛。看到学生因为立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获得创新创业大赛奖,达到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的评选标准或是以此为优先条件成功调剂考取了研究生,还有的学生毕业时获得了大学生创业就业扶持基金,创业成功,才悄然明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对促进大学生升学和就业的意义非凡。
正是如此,结合自己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亲身感受、体悟,我想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需要面对毕业就业压力的基本现实,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导向,反思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执行中的形式化与实效性。
一、毕业就业:不可回避的现实
2010—2018年间,大学生毕业人数由631万增长到820万,特别是201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834万,较之2010年,9年时间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203万。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持续增长,导致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复杂,就业压力大引起诸多“链条效应”。
一是报考研究生人数的增长。以2019年为例,报考研究生的人数约280万左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考研队伍,试图通过选择报考研究生这一路径来缓解就业压力,甚至将考研定位于大学学习目标的想法在时间上越来越提前,从而有了某些考研讲座现场出现相当数量的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
二是“人才过剩”的困境。从“大学六十分万岁”的“潇洒”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业即失业”的“绝望”,能够深切感受到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的沉重心理。摒弃数据“造假”的就业合同签约率,现实中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不容乐观。如果以“毕业时能否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为尺度,折算大学生就业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比例,那么这一数据的背后会让我们质疑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否顺利达成,是否意味着正在陷入“培养失败者的教育”的境地。
三是“红牌专业”的负效应。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绘画、历史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化学、法学等六大专业亮出“红牌”,美术学、心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应用物理学等五大专业亮出“黄牌”。这样一种局面,既给高考招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又给正在这些专业就读的大学生“雪上加霜”的打击。是关停,还是转型升级?是按照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还是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激发起“红牌”和“黄牌”传统专业的活力?成为有关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方兴未艾”。2017年,麦克思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2017年间,大学生创业率由1.6%上升到3.0%,创业人数比例增长近一倍。以2017年为例,创业大学生数量超过20万人。这一过程中离不开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离不开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然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还处于极弱状态,以浙江等省份为例,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约5%。
二、政策导向:多管齐下的发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教育部、发改委、人社部、科技部和财政部等部委主导推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动实施。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1998—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发文量共计58项,年均发文数量呈现两个阶段性特征:1998—2009年间,年均发文数量为1项,发文频率相对稳定,在数量上没有较大增减变化;2010—2018年间,年均发文数量约5项,发文频率不太稳定,在数量上呈现高低起伏态势,2015年政策文本数量达到峰值点。从联合发文的数量上来看,教育部出台政策24项,联合发文5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15项,联合发文4项。上述数据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涉及多个部委,各个部委多管齐下,各自发力;但政策缺乏连续性、联动性,联合发文数量少,共同发力效果不显著。(谭玉,李明雪,吴晓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变迁和支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5):112-118.)
除此以外,各个部委在印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件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情,因地制宜地相继制定符合省情、市情的地方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开拓更多的渠道,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和帮助。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为例,大学生可享受到六大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培训补贴、免费创业服务和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还享受“三补贴二扶持”的政策,学生创业工商登记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的特殊政策。对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国家政策文件规定,为他们建立创新创业档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可以实施弹性学制,放宽修业年限,允许高校调整学生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去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并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建立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创建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三、问题反思:形式化与实效性
(一)如何认识创新创业系列政策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铺天盖地而来,执行落实情况怎样?真正受益面有多大?优惠政策可能被他人发现漏洞,是否会导致投机取巧或是投机倒把?运用马特兰德提出的“模糊—冲突矩阵”理论,即:国家政策到地方执行过程中,呈现出“低模糊—低冲突(行政性执行)”、“低模糊—高冲突(政治性执行)”、“高模糊—低冲突(试验性执行)”和“高模糊—高冲突(象征性执行)”四种“模糊—冲突”类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可能将政策所内含的冲突性转移到次级政府,形成一个政策冲突层层转移的局面,导致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在“模糊—冲突”水平方面的较大差异。全面考察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策所颁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政策的实效性,不难发现:有些政策流于形式,部分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为了应对政策执行中导致的冲突、矛盾和困境,而选择了形式上的执行,走了程序上的政策落实,在创新创业政策执行绩效上欠佳。甚至于部分企业或个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为名,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在税收减免、资金扶助等方面的“福利”,投机取巧,钻政策的空子,真正的实惠并没有落在大学生身上。
(二)如何审视创新创业系列项目
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项目以及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量之多,投入之大,成效是否显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评选以及成效值得审视。部分地方高校在申报评选上述项目时,为了节约时间、人力和经费成本,申报评选中由各二级学院自主推荐,按照申报数量与立项比例来确定通过项目数。负责该项目工作的要么是学办主任,要么是教务办主任或是科研秘书等,大多时候并没有走专家评审程序,要么组织曾立项过的大学生当评委,要么由学院领导圈点,甚至由自己任意主观遴选,有失公平正义。项目开展后缺乏监管,成果鉴定验收难把质量关,重申报轻建设,重形式轻实效,教师挂名、学生挂名现象严重,难以体现导师制和团队合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基金项目申报方面,部分地方高校可谓“杯水车薪”,能够拨付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极其有限,每个创新创业项目少则两三千元,多则六七千元,这笔创新创业扶持基金很难支持大学生精心计划的创新创业项目。
(三)如何评价创新创业系列成果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赛、挑战杯等比赛展示的成果反映出谁的力量最大?创造发明多,科技成果、专利的转化应用价值怎样?成果背后反映出诸多问题正在发生。
一是“凑单现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赛、挑战杯等比赛,层层遴选评比需要项目百分比,分母越大,分子胜出的机会才更大,参与申报的项目质量之间质量差距大。这其中,虽然主管工作的创新学院或是创新创业学院等专门机构大力宣传推动,但是很多二级学院并没有积极响应、公开动员和认真部署该项工作。常常是因为部分地方高校将专业技能大赛列为最权威、最有价值意义的工作,不论是在指导教师特殊安排方面,还是经费投入和奖励上都远远超过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赛、挑战杯等比赛项目的投入。为此,“凑单现象”必然发生。
二是项目成果难度较大。以项目来推动研究、推动工作,以资料的整合和包装来结题验收显得较为容易,但要以成果的方式去参加各类省部级创新创业大赛却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之事,必须要有专门的专业化资深教师指导,必须要有专业化的、具有凝聚力的研究团队精心打造。为此,对于部分地方高校而言,很多时候指导教师要带领学生团队做出成果,申请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依靠指导教师在研的重大课题项目为支撑,甚至部分成果已是指导教师的创造发明、研究成果,或是主要由指导教师亲自完成。
三是创造发明多,科技成果、专利的转化应用价值小。为响应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高校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创造发明、发表科技论文和申报专利发明。为此,部分地方高校创造发明多,发表科技论文数量也在增长,专利发明证书不胜枚举,而转化应用价值却不高。这其中,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这些科技论文研究成果和创造发明专利项目的质量问题有待商榷。
(四)如何反思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拿什么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如何激励教师的参与?如何核算教师工作量?如何应对正常而紧张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学分转化如何建章立制?现实工作中,高等教育呼唤创造型、创新型教师,然而如何构建创造型、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培养培训机制需要一定周期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需要制定相关的奖励激励政策,激发有这方面意愿和特长的教师参与其中,全身心致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否核算工作量以及怎样核算工作量可谓是当前一大难题。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课程学习任务繁重,难以抽出多余的时间用于创新创业,学分转化困难在于学分认证认定标准难以确立,放宽修学年限用于创业可能导致“休学”转向“弃学”,这一案例不在少数。
(责任编辑: 陈明慧)
标签: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双创”教育论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论文; 创新创业大赛论文;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论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文;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论文; 《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论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论文;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论文; 延安大学论文;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