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网调度运行;全过程风险跟踪;动态调控
从本质上来说,电网调度的运行,其实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的。一旦电网调度工作出现了某些问题,那么就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针对电网调度运行实施全过程风险追踪和动态调控,不仅会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证,而且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实际情况中,电力企业也十分注重这方面的工作,旨在能够采用科学的技术来加强全过程风险追踪与动态调控。
一、关于电网调度运行
(一)影响运行情况的因素
1、内部因素
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某些一次元件会突然发生故障问题,比方说输电线路短路故障等等。而这,也会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另外,电网中的通讯系统运行情况,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如果有外部信息入侵电网通讯系统,那么就会导致信息的传输不够稳定,甚至还会导致信息缺失。而这,也就会影响到电网的安全性。尤其是当电力市场引入了相关的竞争机制之后,各种先进的、新型的设备也开始投入到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些旧设备与新设备之间就无法协调配合,从而导致故障的出现,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安全。
2、外部因素
在电网调度运行的过程中,面临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自然因素,其二是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雷雨、地震等。而人为因素,则主要是指因人为操作失误或者是人为破坏而带来的影响。
(二)实行全过程风险跟踪与动态调控的意义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现代社会中,全过程风险跟踪与动态调控手段已经开始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普遍实施。而且,电网调度的运行全过程,也已经被纳入风险监管体系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全过程的风险把控,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电网系统的真实安全水平,从而为电网运行风险预防和调控奠定重要基础。另外,在电网调度运行中,实施全过程的动态调控,也可以大大地提高电网调控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电网运行工作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若是从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全过程风险跟踪和动态调控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可以更好地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二、关于电网调度运行的全过程风险跟踪方式
(一)识别风险源
所谓的风险源,其实就是指社会上会造成风险的人、事或者是物。并且,根据影响或收益的不同,还可以将风险源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收益风险,其二是机会风险,其三是纯粹风险。而在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则特指纯粹风险。在识别风险源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在设备停运模式的基础上计算停运率,以此来辨别出可能会带来风险的源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不同的调度阶段,风险源信息所受到的关注也会不一样。因此,在识别风险源的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停运模型也会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所得到的风险源识别结果,也会将每个不同调度阶段的关注重点体现出来。
(二)进行风险评估
在风险指标评估工作中,风险评估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这一工作的开展,通常是根据电网调度运行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的,主要是分析系统在预想故障下的运行状态和评估后果,以此来得到相应的风险指标。在实际情况中,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通常包括三个环节:其一,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电网调度运行的失效状态,然后再分析和计算发生概率。其二,分析电网拓扑结构。在这一环节中。其三,针对处于预想故障状态下的电网进行潮流计算。之后,再根据具体的计算结果来判断线路、变压器等是否存在重载或者是过载的风险,判断节点电压是否具有电压偏压的风险。然后,再计算风险指标。
(三)进行风险定级
所谓的风险定级,其实就是将风险指标合理地转化成不同风险等级的过程。风险定级工作的开展,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认电网调度运行风险后果评估指标。而且,这一环节,也是实现风险动态控制的主要依据。因为,在实际情况中,若是仅仅只有风险指标的数值,那么相关的调度人员也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到风险的产生原因,或者是了解到风险可能会带来的后果。而将其转化成风险等级之后,就能够确保调度人员更加准确地把握到风险情况,从而做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实际情况中,风险定级工作的开展,通常需要根据相关的风险定级规则来进行。而且,风险等级也并不是由单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而是由故障概率等级和故障后果等级来共同决定。
三、关于电网运行的全过程动态调控技术
(一)中短期调度技术的使用
在全过程动态调控中,中短期调度的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而且,这种技术的预测结果也比较粗糙。在使用中短期调度方式的过程中,风险源信息的属性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便可以通过评估风险和预警风险的方式来为后期中短期调度跟踪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情况中,中短期调度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而开展中短期灾害预报等工作,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环节中,一旦发现某些高风险场景,那么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和动态调整。
(二)日前调度技术的使用
在电网调度运行全过程风险动态调控管理中,日前调度是其中的关键内容。这一方式的跨度时间相对来说不是很长,大约为24小时。而日前调度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控制电网调度运营系统的负荷数据、设备状态等内容。而这,也可以为次日机组出力计划的制定提供全面的、确切的评定依据。并且,在实际情况中,若是可以合理地指定日前机组出力计划,那么还可以很好地优化电网的日前运行形式,从而有效地控制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提高效益。
(三)日内调度技术的使用
相对于以上两种动态调控技术来说,日内调度技术的时间跨度会更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方式通常会以1小时或者是15分钟为基本的调度区间来对电网调度系统中的线路、设备以及相关的电气元件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而且,相对于以上两种技术来说,这种技术对于风险源的把控精度也会更高,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辨识短期内的高故障率设备,从而大大地减少和调控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网调度运行的过程中,通常是会面临着很多的风险的。这些风险的存在,也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而开展全过程的风险跟踪和动态调控,也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网调度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从而及时进行处理。这样一来,也就能够减少和调控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从而大大地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曾伟龙.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科技风,2019(15):188.
[2]张杰,李斌,李华锋.电网调度风险监测及判定系统功能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2):145-146.
[3]董昌腾.电网调度运行全过程风险跟踪与动态调控技术[J].电子测试,2018(24):103-104.
[4]朱炳铨,倪秋龙,项中明,等.电网调度运行全过程风险跟踪与动态调控技术[J].电力建设,2018,39(02):36-42.
论文作者:谢江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风险论文; 电网论文; 全过程论文; 动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也会论文; 情况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