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卫生院 山东 威海 264401; 2.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卫生院 山东 威海 26440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抗菌药物的研究也得到飞速发展。在众多抗菌药中,喹喏酮类药物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拥有越来越广的抗菌谱,越来越强的抗菌活性,更重要的是不同病原微生物目前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仍很低,医药界人士甚至正在发掘其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因此,该类药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喹诺酮类药物及其各种新药、新制剂大量涌现并进入临床应用,由于其各有优点,且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亦多,所以如何既安全又有效地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尤为重要。
【关键词】喹诺酮;作用特点
1.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第一代药物为萘啶酸、吡咯酸,1962~1969年上市应用。主要作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第二代药物为吡哌酸、西诺沙星,1969~1979年上市应用。此类药物的抗菌谱有所扩大,对革兰阴性菌有了较好的抗菌效果,并对部分革兰阳性菌有效。第三代药物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第三代药物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进一步加氟,并对革兰阳性菌、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杀作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最成功地广泛应用的化合物之一是环丙沙星。它在1986年第一次投放市场,从那时起,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各种感染治疗的价值被承认。在抗生素领域内,氟喹诺酮类是唯一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媲美的合成抗菌药,对大多数敏感菌有快速杀菌作用。第四代药物主要有格帕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曲伐沙星、克林沙星,1997年开始上市,与前三代相比,第四代药物抗菌谱更广、既保留了前三代抗革兰阴性菌的高活性,又保留了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并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显示出较强的作用。
2.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它们是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不再分裂。喹诺酮类药物易于进入人体的组织,其良好的抗菌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而且在抗菌范围、药代动力学性质和血浆半衰期上都有明显的改变。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更宽、口服吸收快、体内分布广、血浆半衰期长,可以1次/d给药,因此服用更方便,更适合老年人。
3.不良反应
3.1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纳差、腹痛、腹泻和上腹不适等,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见于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和环丙沙星口服给药时,约有1%的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所以使用该类药物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
3.2 中枢神经反应:如头痛、头晕、兴奋、失眠等,与该类药物可抑制中枢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结合有关。这类不良反应较为多见,仅次于消化道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引起抽搐、癫痫样发作、神志不清、复视、色觉分辨力降低、幻听和幻视等。原有肾功能不全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较易发生严重的中枢神经反应。中枢神经刺激作用亦呈剂量依赖性,这已通过对诺氟沙星和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所显示。 近来的研究发现,性别和年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影响,女性远远高于男性。
3.3 心脏的毒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有引起低血压和休克的报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喹诺酮类药物有直接改变心脏节律的潜力,且其发生率与剂量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临床上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尽量避免与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如洋地黄,或其他已知可延长QTC间期及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如普萘洛尔联合使用,最大可能降低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3.4 对幼儿软骨发育的影响:虽然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尚未有引起幼儿软骨损害的临床报道,但是动物实验证明已经有明显损害。因此目前在幼儿、孕妇及哺乳妇女中使用仍应引起警惕,专家认为不用或少用,对儿童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不应超过10~15mg/kg,其疗程不超过7d,尽可能避免对幼儿软骨发育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发现低镁血症几乎可诱发上述所有的不良反应,而且有关专门给动物低镁饮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与导致体内镁离子浓度下降有关。
3.5 皮肤反应和光毒性:据有关文献报道,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能产生光毒性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脱屑、蜕皮和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水疱,一般停药几周后可以恢复,但个别患者长期使用有导致皮肤癌的报道。研究证明该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患者年龄无关。临床上虽然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不高,光毒性较强的洛美沙星和司帕沙星的平均光毒性发生率分别仅为10%和7.9%。然而囊性纤维化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发生率相当高,可能是药物代谢异常延长了药物作用的时间,进而增加了光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光毒性的原因与阳光对人体的过度照射及机体自身的敏感性有关,建议在使用该药时减少户外活动,不宜长时间在日光下暴露皮肤,以免引起光敏反应。目前一种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已经证明无潜在的光敏毒性,因此,敏感体质人群也可以考虑使用加替沙星或其他光毒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4.合理应用
4.1 防止耐药性的发生: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也迅速产生与传播。目前,耐药的院内细菌有:MRSA、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的院外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球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不同品种间有很高程度的交叉耐药性。用药前应该尽可能做出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掌握合适的剂量与疗程。进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明确抗生素的使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处方,并能延长现有抗生素的有效使用时间 。总之,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少耐药性的关键。
4.2 关于喹诺酮类在治疗结核病中的应用:目前许多医院把氧氟沙星作为抗结核一线药物常规应用并非恰当。因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并不比经典抗结核药物强,利福平可以部分抵消其作用。因此,如果在结核患者中广泛应用氧氟沙星,不仅疗效不尽如人意,且易诱发其他细菌耐药。常规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后,或发生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考虑用目前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最强的司帕沙星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非典型结核杆菌以及耐原抗结核药物者可选用新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宜普遍以这类药治疗结核病。
4.3 预防用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指征远较治疗用药为少,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预防用药。与现症伤寒、菌痢等疾病有非常密切接触者,可足量、短程用药,有感染可能的手术,又无其他药物可选择者亦可考虑应用。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低白细胞患者)、预防旅行腹泻,尤其是老年人可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且注意掌握合适的剂量与疗程,防止诱发耐药性的产生。
4.4 注意适应证:诊断若有误,或所患疾病并非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所致,应用此类药物无效。只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如发热、白细胞数升高等,才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上有许多发热也并非细菌感染所致,例如药物热、结缔组织病、肿瘤以及功能性发热等,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
总之,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合成抗菌药,通过对其结构的不断改造,使其具有越来越强大的抗菌活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认为,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种优秀的抗菌药,在临床上的地位和作用一定会越来越重要。
论文作者:孙俊杰,宫云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5
标签:药物论文; 喹诺酮类论文; 毒性论文; 细菌论文; 耐药性论文; 沙星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