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2)
摘要:电力节能包括输电网节能和及配电网节能。输电网节能主要是通过提升输电电压,降低输电电流,减少线损和线路压降,提高现有输电线路的电能输送能力,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城市配电网更是电力系统能量损耗的主体部分,实现配电网的节能降耗对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目标利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配电网线损管理进行了分析,在总结论述的基础上明确了一些基础常见的节能降损措施,以期获得更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管理;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一、配电网线损的危害
第一,线路发热问题。因为存在线损,损失的电能都转化成了热能,不仅损坏了电路还导致线路中的导体温度一度升高,使绝缘材料的老化加速,使用寿命也急速减短,就可能会发生漏电,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电路中的热量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就有可能出现发热击穿的情况,引发配电事故,出现火灾。还会有线路负荷太大,配电网容量不够,也会发生电器火灾。第二,大量的能源浪费。配电网发生线损导致电力资源浪费并且出现发热的情况,就需要通过通风、制冷等方法来散发热量。数据显示,一般的配电网线损是3%左右,严重的会达到10%或者更多。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
第一,对线损管理认识不足。电能损耗的原因主要为网损,而网损又具体分为变损和线损两种,其已经成为衡量供电系统规划、输变电技术及电力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但是我国供电公司对线损管理认识不到位,将降低网损作为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对线损关注不大,没有从根本上提高电网传输效率并做好降耗处理。第二,电网发展与负荷增长不协调。电网发展与电力负荷加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其中很多大型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经济发达,用电量大,负荷密度已经接近20~30MW/km2,其远期负荷甚至达到了50MW/km2,更适合20kV的电压。但电网建设这方面的关注却相对滞后,电压设备不达标,难以满足高负荷的电力需求,两者矛盾不断激化也使得节能降损的计划迟迟落不到实处。第三, 农村线损现象严重。受农村自然条件的限制,电网改造进程十分缓慢。无论是电网配置还是线损管理都亟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使得农村线损现象明显高于城市。此外,农民群体普遍素质较低,节能降耗意识较低,基层管理不到位,基础监督缺失也是导致农村线损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1、优化配电网结构,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科学合理规划进行配电网高低压线路路径的优化,尽可能采取中压线路直接延伸到用电负荷中心,这样可以提高高压传输距离,减少电能传输损耗。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用电量呈现快速增长模式,相应用电类型和用电时段也发生较大改变,适当提高配电网的运行电压、更换线路截面等,也可以有效降低配网系统网损。在进行配电网线路截面选择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物价、电价等因素,采用新推荐的经济电流密度进行电缆截面尺寸选择,优选大截面导线更换原有小截面导线,降低线路电阻,降低损耗,有效提高配电网技术升级改造建设的前瞻性和社会经济效益。对于负荷较重、供电电流较大、可变损耗较大的用户,可以在允许电压偏差范围内,通过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开关,提高运行电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于配电变压器台数较多、负载率较低、甚至系统中还存在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的线路,尤其是不变损耗在总损耗较大的线路,则可以在保证供电质量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分接开关适当降低线路运行电压,降低线损。
2、对电网配电变压器标准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只有实现磁场转化的变压器才可以在电网中正常工作,才可以确保电压的升降变化,对于电动机往往也需要在额定的磁场下才可以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电网中电磁的有效转化,确保电能的正常传送。在配电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由于用电的住户对实际电量的需求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不能根据最大效率的基本原则来选择电网配电变压器标准。在变压器选择安装过程中,最好根据实际的用电情况来对电网配电变压器标准进行合理的选取,对其自身的功率因数以及负荷量等进行计算,并参考相关参数来选择与电量容量相匹配的变压器,以实现电网线路的运行效率,降低线损的发生。
3、对用户用电进行有效的管理
要实现对于用户用电的管理,可以对用户的电表进行统一改造,使用精度较高的用电计量装置,避免因为计量装置的精度不高而导致的电能损耗加大。同时还应该对于电能计量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按照功率因数来对于用户的电费进行计量和收取,而这就需要在用户家中安装具有计量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的能量计量装置,对于不同的电力用户,分别应该安装具有对应功能的计量表,从而实现对于电能的有效计量。所以在进行电网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电网设施中的电能计量表进行有效的改造,加强对于用户用电的管理,从而使得对于用户用电量的计量能够更加的准确,使得电能损耗得到有效的降低。另外,在计量装置改造中,要加大智能电表的普及力度,提高集抄覆盖率,实现用户电能的远程自动抄表、自动统计。将配电变压器的总计量装置更换为配变终端、负控终端的,实现关口表及专变用户电量的远程抄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绝抄表过程中人为差错以及人为调整线损的影响,同时为实时掌握电网损耗情况、制定合理的降损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4、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提高技术含量
配网实施自动化,可以把供电的服务质量提高一些,还可以减少停电的次数,重中之重就是能够把线路冗余容量减少,线路的投资也减少,所以,应该加大对配电网自动化的研究。建设并完善配网自动化建设,形成一套配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信息管理平台,对配电设备运行状态以及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创建“数字化”配网,实现系统资源共享,提高营销服务水平。
结束语
本文从配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配电网降低线损的措施,以这些措施为参考,综合电力管理实际,灵活调整适当补充,必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在健康生态环保发展的理念下,走节能降耗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而节能降耗对社会生态效益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王存平.配电网节能补偿应用中储能逆变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张凡.配电网节能降耗与电能质量综合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李富华.探析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及节能降耗技术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0:182-183.
论文作者:霍宇波,王强,田义恒,刘文宇,孙雁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电网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能论文; 线损论文; 节能降耗论文; 线路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