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状

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状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051)

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企业金融也不断涌现出来,正在朝着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的是,企业金融具有两面性,不仅会使我国整体的金融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受到影响,还会使我国社会的经济受到影响。所以,进行有效管理,针对我国的企业金融在经济上获取的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就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及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防范措施

1.简述企业金融含义及其发展特点

企业金融是指金融与企业的结合,从本质上讲就是有效结合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其与社会动态波动发展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关。就现阶段我国具体发展状况而言,产融结合指的是有效结合金融资本载体与实体经济,经济活动开展期间,两者以股权形式融入其中,与此同时,可实现人事结合,从整体上来看就是实现利益共享并承担风险,该方法是目前资本结合的有效方法。从现阶段全球企业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可知,在制度体系及政策导向方面,国家间差距显著。现阶段,产融结合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包括日本及欧美等,该类国家均属于发达国家,其被视为典型的经济行为。同之前相比,近几年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显著,但是金融制度依旧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此外,在产融结合方面发展依旧相对缓慢,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并未全面放开实体经济投资领域,在投资主体方面限制因素较多,所以,目前依旧存在诸多阻碍产融结合的因素。目前,我国依旧采取非同种经济手段与金融产业有机融合方式达到企业金融的目的。根据现阶段具体产融结合来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企业金融的特点。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融合期间,通常采取并购及控股方式等,其涉及领域包括信托、银行及证券等。据有关资料显示,14%以上的沪深上市企业结合了金融产业,但是,就实际金融结构投资状况可知,开展实体投资产业的上市金融公司少之又少。所以,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产融结合特点以单向流动为主,也就是资本由实体产业向金融领域转变方向以单向呈现出来,而且实体经济在金融市场资本渗透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企业金融的经济效益面对风险的分析

2.1掉入经营多元化陷阱

如果说一个企业自身在经营的过程中具备的条件无法满足多元化,若是单纯地将经营模式转变成为多元化,定是会把有限的资金向不同行业进行投资,这会严重地损害企业在经营中的核心,对主要的业务无法做到事事精通,而次要业务在业务上的能力也不强,出现这些问题全部来源于一些企业选择多元化这一经营模式进行生产的一个结果。对金融行业而言,行业中面临的风险都比较高,对监管工作和专业技术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如果是在这个期间内企业在投资上选择盲目地进行,同时也盲目地进行着企业金融的发展,这样只会使自身受到危害,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2.2金融市场风险

从市场角度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较大,多数为实体产业,企业若朝金融化方向发展,势必要加强与金融机构间的联系。然而市场内部存在企业与机构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导致关联隐藏风险提升。例如,部分金融机构为企业进行无条件贷款,此类不正当交易关系会干扰市场秩序,不利于市场金融健康持久发展。加之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会进一步为企业金融带来安全隐患。

2.3金融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发展阶段,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就金融市场这一方面来说,其本身还处在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无论是对经济环境来说,还是从制度角度来看,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决定了在金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也许缺少相关的制度支持和解决办法。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不同实力的实体企业竞争强烈,更易导致金融市场的秩序混乱,致使经济发展公平的缺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企业金融风险方法策略探讨

3.1市场融资体系与准入机制的完善

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需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地完善。所以,在进行融资市场这一体系建立的同时,需要把融资市场这一体系以完备和多元的形式进行建立,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求。因此,可以有效减少因为缺少了金融渠道致使企业金融的盲目性。目前的金融机构有了市场准入机制这个前提,将门槛又抬高了一个台阶,让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与企业可以向市场当中迈进,这些企业的实力都是相当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非常的强,能够在源头上保证投资主体的质量,避免因为企业金融所发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所以,不断强化金融股东的审查资格,而且需要严格审查实体企业在资本上的实力,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在建设中法人的治理结构,这些环节就保障了金融质量。

3.2建全金融机构内部监督机制

为应对金融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国家需要对金融机构内部进行管理约束,健全监督机制,保证机构监事、董事具有独立性,有效执行工作并相互制衡监督。例如,可以建立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将股东分为非控股与控股两大类,并完善表决制度,避免股东滥用权力,对金融机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设定适用范围与表决比例,提升非控股股东的话语权,达成对控股股东的权力制衡。这即可实现内部的约束与监督,最大程度促进金融机构决策的公平性。

3.3建立健全企业金融机构内部监督体系

在金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建立强力的外部保护和监督机制,在金融企业内部也必须要建立起内部的监督机制来强化企业自身的体系。金融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主要针对的是企业所做的关于金融方面的各类决策、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具体的工作实务,及时提醒、指出、纠正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的完善,能够减少遇见金融风险的概率。在建立健全企业金融机构内部监督体系的时候,首先要建立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二者的相互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其次要通过股东表决机制,通过一股一权的投票机制,防止大股东之间的权力倾斜,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大小股东之间的平衡。

3.4政府建立完整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

政府在科技金融中发挥作用的路径是,既需要为市场立规矩,制定“游戏规则”,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尊重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的社会制度环境。又需要分担市场风险,改变市场主体的风险收益对比关系,激发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具体包括“两体系、三结合、一减免”。政府的监督能够通过强制性手段管理金融市场秩序,通过监督程序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发挥政府在金融市场以及市场经济中的指导监督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已经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市场经济也是空前繁荣。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之中企业间有着非常强烈的竞争,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可以使市场经济在良性发展上得到间接的促进。进行着有效管理,针对我国的企业金融在经济上获取的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现实意义。本文就是以企业的金融经济为中心加以分析,就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会遭遇的风险与防范的措施加以分析。

参考文献

[1]时小慧.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7):161-162.

[2]周建明.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发展风险及其管理策略[J].纳税,2017(12):95-96.

[3]梁寒冰.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发展风险及其管理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7(05):136-137.

论文作者:王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