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CCU护理;运用效果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率有着明显上升,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目前临床多采用介入治疗方式来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但为了确保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良好的护理措施具有着重要运用意义[1]。本研究是对CCU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基线资料和干预方法
1.1基线资料
基于随机分组法将我院2018.11-2019.11期间所接纳实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5.48±2.79)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4.98±2.9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对本次研究均完全知晓、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知情并批准研究。
1.2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不同护理模式来实行干预,其中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CCU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①于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人员需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工作,同时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等;由于病情危急程度较严重,患者多伴随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详细对手术流程及效果进行说明,通过积极交流沟通来让患者需求得到最大程度满足,促进其心情放松的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
②在患者行介入治疗后,需要指导其卧床静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和严密监测,若是出现异常状况时要及时通知治疗医师并协助处理;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切口状况。
③手术当天要求患者饮食以低脂、低盐、流质食物为主,于术后3d左右可恢复至正常饮食,保持饮食的清淡、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对其排泄状况进行观察,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可转移至常规病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④术后6-10d时,护理人员需基于患者实际状况来运用胰岛素调节其血糖,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变化,若是血糖或相关指标出现异常,则需立即停止用药并诸执行相应处理;指导患者正确下床活动方式,在患者出院时予以出院指导,要求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检。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以(P<0.05)为数据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长为(8.59±0.95)d,对照组为(11.21±0.82)d,t=13.204,P=0.001;观察组住重症病房时长为(3.00±0.50)d,对照组为(4.50±0.50)d,t=13.416,P=0.001;观察组卧床时长为(65.21±3.62)h,对照组为(78.59±4.57)h,t=14.515,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当下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且所取得的治疗效果相对来说比较佳。但由于该治疗方式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风险较大,因此有必要予以其更好的护理。
CCU护理所指的是,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实行全方位病情、手术状况作出评估,后制定符合实际状况合理护理方案,具有着顺序性、时间性等特点。CCU护理对于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着相对较高的运用效果。由于患者的病情相对来说较为危急,存在突发性,因此主要的护理重心即为将抢救时机控制在最短范围内。CCU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至到出院这一过程中,予以了综合性更强的护理措施,依据时机状况开展针对性护理,在严格执行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了整体护理干预效果[2]。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长、住重症病房时长、卧床时长低于对照组。说明CCU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行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促进其预后效果提升,运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CCU护理对诊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佳运用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同昂,任春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CU护理路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8):85-86.
[2]阿衣吐拉, 阿依苏丽丹·阿不都瓦力, 丁雪茹. CCU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3(32):63-63.
论文作者:闫静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时长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