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福利对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_经济学论文

中国产业转移中区域福利效应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效应论文,福利论文,产业转移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5]01-0148-07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国际贸易的兴盛,生产要素逐渐实现了跨区域、跨国别的流动与转移,从而形成了企业群为追逐利润而在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既是一种具体的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性规律,属于历史范畴。传统经济学对于产业转移动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但却无法对未来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规律做出有说服力的阐释。本文拟从关注企业成长与适应的演化经济学入手,对产业转移赋予新的理论内涵,并从产业与环境双向互动的角度提出区域福利效应。同时,通过理论模型和计量实证分析,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改善区域之间福利水平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文献综述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可以归纳为:韦伯、克鲁格曼的基于集聚的产业转移理论,赤松要、小岛清、弗农等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以及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等基于劳动力流动的产业转移理论。韦伯(1909)认为,寻求工业区位中的最小成本点是产业转移的动因。韦伯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子分为运费、劳动费用和集聚效应。这三种因子分别决定了产业的初始区位和后续转移。工业区位的每一次转移的前提是某种因子解决的费用大于另一种因子增加的费用。克鲁格曼(1995)认为,产业集聚性转移的动因是追求地理接近性或规模经济而带来的成本节约。这种成本的节约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产业在区域趋于集中的转移。这种成本的节约只在有限的空间发生,因而是有界的。产业的集聚产生于历史的偶然,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具有路径依赖。赤松要(1956)认为,产业转移的动因是本国产业寻求一种国际贸易竞争的比较优势,表现为某种产品经历了国外大量进口——国内生产发展——国外大量出口的雁行曲线,即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种产业在不同发展层次国家的动态转移和梯度延伸,可以促进贸易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国际化。小岛清(1978)认为,产业转移是一个已处于劣势的“边际产业”转移到本国以外,从而转变为优势产业的过程。投资国把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被投资国,而这些产业在被投资国却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得被投资国拥有了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流入而快速发展。弗农(1966)认为,产业转移的动因是产业为了寻求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规避国内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将生产力转移到他国。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随着各阶段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产品的生产技术不断完善和普及,竞争者日趋增多,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利润率不断下降,产业为寻求新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空间只能向国外转移。邓宁(1981)认为,产业转移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群体中的个体——企业,对外部市场的投资回报要高于对企业内部组织的投资回报,即产业转移带来的利润要高于产业不转移而只进行内部创新的利润。这是一种产业内外部演化不均衡的结果。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也有独到见解。魏后凯(2009)指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得到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区域政策的支持,取得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方面不断增强;并且东部地区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水、电、地、劳务等要素成本逐渐提高,这些因素使得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时机到来。陈耀(2008,2009)认为,国内外环境变化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国际金融危机和东部沿海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迫使东部地区传统制造业不得不考虑到中西部地区设厂生产,同时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内需市场。此外,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实施倾斜的区域政策也将吸引来自东部和海外企业布局中西部。高关联度高外向度集群、迁移倾向和可能性小,低关联度高外向度集群、低关联度低外向度集群这两类迁移倾向和可能性大。张平(2007)认为,民营企业投资偏好变化是产业转移的动因。民营企业投资已经从初级形式转移(如对外购并、投资建立加工基地)转向更广领域的投资,包括向垄断行业的上下游领域投资。刘蕲冈、卢才瑜(2008)指出,市场的规律性促进了产业的转移。企业应该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承接活动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政府起着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平台搭建、信息服务等作用。李晓西(2009)认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作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因,中央政府要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和搭建制度平台促进东中西部互动。王岳平(2008)将产业转移的目的细分为追求市场拓展、资源开发、优势延伸、资本运作与要素嫁接等四个方面。追求市场拓展指的是东部企业为了开辟中西部地区市场而在此设立制造基地;追求资源开发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发展先机提前进入本地开发资源;追求优势延伸就是东部地区一些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拥有一定优势,通过优势在全国范围延伸;追求资本运作与要素嫁接则是把发达地区的资本、设备等优势要素嫁接到中西部地区,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

      上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解释、现实分析各有不同,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代表变量、逻辑联系等,都是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抑或政府政策分析模式。但是,能否从一个新的角度,寻求一种与传统经济学分析不同的新研究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近些年,演化经济学理论范式逐渐兴起,其以源自生物学理论的基本研究理念、异于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而日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而在演化经济学中,有着大量关于企业群成长与迁移方面的新隐喻和理念,可以为产业转移理论创新提供足够支撑。基于此,本文就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对产业转移进行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二、演化经济学对产业转移的理论解释

      演化经济学通过对大量生物学范畴的隐喻,将基因、变异、选择、复制等引入经济学分析范式之中,主张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和揭示经济发展的动力,用心智本体论和共同演化的理念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偏好假设和均衡分析方法。在演化经济学中,个体往往被定义为非同质的企业,种群则被视为产业等经济整体组织形式。在自然界,生物种群的迁移,与自然选择的作用密切相关。在生物进化论中。自然选择是指自然界里适合于环境条件(包括食物、生存空间、风土、气候等)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合的被淘汰。自然界并不存在有意识的选择,自然只是起着选择的作用而已。自然选择对变异和遗传发生作用,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与旧物种的灭绝。①

      演化经济学将市场竞争视为经济体系中的自然选择机制;选择机制不能忽视主体的能动性因素,考虑到主体满意、对利润的选择和惯例刚性等在选择中的作用;经济体系中的“自然选择”环境意味着市场环境,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成功存活下来的企业是通过满足这些市场的选择环境而被保留下来的。

      以上种种概念构成了从演化经济学中的经济“自然选择”角度阐释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从演化经济学的个体群思维来考量,产业可以看成是一群同属性个体企业组成的群体,类似于生物种群。在我们所探讨的范式中,“适应”是一个核心的概念。生物学中的适应是指种群个体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与所生存的环境相适合,具有普遍性。在经济系统中,产业只有适应市场环境,才能在经济选择中被保留下来并继续发展;若产业不适应市场环境,就会在经济选择中被淘汰,这与生物界的自然选择是同一道理。自然选择通过种群间、种群内部生存斗争实现,保留对种群有利的变异,淘汰不利的变异,形成了一种逐渐的、累积的适应趋势,并将种群的进化纳入非随机的、定向的轨道。经济选择通过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实现,有利于产业赢利的创新被保留,不利于赢利的创新则被淘汰;适应市场环境的产业得以生存和发展,不适应市场环境的则逐渐消亡。经济选择中保留下来的产业和企业逐渐对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形成一种逐渐的、累积的适应趋势,并进入定向的路径依赖。

      从动机来看,产业转移通常是指产业在衰退期迫于生存压力而进行的空间转移,②是某产业对特定市场环境不同适应度的反应。市场环境对于产业的影响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方面,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决定利润,要素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成本。假定整体区域中的要素分布是不均匀的,初始状态市场是均衡的,企业个体是有限理性的,产业分布区要素市场的均衡被打破,要素的供给减少,而产业发展迫使需求增加,市场的非均衡推动要素价格上涨,产业要素成本上升,或是获取要素的难度加大,亦即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变得更加不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若产业缺乏创新(即熊彼特的新技术、新原料来源和新产品市场),则其赢利水平将愈来愈低。产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度不断降低,其自身竞争能力也越来越差,若市场环境不能改善,产业要么逐渐消亡,要么则只能像生物种群一般迁徙到整体区域中另一个新区域的要素条件可以适应的市场环境,实现其要素成本的降低和要素市场新的均衡状态。

      同理,若产业分布区及附近的产品市场处于需求不断减少,供给和需求进入非均衡的状态,产业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且缺乏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赢利水平愈来愈低。产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度也愈来愈低,与其他地区同类产业竞争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这种状态下市场环境若不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又不想衰亡,则只能选择向外迁移,迁徙至整体区域中另一个产品市场条件能够适应的区域市场环境,实现其产品需求和利润水平的提升、产品市场的均衡。只有被迫迁徙到另一个市场环境,才能在经济的“自然选择”中保留下来,反之则会被淘汰。这就是撤退型产业转移。无论是要素市场变化还是产品市场变化,引起的产业转移过程均可视为由旧的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的过渡过程。

      熊彼特将生产一种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和发现新的原料产地都纳入“创新”的范畴。③而产业转移恰恰满足了以上内容,因而产业转移也可视为一种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演化经济学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④实践证明,产业转移确实助推了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奇迹,这也从产业转移作为一种创新的角度印证了演化经济学对于产业转移的解释。

      产业转移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过程。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对产业转移成因的分析,结合现实中产业转移的具体特征,产业转移过程就是由旧的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因此,本文从要素市场环境变化、产品市场环境变化两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成因及过程进行具体分析。

      1.要素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要素成本是个体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利润水平。⑤要素市场生存环境苛刻,成本过高,利润就会降低,企业就难以生存,适应度急剧降低,进而产生转移到一个新的要素市场环境的内在动力。下面就来考察要素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个体企业利润水平的变化。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个体群思维,设产业内存在n个企业,采用企业生存发展最重要指标——利润水平的数理表述——利润函数来代表个体企业,可推得整个产业中各个企业利润函数为:

      

      在利润最大化时,即最优化均衡状态时,

的变化可以对资本K数量和劳动力L数量产生影响,

的变化会影响到要素数量K、L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个体企业的利润函数π,从而引起整个最优均衡状态的变动调整和过渡。表现在实践中就是个体企业迁移到新的要素市场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实现新的利润最大化水平,即新的最优均衡状态。这个过程就是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要素驱动型产业转移过程。这反映了要素市场环境变化对个体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是决定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产品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数理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可以分析由利润函数最大化状态时,参数的变化影响最大化利润的变化率。因此,可以将产品价格设为参数,通过其变化来考察对利润最大化时最优均衡状态的影响。设企业利润目标函数为:

      

       得到最优均衡状态下,产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最大化利润水平变化率为

。最优均衡状态被打破,在产品价格变化影响下逐渐向一个新的最优均衡状态过渡。这个过渡过程就是产业迁移出适应度不断降低、难以继续生存的原产品市场环境,迁到新的适应度高的产品市场环境实现产业转移的“适者生存”的过程。

      三、产业转移的区域福利效应

      对于某一产业而言,其在经历了转移并对新环境适应后,必然会对新环境产生一种反馈效应,这种效应是一种综合效应,既包括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也包括改善市场环境主体福利的效应等。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审视,产业转移从不适应旧的市场环境而迁移到新的市场环境,在经济“自然选择”中生存下来,不仅从新市场环境主体获取要素,也将会对新环境的市场主体带来福利效应。关于这种福利效应,本文将在以下进一步展开分析。

      通俗地讲,“福利”一词是指居民生活中的利益。“福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经济思想史上曾发生过深刻的演进。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资源的配置和产品的分配,使得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里的社会福利,就是指社会财富和收入。⑥但是,斯密过于强调市场的作用,认为政府对处于贫困状态中的人毫无救助之责,因为穷人没有能力理解自己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未能适应市场竞争,应对其命运自负其责。马尔萨斯、查德威克也持类似的观点。⑦马歇尔将福利视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外在经济,主要包括价格的降低给民众和企业带来的负担减轻。与斯密等人相反,凯恩斯则强调政府的干预是缓解贫困和失业的最重要途径。他认为社会福利意味着就业、收入的增加。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认为,福利基于效用。他把福利分为两类,一类是广义的福利,即社会福利,是一个宏观性的概念,主要是基于公平;另一类是狭义的福利,即经济福利,是一个微观性概念,指以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福利,主要是基于效率。⑧多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福利指的不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对贫困人口的财政转移支付等,还包括社会发展中更广泛、更一般意义的范畴,如自由、个人权利等方面。⑨阿玛蒂亚·森(1985)认为,商品的数量和消费商品产生的效用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或整个社会的福利,自由和能力是评价福利的标准。公平不仅包括分配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还包括能力公平和机会公平等。应重视弱势群体的能力公平。⑩R.蒂特马斯认为,社会福利分为公共福利、财税福利、职业福利三大类型,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提供的集体性福利旨在满足人生存下来的需要。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的地理空间内不仅有自然界,还有人类社会。区域内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决定着财富的增长和分配,进而决定着福利水平。一个个不同的区域内的福利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福利在空间系统上的分布。现代经济学中,区域内福利的改善和提高源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运行实践的逻辑来分析,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是居民、企业和政府,无论在任何异质性区域中,这三者都构成全部的经济主体。因此,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其区域空间内带来福利的主体也就是居民、企业和政府。这样来看,区域福利就是区域内居民福利、企业福利和政府福利的三者之和,是区域经济发展给居民、企业和政府所带来的效用和权利。这是基于经济主体逻辑关系的分析结论。其中,居民福利包括居民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物价水平、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状况、公共产品及服务等;企业福利包括企业利润水平、企业要素成本、企业发展环境等;政府福利包括政府财政收入、政府采购水平等。

      本文认为,一定时期内某种因素变化所形成的区域福利变化趋势可以称为区域福利效应。从福利水平改善或是损失的角度,可以将区域福利效应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区域福利正效应是区域福利的提高和改善,就居民而言,包括社会就业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物价水平降低、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服务改善等;就企业而言,是企业效益的增长、要素成本的降低、外部发展环境的改善等;就政府而言,是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采购水平提高等。而区域福利负效应,则是区域福利的降低和损失,即是以上所列指标的逆向变化趋势。

      区域福利效应对于不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落后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制度变迁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提升其区域福利水平,产生区域福利正效应,使之追赶甚至达到发达地区的福利水平,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归结出区域福利函数的基本形式:

      

      其中,W为区域福利总体水平,

代表居民福利函数,

代表企业福利函数,

代表政府福利函数。

      具体变量可设为:居民福利函数中,

为各要素价格,

为各要素供给者数量,V表示产业的单位排污量,

为污染产业的规模,带负号表示负的福利效果,

为产业产品价格,p%为产业竞争带来的价格折扣率,R为产业上缴利税,r%为利税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h%为利税中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支出的比例;企业福利函数中,Q为企业产出和效益,C为企业成本;政府福利函数中,R为产业上缴给政府的利税,

为征地价格与土地收益之差,即政府土地获益。因此,区域福利函数可表示为:

      

      且

,ΔW即为区域福利效应,是一个增量效应。从根本上来分析,在产业转移的具体实践中,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与变化是影响区域福利效应的根本动因,其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是要素需求、要素布局和要素利润。

      由以上产业转移的区域福利函数分析可知,区域福利可以分为居民福利、企业福利和政府福利三部分,区域福利效应是一个增量效应,W函数是区域福利及其效应的理论模型。下面本文对我国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区域福利效应展开实证分析。

      四、我国产业转移引致区域福利效应的实证分析

      前面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对产业转移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解释,并构建了产业转移引致区域福利效应的理论模型。将理论模型放在实证分析的角度考量,尽管在区域福利效应函数的具体变量上与现实中的相关统计指标存在不一致之处,其具体指标的完整性、可得性与模型部分变量的界定还有较大差别,但从总体上看,理论模型分为居民福利、企业福利和政府福利这三大部分可以在现实相关统计指标中得到支持,且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从产业转入区和产业转出区两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引致的双重区域福利效应进行分析。

      (一)产业转入区的多元线性模型分析

      由经济学中的乘数原理,某一变量(如投资)变化可以带来另一个关联变量(如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化;根据经济计量学理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系数β恰好能反映这种变化。区域福利效应主要表现为外来产业投资的变化引致的就业量、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以及环境污染水平等正负福利变化,因此可以通过估计区域福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系数来反映区域福利效应的这种增量效应。

      1.ADF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与否是因果关系回归分析的前提,因此首先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经过Eviews软件分析,对于序列U、R、G、H、I,t值均小于5%水平下的DF值,拒绝原假设

∶δ=0,则δP<O,序列没有单位根,U、R、G、H、I序列均为平稳时间序列。

      2.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

      

      3.结果分析。由分析结果(表略)可知:以上数据分析表明了若投资量增加1%,引发的就业量、企业利润、政府财政收入、污染度分别的增加量;根据本研究对“区域福利效应是一种增量效应”这一界定,可以认为产业转移引致的区域福利效应中,定量化的居民福利效应为0.014375,企业福利效应为0.198479,政府福利效应为0.242768,环境福利效应为-0.000229。这说明,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所获福利最大的经济主体是地方政府,其次是企业,然后才是居民。而且,产业转移引发的环境污染度虽然尚不太大,但急需加强治理。

      (二)产业转出区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从前述各项指标数据和经济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区域福利正效应,但产业转出在东部地区却没有产生显著的就业、利润、财政等区域福利水平下降。也就是说,产业转移与东部地区区域福利效应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因此,不能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方法是通过揭示时间序列自身的变化规律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运用该方法分析各序列自身的变化趋势来得出东部地区区域福利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区域福利效应的变动程度(表略)。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前,应先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1.ADF平稳性检验。经过Eviews软件分析,对于序列U、G,以及R、I的二阶差分,t值均小于10%水平下的ADF值,拒绝原假设

:δ=0,则δP<0,序列没有单位根,U、R、G、I序列均是平稳时间序列。

      2.时间序列模型的识别与建立。对于U序列,经过Eviews软件分析,可以得出,U序列的自相关函数(ACF)存在拖尾现象,偏自相关函数(PACF)存在截尾现象,应该采用AR(p)自回归模型来描述其动态路径。由于偏自相关函数(PACF)在第1期出现较大变化,则p=1。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AR(1,3)模型:

      

      通过检验可以分析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Q统计量均小于

统计量,因此接受残差序列为白噪声的假设,模型检验和估计正确。

      由以上三个时间序列模型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居民就业水平、企业利润水平具有内在的增长趋势,其本期变量值受过去期变量值的带动影响明显;政府财政收入本期变量值在过去期变量值影响下也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但随机干扰项却对其产生反向的阻碍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可知,是招商引资、刺激需求的地方减税政策对政府财政水平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包含在随机干扰项中而未在滞后变量中,其阻碍作用要小于财政水平增长趋势的作用。

      4.预测结果。根据预测图(图略),代表居民福利的U序列、代表企业福利的R序列在未来长期的产业转移阶段内都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而代表政府福利的G序列则呈平缓甚至略有下降的趋势,说明东部地区在产业转出过程中在居民就业、企业利润等区域福利水平上还会继续保持增长而不会下降,而政府财政收入将保持平稳甚至略有下降,难以有持续的较大增长。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综合来看,本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从理论考察来看,基于新古典范式的主流经济学对于产业转移动因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其理论体系已经很成熟,但对于现实问题的解释缺乏更符合当代国际转移的规律性。演化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范式的一场革命,代表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认为经济体系中的“自然选择”环境意味着市场环境,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成功存活下来的企业是通过满足这些市场的选择环境而被保留下来的。产业转移是某产业对特定市场环境不同适应度的反应。若产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度愈来愈低,与其他地区同类产业竞争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若不想衰亡,只能选择向外迁移。对于某一产业而言,其在经历了转移并对新环境适应后,必然会对新环境产生一种反馈效应,这种效应是一种综合效应,既包括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也包括改善市场环境主体福利的效应等。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审视,产业转移从不适应旧的市场环境迁移到新的市场环境,在经济“自然选择”中生存下来,不仅从新市场环境主体获取要素,也会给新环境的市场主体带来福利效应。区域福利及其效应可以从经济主体的逻辑脉络来进行界定,而产业转移引致区域福利效应有其要素需求、要素布局、要素利润等三个影响因子及其理论模型。

      其二,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所获福利最大的经济主体是地方政府,其次是企业,然后才是居民,而且产业转移引发的环境污染度虽然尚不太大,但急需加强治理;东部地区在产业转出过程中在居民就业、企业利润等区域福利水平上还会继续保持增长而不会下降,而政府财政收入形势则不乐观,东部地区亟待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根据以上结论,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的政策支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国家政策支持的主体指导思想。在国家政策支持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环境福利改善;着力提高产业转移吸纳带动就业能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福利资源发挥效应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应坚持市场为导向,减少行政化障碍。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区域福利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二是应坚持合理有序,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实际出发,立足各区域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吸纳就业能力,推动重点地区的区域福利水平改善和带动作用。

      三是应坚持节能环保,严格产业环境准入。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强化污染防治,严禁污染产业转入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福利水平,避免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地区环境福利水平带来损害。

      四是应坚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制约区域福利资源形成和流动的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扩大东部地区对外、中西部地区对内开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建立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围绕区域福利资源的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①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②格罗斯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何帆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约瑟芬·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④陈劲、王焕祥:《演化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吴宇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⑥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⑦陈晓律:《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简评英国福利思想的发展》,《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

      ⑧庇古:《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⑨姚明霞:《福利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⑩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标签:;  ;  ;  ;  ;  ;  ;  ;  ;  ;  ;  ;  ;  

区域福利对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