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长,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关键在于实现人与居住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园林绿化价值的发挥,还要兼顾住宅小区内部的实际环境和业主的日常需求。只有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整体把握,才能够用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价值回报,为住宅小区居民创造和谐、宜居的空间环境。本文针对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的绿化建设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绿化设计和植物配置时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和协调一致的原则以及配置的方法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1、绿化设计必须坚持人本理念
住宅小区内的园林设计,主要目的是为小区居民提供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园林环境。除此之外,许多城市的上班族,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急需要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在进行住宅小区园林设计时,也应充分考虑青年人的需求,可以栽种一些观赏性较高的花卉、树木或是修建一些富有艺术气息的凉亭,让年轻人能够一边呼吸清新的空气,一边放松身心。总之,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小区不同人群的现实需要,并且尽可能提高设计质量。在园林景观设计上,也不要一味地模仿和追求特色,而是应以朴素、实用为主。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在设计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时,应充分听取业主意见和建议,并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方案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动工,以确保园林绿化能够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
2、目前城市住宅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
2.1 重建筑,轻绿化
有的小区建设过于追求视觉冲击,大广场、大轴线,以及大型构筑物等硬质景观比重较大,不但挤占了绿地面积,影响了绿化效果,而且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偏高,不少硬质景观由于缺乏运行维护而废置,造成极大浪费。
2.2 形式单一,实用性差
有的小区绿化追求“短平快”,采取“大面积草坪”+“少量乔木”+“少量灌木”形式,而不是运用生态指标来选择植物物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营造合理的植物群落。这种形式见效快,观赏性强,但养护和建设费用高,实用性差,结构单一,缺乏生态功能和遮荫效果,而且容易导致植物的老化。
2.3 缺乏内涵,缺乏创意
有的小区没有结合实际,盲目追求档次,照搬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绿化模式,与地方文化、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等格格不入,没有美感,有时候甚至带来生态负面影响。许多小区的绿化看上去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缺乏有文化内涵、有新意、有个性的做法。
3、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原则
3.1 以人为本,充分调研,科学规划
小区园林绿化要以居民的各个层次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功效和美学,考虑时间与空间、文化与经济等多重层面的内容,在商业运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追求一种美观、舒适、生态、安全并有强烈归属感的景观风貌。
在绿化设计时,一要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对住宅小区居民的人员结构、文化层次、功能诉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以便有的放矢,设计建造出既满足居民生活习惯、安全健康、休闲娱乐等多层次需求,又符合其审美观的园林景观。如考虑功能性和实用性,为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通过道路广场、绿化带等形式划分出若干大小不同的活动空间,以避免相互干扰,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活动需求;在道路,小广场的安排上,既要满足要日常生活的行动方便,又要考虑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又如要适当控制绿化面积和空间比例,既保证小区实用功能区域,又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二要充分了解当地文化。为了能够设计出具有一定品位和美学内涵的小区景观,就需要将美学风格和当地文化的有机融合,通过建筑和环境艺术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出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因此,小区园林绿化越来越关注当地历史文化。三要充分了解小区土壤、温湿度、光照以及小区建筑、道路等环境因素的属性。四要充分熟悉植物属性,特别是当地植物的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和适应性等特性,便于合理取材、合理配置。
3.2 协调一致,合理配置植物
住宅小区当中绿化种植属于小区建设的重要要素。合理的植物配置,对整个园林景观工程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园林建设中进行植物配置应该实现种类的多样性,考虑植物結构的合理性、色彩季节以及和其它园林建筑的协调性。
(1)根据居民需求和小区功能区的特点,合理配置植物。合理的植物配置对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降低炎热的气温,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噪音、吸滞尘埃、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等,满足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等生理需求。小区道路作为通行、散步功能区,道路两侧可以速生阔叶树为先导,以常绿乔木为主导,在空间比较宽敞的位置,片植乔木、灌木和植物色带,形成景观色彩的纵向与横向对比,达到实用亲切、温馨愉悦效果。小区中心游园区作为聚会休闲功能区,可种植常绿植物,达到夏可遮荫、冬季采光效果好的目的。
(2)合理配置植物形状,在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风光。根据小区园林的性质和主要功能来选择植物,考虑高度适当的植株进行搭配,把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作为绿化的基本单元,采用疏密相间的手法布置,利用植物的不同形态,形成起伏有致、收放有序的天际线和林冠线,合理营造园林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3)根据植物的色彩合理配置,营造移步换景的景观、季季不同的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叶、花和果实的色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让小区保持更多的新鲜感与活力,使业主感受到季节的自然变化。所以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考虑季节色彩的变化。
(4)利用建筑进行植物搭配,实现建筑和园林的和谐统一。利用园林景观中的山水、建筑和道路等进行植物的合理搭配,植物造景和建筑造景相互映衬,取长补短,就能实现小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和实用性,给城市中的住宅小区增添了生气和活力。
(5)因地制宜,采取以本土植物为主的植物配置模式。本土植物经过长期特定的自然选择的物种演替,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相对外来引入植物,本土植物不仅可以维持生态平衡,还可以有效改良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同时能有效降低园林养护成本。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选择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具有观赏价值的外地植物,改善植物群落结构,增加景观多样性。
4、绿化设计必须强调生态效益
早期建筑住宅的功能结构较为单一,多数情况下只能满足居住需求,忽视了小区周边的环境设计,经常存在住宅拥挤、采光不好等问题。在这种老式建筑住宅小区内,缺乏足够的绿化面积和活动空间,在后期进行园林绿化改造时,各种树种混合搭配,园林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绿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小区园林绿化设计阶段,应根据小区内部环境,实现对小区空间环境、地形地貌的整合应用,以确保园林生态效益的实现。对于一些空间开阔、楼房间距较大的小区,可以采用铺装设计,做好树种、景物的搭配,保证小区内部绿化园林的覆盖面积,使小区居民能够随处可见绿色景观、随时呼吸新鲜空气。
5、绿化设计必须要坚持不断创新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居住区环境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社会化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2)坚持节能环保原则。在进行绿化施工阶段,应尽可能选用节能、环保性材料,避免刻意追求华丽设计而大肆铺张浪费。(3)坚持生态协调原则。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本意是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设计中也要贯彻这一思想,实现小区园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6、绿化设计必须与建筑整体风格相适应
园林各要素应与小区的大环境和谐统一,在规划的初期就应确立这一思想。建筑小品设计既要有特色,又要适合当地各种条件及人们活动的需要。在建筑外立面处理中,形体上小区建筑的立面设计提倡简洁的线条和现代风格,并反映出个性特点。材质上建筑设计中选用美观经济的新材料,通过材质变化及对比丰富外立面。外墙材料选择时需注重防水处理及长久耐用。色彩上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室外设施的位置,各建筑间达到合适的距离,保持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在我国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城市自身的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城市自身的形象和标签。同时,在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中,还需要大家关注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提高园林绿化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水平,满足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冬梅,王云鹏.浅谈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建设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5):144.
[2]邱永珍.谈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趋势及景观设计中应把握的原则[J].吉林蔬菜,2016(Z2):42~43.
[3]胡 静,杜佳明.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规划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7(6):85.
[4]徐 岭.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方法与植物多样性探索[J].现代园艺,2014(8):120~121.
[5]林瑞君.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6(20):182~183.
[6]张汉伟.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后期养护管理[J].吉林蔬菜,2016(3):39~40.
论文作者:杨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小区论文; 植物论文; 住宅小区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建筑论文; 园林论文; 居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