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儿科 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目的:研究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05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儿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小儿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213-02
儿科是医院中较为特殊的科室,其收治的患儿年龄较小,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出现治疗依从性下降的情况,因此在儿科日常工作中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是确保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1]。根据临床实践,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难以准确表达自身的身体感受及需求,并且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出现哭闹和不配合的情况,因此在实施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促使患儿依从性提升,让其治疗效果得到保障。本研究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05月到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9岁,平均(4.12±0.68)岁。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10岁,平均(4.33±0.71)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以常规方法完成护理配合,根据医嘱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患儿的病情给予其有效的饮食护理,并在家属的配合下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方式完成护理,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要积极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情况,引导患儿正确表达身体上的不适和内心的真实感受。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面带微笑、语言温和,保持足够的耐心并且要多点头示意或肯定患儿的表达,从而让患儿对护理人员的好感得到提升。同时,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时要保持仪表端庄、衣着得体,与患儿沟通交流时应尽量采取蹲下和坐下等姿势,以此确保能平视患儿,让患儿感受到平等的对待。在与患儿进行眼神交流时,护理人员应尽量表达爱怜的情感,以此促使患儿的好感度提升。在实施侵入性操作时,护理人员应先为患儿详细说明操作的具体作用,并且要给予患儿肢体上的抚摸以鼓励其积极接受治疗,若患儿对侵入性操作存在明显的恐惧,护理人员应紧握患儿的手并与其保持沟通交流,尽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并确保操作一次性完成,顺利完成操作后应及时给予患儿肯定的眼神,并使用语言对其进行赞扬。若患儿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或因疾病原因出现慢性疼痛,护理人员应不断给予患儿肢体抚摸,并根据患儿的疼痛部位不同给予其按摩护理等,以此缓解其不适程度。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儿依从性进行评分,对两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均采用自制量表完成,其中依从性评分主要是根据患儿的治疗配合情况完成,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依从性越高。满意度评分采用自制调查量表完成,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χ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数据统计,试验组患儿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表1 两组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x-±s,分)
3.讨论
儿童的心智发育尚未完全,其在日常生活中与成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存在较多阻碍,这样就导致患儿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因沟通受阻而导致护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并对其治疗效果造成影响[2]。肢体语言是指利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完成信息的表达和传递,以此让特定环境下的沟通交流更加顺利地完成[3]。由于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加上其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导致其因烦躁不安和恐惧等不良情绪而对治疗方案的实施造成阻碍,因此在其治疗期间必须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此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
肢体语言沟通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其能有效避免患儿因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而影响医护人员与其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完成对患儿的治疗[4]。根据临床实践,在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时,首先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患儿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护理人员应耐心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并不时给予其肯定和鼓励,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其次要确保言语温和、动作轻柔、面带微笑,以此让患儿能够更愿意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再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儿肢体抚摸,促使患儿保持良好心态;另外,要不断给予患儿肯定的眼神,并且要在各种侵入性操作时给予其表扬和赞许等,以此促使其更好地完成各项治疗[5]。
本研究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患儿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患儿依从性提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章友仙.评价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32(01):81-83.
[2]姚剑霞.小儿护理中联合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8):91-92.
[3]陈文静,任尉华.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202-203.
[4]张礼秀.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566-567.
[5]朱玉珊,董春华.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21.
论文作者:廖春娴,黄巧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患儿论文; 肢体论文; 语言论文; 小儿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论文;